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6700000009

第9章 一九八二(2)

萨特的思想是这样的:人就是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在对主观性的自由运用的享用中,而是在为一项命令所要求的创造性行为中被感知的,这项命令就是人必须按照自身所选择的道德和理想来创造自身,即把主观性转化为实在的行动,并从行动中、从人与人的相互关照中确认到自己的自由。因此,人的普遍本性对人的决定作用不是外在的,而是一种内在的被自由视为己出的绝对命令。萨特说:“这便是人们称之为价值的那个东西。”普遍本性是作为保证价值的实现而提出来的;无论是从审美角度看的喜悦,还是从伦理角度看的高尚,作为一种价值观念,都离不开人的普遍本性。

这里的普遍本性和康德的从先验论而来的绝对命令不同。康德区分了人的“冲动”和“动机”,认为只有当人的需要既是需要而又撇开了主观冲动的具体指向,仅仅具有形式的意义时,才能称之为“动机”。“动机”不再以别的什么具体的目标为价值而就以其自身为绝对价值,这样,仅仅以自身为目的的每个人都具有的意志的形式就成为人的意志所颁布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绝对命令。康德说,正因为这个绝对命令发自每个人自己的意志,因此它是自由的,服从这个绝对命令也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这个意志要求自身和他人皆为目的,共同自由。这也就是康德的所谓自律的原则。

萨特认为,人的价值或自由首先都不是观念上的肯定,也不是某种抽象的欲望或需要,而主要是一种存在的实在性的表现,是从客观到客观的选择:“正因为这种向客观化的跃进按照每一个人的情况而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正因为这种向客观化的跃进把我们投入一个有许多可能性的领域,所以我们把它叫做选择或自由。”通过这样的选择与他人发生的牵连就不是观念上的东西,而是在“一种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有组织的环境中”的实在,是人作为类的即社会的活动本身。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具体的,因此自由也应该是具体的;但自由之所以同时也是普遍的,就在于它表现为每个人在投入每个具体行动时主观上所具有的一种可以被称为价值的观念,这一观念就把人的存在与本质、个体的人与社会的整体包容在一种“总的牵涉”之中。萨特说,可以把存在主义定义为“一种行动和牵涉的伦理学”,指的就是这个意义。

着眼于人的行动的社会性使之区别于康德,着眼于人的感受的非知识性使之区别于黑格尔,把人的行动和感受从历史联系中横切下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断面,又使之区别于马克思。在这些区别下面跳动着的,就是那颗不得不时时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和孤寂的心,那颗人人都有的共通的心。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指出,法的必然性与自然界的必然性截然不同,“在自然界中有一般规律存在,这是最高真理,至于在法律中,不因为事物存在而有效,相反地,每个人都要求事物适合他特有的标准。因此,这里就有可能发生存在和应然之间的争执,亘古不变而自在自为地存在的法和对什么应认为法而作出规定的那种任性之间的争执”。黑格尔用这一段话概括了自然界和社会在所谓“合理”与“应然”之间本来就存在的差异。社会中存在的一切并不都是“应然”的一切,这一点在伦理的范围内表现得特别明显。任何伦理学说都既有反映某种实际存在着的关系和保证社会稳定的一面,也有反映某种发展着的需要和相应的社会理想,从而又对现实的确定关系起着否定和瓦解作用的一面。同法律的学说比较起来,伦理的和道德观念的改变,由于更带有个人色彩和与生活联系得更紧密,因而往往成为否定现存关系的先兆。苏格拉底也许是历史上第一个因其哲学而被处死的启蒙思想家,他之被处死,并不在于他对世界的本原提出了什么看法,而在于他向传统的道德风尚提出了挑战,反对人们无条件地顺从某种习惯的生活方式。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在伦理观念上提出“存在”和“应然”的争执需要冒多大的风险。

然而在哲学史上还几乎找不到一个不提出“存在”与“应然”的争执、不冒这个风险的哲学家。当黑格尔以他的“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名言而受到普鲁士国王的赞赏时,这位国王看来并没有懂得“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事实上,正如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M·霍克海默尔所说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鲁士这个反动的国家体制从中所受到的损失,远远超过了它从形式主义的颂扬中得到的收益”。理性是反动的一位弱小盟友,黑格尔逝世不到十年,普鲁士国王就在黑格尔哲学面前感到惊恐万状了。

是的,现存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则必然要成为现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革命性就表现在这种学说不再以探讨什么是最终的善为目的,而在于阐明善、恶观念的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的根据和客观规律,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所谓“合理”,在马克思那里既不是合于上帝的旨意,自然的律令,也不是合于人性的最高要求,而是合于历史的必然,因此,所谓的善也就是一个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和与造福于整个人类这一最高目标相联系的范畴。

萨特的伦理学由于否认了上帝,否认了某种共同人性的客观价值,那么,他就在什么是“合理”和“应然”上面临着又一个难题。

他愿意在唯物史观的一些最基本方面遵循马克思的观点,但同时又错误地认为马克思那种通过认识历史的必然再使自己合于这种必然的观点是一种“剥夺了全部主观性,自己融化于纯客观的真理,他就在人——对象所居住的对象世界里徜徉漫步了”的幻想。他所要剥夺的是客观性的东西,他认为人的主观本身就是代表客观过程(外在的内在化过程)的一个环节;正因为这个环节是主观的,所以真理才不断自行消失,以便不断重新产生。

因此,萨特提出了在他的哲学中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范畴,即“主观性”。他说:“存在主义,就是一种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的学说,并主张每一真理,每一行动,都包含有人类的背景和人类的主观性在内。”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他的“主观性”主要不是一个认识论和历史观的范畴(当然与认识论和历史观有关),而是一个伦理学范畴,因为他强调主观性的目的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而这一点,恰是他对于人道主义的理解。

什么叫“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萨特的思想是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东西”,人类社会也不是一个物理世界;对于人和人类社会,“任何人也不敢仅凭逻辑就对对象作出判断”(康德语),因此,在人和人类社会中不存在用某种精密科学就能揭示出来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人和人类的价值也就不以是否合于这种必然性为标准,而应该有它自己的与物质世界有所不同的价值总体。这个价值总体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主观性”和“超越性”。萨特说:“结合超越性和主观性,即我们所谓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主观性是使人与“东西”区别开来的标志,只是因为主观性,人才成其为人;超越性是人存在着的标志,正是由于人是不断地“投出自己,把自己消融于自己之外”的,因而才造成人的存在的不断超越。人如果不是超越的,就无所谓存在,这是萨特的一个基本思想。主观性是从人的本体论角度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说明人由于是主观的,因此价值的选择全在于自己;超越性则说明人不仅仅是主观的,人必然要把自己的存在变为本质的无限进步,即不断地“跳出自身之外找出一个正以此为解放、为具体体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在其现实性上总是超越的,因此人是经常超越自己的。

萨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性(设计图),一切人的主观性合成为人类的主观性;如果说个人的价值只在于个人主观上的选择的话,那么人类的价值也仅仅取决于人类的主观性。人类的主观性构成一个不同于物理世界的人类的价值总体,他断言“除了一种人类的宇宙,即人类主观性的宇宙外,无其他宇宙”。

人类的主观性也是一个说明社会现象的总体化概念。主观性是社会现象的结构因素,社会现象是主观性的客观体现。社会现象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是对于历史的“横的综合”。萨特说:“这种横断的总体化既肯定它对纵的综合的依附性,也肯定它的相对独立性。它既不故步自封,也不变化无常。”其实,萨特的要点在于通过总体化这个范畴强调历史的每一横断面都有它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总体化范畴并不负责预测未来的客观必然性,它只是说明横在历史中的每一个社会现象的总体尽管依附于历史的纵的总体,但毕竟只是这一代人所造成的,因此,它也只是对这一代人来说的异化。萨特认为,只有这样用总体化去说明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异化对于人来说才不陌生,历史对于人来说才成为可理解的,人也才能意识到自己就是历史的主体。

总体化与必然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同义的,都指一种与个体生活相对立的客观存在。雅斯贝尔斯把它称为“无所不包”,即包围着我们的不是我们本身的东西。用黑格尔的语言来说,这个“无所不包”的“隐藏着的东西”也就是“绝对”。

“绝对”是一个达不到而又摆脱不了的客观存在,因此,在人那里并无最终的价值或归宿,人将在一种“注定要失事”的感觉下走完自己的一生。

同类推荐
  • 托起将星的人们

    托起将星的人们

    本书以新颖独特的视角、真挚质朴的笔调,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示了后勤指挥学院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后勤理论专家杨少俊研究员、军事仓储专家王宗喜教授、后勤管理专家李祝文教授等11位知名专家教授的教书育人之路,热情讴歌了军校教员在三尺讲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而创新、拼搏、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 玫瑰念珠

    玫瑰念珠

    本书是旅奥美术史学者李述鸿的随笔集,主要为美术评论。内容包括艺术杂谈、咀嚼文化、看画说话、看电影四大部分。作者李述鸿纵谈古今,既有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又有对国内外美术界状况的独特评论。读者可以看图说话,直接面对大师经典,详细了解这些作品的来龙去脉和美术史地位。
  •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其实,世间好远的事情很多,何苦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呢? 如果能把心思花在一些美好的有意义的事情上,一个失业的人也不至失去尊严的气度,反过来做一些无知而折损福德的事,自以为好地,伤害的则是自己的心。
  •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三位女性在日本截然不同又同样坎坷的经历。她们中有的逐渐坚强,最终自立;有的心灰意冷,削发为尼;有的无怨无悔,笑对生活。三个为不同目的来到日本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经历迥然不同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体味世间冷暖的中国女人;三个为未来重新开启人生的中国女人。
  • 雨巷:戴望舒诗选

    雨巷:戴望舒诗选

    本书节选了戴望舒各个时期最著名的诗。其中以《雨巷》为代表。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先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思想变化历程。
热门推荐
  • 最后的大亨

    最后的大亨

    三流导演陈宸意外重生来到2000的日本,凭借重生的优势,一部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被他拍出来。他的作品,有刺激人肾上腺素的科幻大作《我是传奇》,也有小清新《我的机器人女友》,更有变态如《神秘马戏团》等等,他又是一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友好化,同时他也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帮派大哥。他的娱乐帝国覆盖全球,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时代周刊称他为五十年内最具影响力的人,朝日新闻称他为最受日本民众爱戴的中国人,新华社称他为中国的骄傲,而他的兄弟们则将他视为神灵。他是最有才华的导演,他也是江湖最后一位大亨。(本文前半部分大多为日本,请各位读者见谅,兔子是以客观的态度去写作的,请大家多多包涵。)
  • 布丁灵异奇谈

    布丁灵异奇谈

    不知道会写成一个怎样的故事,也不知道故事会有多长,写着娱乐,纯属消遣。目前这个故事,主题是关于暴食。
  • 潮毒

    潮毒

    当绝望的人生中出现了让自己无法自拔的女人时,到底是福还是祸?两个受伤的心究竟能不能融在于世。爱人的背叛,总是在生活中反复出现,但是这次我绝不原谅。
  • 禁忌临世

    禁忌临世

    远古圣贤、妖族巨擘、人间雄主、震烁古今。璀璨的黄金大世,湮灭了无数盖代人杰。上古先民,可以拔山掷海、掌劈江河。武碎虚空。绝世妖魔,可以吞吐日月。幽冥鬼主,可以驱魂夺魄。在吾之面前,一切又能怎样?以禁忌之名,让吾之身降临人世。以禁忌之名,让吾之识历经沧桑。以禁忌之名,让吾重头再来!!!,====================================================================ps:跪求点击推荐收藏!!!您的支持就是我不断坚持的最大动力!!!
  • 泪行记

    泪行记

    一段关于眼泪的传说,女娲补天时不忍心看自己造出的人类受苦,最后以身补天最后流下的。人类或者兽类都是有泥土化身,即使是修成仙体,但最终要身体毁灭的。只有找到这两滴眼泪才可以身体和灵魂才能永存。为了防止类似灾难发生世人都在寻找这两滴眼泪。眼泪让两颗赤诚的心相遇了,他们同十二个动物(被后人称为十二生肖)来弥补这时间苦难······
  • 女扮男装之误撞美男团

    女扮男装之误撞美男团

    纤【qian】喏不仅被家人嫌弃,而且还被抛弃。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讨厌自己,后来被家人扔到了恐怖的森林,而且还看见了一只狼,被狼的爪子划到了锁骨,立成了像十字架的一样,纤喏本以为她死定了,却被一个中年人男人给救了。“老头,你内裤破了一个洞”“纤喏!说过不要帮我洗衣服了”“老头,你该不会不让我帮你洗衣服的原因是这个吧”笑眯眯的看着老头“我…我…你又开始整我了”咆哮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森林,纤喏笑得没形象。
  • 为自己工作

    为自己工作

    《为自己工作》是主要写给企业员工的读物,旨在强化和培养员工的敬业态度及自身定位和平衡的心态等。随着工业的发展,在全国的中小企业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难。企业一味地给员工加薪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只投入口袋忽略了脑袋;稍大一些的企业虽有企业文化,往往只停留在口号或形式上,没能深入地贯彻执行下去。《为自己工作》及时地从员工的心态、服从执行、学习力、感恩等八个方面入手给员工指明了一条从打工走向成功的道路。
  • 今天是星期日

    今天是星期日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锋芒决

    锋芒决

    只见其招,不见其刀!猩红色的双瞳,代表着“忘我杀境”陈锋,从地球穿越到这个世界以后,留下的只是无尽传说传说:他的武魂是一把奇怪的飞刀传说:他的飞刀可以绕弯而行传说:他的身体金刚不坏传说:他创造的,远不止他毁灭的...
  • TFBOYS丶梦的旅程

    TFBOYS丶梦的旅程

    她们,有着神秘的过往和能力。当她们和他们偶然相遇后,因为一次意外,时空发生扭曲,他们六人被卷入异世界,将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