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14400000001

第1章 序

星光下的旅行者

2013 年4 月8 日,刘苇远行。这本书是他留给我们最后的礼物。

朋友们察觉他的身体状况异常有段时间了,一直催他入院检查,等他终于答应的时候,大家都松了口气。我问他为什么拖那么久,他笑着说:“总要容我安排一下。”

他的安排是这样的:他在某家杂志社开有专栏,“他们对我很好的,”他把觉得合适的稿子一并给了专栏的编辑,“用,不用,怎么用,都行。”他有本待出版的书,在某出版社已经放了一年了,编辑为书名的事反复折腾了好几次,最后他写下两个备用方案,发给那位编辑,“你们选吧,我不管了。”十七年来的每个周末他都在电台《相伴到黎明·子夜书社》节目中做嘉宾,他找到我,含蓄地告假:“节目,你不妨换个方式做做看,也许能走出一条新的路。”最后,是他平时写下的随笔和评论,他托付给了一位朋友,也就是我们即将看到的这本书。安排好这一切,他带上iPod,这里面有他热爱的古典音乐,带上简单的衣物,去了医院。一个月,短短一个月之后,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专栏、节目、书、音乐和写作,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刘苇的生活。早年他的生活可能并不是这样,我猜他也一定在哪里上过班,但我从来没有问过,他也从来没有说过。十七年里,为了节目,我们至少每周得见上两三次,这还不算那些聚餐和出游。见了面,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关于最近看的书、电影,关于作品的解读,关于世间百态,以及对人生的认识、思考……和这些相比,“上班”太无趣了吧,所以我们从来没顾上说起——只有一次,他告诉我,他刚在某处干了一个月,却决定不干了。那家公司在市中心租了一幢老式别墅,房子很漂亮,还有个小小的院落。刘苇说,“在那种地方,就应该喝喝茶,看看书,享受黄昏。”于是,当他把手头的事干完,便当真在窗边的沙发上坐下,燃起烟斗,翻开了书。这样的人,老板当然看不惯啦。而他,一点儿也不想勉强别人接受他,“我们去喝咖啡吧,我知道一个好地方”,虽然在说自己失业的经历,他却依然兴致高高,像是要为恢复自由身而庆祝一番。

那天,我去参加上海媒体联盟的会议,新闻出版局的阚宁辉副局长一见我就说:“我听说刘苇的事了,很难过,上个月我们还一起吃饭,真想不到。”阚局不知道,那时的我怕自己控制不好情绪,根本不敢跟人谈论关于刘的话题,只能点点头,什么都说不出来,何况那天的会议,我本该和刘一起去的。我暗自神伤,只听一个声音在说:“我见到你们领导,说起刘苇,才知道,原来他不是你们电台的人。”另一个声音回答:“不是不是,他完全是民间的,自学成才的……”

刘有许多朋友,每个朋友心目中的刘却不尽相同。若问我,我与其说他是来自民间的犹不确切,不如说他是上海的,是上海特有的一种存在。他为人谦和、热心,从不给人添麻烦,有锋芒,却很少外露。相处久了,他会对我说起他认识的人。有的人他只见了一面就印象不佳,于是立刻敬而远之。这种人通常在谈话中只出现一次,即使以后再见到,再打交道,他也不乐意再评价了。有些人却会跟他一见如故,彼此交流很多有趣的话题。有时他会把话题带回来,与我们分享。有的人,曾经时常说起,一段时间之后却不出现了,我觉得奇怪,问他,他通常只淡淡说一句:“这个人,不大懂的。”我明白,准是那个人什么地方让他失望了,但是习惯性的,他不愿说别人的坏话。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仅把他视为朋友,还觉得自己对他而言也一定是重要而可贵的。“那怎么办,难道要我去告诉他?”我答不上来,只能与他相视苦笑。

苦笑,是的,即使遇到了天大的烦难,他也往往只是苦笑一下。我们一位年轻的朋友去世的时候就是这样。那位朋友几年前来上海读书,后来留校当了老师。她在求学期间认识了刘苇,后来刘还把她介绍给了翻译家马振骋老师,大家经常在马老师家聚会,喝茶,聊天。朋友去世的噩耗传来,所有人都很震惊。最让我们吃惊的是,不知怎么的,那位朋友的后事竟落到了刘的肩上。那可是千头万绪的事啊,要注销一个人的存在。刘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看他为难的样子,我真想对他说,“推了吧,那并不是你的责任”。他只苦笑了一下:“你想的,我都想过了。可是怎么办呢,她的父亲到底不年轻了,还得立刻赶回去照顾她母亲,这里需要有个人与各方协调。得跑派出所,和单位联系、安排葬礼,过后还要去选墓地。马老师很热心,但是年纪大了,总不能让他来操持。所以只有我了。我也知道要是管了这些事,可能会产生误会,会有人议论,但事情总要办,总得有个人来张罗,好歹大家相识一场,我不可以推托。”

现在回想起来,当刘为挑选墓地、处理善后事情奔忙的时候,他自己的身体已经开始每况愈下了。从那时起,他就时常感到疲惫,嗓音嘶哑得越来越频繁,失眠,但他很少跟人说起自己的不适。在我们一起做节目的十七年里,他好像从来没有为了出去玩而请过假,最后的两年,他开始出游了。日本、云南、台湾,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眷恋却好像越来越多。与他同去的朋友后来回忆,他那时好像比谁都精力旺盛。回来后他还常说,真想到丽江去生活一段时间,好好休息休息。又说,再干两年,也该退休了。说得我们愣愣的,我问他:“你退休了,我们怎么办,节目怎么办?”他哈哈一笑:“那我还陪你一辈子啊?”用今天的眼光看,迹象和暗示简直俯拾皆是,当时的我们却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不愿意想,身在福中不知福地无知。

刘苇一直喜欢法国电影。电影里,镜头跟随主人公来到某咖啡馆,他将在那儿与人见面。附近有片园地,有人在散步,有人骑车一掠而过,有个学步的孩子扑向她的母亲,却摔倒在地……刘常说,这些画面与主人公的约会没有任何关系,之所以在电影中出现,是因为导演“走神了”。而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些走神。所以他让自己的生活也像一次走神,他只想与朋友们分享这些走神。所以住院的事,他不想告诉任何人。很多朋友事后知道了,都很受伤,又很自责,大家做了这么多年好朋友,却既不曾前去探病,又不曾为他送行。但这就是他的愿望。他不想打扰大家,他自己的生活也不想受疾病干扰。入院以后,他还让朋友陪他去附近的思南公寓坐坐。他一直喜欢那儿,但那时已体力不支,才坐一会儿就睡着了,睡了一个多小时,也吃不下什么,便起身,回医院。即使这样,他还是高兴的。那儿才是他安顿身心的地方,自由惯了的他实在不愿意过病人的生活。

常德路北京路口一片小小的绿地中有一组雕塑,一位身着风衣、礼帽的绅士,将手中的拄杖指向天空,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正向他跑来。晴朗无风的日子里,绅士手中拄杖的顶端喷出水帘形成一个伞面,那位绅士就独自走入雨中。我第一次见到绅士雕像就喜欢,一直想告诉刘,在我心里,那就是他的形象,无论周遭环境如何,或晴或雨,他总能为我们展现出另一个世界。记得有一次他说,他想写写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台灯、烟斗、笔……写由这些物质引发的联想,书名就叫《物之书》,我真想在他的书里添上这组雕像啊。

时光如水,在刘的身后漫溢,映着水光,他的身影越来越明亮,他的人生越来越像一个传奇。最后的日子里,他不止一次对身边的人说,对自己的一生他是满意的。又多次关照说,他走后不要追思会,不要纪念活动。对此很多人不能理解,最终没忍住,还是召集大家聚到一起缅怀。事后有朋友告诉我,她在现场听着,觉得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刘苇,只有最后一个女孩的发言,她觉得最好。那女孩是听从公司老板的指派而来,老板可能是刘的朋友,她事先并不知道刘苇其人,平时也没有读书的习惯,但是听了大家的讲述她很受触动:“原来人还可以这样生活啊。”刘苇说:“我的祖国是《庄子》,随身携带,不在乎国境线在哪儿。”果如其言。一日,他翩然归来,笑问:“最近你们在忙些什么呀?”(作者为上海广播电台《上海心情》栏目主持人)

同类推荐
  • 把你放在心上

    把你放在心上

    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平平常常的故事,清清浅浅的文字,散发出透着人性真善美的花香,不经意间翻阅,甚至会在刹那间激活你沉睡的心灵,影响你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
  • 这山这水这人

    这山这水这人

    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甘苦,发表的快慰,读者的反馈,获奖的惊喜……我们不是都曾经历过吗?借读他的作品来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机会用这种感受来感染别人,那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柳宗元文集2

    柳宗元文集2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天使有泪

    天使有泪

    如果说写诗歌,是小桥流水式的低吟浅唱;写散文,是晓风残月式的情景描绘;写小说,是大干世界的舞台彩排;那么,写报告文学,则是严肃而深刻的社会写实。因此,写报告文学,不仅需要同样优美的文笔,而且更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对时事政策的准确把握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部作品还留有生活的体温。它来自于正在行进中的生活,它的疼痛是那么真切、深挚,它的思考令人信服、值人深思。
热门推荐
  •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本书将逻辑游戏分为趣味推理、数字谜题、图形联想、真假判断、位置顺序及反向推断六个方面。
  • 毒医归来:暴君的宠妻

    毒医归来:暴君的宠妻

    历劫归来,明绣回到京城,本想着为母亲报仇,为师父正名。怎奈一介柔弱女子,在京都之中仿若孤身浮萍,力不从心。第一次遇到他,他在雨夜奔袭,孤身赤胆,赤红了的双眼吓得她连连后退。“怎么这般没用!哭哭啼啼,真是小儿女作态!”第二次遇到他,是在敌方战场。他骑在骏马之上俯视于她,嘴角微咧。“你是我的俘虏,我说什么你都要听我的。”俘虏就俘虏吧,洗衣做饭自是不在话下,可是将军你跟俘虏同吃同住是不是太亲密了?我们不是很熟啊!
  • 积累健康在中年

    积累健康在中年

    本书介绍各脏器的保健方法,中年人的合理膳食,中年人的适量运动,如何抗衰老,如何防治各种高发疾病等。“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后病找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消化道溃疡、各种肿瘤等都会找上门来。阅读这本书,您可以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防病治病的知识,把健康的金钥匙掌握在手中。本书适合中年人阅读,对广大临床医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二爷的女人:惊世冷妃

    二爷的女人:惊世冷妃

    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男人,他也是一个对感情始终如一的人,他为她愿意放弃那个密谋已久的皇位。她是一个冷血无情的女人,她也是一个对感情忠贞不二的人,她愿为他舍去牵绊,毫无留恋的坠入山崖。他曾对她说:今生只爱她一人。可是他却违背了誓言,娶了其他的女人,他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不惜将她弄的遍体鳞伤。她曾对他说:今世只守他一人。她一直守着自己的誓言,直到他娶了别的女人的那一刻,誓言失效,她为了他能无牵无挂的登上那个位置,奋不顾身的跳落悬崖。看他与她如何谱写一段令人传颂的爱情………
  • 补气血

    补气血

    本书介绍中医的望诊,这是中医所独有的,通过观察人的精神、面色、舌头、耳朵、大便、小便、头发、指甲、牙龈等等细微之处,可以初步了解身体的状态。结合书中介绍的“气”、“血”、“精”能量理论、调理方法,及时加以调理和纠偏,又何须等到真正生了大病再四处找大夫开药方呢?
  • 混在醇酒醉影的日子里

    混在醇酒醉影的日子里

    那年,我们相识于初中,拉帮结派的致使我们这帮少年人横行校园。胆大妄为、欺弱凌强更让我们从此目中无人、行事嚣张跋扈。年少轻狂的我们,也由此付出极之惨烈的代价。经历人生旅途上的风尘洗礼之后,我们毅然投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酒色世界。在这个物欲横飞、人际关系极其混杂的酒色世界里,我们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岁月。
  • 人间瓷话

    人间瓷话

    不想当金丝雀,也绝不做冷苑弃子。她成功争夺到了这身体的控制权,却也走到了死境。如果能替你重活一次,即使顶着云泥之别的容貌,也势要将乾坤反转!
  • 完全反派成功指南

    完全反派成功指南

    俗话说驴牵到哪里都是驴,所以反派无论如何还是反派。大概是讲述一个悲剧大魔王的血泪历史。身边有忠犬,有腹黑,有百合,有正太,以及等等等等一系列观赏性很强但很难攻略对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涅槃重生:邪魅王爷放过我

    涅槃重生:邪魅王爷放过我

    谁说救人一命七级浮屠的?为什么她穿越第一天就是啃馊臭了的馒头?为什么她想死,都要luo奔一下?欢喜冤家,我是乖宝宝,你别对我坏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现代工商管理

    现代工商管理

    本书从企业战略、企业组织与文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企业资源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