登陆注册
12491500000006

第6章 上海牌人造革旅行袋(1)

那年在金竹镇,黄花萍一定要留我们吃午饭。她家就在小镇上,是一栋两层小楼,有一个院子,躺在院子里的黄狗翻身跳起来,竖起颈毛朝我们嗷嗷叫。她儿子出来喝住狗,又进屋去摆桌凳,找茶叶给我们泡茶。她说她儿子已经结婚了,孙子也两岁多了。她进屋把孙子抱过来,指着我,要孙子喊爷爷。我吓了一跳,心想我还差一点才到四十呢,你就敢喊爷爷?连说喊不得。黄花萍说按辈分算,他不该喊你一声爷爷吗?我想想也勉强有点道理,就让他喊了,又想不能白捡人家一声爷爷,便摸出五十块钱,说爷爷给你买糖吃。黄花萍打架似的推开我拿钱的手,说要不得要不得。我说要得,这是爷爷给孙子的,怎么要不得?我把钱给孙子,孙子很乖,张开胖手,很利索地把钱抓过去了。黄花萍说这伢子!顺嘴又问我,你的细伢子好大了吧?我说我还没有细伢子。黄花萍便下意识地瞟一眼我的腿,我很明白她的意思,她大约在心里说你怕是老婆都没有吧。这时候,她儿媳妇—那个坐在她旁边小摊上的年轻妇女原来就是她儿媳妇—突然问我是不是个大老板?儿媳妇起初有些腼腆,但没多久就不腼腆了,她盯住我说,你肯定是个大老板。我说不是,她说扯谎,又转过脸问小鸡公,他是不是扯谎?小鸡公便夸她有眼力,一眼就看出了谁是大老板。黄花萍听了,瞪大眼睛,用力咂着嘴,连说没想到,又说这怎么想得到呢?她忽然盯住我的耳朵,很夸张地哎呀一声,说原来你连耳朵都是红的呀,这可是有讲口的呐,这是跑火呐,跑大火呐!

跑火是省城的流行说法,想不到她也会说。

我的耳朵的确是红的。它们已经红了好多年了,我姐姐没了多少年,它们就红了多少年。可今天黄花萍说它们红是因为“跑火”,叫人黯然,且无话可说。

不知道五十块钱在黄花萍儿媳妇的眼里有多大?要不她不会说我是大老板。我穿得很普通,外面是牛仔夹克,里面是毛线衣。毛线衣还是我自己打的。我姐姐没了以后,我妈花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教会了我打毛线衣,如今我身上穿的毛线衣都是自己打的。我一共给自己打过五件毛线衣,三件毛背心。我只会打平针和元宝针,不会打花,所以我的毛衣和毛背心都是一抹色的,新的看起来也像是旧的。可我不在乎。我不但做刊物,做书,还做过教辅材料,古今笑话,反正什么赚钱我做什么。我在这一行混了快二十年,虽然不算大老板,但一件羊毛衫还买得起。起初连小鸡公都鄙夷我,他没见过我打毛衣,说我抠,他说兵子你屁眼都抠出了油,多少年的毛衣你还穿。他说了几次,我便给他讲我学打毛线衣的故事,他听完了朝我伸大拇指,说兵子你行,我服你这一点。

我一般不讲这件事,如果我讲,那我肯定有用意,比如跟人家谈业务谈不下来,就在适当的时候扯一扯这件事,对方便会对我刮目相看。我承认我是一个爱用心机的人。一个残疾不用心机不行。除了心机,我别无长物。我没有连滚带爬地流浪乞讨,没有靠吃低保吃救济挨日子等死,而是像一个正常人一样体面地活着,靠的就是心机。我不用心机也对不起我爸妈,否则他们死了还要为我担心。我猜我两岁以后―据说我是在一岁零七个月时得的小儿麻痹症―就变成了他们心里的一块石头,想扔又扔不掉,只好沉甸甸地坠在他们心里。他们以为我这一辈子会很可怜,会挨饿受冻贫病交加,会白来人世一趟,最后一个人孤零零地死在某个角落。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李文兵会有今天—他不但能找到食,还能找到这么多好食。不仅他们想不到,我自己也想不到,包括所有认识我的人,都想不到。有时候我在前面走,会听见后面有人说“这个人是个飞天拐子”,我就知道人家是在说我。我一点也不生气,人家说你是“飞天拐子”就说明你是个不一般的拐子,再说做一个“飞天拐子”有什么不好呢,谁肯给一个一般的拐子推轮椅?谁都愿意看你爬。小时候我就常在地上爬。隔壁巷子里的一拨孩子很恶劣,看见“拐子兵”就要狠狠地作弄一番,把我的凳子抢走,一阵猛跑,把凳子放在巷子口上,然后笑嘻嘻地站在那里看我爬,眼看我爬到了,他们又飞快地把凳子拿走,我愤怒悲伤而且无奈,可他们却充满了快乐。他们那么喜欢看我在地上爬。可是你成了飞天拐子,就再也没有人能在你身上兑现这种快乐了,就有人尊重你,还愿意推你,你想去哪里人家就会把你推到哪里。

小鸡公不是专门给我推轮椅的人,给我推轮椅的是一个叫王麦多的齿轮厂下岗工人,小鸡公只是出门在外时顺便推一推。他做这一行比我早一些,现在给我打下手,心里怕是有些不服。我们是穿开裆裤玩大的,他原本是个有点骄傲的人,走路时喜欢拿脚尖一踮一踮,要不我们也不会叫他小鸡公。小时候他肯跟我玩多半是为了看我的连环画,我有很多连环画,都是我妈从工人文化宫给我拿回来的。我妈大约想让我成为一个知识残疾,除了连环画,她还把其他的书拿回来。但那时候我只喜欢连环画。

他家在沿河路上,与詹少银家离得很近,只隔了一条巷子。他爸爸就在我们巷口上的东风理发店上班,他妈妈在废品收购店,我姐姐在信里描绘过的那个沙口村的许凤英,就有点像他妈妈。有一天他鬼鬼祟祟地把一本破破烂烂的书塞给我,说是他妈妈收来的,又拿嘴对着我的耳朵说:“绝对是禁书。”吓得我汗毛都竖起来了。他又对着我的耳朵说:“躲到厕所里去看哈。”我躲进厕所里看了一下午,看得心惊肉跳,以为真是一本禁书,因为它讲的全是男女生殖器以及和生殖器有关的东西。再后来他就给我看手抄本了,他没有再说是他妈妈收来的,但照例要叮嘱我,一定要躲起来看。

看手抄本时小鸡公已经是个插队知青了。他插队跟我姐姐插队不一样,我姐姐去插队就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一样,雄赳赳气昂昂,而到了小鸡公他们,则一个个蔫头蔫脑,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不插队是不行的,他爸爸蔡麻子帮他在医院里搞了一张证明,说蔡国华同学小时候很调皮,崴伤了脚没有及时治疗,导致右脚踝关节有点错位,并且使右腿肌肉发生了一点萎缩,比左腿细了两个公分,应该算做残废了。可是当他们把证明拿到居委会,居委会的妇女们就心明眼亮地笑了,她们说这样的证明我们见得多了,得过三次脑膜炎的都有,你这算什么?她们问蔡麻子,是不是一定要把证明留下来?蔡麻子还傻傻地问,留下来有用吗?她们笑眯眯地说,没用,不过你一定要留下来也可以,我们会把它交到街道办,街道办会把它装进你儿子的档案袋,然后你儿子到哪里,这个档案袋就会跟到哪里。蔡麻子赌气说,要跟就让它跟吧,我一个剃头的有什么办法?结果小鸡公冒充残疾不成,最后还是乖乖地插队去了,档案袋里却有一张残疾证明。

小鸡公去插队时很小,不到十六岁,回城后在家里待了大半年,所谓待业,然后就非常幸福地进了新华书店。他能进新华书店全靠他爸爸蔡麻子。蔡麻子几年来都给一个风瘫老头上门服务,剃头修面,挖耳朵剪鼻毛,直到老头翘了辫子,还扎扎实实给他剃了最后一个头,把老头冰凉的脑袋刮得像个光葫芦。老头的儿子在市劳动人事局工作,为了替父亲报恩,通过关系把小鸡公安排进了新华书店。小鸡公原以为自己也要做剃头佬的,还在我头上练过几回手艺,却没想到能进文化单位。不知道是不是被书香熏得,他变得越来越讲斯文了,有时候还喜欢咬文嚼字,尤其喜欢跟人讲真诚。后来他又喜欢写诗,那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写诗,而且很疯狂。我没读过什么书,但我也喜欢写诗,只是我从来不好意思把诗拿给人看。小鸡公不一样,他认为自己的诗写得很好,常常在跟人讲过了真诚之后,又要求人家读他的诗。他抿抿嘴唇,很像一回事地说:“哪天我再给你看看我的诗,你看了就会更理解我,你会跟我做割头换颈的朋友。”

其实他没有一个可以割头换颈的朋友。就是我,他也不见得就肯割头换颈,他背着我说过我的坏话,他说李文兵那个人其实是很虚伪的。他这样骂我是不对的,假如他说我偶尔有一点点虚伪,我没意见,谁没有一点虚伪呢。“很虚伪”则是彻头彻尾的虚伪,小鸡公这样说显然过分了。虽然在某些问题上我会把自己藏起来,但这跟虚伪不虚伪没关系,经验和教训告诉我,凡事都要讲分寸,嘴上要有把门的,嘴上没把门的人是一定要倒霉的。

那年我在金竹镇沙口村时,黄花萍很热情,让儿媳妇一个人守摊子,自己带我们去了沙口村。李玖妍的房东—也就是黄花萍的父母—还健在,如今这两个老人一个耳背一个眼花,眼花的把一只耳朵对着黄花萍,耳背的把脸凑过来看我。黄花萍说了半天,眼花的听明白了,把瘪嘴对着老头的耳朵,大声说:“玖妍呀,玖妍,听到了吗?这是她老弟,唉,老弟,玖妍她老弟呀!”见老头还不明白,老太婆便摇头叹气,说:“聋了,聋到底了,打雷都听不到了。”

黄花萍撸起袖子,揭下父母的床单,拿到溪边洗去了。小鸡公把我推进了左边的厢房。房间不大,约十个平方米左右,有一股干霉味。墙也是泥糊的,颜色黑黄。墙上还有一张褪了色的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的剧照,耷拉着一个角,却没遮去李铁梅的脸。房间里没有床,我猜床原来就摆在李铁梅下面,那个位置适合摆床,但现在叠放着两条长凳。靠墙角是一张没漆的光板桌子,木头颜色是暗沉沉的。我把轮椅摇过去,在桌子前坐着。桌面上蒙了一层灰,我用手把灰抹掉,还能清楚地看到几点洇在木纹里的蓝墨水。我想这大约是李玖妍当年写信或写思想汇报时洒落的。我下意识地抬头看看,结果看到了一只十五瓦的电灯泡。两个老人跟在我们后面,我问眼花的:“什么时候装的电灯?”这句话她怎么也没听明白,我就指指电灯,结果耳聋的却伸手把灯拉亮了。

李玖妍虽然有几封信都提到过修电站水库,但再往后却没有了下文,没说电站发了电,也没说沙口村点上了电灯。倘若沙口村点上了电灯,她绝不会漏掉这么辉煌的一笔,她一定会告诉我们。这说明沙口村那时候还没有电灯,她写信时点的只能是柴油灯。后来我在窗台上发现了一个小玻璃瓶,窗台很窄,位置也高,齐了小鸡公的肩膀,窗条是三根竖着的没剥皮的小棍子,小玻璃瓶紧靠着一根小棍子。小鸡公拨掉蜘蛛网,把瓶子拿过来,原来是一盏自制的油灯,灯管里还有用草纸搓成的灯芯。我接过来闻了闻,依稀还有一股柴油味。这种气味一下子就沉到我心里去了。

我对老婆婆说:“我想要这盏灯。”老婆婆眯着眼睛看那盏灯,我又说了一遍,她听清了,说:“你们那里还没有电灯吗?”我说:“纪念。”不知她听没听清,她说:“唉,一个旧灯盏,要就拿去吧。”

那天我还去蔫瓜家看了看。村里人大约有些好奇,他们都远远地看着我们。一些人家门口的晒簟上晒着笋干薯片和油茶子,空气里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臭脚味。我们走过一条用煤矸石填起来的土公路,到了蔫瓜家。从前李玖妍在信上说蔫瓜家是泥墙草屋,如今的房子却是又高又大,院墙也是高高的,门楼柱子上还贴了红墙砖。只可惜蔫瓜没福气,十年前就翘了辫子。他老婆许凤英还在,干瘦得像个黑漆漆的骨头架子,见了我们就问是不是买煤?她的嘴漏风,把煤说成“回”,她说:“是买回的吧?买回找他们,我不管。”她说的“他们”是指她那三个儿子,听黄花萍说那三个儿子都在开小煤矿,发了点财。我对她说我不买煤,只想看看她家的旧房子。她倒是一点不聋,但脾气很大,瞪着灰眼珠说:“看旧房子做什么?”我说不做什么,就是看看。她说:“一栋破屋有什么看头?拆了!早拆了!”我又问她还记不记得李玖妍?她立即警觉起来,眼睛便像利刺一样刺了我一下,说:“你是哪个?”我说:“随便问问,听说这个人过去在你家住过。”她的头摇晃起来:“你莫提那个贱货还好些,提起来我就生气。”我问她生的什么气?她说:“你说生的什么气?她一个小贱货,却平白坏了我儿子的名声,说我儿子看她洗澡,我儿子会看她洗澡?你打听打听,哪个不说我儿子本分?可怜我三个儿子,都打光棍打到三十几岁!真是老天有眼呐,她没得到好报应,听说很惨呐,很可怜呐,可我的儿子呢,你去看看他们的老婆,个个都一朵花似的!”

我走时,她又像利刺似的看我,说:“你说你到底是哪个唦?”

我说:“李文兵。”

她说:“李文兵又是哪个唦?”

我笑笑说:“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个小贱货的弟弟。”

按理我不该跟她笑,要板着生铁脸,但我还是笑了笑,我用嘴角往右挤,把笑意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我这种笑应该叫皮笑肉不笑。平常小鸡公说我这是阴笑,还说这么笑很伤人,尤其伤人自尊。当然那天他不这样认为,凭他插队时跟乡下人打交道的经验,他认为我这么笑是没一点用的,乡下人根本不睬你这些的,而对付这种乡下泼妇,你只有破口大骂,否则她是油盐不进的。我摇摇头说:“她还给我姐姐吃过一个荷包蛋呢。”

我们带着柴油灯回去时,在村头碰到了黄跃春,就是当年的小队长。他还跟李玖妍信中描绘的那样,像一个黑树墩,只是头发全白了,脸皱得像树皮。黄花萍跟他打招呼,他看看我和小鸡公,和黄花萍说了几句话,便低头走路。他前面走着几只黑山羊,他走路时眼睛盯着他的山羊屁股。我看着他和山羊走过去,心想这就是黄跃春?

当年黄跃春没少拿我们家的上海奶糖和油豆泡,还有咔叽布料,花洋布,衣服,鞋子,尼龙袜,还有烟酒和蛋黄酥。当然,拿过我们家东西的不止他一人,拿得最多的就是主任兼书记杨老八。李玖妍从插队的第二个春节开始,就给人家送东西了。看着她提着沉甸甸的上海牌旅行袋歪着身子走出家门,我妈有时候会像个家庭妇女那样叹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这都是从牙缝里抠下来的。”

以前我妈是很注意自身修养和气质的,生怕会沾上一般家庭妇女的习气,比如穿衣服,她只穿列宁装和上海装,做饭做家务时宁肯换一件旧衣服,也不肯系围裙。她不唠叨,不咒人,不说或尽量少说市井俚语,不大声喊叫,不抠抠索索婆婆妈妈,就是要抠抠索索婆婆妈妈也绝不说出来。可现在她没办法了,不知不觉地就换了一副平常家庭妇女的神态了,尤其是说上面那句话时,完全是那种家庭妇女的惯常口吻,可见日子真是一口锅,人又是多么的不经熬。

同类推荐
  • 我在天堂等你

    我在天堂等你

    离休将军欧战军在得知三女儿有外遇闹离婚,小儿子经营的超市被查封的消息后,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会议不欢而散,欧战军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欧家陷入混乱。沉默寡言的母亲白雪梅终于开口,讲述了五十年前,那群进藏的女兵的真实故事,解开了萦绕在六个子女心中的身世之谜。半个世纪的时空交错,三代人生存环境和观念的巨大落差,世界屋脊瑰丽奇异的自然风光,以及那遥远的、轰鸣在进藏女兵身上纯真而动人的爱情圣歌,构成了色彩斑谰的时代画面……
  • 蜗婚

    蜗婚

    《蜗婚》讲述了苏遥是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因为种种原因依然和自己的前夫顾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苏遥为了早日独立,便换了新工作,却没想到新上司竟是曾经的恋人徐东阳。徐东阳想要将她争取回自己身边,无意中发现了苏遥和顾原的婚生子女居然是自己的骨肉。同时顾原也想要留住苏遥,两人虽已离婚,居住在一起却弥漫着暧昧危险的气息。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弥补,当真相披露时,一个女人,两个男人,三个家庭,婚姻大战由此打响……
  • 鉴宝高手

    鉴宝高手

    贺青本是一名普通的都市青年,前途堪忧,一块古老的血玉却让他拥有了会古通今的神奇能力,开启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古玩生涯。他参加鉴宝大赛,技惊四座,自大师手中捡漏,从专家眼皮底下捷足先登。从此,夏鼎商彝,秦砖汉瓦,唐彩宋瓷,明炉清雕,一一尽在掌握。贺青一路淘宝,足迹遍布乡野都市、五湖四海,古董文物与财富宝藏纷至沓来——陆子冈玉雕 ,青花瓷鸟食罐,珍品老蜜蜡,犀牛角雕无奈何杯,四神兽八卦镜,汝窑笔洗,青虹剑,祖母绿夜明珠……一个古玩界泰斗正在悄然崛起!
  • 岗厦14号

    岗厦14号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最后一个贝勒

    最后一个贝勒

    长篇抗战小说《最后一个贝勒》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三个贵族青年在战争中的际遇和情感冲突,题材独特,史料翔实,振聋发聩,是作者于川根据自己的父母在抗战中的真实经历所创作的一部半纪传体长篇小说!
热门推荐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 TFBOYS花开又花落

    TFBOYS花开又花落

    一次的相遇,注定了一生的命运,爱情的这条路,可能很累,也有可能很甜,感谢今生遇见你....花开,花落不停地循环,我们的故事,也不曾完结....
  • 你以为你没有的,可能在来的路上

    你以为你没有的,可能在来的路上

    你问我,梦想是什么?我说它很难被定义。有些人的渴望是,有很多钱;有些人的,是有大房子;有些人的,是变漂亮;也有些人的,是想拥有爱的人。那么你的呢,你的渴望是什么呢?作者是一枚平凡如你我的草根,他说他喜欢写字,想要一直写下去,所以有了这些故事。这些故事里有作者自己的梦想,也有身边人的梦想,这些梦想有的说出来难以启齿,也有的闪亮的熠熠生辉,可无论怎样,它们让没有梦想的人开始寻觅,让有梦想的人懂得坚持,让忘记梦想的人重新启程。
  • 世界毁灭前

    世界毁灭前

    他,是一个出身豪门的大少爷,因为假死被活活的下葬,三年后,当他醒来时却发现这个世界已经变了......丧尸横行,猎食人类,整个城市已经沦陷,而幸存者只得四处奔走,寻求活命;然而,比丧尸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叵测,为了生存所有人都变得冷酷......而有些人却没有被这灾难改变,依然抱着希望,寻求庇护所......
  • 最后的部队之末日丧尸

    最后的部队之末日丧尸

    最后部队完成了一场神秘而艰难的任务,但是这场任务的完成却是代表着世界末日的到来,最后部队他们能拯救世界吗,还是他们能够存活多久?
  • TFBOYS之我心永恒

    TFBOYS之我心永恒

    六大集团的公主王子,在不知道彼此身份的情况下相爱了,他们六人以明星的身份,彼此相识,之后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 千金的贴身守护

    千金的贴身守护

    少年折去双翼,重回十年之前,带回了未来的科技,成为千金的贴身保镖,又因为发现自己的秘密,领悟了双生的异能,成为无人能挡的强者,护花,踏上复仇之路,他会用自己今天的荣耀,洗刷当初的耻辱......
  • 豪门情缘:女王姗姗来迟

    豪门情缘:女王姗姗来迟

    她可爱、她妩媚、她知性、她高冷,变化多样的她是百变女郎。她为身边的人而变,她为喜欢她的人而变,她为命运而变。可无论怎么变,她都不忘初心,她还是那个心地善良的敢作敢当的美丽女子。她在成为大明星的路上饱受非议,也成为舆论的焦点。有多少人爱,就有多少人恨。她是国民女神,她是大众情人。粉丝们爱她爱得无可救药,土豪们把她捧上了天,最终她将神豪变为自己的男宠。她本是千金小姐,却沦为平民之女。她回归豪门不久,家族却遭遇大难。她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娱乐王朝。她就是王姗姗,华夏大地上新时代的女性代表,她只为自己代言,她只为华丽的人生而舞,她只为美好的生活而唱,她只为心中的梦想而演绎出最完美的自己
  • 裂天屠龙

    裂天屠龙

    无尽的海洋深处,一个孤寂的身影在仰望星空,星空陨铁制成的双臂已经垂下了万年,同样熄灭了万年的灵魂之晶,在今天终于再度亮起。多少年了,巨神兵这个名字,早已被这块大陆忘了吧?远远的,一具如同冰山般庞大的尸体正随着水流,渐渐向这座岛漂来。巨大的钢铁巨人轻轻动了动身体,整个岛都开始震动。“唔……那场战争陨落下来的神尸……也在这里么?”巨大尸体上一个盘坐的少年忽然睁开了眼睛,他的背后背着一把造型奇特的大弓,手中持着一把形若兽牙不断闪烁着血色铭文的匕首,面色苍白。那少年的身后……竟是一个半人高的巨大龙头!……天低阻我飞,裂之!龙恶断我路,屠之!伤我兄弟者,虽远必诛!
  • 梁家有女名清欢

    梁家有女名清欢

    他是娱乐圈影帝一样的存在,而她只是默默无闻的小透明。而她在他最低谷的时候喜欢上他,为了走到他身边她做了许多许多。一直以来都是他的未来有多少种可能,她就会去做多少种准备。她喜欢他,从来不是因为什么,只是因为他值得,所以她情愿。然而当她真正走到他身边可以比肩时,她回望那些埋葬在岁月里的话语,找回了那些年真挚的语气,却找不回它存在的意义,当他们都已不再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