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52500000007

第7章 书之礼赞(2)

斯密斯先生在《我的书橱中的一格》里谈到他所喜爱的书,这在我也是颇有同感的。他说:“读弥尔顿的诗就好像和一群帝王们一起用金盘进餐,很华贵,很庄严,却不觉诚惶诚恐……我每次放下他的书时总不觉使我对一些渺小点的人物更加喜爱-也总是感到像出席盛宴归来,放下了庄严的姿态,脱去了一身礼服,钻进了穿惯的衣裳,趿着拖鞋坐在躺椅上那样的舒服。”那么他喜爱的又是哪些呢?其一就是霍桑的《旧闻录》。作者自己也说他说不清为什么他对霍桑这早年的著作比对他后来一些像《红字》等那样更成熟的著作更为爱好,和世人的评价相反。他说这可能是由于小说是写给世人看的,而这些故事好像是为自己写的,接着他还另有一番评述。由于对斯氏的欣赏,在大学时代我也对此书读过一下,在我过去的写作中还引述过两次,又译过该书的序言,但是否买过这本书和是否认真地读过就记不很清楚了。这书中斯氏特别欣赏的文章据他说的是:《在家里的星期天》、《夜间杂记》、《海滩上的足迹》和《七个流浪汉》,这些题目都是很吸引人的,所以从80年代生活安定以来,我就一直在搜寻这本书。《旧闻录》里的故事虽然也有些收在一些选本中,全本的《TwiceToldTales》现在已很难看到。斯氏说的几篇,几乎所有的选集中都没有选。由于斯氏的东方气息,我就对这几篇不为西方选家所看重的小文更感兴趣了,并且像一个好奇的小孩,越是看不到的越想看。

书即本人

〔法〕雨果

著作家无不写书,写成以后,书即本人。不管自己知道不知道,愿意不愿意,事情就是这样。任何作品,较差的或是杰出的,总会显示出一个面貌。如果它是伟大的,那就是给作者的酬报。

我们读特洛伊之围,就看见阿希尔、赫克托耳、于利斯、阿雅克斯、阿伽门农,我们觉得整个作品雄伟壮丽,那就是著作家的雄伟壮丽。左伊尔有没有著作,留下些什么?我们找一找。他是语法家、评论家、注释家,字里行间都显示出:左伊尔。《伊利亚特》展开在你眼前时,你会听到诸世纪的声音说:“荷马”。

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希罗多德、平达、忒俄克里托斯、普拉图斯、维吉尔、贺拉斯、朱韦纳尔、塔西佗、但丁……亦是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大作家的情况与此相同,又何必枚举?

一部书自有它自己的生命。这是著作家所赋予的。它是历史、哲学、史诗,它登上艺术的高峰,或停留在低处,它总是它,它用不着干预,在它旁边不知不觉地、无可避免地站着它投射的影子,即作者的面貌。

经过漫长的岁月,一生辛勤劳动,饱经风霜,完全献身于思想与行动,最后才明白这些真理、责任感,作为自由的不可分离的侣伴出现了,这个,作此序言的人懂得。他很安静。在永恒面前虽然如此渺小,却并不觉得惶惑不安。对未知的事物可能产生的种种问题,他只有一个回答:“我是良心。”这个回答,谁都能做,或者已经做了。如果是襟怀坦白,带着赤子之心做了的,这就够了。

至于他,体弱、无知、见识不广,但是既然他自己愿意,并且想去做有益的事,他便泰然向无边的阴影,向未知的事物,向神秘,说:“我是良心!”而在最深奥的事物面前,十分镇静、朴实地回答时,他似乎感到天地万物的纯一。

有一种无上的礼品往往来自自身,并不需要其他什么,它有时候是不显露的。正因为越是隐秘,才越有力。这种礼品,便是尊重。

关于在这里公诸于世的全部作品的价值,让未来作出判断。但是确信无疑的,自现在起使作者感到欣慰的事,那就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在意见分歧、互相争吵中,在各持己见、唇枪舌剑中,不管是什么样的激情、愤怒和仇恨,都不会有一个读者-无论什么样的读者,如果他自己是值得尊重的-在拿书放书的时候,对本书的作者不会不表示尊重。

读书与书籍

〔德〕叔本华

愚昧无知如伴随着富豪巨贾,更加贬低了其人的身价。穷人忙于操作,无暇读书无暇思想,无知是不足为怪的。富人则不然,我们常见其中的无知者,恣情纵欲,醉生梦死,类似禽兽。他们本可做极有价值的事情,可惜不能善用其财富和闲暇遥我们读书时袁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于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经常读书,有一点闲空就看书,这种做法比常做手工更会使精神麻痹,因为在做手工时还可以沉湎于自己的思想中。我们知道,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又如,食物虽能滋养身体,但若吃得过多,则反而伤胃乃至全身;我们的“精神食粮”如太多,也是无益而有害的。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再涂抹的黑板一样。读书而不加以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以人的身体而论,我们所吃的东西只有五十分之一能被吸收,其余的东西,则因呼吸、蒸发等等作用而消耗掉。精神方面的营养亦同。

况且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作家们各有其所专擅,例如雄辩、豪放、简洁、优雅、轻快、诙谐、精辟、纯朴、文采绚丽、表现大胆等等,然而,这些特点,并不是读他们的作品就可学得来的。如果我们自己天生就有着这些优点,也许可因读书而受到启发,发现自己的天赋。看别人的榜样而加以妥善的应用,然后我们才能也有类似的优点。这样的读书可教导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也可借以培养写作能力,但必须以自己有这些禀赋为先决条件。否则,我们读书只能学得陈词滥调,别无利益,充其量只不过是个浅薄的模仿者而已。

如同地层依次保存着古代的生物一样,图书馆的书架上也保存着历代的各种古书。后者和前者一样,在当时也许曾洛阳纸贵,传诵一时,而现已犹如化石,了无生气,只有那些“文学的”考古学家在鉴赏而已。

据希罗多德(Herodotus希腊史家)说,薛西斯(Xerxes波斯国王)眼看着自己的百万雄师,想到百年之后竟没有一个人能幸免黄土一抔的厄运,感慨之余,不禁泫然欲泣。我们再联想起书局出版社那么厚的图书目录中,如果也预想到十年之后,这许多书籍将没有一本还为人所阅读时,岂不也要令人兴起泫然欲泣的感觉?

文学的情形和人生毫无不同,不论任何角落,都可看到无数卑贱的人,像苍蝇似的充斥各处,为害社会。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他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大抵来说,目前十分之九的书籍是专以骗钱为目的的。为了这种目的,作者、评论家和出版商,不惜同流合污,朋比为奸。

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发行了数版的书籍都是,不管它属于政治或宗教性还是小说或诗歌。你要知道,凡为愚者所写作的人是常会受大众欢迎的。不如把宝贵的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不读坏书,没有人会责难你,好书读得多,也不会引起非议。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因为一般人通常只读新出版的书,而无暇阅读前贤的睿智作品,所以连作者也仅停滞在流行思想的小范围中,我们的时代就这样在自己所设的泥泞中越陷越深了。

有许多书,专门介绍或评论古代的大思想家,一般人喜欢读这些书,却不读那些思想家的原著。这是因为他们只顾赶时髦,其余的一概不理会。又因为“物以类聚”的道理,他们觉得现今庸人的浅薄无聊的话,比大人物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是以古代名作难以入目。

我很幸运,在童年时就读到了施勒格尔的美妙警句,以后也常奉为圭臬。“你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今人论述他们的话,没有多大意义。”

买书又有读书的时间,这是最好的现象,但是一般人往往是买而不读,读而不精。

要求读书的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犹似要求吃东西的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保存着一样。在身体方面,人靠所吃的东西而生活;在精神方面,人靠所读的东西而生活,因此变成他现在的样子。但是身体只能吸收同性质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任何读书人也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适合于他的思想体系,或他的目的物。任何人当然都有他的目的,然而很少人有类似思想体系的东西,没有思想体系的人,无论对什么事都不会有客观的兴趣,因此,这类人读书必定是徒然无功,毫无心得。

RepetitioestMaterStudioun(温习乃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一则因再读时更能了解其所述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道其末尾,才能彻底理解其开端;再则因为读第二次时,在各处都会有与读第一次时不同的情调和心境,因此,所得的印象也就不同,此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般。

作品是作者精神活动的精华,如果作者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那么他的作品常比他的生活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或者大体也能代替他的生活,或远超过它。平庸作家的著作,也可能是有益和有趣的,因为那也是他的精神活动的精华,是他一切思想和研究的成果,但他的生活际遇并不一定能使我们满意。因此,这类作家的作品,我们也不妨一读。何况,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会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从此可不必再依赖他人以寻求乐趣,书中自有无穷之乐。

没有别的事情能比读古人的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我们一拿起一本这样的古书来,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觉得无比的轻松、愉快、清净、超逸,仿佛汲饮清洌的泉水似的舒适。这原因,大概一则是由于古代语言之优美,再则是因为作者的伟大和眼光之深远。

陈晓南译

书之礼赞

〔奥〕茨威格

当我试着要将书籍和文化,在知识上,在经验上,在使我能超越我一己范围的能力上,所给予我的一切除去时,它便立时溶解消失了。无论我的思想转向何处,每一种物件,每一种环境,都与和书籍有关的回忆和经验联系在一起,而每一句话也涉及和我所读过的所知道的无数有关事件。举例说,当我念及我是在赴阿尔及尔和突尼斯的途中,立时有几百种有关联的事情从我心上闪过,明澈得像水晶一样,不自主的联系阿尔及尔这个字---迦太基,拜火教,萨朗坡,利夫的作品中所描写的迦太基人、罗马人,互相有柴玛的战斗,同时又是格里尔巴齐尔戏剧断片中的场面:这上面又再加上一帧特拉克洛作品的色彩,一篇佛洛贝尔的自然描写。在查理五世,在阿尔及尔的进攻中,塞凡提斯的受伤,以及其他千百种事情,都古怪地重现在我的眼前,当我说及或仅是想到阿尔及尔和突尼斯这简短的名字时,两千年的战争和中世纪的历史,以及无数其他的事件从我记忆的深处涌了出来。想到一个没有书的人的世界将是如何的狭隘,我真禁不住惊异。更有,我能具有这种思想,能够为了奇奥凡里缺少来自一个广阔世界的知识这件事而深深的感动-我的这种能为了一个陌生人偶然的命运而深深的感动的能力,不就是出于我所读阅的想象的作品之所赐吗?因为当我们读书时,我们除了在生活旁人的生活,用他们的眼睛观察,用他们脑筋思索以外,还有旁的什么呢?从这生动的可感谢的一刻起,在愈加生动和更大的感激之下,我记起了无数次的从书籍中所领受的赐予。像天上的星群一样,一件一件的出现了,我记起了将我从愚昧的狭隘界限中引导出,将新的价值显示给我,虽是在童稚时代,能给予我扩大我的存在的感情和经验的那些确定的时刻。书籍给与我关于这广阔无垠世界最初的景象,以及想要浸润其中的意念。我愈想到这些事情,我愈加了解一个人的思索世界包括千百万单纯的印象元素,这其中仅有少数是他本人观察和经验的结果:其余的一切-那紧要的综合的群体-都来自书本,来自他所读阅的,间接的学习。

任何地方,不仅在我们这时代,书籍正是一切知识的泉源,各种科学的开端。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是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同类推荐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 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 志摩美文

    志摩美文

    同他的诗歌一样,徐志摩散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质,是其个人身心的真诚表白。无论是“草青人远一涧流”的淡雅篇什,还是“凤鸣碧梧暗香浮”的浓艳之章,均无一不是其真挚情情的流泻,是他诗歌另一形式的异化与延伸……这,使得他的散文少了些理性与思辨,氲氤于字里行间的,是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情思。徐志摩的散文非常情绪化并富有个性:《印度洋上的秋思》《我所知道的康桥》《欧游漫录》等满含着玫瑰花般的浓艳与葡萄酒般的醇香;在《伤双栝老人》《我的彼得》等篇章里,缱绻的情丝则如溪涧水般静静流淌……本书汇集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分“屐痕”、“自剖”、“心香”、“文思”四辑。
  •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本书内容言真意切,感触点颇多,是山西经济出版社历经20年的珍贵回忆录与成长录,其主要内容为:矻矻征程、浓浓真情、孜孜求索等。
  • 等一个人的时光

    等一个人的时光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等一个人的时光》精选哲思创刊十年来最走心的情深故事,慰藉所有在等待中孤独的人。等待是孤独的,任何人也无法触碰,任你烦躁,任你恼怒,却依然无法决绝地离开,只为心中那个无法磨灭的信念。等待不是逃避,只为不再错过。只要你足够勇敢,也能像何以琛那样,将所有人都以为的“错过”,变成重新相遇。《等一个人的时光》有等待中的全部思绪:我们曾许下的地老天荒的誓言,成为彼此的一念执着,最后散落在天涯……等待,只为把时间倒回最初的遇见。
  •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热门推荐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仙阙记

    仙阙记

    亿万年来,数之不尽的修仙者在恒河宇宙的各个界面中奋斗,追寻,想要找到一条通往永生的道路,他们没有人获得过成功。某时,一个异时空的灵魂带着一座残破的玉塔来到了这里,世界悄然发生了改变。…………勘探队员携逆天外挂意外穿越修仙界,从此学最顶尖的功法,踩最妖孽的天才,娶最绝色的女人,享最精彩的人生。
  • 丰月志

    丰月志

    他是富豪的小儿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是一段传奇的后续,肩负常人难以想象的使命;他是桀骜不驯幽默巧言的风流俊杰,大智若愚里透着一股另类的帅气。他披霞戴月斩英豪,他袖里藏花红颜笑。他是群雄的王者,他是丰月志。
  • 傲世大战神

    傲世大战神

    故事发生在两个大陆上:天星大陆,圣洛大陆上,这两个大陆中实力的区分由小到大分别是:炼气---筑基---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洞虚(之后就是天仙---真仙---大罗金仙---罗天上仙---九天玄仙---仙帝)。每个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每一个大陆都有一位洞虚后期的强者守护。讲的是天星大陆上的一个废柴由一次奇遇到最后的称霸大陆。
  • 影坛称霸

    影坛称霸

    一转眼来到三十年前的香江,杨欢很自然的开启了他的称霸之路!
  • 张扬魅力的女人味(女性生活百宝箱)

    张扬魅力的女人味(女性生活百宝箱)

    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如同各种各样的花都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香、各种各样的味。她们就如同高山平原、大海小溪,各有各的美。她们不仅仅是一幅雅致的画,更是一本耐人寻味、百读不厌的书。
  • 三国杀之征战之王

    三国杀之征战之王

    唐凌与刘雪两位中学生无意间穿越到另外的平行空间——艾玛大陆,这里十年举办一次《三国杀》桌牌比赛,这里的比赛决定着来到这里的是否可以回到现实当中,只有唯一一位成为王者才可以离开这里。最后只有一人可以离开这里,究竟谁会成为王者,是来自另外空间的斗士们,还是唐凌,还是刘雪。两人的友情最终会伴随着战斗的升级而破裂吗。感谢您的阅读和批评,作者会努力加油的。
  • 低调术士

    低调术士

    他是触摸到归真之境的术士,却遭人暗算,家破人亡。意外重生,本想平淡过活,麻烦却自己上门,那就休怪他手下无情!重生1995,面对新的人生,既然不能平凡一生,那那他决定以一己之力,力缆狂澜。看苏淳风如何运用术阵,大败敌军?
  • 精灵复苏

    精灵复苏

    平衡大陆被恶魔份子打开了一个缺口,魔界之王为了得到精灵之心,强盛的精灵族被毁灭,更将心思放到了整个平衡大陆之上,三大王国麦达德罗帝国,艾南克森王国,伊斯达尔王国国内动乱纷纷。主人公所组成的佣兵队伍将经历一切苦难,并在旅行中成长,复苏平衡大陆,毁灭恶魔的欲望,恢复大陆之和平。
  • 我就站在这里等着你的触碰

    我就站在这里等着你的触碰

    就读A大的两位学生,苏秦和骆子阳,在某一天的意外车祸相识相知,而苏秦早就在此之前倾心于骆子阳,但由于害怕揭开这份不被允许的恋情,苏秦选择了默默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