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2100000008

第8章 从西方哲学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3)

至于说到历代统治阶级,特别是走向没落的统治阶级都持唯心主义的观点;被统治阶级总是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这就要分析了。有道是,研究哲学,没有闲遐的生存意境,是绝无可能的,而这种条件,只有统治阶级的部分成员才具备。因此,不管是什么主义,都是来自上层的。老百姓的生活信条都是散在的,也是各种思想交叉的,不会有一个纯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存在。由于他们在劳动中的感悟,有一些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很自然,但统治阶级的舆论覆盖,更让他们不得不接受官方推崇的当下那个历史阶段的所有思想,也包括唯心主义的东西。不过由于社会生活本质的实践性,生产力将超越任何思想的东西自然地发展。

那么,无产阶级有什么特殊性么?答案是肯定的。我不是说它有什么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是说它的特殊历史地位。正因为它是人类解放前夕、由旧的经济结构划分出来、有着自我否定使命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类多数的群体,所以,由它的生存运动而产生,又惠及全人类的思想理论,与以往任何阶级实体所由产生的思想必然不同。所谓“最后的斗争”就是自此以后不再有同样的斗争,这是人类的黎明,自此之前都是黑夜中的搏斗。我们不难看出无产阶级的特殊历史地位。鉴于此,我们就不能对这个概念进行顾名思义的理解,把它解释为“没有资产的人”。应该称为:人类解放主导群。这里的解放,也不是去解放别人的意思,而是努力创造每个人自我解放的条件。

以往的哲学,其自然观和历史观都不能得到统一,道理就在这里。正如有的学者分析的那样:“经济学与自然科学是天差地别的关系。你研究虫子或石头时可以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因为你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异类关系。你在研究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时,不可能做到完全超然的客观和公正,因为你与研究对象二者之间是同类关系。”那么无产阶级——人类解放主导群,为什么就不一样呢?因为人类跋涉到这个地步,已经达到了自然与社会的融合,主体与客体的融合的境地。研究外物并不脱离自我;自我在研究中也同样是外物。也就是说马克思在把资本主义作为研究对象时,和研究虫子与石头没有区别。要不然就不会声称“不要资本家负责”了,也就不会说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在这里,它不是没有阶级性,而是这个阶级的特殊性让它超越了以往的狭隘眼界。

对于唯物唯心的划界与互相借鉴,同样也要采取超越的思维方式,把智慧之门开得更大一些。

三、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反思

(一)关于“形而上学”

我们现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把形而上学这个词做了三阶段的理解。第一阶段是从古希腊说起,所有学问共分为两类,如果某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个学科就归为形下学,如物理学、化学、医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如果你研究的对象看不见摸不着,那就是形上学,如逻辑学研究思维规律,思维是看不见的,更不能用实验手段。第二阶段,在一切形上学中专门指哲学,因为它抽象程度最高。在这个阶段,形而上学就是哲学的同义词。只有第三阶段,才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的用法,即辩证法的对立面。

我们也经常分析,为什么把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叫形而上学呢?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写了《形而上学》么?还是因为他创立了《形式逻辑》,过于注重形式,太死板僵化和教条了?对于一种方法论来讲,名称上的痕迹也不是太重要,反正也不能顾名思义。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文化的底蕴和习惯,那就有关系了。中国人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周易》中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是认识3000年中国“道”文化的关键。这里面的内容又丰富无边,以至于“道”这个词都找不出合适的外文翻译对应词。况且,西方构建理论体系都要求步骤明确,可以亦步亦趋照着办,而中国人的最高境界是“不可道,不可名”,强调法无定法,强调心领神会,强调心照不宣,强调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是形上的妙处。

形而上学,它的核心也就是形上学。我们偏偏用这样一个名词来做辩证法的镜子,成为一个“反面”名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称为“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毛泽东也说过世界上只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不要根据地瞎说一气。从文化亲缘上来讲,这种表达总是让人不舒服。不就是给辩证法找个对立物么,叫它机械论我看就挺好。宝贵的形而上的道文化术语,还是让它留给我们自己来用吧。

方法论的表述可以是很灵活的,比如全局观联系观,对应的就是局部观孤立观;发展观变化观,对应的就是僵化观保守观。如果对应的问题不是具体的,是为说方法论而说方法论,那个时候你再用“辩证法”与“机械论”来描述也不会造成误解。

再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在外国哲学界,甚至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那里,形而上学这个词,多是用来表达哲学上的本体论的。这在传播与沟通上,既使不会引起混乱也要引起麻烦。这对我们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也是不利的。

(二)关于“时间与空间”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这是所有经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训练的人张口就能说出的,就像说出“物质是客观实在”一样。但是,就现有学术研究结果来看,一个共识就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没有体现马克思对时空理论的发展。

先是从文本上看,马克思并没有对抽象的时空概念做过定义,我们的传统观念是来自于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那里,他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我们的教科书接下来的论证就是时间的特点是一维的,一去不返;空间的特点是三维的,长宽高。它们不但是客观的,而且也是无限的,即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这一系列认识,特别是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证据,冲破了以往时空观,特别是牛顿时空观的局限。但是仍然不能摆脱仅从物质和运动这种宇观的角度来认识时空,这种思路是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费尔巴哈,一直沿袭下来的。而目前一些学者的新思路,我认为是回到马克思时空观的正确途径。比如刘奔先生提出“时空问题的哲学研究,应当充分注意不同运动形式中时空关系的具体方式”,“物质运动的社会形式也有自己特有的时空结构”,“哲学的时空范畴只满足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何以具有普遍意义?”他主张把马克思所提出的“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的论断,作为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定义。这是很有创建性的,也是和我在潜意识当中产生过的观点不谋而合的。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这一论断告诉我们,一方面,劳动是人类时间意识的起源;另一方面,劳动又是对时间进行客观测量的起源;同时,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起源。马克思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马克思这种“以人为本”的本体论,为我们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深入挖掘的可能。它让我们看到,时间不单纯就是时间,空间也不单纯就是空间,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一方既是另一方的原因,又是另一方的结果。时间随着人的活动内化到产品和关系中,这些产品和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随着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原来的空间被改造而内化到人类实践活动的进程即时间中去,成为时间的一部分。

马克思的时空观还提示我们,时间在不同社会形态中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人类进步状况的尺度。在以人的自然依赖为特征的第一大社会形态中,空间(交换的范围)非常狭小,时间节奏也是十分缓慢的。在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第二大社会形态中,空间被大大拓展了,正如马克思所说:“美洲和环绕非洲的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的同时,时间的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了衡量一切社会的物的价值的标准。在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前提的第三大社会形态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空间将通过时间的媒介而进一步被拓宽,时间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显示出来。这和我们以往所认识的没有任何差别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没有任何条件的“伸张性广延性”,有着质的区别。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这一论断分明就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现实的时空观。是的,生产资料是固体时间,它意味着过去,也成为支配现实时间的手段。这就是资产阶级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一切全凭劳动,劳动是现实时间,它决定着对社会财富(那时已没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的支配方式,也就是支配已凝固化的时间(马克思所说的“过去”),也就是支配现实的空间。这就是时空转换的辩证法。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八章“劳动日”当中,马克思以讽刺笔法分析了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的拙劣说词。在西尼耳看来,“劳动者是在最后以前一小时生产他的工资,而在最后一小时生产各位的剩余价值或纯利润”。这位所谓的经济学家,之所以把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进行任意分割,就是因为他把劳动与“纯粹”的时间进行了分离。在他的头脑中,任何一小时都可以独立地代表不同意义的劳动。一个劳动日,就是由这些“小时”构成的,根据利润率,你就可以进行数学上的相加,并按照不经深入思考的“逻辑”,判断出“最后以前的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的不同意义,以及这两个小时与工作日中其他小时的区别。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件商品恰好用一个劳动日来完成,而它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也恰好是用最后一小时来完成,那么,如果工人在最后一小时之前停止工作,资本家只是损失了利润么?他的材料费和工时费依然如故么?可见,即便是对某一具体过程来讲,用“纯粹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来思考问题,不是可笑的也是无用的。

“时间就是生命”这个命题,除去紧急状况的特例,在最日常的生活过程中,其意义特征是最普遍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及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当时工人的生存景象抱以强烈的同情和对官方的义愤。特别是女工童工的悲惨处境让人瞠目。一位20岁的女缝纫工,在连续工作26个半小时之后死于疲劳,这居然是为那些参加舞会的太太小姐们赶制服装。一个12岁的男孩儿竟然不知道伦敦,更不知道耶稣,把god读作dog。他们每天平均15至16小时,且在恶劣环境下的劳动,还不算额外加班。空气、阳光对于他们都成了奢侈品,最好的地区平均寿命也就是42岁。国家征兵的时候,最低身高不得不从一米六多降到一米五六。这些内容都来自当时的官方报道,是马克思做的摘录。我们读了这些东西,真感到生命过程的恐怖。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高雅气质、聪明智慧以及健壮的体格,是建立在多数社会成员的非人生活基础上的。

有了深切的感悟,对时空的理解是大不一样的。当然,有抽象思维训练做基础,我们不会不了解哲学上的时空,或是数学上的时空。都知道距离与时间之比就叫速度;时间乘以速度就是距离。这些抽象关系如果不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不但没有价值,也不会有真正的观念。爱因斯坦在创造他的狭义相对论之前,其关键性的突破就在于发现了“时间是不能绝对定义的”这一点。他在一次演讲当中说:“宇宙当中挂满了钟表。”《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说:“没有理由以为一个人的处境比他人更优越。”这些科学家的判断,对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时空观具有重要的启示。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阐述他的劳动价值论时,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在这个问题上,亚当·斯密也有同样的观点,但是,“他虽然模糊觉得,在劳动体现为商品价值的限度内,劳动只是作为劳动力的支出来看,但又把这种支出,视为只是安息自由和幸福的牺牲,而不把它视为正常生命活动。不用说,在这里,他是把近代工资雇佣劳动者放在眼里”。马克思虽然肯定了他同情工人阶级的态度,但并不同意他一概把劳动过程理解为“牺牲安宁与幸福”的看法。在这里,马克思是具有超越性眼光的。劳动是人的生存方式,“是生命活动本身”,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它才“异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因此,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是对人性的复归。在那里,劳动不单是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同类推荐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 身边的哲学(下)

    身边的哲学(下)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热门推荐
  • 雷帝

    雷帝

    被三流修仙宗派抛弃的周燕飞,谁知他的身份竟然是盘古的兄弟转世,看他如何从一个平凡人成长成为一方令人颤抖的大神!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初恋回忆录

    初恋回忆录

    萌发在青春里最美的初恋,羞涩,轻盈,紧张,快乐!故事平淡却真实。
  • 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

    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

    《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是哈佛大学教授的教子真经,全书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揭示深刻的生活意义,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社会、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还可以点燃读者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帮读者洞悉人生的真谛。虽然你没有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但通过阅读《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你也能了解到哈佛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
  • 爱情1加1加1

    爱情1加1加1

    苏安荆一直暗恋本格瑞,这是事实,可是这种状况好像在某次通往便利店的路程中被改变了…青梅竹马神马的都是浮云,一见钟情才是王道!本格瑞你敢再闷骚一点么?田姜何你能不能不装文艺?苏安荆的情商才是硬伤啊。爱情世界里,三个人有点挤。
  • 剑指天穹

    剑指天穹

    脱离家族追杀,步入学院踏上武者之路,坚忍刻苦成就武者之路......武神之剑登临绝顶,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内心最渴望的......
  • 猎人公司

    猎人公司

    一只豹子的来临,点燃了猎人苏泰的天赋。从此,他挥别悠然的小日子,开始了猎人公司的大生意。.带领伙伴闯荡天下,迎接财富和荣耀的挑战。凶徒、逃犯、恶霸豪门、权贵枭雄,都是他的猎物。繁华的都市,就是他壮丽的猎场。
  • 江湖防骗指南

    江湖防骗指南

    师父说,这是一本集智慧、知识、武功、心理学于一体的超强防骗指南,有了它走遍天下都不怕,虽然那个老东西肯定是在吹牛……但是东岐风还是毅然决然地带着它踏上了一条充斥着武林恩怨的不归路,荒诞怪异的人情世故,令人哭笑不得的尴尬日常,从此浩浩江湖,浪迹天涯,俯听九州天下事,笑看君子变豺狼。
  • 预谋不能感受的感受爱

    预谋不能感受的感受爱

    这是一篇由歌曲《预谋》为主要情调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美丽的修饰....有的只是浓浓的爱与感受!有的只是朴实曲折的故事。全文以女猪脚的角度来诠释爱与感受,男猪脚出来较晚,就像女猪脚的晚熟一样!!一切的故事只是给你传达感受,爱滴感受,男猪脚最喜欢滴几句歌词“反正他都不难受,他只要自由,他都不会理会我的感受…”不多说了自己欣赏作品
  • 极品种地人

    极品种地人

    在大学里学习农学专业的秦柯,毕业后来到一家农场工作。本来以为自己就要一直这样平凡下去但是让秦柯想不到的是,自己穿越到了战跋大陆。这是一个人人都梦想成为一名优秀战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秦柯利用自己大学学习到的知识,当起了半职业农民。种种地,修修练~~~~新人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