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1900000006

第6章 教学管理概述(6)

(2)科学合理安排课务。学校安排课务非常有讲究,既要考虑到教师原来的专业背景、学识专长,又要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此外也要适当考虑教师的年龄特点。虽然每个教师的任课相对来说是固定的,如教数学的一般不会轻易改教语文,但也应该考虑适当的轮换制度。如新教师到校任教后,最好先让他有个大循环,从初一年级教到初三甚至高中年级,以使其对中学的整个课程有一完整的了解,然后再相对固定某一两个年级段的课程教学。

(3)完善教务处工作。学校教导处是学校组织的管理中心,它要负责编班、制表(每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每周活动表)、征订教材、安排课务等工作,还要管理学生学籍、组织期中或期末考试、评估考试质量等事项,此外还要承担文印、资料统计等教务行政活动。在一些学校里,甚至教师的业务进修也是由教导处负责的。可见,教导处的工作是繁忙而重要的。加强教导处的管理,最主要的是要使教导处的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学校教学组织管理的效果。

教学质量管理

什么是教学质量?什么又是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可以笼统地讲即是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所达到的水平。而教学质量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协调和控制,促使教学效果达到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要求。很显然,学校如果只有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管理而无教学质量管理,那么教学过程管理将是不完整的,因为检验教学过程管理有效与否的标志之一就是教学质量问题。

(1)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首先要对教学质量有一个科学性的认识。教学质量是指学生全面的发展,其中既包括学习成绩方面,也包括品德、身体、审美能力、劳动观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就是要全面看待学生的发展质量,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展开教学质量管理活动。

(2)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认识教学质量问题。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活动的有机统一,因此教学质量管理应从这两方面入手,而不应单单把眼光注视在教师的教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质量比教师的教学质量更为重要。学生有没有自学能力,学生善于不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生有没有养成学习的兴趣,这些都应该列入教学质量的范畴。教学质量管理就应该在这些方面制定出相应的评估标准,并订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否则,就会出现光有“教”的质量,而无“学”的质量的局面,即学生考试很出色,因为教师在做大量习题、猜题等方面“教学有方”,但却没有同样出色的思维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形成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情况。

(3)教学质量管理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针对少数拔尖学生。真正出色的教学质量体现在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只注意那些尖子学生的质量发展情况,置学习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于不顾,不是真正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些学校为了让升学率提高几个百分点,有意不让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参加有关的考试,这严重违反了教育法规,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当然也不符合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4)教学质量管理要体现一种全过程的管理。也就是说,在实施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存在一个质量管理的问题。要从单纯检验教学质量的结果,转向检验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的辅导、学生的预习、听讲、作业、实习、考试等等,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达到整体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5)要确立全员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全员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不但主要科目的教师要参与,其他科目的教师也要参与;不但上课的教师要参与,不上课的学校后勤辅助人员也要视情况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条件。学校则要建立一种全员岗位责任制,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奖惩手段,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以上这些方面,只能说是一种对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上的认识,真正的实施模式还谈不上,因为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教育管理学界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教育科研的进一步深入,一种既能保持过去较扎实的质量传统,又能对学生的全面身心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一定会设计出来。

10.教研组的工作管理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有了教研组,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可以共同研究、交流经验、集思广益、互相帮助,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教师集体、形成良好的教风等起着积极作用。

在现代学校中,教研组的主要工作任务一般有以下几条:第一,组织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并对计划进行初步审查;第二,组织教师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开展与教学有关的课题研究,参加各级教研部门开展的教研和培训;第三,组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举行观摩教学,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第四,组织开展学科课外小组活动等。

加强对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是教学管理活动的一个方面,学校领导对教研组工作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组建教研组。按不同学科建立和健全教研组。一般说来,同一学科教师在三人以上就应成立教研组;不足三人时,可将性质相近的学科教师组织起来,成立多科性的教研组。

(2)选拔和培养教研组长。教研组长的产生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出面委任;一是由教师选举。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组长应是教学水平较高,组织能力强,思想进步,工作负责,在教师中有一定威望的教师。学校领导要指导、帮助教研组长团结教师,形成良好的集体;要支持教研组长的工作,尊重他们的意见和主张,关心他们本身的学习和提高。

(3)建立相应的教研制度。教研组成立后,就应当制定相应的制度,如教研组的定期会议制度、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考勤制度等。要让教师知晓制度,根据制度要求,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4)指导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工作。要根据各教研组的特点,确定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给有经验的教师分配一定的研究课题,在有条件的科组、班级进行教学改革的试验。

(5)经常向教研组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在深入教研组的过程中,要通过听课和参加活动,经常分析研究各学科教学中的主要经验和问题,及时向教研组提出意见和建议。

(6)帮助教研组长总结教研组工作经验,定期组织教研组工作经验交流等。

11.教学组织形式的革新

教学组织形式的涵义

教学工作不仅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完成,而且还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来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关于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时间和空间应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

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处于最根本的地位,它带有综合、集结的性质,课程、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等教学的组成部分,最终都要综合、集结到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中,并通过这种或那种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其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问题如何解决以及解决得正确与否,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例如,苏联20世纪20年代和我国1958年的一段时间以及“文革”的十年动乱时期,由于随意否定了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然而与此同时,从另一方面看,长期以来我们又把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过于绝对化、凝固化,结果造成许多令人遗憾的情形,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因材施教的理想难以实施,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力培养受到压抑等。由此可见,教学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实在是很大。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总是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如一定社会对人材培养的要求,现时代学校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手段的变革所提供的必要性和可能条件等。时代变化了,教学工作的组织形式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和发展

如上所述,教学组织形式并非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下面我们将一些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作一历史的回顾。

(1)个别教学制。这种形式的教学盛行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学校。由一个教师面对一两个学生授业,后来虽发展为一个教师教一个班组的学生,但在一个班组里学习的儿童,年龄、程度和学习的内容、进度各不相同,教师进行的仍是个别教学,只同一个个学生发生联系。当教师在教某一个学生时,其余学生的学习基本处于自流状态。这样的教学,学习效果差,效率不高。我国古代私塾就属于这种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不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2)班级教学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个别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和速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因而相应地要求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育内容,加快教学速度等。近代的班级授课制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的,夸美纽斯在17世纪概括并建立一套班级授课的教学制度:固定的、相同的开学时间,同年龄的儿童一起学习同样的内容,同时作同样的功课,教师对所教的科目作周密的计划,使学生每年、每月、每日甚至每时都有一定的学习任务。应该说班级授课制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它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普及了教育的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故逐步被世界各国的学校所普遍采用。

同类推荐
  •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本书描述了一位农村教育者眼中、手中、心中的中国农村教育,是一部真实的农村教育人的人生写真。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本书分人物春秋、流金岁月、沧桑纪事、炼化史踪、史海存真、他山之石、史林漫步、七个篇章,书稿中记载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热情的激情岁月。真情记录了一些优秀的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克服万难、积极探索、认真钻研的难忘岁月。本书对研究新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根据作者四十多年会务文书起草、审核、制发经验而写成,全书按照文稿在会议中的地位、作用设计全书框架结构,分为五章:主题性会议文书、辅助性会议文书、记录性会议文书、礼仪性会议文书、服务性会议文书。《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系统介绍了会议文书的规范写法、常用结构和可借鉴的最新例文,例文多为2008年以后市、县区、乡镇和社区、企业、院所会议使用的文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 ??
热门推荐
  • 邪秦

    邪秦

    四海之内,莫非王土。九州之滨,莫非王臣。少年牧雨,寻古迹,踏乾坤,列灵阵,炼神药,斩凶兽。修武在于修德,修德在于修心。最终谁能成就无上大道?
  • 湘西尸犯学院

    湘西尸犯学院

    讲述一个大二女生鹿婕所经历的真实的灵异事件,鹿婕是个灵异小说写手,在校园里成立了灵异探险协会,每周都去一些神秘的地方。先前,她并不相信有鬼神之类的东西,直到一天,她的好姐妹从一个古镇游玩归来,神情举止出现了异常……正在此时,校园的传奇人物谭家大少谭力也加入了她的协会,一场惊险刺激的旅程拉开了帷幕……一个神秘莫测的大门正向他们打开,那里面的危险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鹿婕的室友苏琳从古镇意外捡到的一个梳子,那个遥远的世界正一点点向他们走来……他们真的能化解这一道道险关吗?
  • 寰宇无圣

    寰宇无圣

    世间传言,得见原始之门,可问道巅峰,铸就长生永恒。宁缺,体藏原始之门的神秘少年,遭人逼迫之下逆世重修!当玄黄再造,盛世复苏,且看他如何搅风云,动乾坤,掌罗诸神。……登天阙,踏血歌,寰宇无圣,力伐苍穹!
  • 太平盛世之特种兵

    太平盛世之特种兵

    现在的大多数军旅、抗战类的作品,简直不忍直视,脱离现实,完全不顾及读者的感受,我认为这是不尊重历史不尊重现实的一种态度,让读者脱离了现实……我希望我的这本书能够给大家不一样的感觉,更多的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书感受到不一样的军旅...
  • 魔法的无限可能

    魔法的无限可能

    未知的平行世界,那里有我们生活着的地球所没有的魔法能量,偶然的机遇让我们来到这里,为了约定,为了拯救逐渐被黑暗笼罩的世界,我们开始了一段奇幻的旅途。我不是救世主,也不想成为救世主,只是想保护自己所珍视的人,还原一个光明的世界,仅此而已……
  • 潘家园

    潘家园

    本书中有许多古玩界的奇闻怪诞的故事,通过故事展现了潘家园各色人等的众生相。小说以盗墓与反盗墓为主线贯穿全书。《潘家园》描写众多人物形象、命运,把他们放置在古玩集散地的潘家园里,这里可不是一块狭窄地带,而是和广阔的社会密切相连,反映着现实社会人们心灵的善恶,生活追求,道德良知……
  • 邪王宠妃:别惹异能妻

    邪王宠妃:别惹异能妻

    她,异能小组的顶级成员,一生惊才绝绝!却不小心沦陷于他,被害而亡。一朝穿越,变成最无能的废柴丑颜嫡女。她丑?她废?她无能?看她如何扭转乾坤。也只有他,才会发现她这颗蒙了灰的珍珠!他无赖,他强势,他霸道,只为得到她。最后,才发现,自己实力不如人啊!只能默默总结出十个字。实力太强的女人不好追!
  • 三国情殇

    三国情殇

    三个精英,不同的时代,演绎同一主题——情殇。东汉巨枭林殇,拥有家财万贯,权力通天,却也免不了情殇一世的结局。春秋时期紫殇,心魔成尸,仗剑成仙,心中始终有疤痕。异界至尊司马文昌,傲视群雄,唯我独尊,最后殉情,坐化彼岸之花,守护佳人生生世世。架空历史本无过,过在心有情!情字伤人,然这便是人生!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