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6000000006

第6章 神箭离弦

一个比让梨还要艰难的选择——

“你后悔吗?”邴原问太史慈。

邴原是青州北海国人。国,是朝廷分给诸王的封国,封国的租赋归诸王享有,但是封国的治理权属于朝廷派去的国相。这时的北海国相是大名鼎鼎的孔融,就是四岁时让梨给哥哥们的那个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长大后,变得不那么谦让了,看到不顺眼的,就直接拍桌子骂人。董卓废掉少帝,拥立献帝,把持朝政。董卓是个从陇西一路走来的土棍,只知道打打杀杀,孔融时常给他提意见,董卓想杀他,但是有人说杀让梨的道德模范,就是挑战道德。好在董卓有的是办法,就把他派到北海做相。为什么是北海?因为北海的蛾贼闹得最厉害。孔融,你不是会让梨吗?那看看蛾贼会不会把地盘让给你!小样儿,让蛾贼整死你!孔融到了北海,不想着战备,反而发挥家传绝活——办教育,举荐贤良做官。他举荐的人里,就有邴原。邴原也是读书人,但是比孔融多食人间烟火,他意识到孔融是挡不住黄巾军的,北海早晚会被黄巾军占领。君子见机,达人知命,邴原不愿给孔融陪葬,就扔下孔融给的官帽儿,到辽东避祸来了。

在遥远的辽东,东莱郡人与北海国人算是正儿八经的老乡了。都是在异国他乡,都是举目无亲,所以就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太史慈回答邴原:“不后悔!”

太史慈是真的不后悔。虽然太守最后的举动让他寒心,但是他认为是太守的错,而他要是不能竭尽全力完成太守嘱咐的事情,那就是他的错了。

“现在做官的,有哪个值得我们为之效劳?”太史慈听到身后突然传来瓮声瓮气的声音。

单凭声音,就知道是刘政来了。刘政与邴原都是北海国人,也来辽东躲避蛾贼。看来,北海的黄巾军确实闹得厉害,那里的人都逃亡了,似乎只剩下孔融一个人对付黄巾军。

看到刘政来了,邴原并不很欢迎,他皱着眉说:“你老是躲在我这里也不是办法啊!”

说起来,刘政也是有勇有谋、颇有英雄气概之人。来到辽东后,刘政还以为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事事拿英雄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的风头简直要压过辽东太守公孙度了。公孙度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他决定要除掉刘政,于是下令把刘政全家逮起来,一个也不剩,该杀的杀,该关的关,看你刘政是英雄还是狗熊。事实证明刘政是英雄,他全家都被抓了起来,但是他成功脱逃。公孙度向各县下发通缉令:“敢有窝藏刘政的,与刘政同罪。”刘政无处可逃,只得投奔邴原,他对邴原说:“我是穷鸟入怀啊!”邴原摇摇头说:“你怎么知道我这个怀可以投入呢?”

刘政叹气,怅惘地说:“还是家乡好啊,黄巾贼要比人模狗样的官员像人!”

怅惘是具有传染性的。太史慈也怅惘地说:“男子汉大丈夫,就这样躲在辽东一辈子吗?”

邴原说:“莫如,你们两个回青州。”

“我现在还敢出门吗?”刘政马上摇摇头,苦笑几下,拍拍自己的头,说:“现在公孙度要高价收购我这颗头颅,我一出门,这颗头恐怕不在我的脖子上了。”

邴原说:“有一个人,可以保护你回到青州。”说完,他满怀热望地看着太史慈。

这可不是青春做伴好还乡的事情。按照公孙度的霸王规定,谁与刘政在一起,谁就与刘政同罪。可是,太史慈就是那种见不得别人受难的人,他一拍胸脯,而后拍拍刘政的肩膀,坚决地说:“放心,只要我能回去,你就能回去。”

刘政感动得快要流泪了,他握住太史慈的手,说:“我的生命,交给你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邴原意味深长地对刘政说:“前几日让你跟着那几个人回青州,你说宁可埋骨辽东也不走。怎么子义一出面,你就迫不及待地要出发呢?”

“如果子义还信不过,那天下还有可信之人吗?”刘政说。

一路上小心谨慎,刘政与太史慈终于回来了。一踏上了青州的土地,刘政就催促太史慈先走一步。路上,太史慈不止一次地谈起母亲。在辽东的时候,他每一天都生活在愧疚之中,因为避祸他乡而不能在母亲面前尽孝。

母亲,儿子回来了!

远远地,太史慈就看到自己家里的袅袅炊烟,他马上嗅到了家的味道。他加快脚步,向家里赶去。母亲此刻坐在灶前煮饭,肯定会因为挂念儿子而流泪的。

“儿呀,让我摸摸你,看看你瘦了没有。”母亲其实已经不错眼珠地看着儿子,胖了瘦了,完全可以看得清楚,可是,她还要用手摸到儿子才放心。

终于,太史慈流下了眼泪,他跪在母亲面前,哽咽着说:“孩儿不孝,让母亲受苦了!”

母亲慈爱地笑了,开心地说:“娘不苦,有人照顾娘呢!”

这个照顾太史慈母亲的人,正是北海相孔融。太史慈远走辽东后,孔融多次派人来慰问太史慈的母亲,并奉送礼物。孔融听说了太史慈为郡守毁掉州府奏章的事情,十分佩服他。孔融这人,别看从小就让梨,长大后却傲慢得很。汉灵帝时候,孔融被司徒杨赐征召入府,负责弹劾贪污官僚。灵帝的大舅哥何进升迁为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前往祝贺,却被挡在门外,孔融二话不说,当场写下一篇弹劾状,交给门差,说:“给,这是弹劾大将军的。”说完,扬长而去,再也没回司徒府上班。就是这样一个连大将军都看不上眼的人,却对逃亡离家的太史慈敬重有加。

母亲说:“虽然你和孔北海未曾相见,但是自从你出行后,孔北海对我殷勤照顾,超过了亲朋故友。他现在被蛾贼围困了,你就应该赴身相助。”

孔融来到北海后,被黄巾军追得到处跑。要是北海是枚梨子的话,他早就让出去了。一个叫管亥的黄巾军首领,率部将孔融围困在都昌(今山东昌邑),形势危急。现在,母亲要太史慈去援救孔融。

邻居王大婶赶来劝说:“这个叫孔融的,确实给了你一些米呀面呀肉呀布呀,可是你也不能因此搭上一个儿子啊!”

太史慈对王大婶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王大婶劝不动太史母子,叹息着离开:“唉,真是有什么娘就有什么儿,这娘俩,都傻到家了!”

休息了三天,风尘未洗,太史慈就在母亲的注视下离开了家,直奔都昌而去。从黄县到都昌,有三百六十里远,太史慈一个人,大步流星,走在路上。太史慈并不孤独,陪伴他的,还有他背上的弓箭。太史慈喜欢射箭,每当看着箭从手里飞出去,他就觉得这是心灵在飞翔。

人生就像一支箭,出发简单,但是能抵达理想的终点才是根本。可是,能否抵达终点,不是在出发的刹那就决定了吗?而太史慈在出发的时候,一心只想着完成母亲的重托,去救人于危难中。

太史慈到达都昌的时候,黄巾军尚未完成合围。太史慈潜伏在草丛里,等天黑了,在夜幕的掩护下冲进了城里,终于见到了孔融。

太史慈以一人之力,便轻而易举地进了城,可见孔融的防守确实很松懈。这么松懈的防守,管亥尚且把部队停留在城外,看来管亥的军事能力比孔融也强不了多少。在这两个军事菜鸟面前,太史慈豪气顿生,他对孔融说:“把军队交给我,让我杀出去!”太史慈这个志愿者,不是来做样子的,他是真的要以身赴险。

面对太史慈作出的这个比让梨还要艰难的选择,孔融却连连摇头。他是被黄巾军打怕了,唯恐太史慈把他的家底全赔上。再说,太史慈以前没有丝毫带兵作战的经验,孔融怎能放心把军队交给他?

“等等吧,也许会有人来施以援手的。”孔融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管亥的军营说。按道理说,北海有难,青州府或者相邻的郡,应该派军支援。可是,这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年代,孔融不知道,他要是今天让梨,肯定不能如愿,因为没等让,他的梨就可能被人抢走了。

孔融天天站在城墙上,手搭凉棚,看谁会来救他。可是,他快要站成一块砖了,还是没有人来救他。黄巾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有几处城墙快要被攻破了。城里人心惶惶,孔融恨不得一人发一枚梨子来安抚民心。

既然人家不主动来救,那就去求人家来救,孔融终于学会了一点点变通。孔融决定向平原相刘备求救。可是,谁能突围去平原呢?

动员,悬赏,威逼……孔融使出了浑身本事,也没能找到愿意出城的人。看来,孔融的管理能力也是业余水平。其实,也不能怪大家懦弱,而是因为出城就意味着送死。面对死亡,每个人都有理由感到害怕。

可是,太史慈不害怕,因为他心里有比死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不能回报孔融,没法和母亲交差。他走上前,站到孔融身边,轻声说:“让我出城试试吧。”那语气,就像把一枚梨子让给孔融一样轻松。

为什么要流浪——

实事求是地说,孔融人是好人。他不舍得让太史慈去冒险,说:“现在蛾贼包围得十分严密,众人都说难以突围,你虽然勇敢,但恐怕也很难冲出去吧。”

太史慈回答说:“先前您尽心照顾家母,家母感戴您的恩遇,于是派我来帮助都昌,就是因为我有可用之处,此来必能有所帮助。”

太史慈内心有一点点伤悲,因为孔融根本不相信他的能力,毕竟,太史慈是个没有资历的人。太史慈不禁暗暗怅惘。

“如今众人都说不可突围,如果我也说不能突围,岂能符合您顾惜我的情谊和家母之所以派我来的本意呢?现在情势已急,希望你不要再怀疑我了。”

死马就当活马医吧,孔融也实在是没有其他办法,就点点头,握着太史慈的手,神情凝重地说:“拜托!保重!”想到太史慈是到城外送死,孔融流泪了。

第二天,太史慈穿好铠甲,吃得饱饱的,带上箭囊,拿着弓,翻身上马,带着两个骑兵,各拿着一个箭靶,开门直出城门。

城外,黄巾军堑围内,看到都昌城里突然冲出来三个人,大摇大摆的,十分吃惊。黄巾军立即紧急集合,做好战斗准备。

可是,太史慈并不想打仗,他带人来到城壕边,插好箭靶,然后远远地射箭。那两个随从骑兵不停地欢呼着,大声宣告着太史慈的射箭成绩。百步穿杨,箭不虚发,太史慈的射术的确高明。

哦,原来这人是出来练习射箭的啊。

呵呵,你可别说,这人箭术的确高明。

神箭!

……

黄巾军战士原本就是百姓,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他们特别崇拜那些武艺高超的人。射箭不用冒着与敌人面对面的危险,便能隔空杀敌,因而是各项军事技术中最受欢迎的。太史慈箭不虚发,在一边观看的战士也就把他奉为了偶像,甚至,他们偶尔也会为太史慈喝彩几下。

射完箭,太史慈就回城了。城外,黄巾军战士还在赞叹他的射术。

第二天早晨,城门又打开了,太史慈又带着两个骑兵出来了,这一次,黄巾军的阵营里虽然仍有人戒备着,但是更多的人是躺在铺上。黄巾军战士本来就是很散漫的,他们躺在被窝里嘟囔一句:“慌什么呀,人家是出来练箭的!”果真,太史慈是出来练箭的,和昨天一样,他布置好箭靶,习射完毕,又入门回城。

第三天早晨,太史慈又出城了,这一次,黄巾军再也没有任何戒备。射箭是很乏味的,远不如舞刀弄棒值得观看,太史慈的确是神箭手,但是在连续欣赏了两天之后,大家也都厌倦了。太史慈这次出城,居然没有黄巾军战士对他施以任何关注。

这时,太史慈快马加鞭,直突黄巾军的堑围而去。等到敌人觉察的时候,太史慈已经突破了堑围。敌人呼喊着追上来,太史慈早有准备,回过头来,引弓射箭,后面的黄巾军战士都应弦而倒。前两天,黄巾军见识过太史慈的神箭,因此无人敢去追赶,任凭太史慈扬长而去。

到了平原,太史慈向刘备说明了来意。这时候,刘备并没有答应去营救孔融。为什么去救北海呢?救下北海来,北海又会是谁的呢?这时候的中国成了一株无主的梨树,任何人都可以摘取上面的梨子——只要是你能把其他也想摘梨子的人从树下推开。这时候的皇帝汉献帝被西凉军阀控制,各州各郡被各路所谓的豪杰抢占。就拿北方来说吧,曹操在兖州,陶谦在徐州,袁绍在冀州,公孙瓒在幽州,有滋有味地做着土皇帝。而太史慈所在的青州,则被袁绍与公孙瓒分享:公孙瓒任命田楷为青州刺史,袁绍则宣布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刘备这个平原相是公孙瓒任命的,而孔融这个北海相,则是先前董卓执政时朝廷任命的。在这个乱世,你说谁会救谁呢?

可是,太史慈要救孔融。他劝说刘备:“我是东莱人,与孔北海非亲非故,没有老乡关系,只是因为慕名而相知,兼有分灾共患的情义。方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我很早就听说您一向有仁义之名,更能救人急难,因此孔北海正在急切地等待您的援助,因此派我冒着死亡的危险,突出重围,从万死之中托言于您。”

刘备激动地说:“孔北海也知道世间有刘备吗?”

孔融是儒教的代言人,得罪他就是得罪天下所有读书人。灵帝时,大将军何进受到孔融弹劾,要派剑客杀掉他,剑客连连摆手:“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名人,你如果得罪他,那四方之士就都会离你而去。不如好好地对待他,这样天下人就都可以看到你是礼贤敬士的。”董卓向来杀人不眨眼,也奈何不了孔融,只得把他派到北海,想借黄巾军之手除掉他,算是“以毒攻毒”。而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刘备还只能算是一个跑龙套的,一路走来,打的就是仁义牌。太史慈的话,让刘备意识到援救北海的重要性:孔融在的地方就是大家关注的地方,出手援助北海正是宣扬仁义之名的最佳时机。

刘备派遣三千士兵援救北海,黄巾军听说了,自动解围而去,刘备从此天下闻名,都昌也安全了。

孔融的笑容比让梨时还要真诚,他紧握着太史慈的手,激动地说:“你真是我的少友啊!”孔融比太史慈大十三岁,所以称呼太史慈为“少友”。这时的孔融,虽然刚过不惑之年,但是这足以让喜欢摆谱的他在太史慈面前装老了,这一年太史慈还没到而立之年。自从四岁那年,哥哥们吃了他让出去的梨之后,孔融就谁也看不起了,直至太史慈出现,他才有了可以敬佩的人。

孔融与刘备推杯换盏,庆贺敌人的退却。太史慈却选择了默默地离开。

“儿呀,我很庆幸你得以报答孔北海啊!”母亲欣慰地说,可是,她还是沉默了,因为她看到儿子闷闷不乐。母子连心,母亲知道太史慈是在为找不到用武之地而忧郁。

母亲心疼地看着儿子,说:“孔北海和刘备不合你的心意吗?”孔融是天下名士,刘备现在虽然只是平原相,但是自从对北海施以援手后,他在青州就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在做母亲的看来,儿子跟着这两个人,还算是不错的人生选择。

太史慈看到母亲为自己担忧,急忙换了笑脸,故意做出轻松的样子,说:“没事儿,除了这两个人,天下英雄还有很多,总有一个能值得我去投奔。”

孔融书读得好,文章写得好,架子拿得好,要是做个教书先生,那肯定是不错的。小时候,太史慈是一个好学的孩子,那时认识孔融最好了,但是现在太史慈只想立一番功业,让这个民不聊生的乱世尽快结束。这次北海之行,太史慈没有发现孔融除了会让梨之外,还有其他什么才能来适应当前乱世。

刘备,倒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可是,他又太放任自己的野心了。太史慈看出来了,刘备这人,固然有一张写满仁义的脸,但是他翻起脸来比脱裤子还快,撕下仁义的假面孔比放屁还坚决。

后来的事实证明,太史慈没看错人。刘备本来是被黄巾军打得无处可逃而投奔公孙瓒的,公孙瓒收留了他,还重用他为平原相,后来袁谭攻打公孙瓒,公孙瓒又让刘备带兵与田楷屯兵齐地,可以说,公孙瓒对刘备可以说是信任有加。而刘备是如何回报公孙瓒的呢?194年夏天,曹操第二次征伐徐州,刘备和田楷率兵往救,徐州牧陶谦病逝,刘备反客为主,接任徐州牧。刘备一阔,脸就变了,置恩人公孙瓒和老上司田楷于不顾,上表孔融为青州刺史。要知道,刘备能坐上徐州牧的位子,孔融出了很多力,刘备表荐孔融为青州刺史,显然是要把青州作为自己的地盘——大家都知道,孔融最善于“让”,是个“权力低能儿”,搞到最后,青州还会是刘备的。

“此等忘恩负义之人,我又怎能与之并肩战斗?”太史慈对母亲这样说。

孔融没想到,刘备把他推上青州刺史的位子,其实是把他推入了火坑。196年,袁绍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谭,把孔融围在青州。袁谭的意思很明确:有我这青州刺史在,其他的青州刺史都要死。战斗异常惨烈,战场上流矢如雨,兵戈相接,血肉横飞,受侵方最高长官孔融却玩起了清高,躲在书房里读书,而且是谈笑自如!战斗从春天打到夏天,守城的只剩下几百人了,最后敌人攻进来,孔融再也不能故作镇定地读书了,丢下书本,丢下老婆孩子,只身逃跑到了许都。后来他又娶了一个媳妇,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如此懦弱浮华之人,只会为太平盛世锦上添花,绝不会对混沌乱世拨乱反正。我跟着他,非但不能立功,只会毁了一生。”太史慈对母亲解释不留在孔融那里的原因。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何处才能找到一方天地,让英雄一展宏图?

太史慈只能守在家里天天练箭解闷。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支箭,射出去很简单,但是要射到理想的位置上,才是最重要的。

找不到靶子,那就做一支流浪的箭吧,哪怕已经离弦。

同类推荐
  • 血色浪漫尽三国

    血色浪漫尽三国

    有的时候,活着跟死去都是一样,都是同样的生活,以为死去是泯灭,其中也许是重生,有的时候,战争可以是热血,但是热血之间总会泛着情欲,马齐死而复生,发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寻找一个又一个熟悉又不熟悉的人物
  • 草根王朝:刘邦与朱元璋时代

    草根王朝:刘邦与朱元璋时代

    本书分为七部分,内容包括:草根生涯:王侯将相宁有种?白手起家:打出一片锦绣江山黄金组合:一个好汉三个帮王者之风:得民心者得天下流氓本色:不当皇帝誓不休巩固政权:从造反者到统治者血染皇城:举起杀戮功臣的屠刀治理天下:休养生息与乱世重典。
  • 天都烟云

    天都烟云

    这是政协海原县委员会首次印刷出版的第一部海原县文史资料专辑。全书收录史料计54篇,按内容分为红军西征、抗战烽烟、解放海原、剿匪平叛、军民情深、史海钩沉、民国见闻、民族之风、人物春秋、教育历程、区域旧治、文化探秘共十二类。
  • 那些年之明武大帝

    那些年之明武大帝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祖训。朱寿意外回到明朝成为正德皇帝,他会给这个时代带来如何改变,他将带领这个庞大的王朝走向何方,他会如何书写着本不属于他的历史...
  • 生化兵三世为人

    生化兵三世为人

    生化兵偶遇时光穿越通道,两不同年代的三个历史时期生活创业,经历明、清和二十四世纪的不同又类似的生命历程。
热门推荐
  • 魔破坤宇

    魔破坤宇

    珀诺大陆至强者火尊昊天,为了追逐极致大道,破空而去,因遇空间风暴而导致穿越偏离,误入云雾大陆,迷茫的昊天偶遇一连串攻击和骚扰,为何又会与新位面的海神大战呢?水与火将会碰擦出什么样精彩的火花,败北的昊天将会有怎样的奇迹出现,轮回后的昊天又为何消失?又会面临着什么?什么的经历使他舍身成魔,血就成河,想到知道答案,一切尽在魔破坤宇。。。。
  • 左手年华,右手婚姻

    左手年华,右手婚姻

    他是杭城商场上的老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前温文尔雅,人后阴险狡诈。她是一间小小咖啡店的店主,温婉娴静,曾用余生精力去爱一人,终是难堪收场。她本以为不会再爱,直到遇见他。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腹黑老狐狸化身暖男大叔诱爱受伤小白兔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温馨,甜宠。*人人都说陆太太是陆总裁的掌中宝,惹到陆总裁,丢的是一层皮,惹到陆太太,丢的那就是半条命。【小剧场】(一)助理:“总裁,乐文地产的千金说夫人是癞蛤蟆吃天鹅肉。”男人身边气压低了,阴仄仄:“三天后,我不想再在杭城看见乐文地产的名字。”(二)一大早,陆总裁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里面忙碌的陆太太,好整以暇:“人家说我和你在一起,就是好白菜被猪拱了,陆太太,这话你认同否?”陆太太看了他一眼,眼神淡然,语气温和:“哦?谁是猪?谁是白菜?”陆总裁瞄了瞄陆太太手上亮闪闪的菜刀,一本正经:“夫人切莫生气,为夫相信,能拱了你这棵白菜的都是好猪,品种优良,基因优秀。”(三)助理:“总裁,夫人今天参加慈善晚宴,穿了一件镂空漏背晚礼服。”男人的脸色黑了,咬牙:“你怎么现在才说!”眼前一阵风略过助理抬头,眼前已不见了男人的身影。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九沉殇

    九沉殇

    九沉殇,又名:冥王夫君太吓人…………踩过黄泉奈何,大朵的彼岸花开在忘川河岸,我站在三生石旁,上面没有我的前世来生,可是旁人都有的。。。好生郁闷呐!***************无常兄高挑着眉,大声的喊我:“九五二七,该去索魂了!”我叹了口气,驾一团黑气飘出了枉死城。。。。。。
  • 遗失光明

    遗失光明

    本文作者以凌霏的角度,描写了一个身在重组家庭中,以及在高中校园生活中的形象。
  • 现代公司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现代公司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有数据表明,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的企业已对其高级管理人员采取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以股票期权为主体的薪酬制度已经取代了以“基本工资+年度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该书正是基于推动和促进股票期权计划在中国的推广而进行编撰的。全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股票期权计划概述;股票期权计划计划总体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管理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推广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实施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激励方案设计;股票期权相关方案设计;其他相关激励模式参照。
  • 连续杀人事件:未知领域

    连续杀人事件:未知领域

    隐藏的区域、奇异的人群、无人道的犯罪以及连续杀人事件,一个未曾注意却又贴近你我的生活,前所未有的故事就此展开。这是个在台面下斗争的故事。少年林品哲,一次迷路中进入了他不该进去的区域:暗藏在巷道的奇妙空间:看似普通的街道,没有人、没有...
  • 皇上钓个小狐狸

    皇上钓个小狐狸

    双双穿越古国,是玉帝安排还是命运注定?他们本是不相干的两个人,只因一次奇怪的穿越,相遇相爱。那一年风花雪月,我们的脸上扬起幸福的笑脸。
  • 魔兽世界之恶魔术士

    魔兽世界之恶魔术士

    大大棒棒冰,异界穿越,来到了一个叫做艾泽拉斯的地方。自此,他变成了傲然。作为恶魔术士,却没有魔力之源,甚至连一个简单的魔法都无法学会。但是,他还有武器,以及那黑色的板甲。世界的进程,时间线的梳理。忠诚与背叛,爱与恨,悲与喜。一切的开端,一切的终结。他不是救世主,他只是一个苦苦挣扎,打破命运枷锁之人。且随我一起,闯荡这异世界,名为艾泽拉斯的异界!
  • 莫使樽对月

    莫使樽对月

    朝如青丝暮成雪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莫使金樽空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