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16800000013

第13章 王昌龄(四首)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授汜水尉。后中博学宏词科,官校书郎,贬为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安史之乱中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死时约六十岁。

他是盛唐开元、天宝间的著名诗人,擅长五古与绝句,而以七绝成就最高,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可与李白争胜。诗风委婉多姿,雄浑自然。有《王昌龄诗集》。

归期无日语亦悲壮

——读《从军行》(七首选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王昌龄所作《从军行》共七首,沿用乐府旧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边塞征战生活的丰富图景,本篇原列第四首。诗中描写边塞特有的景物,表现了出征战士英勇杀敌、保卫祖国的坚强决心。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是写景:青海上空密布的云层遮蔽了雪山,从青海遥望,远在甘肃的玉门关只是一座孤城。实际上,站在青海是望不见玉门关的,这分明是采用了想象的手法,借以渲染气氛。“青海”,即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雪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省。这开头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暗喻。首句暗示敌军压境,形势之险恶;次句暗示当时边防的势孤力单。

第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写环境的艰苦。“黄沙”,沙漠,这里指战场。“金甲”,铠甲。“穿”,磨穿。战士们久战沙场,铁甲都已经磨穿。

有了前三句的气氛渲染和环境衬托,最后一句亮出了诗的主旨:为了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统一,不破楼兰,誓不回军。“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故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唐时已不存在。汉武帝派特使去大宛国时,楼兰阻挡道路,并杀死汉使臣。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借此典故来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对末句也有作愁思语看。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在王昌龄的诗中,两种意思皆有,但此作豪语看较妥。

在写作上,这首诗善用暗喻,语言凝炼,画面鲜明,情调昂扬,气氛浓郁,具有鼓舞人心的艺术力量。

境界悲壮感喟深重

——读《出塞》(二首选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王昌龄的边塞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高,《从军行》、《塞下曲》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篇。这里我们介绍的《出塞》,不仅是他的边塞诗代表作之一,而且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世贞《艺苑卮言》)。

《出塞》原题下有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如果我们翻开通行的《唐诗三百首》,可以看到它是放在七言绝句之后,列在乐府一类里。细心的读者也许要问:从形式上看,它不是一首七言绝句吗?为什么另起名叫乐府呢?笔者以为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它是能入乐、可以歌唱的;第二,它用的是乐府古题。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第五类就是《出塞》。

从结构层次上看,这首诗可分为两层,前两句为一层,是借写景和叙事抒情;后两句为一层,是借用典故抒发胸臆。两句及两层之间,又存在着深刻的具体的想象上和逻辑上的有机联系,需要认真体会。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从写景落笔,抓住明月和关山两种典型事物,勾勒出一幅凄清动人的月照关塞图;用“秦时明月”与“汉时关”的互文见义的特殊句法,显示关塞由来已久,烽火至今不熄。全句的意思是:现在的边塞,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关山。但这寥寥七字,却展示了从秦汉至唐一千年间边塞战争的历史画卷,其内涵之丰厚、用语之精炼,实在令人叹服!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因景入情,很自然地联想起那些在万里之外的月下守边的“征人”。“人未还”点明戍边士卒终无回家团圆之日:自秦汉以来,多少征人,血洒疆场,至死未归,直到现在,仍有无数征人背井离乡,戍守边关,没有返回家园。“万里长征”则暗示征夫和思妇两地相思之苦,言中深寄关切同情之意。这一句写边塞之遥远,万里长征,旷日持久,又为全诗在时空方面作了开拓。

由于长征万里,征人久久未归,面对着古代的关塞,当时的明月,自然不能不想自己的遭遇和民族的遭遇,并由此而想到一千年以来已经过去的民族和人民的遭遇来。古代已经如此,现在还是依然。那么,怎样才能结束这种局面呢?诗的后两句由“人未还”三字生发,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写出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只要有像李广那样忠勇威武的名将出镇边疆,那就不会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侵扰中原。这既是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歌颂,又是对朝廷择贤任能、选拔良将的希望,也饱含着诗人心系国家安危的思想感情。

综观全诗,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但具有丰厚的内涵,而且唱出了时代的心声:慨叹边塞战争的经久不息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希望能有英勇善战的将领来保卫国家的安宁。这就是《出塞》的主旨所在。

在写作上,这首诗也有独到之处。比如:

一、时空延展,境界广阔。此诗前两句中,“明月”、“关山”和“万里长征”是拉开空间距离,“秦时”、“汉时”和“人未还”是拉开时间距离,从而构成广阔的境界,增大了诗歌的容量。

二、借用典故,寓意多重。此诗后两句中,借用汉将李广的典故,构成历史与现实对比,汉将与唐将对比,有能与无能对比,安宁与战乱对比,从而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使诗歌意蕴深厚,显得分外凝重而深沉。

总之,这首绝句境界悲壮,感喟深重,像一声声时代的战鼓,敲打在人们的心坎上,至今读来仍有雄浑深沉的感人力量。

深情幽恨意旨微茫

——读《长信秋词》(五首选一)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是王昌龄宫怨诗的代表作。《乐府诗集》将此诗编入《相和歌·楚调曲》,题作“长信怨”。《长信秋词》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长信”,即长信宫,是汉朝太后居住的地方。汉成帝时,班婕妤长得很美,而且能文,因而得到成帝的宠爱。后来,成帝又爱上了赵飞燕和赵合德姊妹。班婕妤知道她们骄妒狠毒,长期与她们相见,恐有被害的危险,于是要求到长信宫去侍奉太后。本诗正是借班婕妤的故事,委婉含蓄地抒写了失宠宫女的忧愁怨恨,揭露了皇宫“金殿”、“珠帘”背后的黑暗腐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首句“奉帚平明金殿开”,写宫女每天要做的一件事情。“奉”,作“捧”讲,“奉帚”,指“执帚”;“平明”,天亮。这句是说:清晨,金殿刚开,就拿起扫帚去打扫。一个宫女,干的是单调刻板的洒扫之事,工作完毕,无所事事,其空虚悲凉之情可见。

第二句“暂将团扇共徘徊”,代用了班婕妤故事。“暂”,一作“且”。“团扇”,乐府《相和歌·楚调曲》中有一篇《怨歌行》,一名“团扇诗”,亦称“团扇歌”,其辞云: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相传这首诗是班婕妤所作。诗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王昌龄以“团扇”二字,隐括了《怨歌行》的寓意,暗点一个“怨”字。“徘徊”,写出心情的不安定。着一“共”字,写人与扇同命运,共与徘徊,“不语而神伤”。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承上转作人物的心态描写,手法更为委婉曲折。诗人明明是写宫女己不如人的怨恨,但偏不直说,而以“玉颜”与“寒鸦”对比,说自己失宠之后,幽居深宫,寂寞无侣,满腹怨情无处可诉,竟然感到自己不如寒鸦来得有光彩。寒鸦尚且还能飞入昭阳殿,再带着温暖的日影回来,而她却身居冷宫,永远失去了君王的宠爱。这样对照写来,倍感凄然,从而增强了读者的感受。

在艺术上,此诗描写细致,笔法含蓄婉曲。诗中的“日影”意带双关,明为写景,暗喻君恩。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称赞王昌龄的绝句“深情幽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谓之唐人《骚》语可”,主要指的就是这类宫怨诗。

别开生面新颖拔俗

——读《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即当年的润州。相传是东晋王恭在这里任刺史时所建。登楼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据辛文房《唐才子传》说:“王昌龄……与文士王之涣、辛渐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可见辛渐也是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他这次由润州渡长江,取道扬州而北上洛阳,这时王昌龄正任江宁(今南京郊区)丞。于是他从江宁陪伴辛渐来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芙蓉楼送辛渐》就是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送别时写下的。原诗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诗的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从写景入手,点出送别前夕的天气、季节。“连江”,满江。“吴”,指镇江一带。镇江在春秋时属吴地,三国时属东吴,所以说“入吴”。“入吴”,并非指诗人和辛渐,而是指“寒雨”。昨夜寒雨入吴,萧瑟的江风,使长江的江面乃至整个吴地笼罩在一片阴冷的雨幕之中。写“雨”,用一个“寒”字,既写了雨之冷,也暗示出作者凄寒孤寂的心情。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由昨夜推移到清晨,点明送别。“平明”,清晨,天刚亮的时候;“楚山”,指友人从镇江赴洛阳途中之山(即镇江附近的山)。清晨,风停雨住,客人就要起程了,北望隔江的去路,但见“楚山孤”。一个“孤”字,揭示出客路的孤单和寂寞。

按照一般送别诗的写法,在点题之后,接着便抒写两人依依不舍的心情,但此诗却另辟蹊径,借对友人的叮咛之辞来申述自己的志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并不是洛阳人,他的老家在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但由于他在任汜水尉时,结识了不少洛阳一带的朋友,这次辛渐将赴洛阳,必然会有关心他的人要问及他的近况。怎样告慰这些亲朋好友呢?“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像冰一般纯洁的心。诗人化用南朝诗人鲍照《代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诗句,向亲友表明自己的心迹: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就请代为说明,“我”是清白无辜的,“我”的心就像玉壶中的冰那样明净无瑕、晶莹纯净;遭到贬谪,那并非由于“我”的过错。这里,作者用“冰心”、“玉壶”比喻清廉的操守,真是新颖、鲜明、生动。凡用物比人者,往往取其不甚相似中的某一点相似,这样给人的印象会更深刻、新颖。曾有一则以壶比人的笑话,说的是:有几个朋友相约在一起喝酒,各人自道酒量,一个说他能喝十杯,一个说他只要三杯就足够了,另一个说他一见到酒壶就要醉。朋友们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说他每次喝酒回家,都要挨老婆的臭骂,骂的时候,她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丈夫的鼻子,样子活像一把酒壶,他怎能不见了酒就醉呢?这笑话是拿酒壶来比恶妇骂人,是取其骂人的姿势相似,因而显得可笑。而王昌龄这里以“玉壶”作比,则取其与自己品格高洁相似,因而显得生动、新奇。

总的来看,这首诗一反前人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颓废的低沉情调,而展示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气概。

全诗描写生动,比喻新鲜,诗意含蓄,情致深婉,“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在古代送别中,堪称一首别开生面、新颖拔俗的上乘之作。

同类推荐
  • 像他们一样:激情·团结·执行

    像他们一样:激情·团结·执行

    本书以激情、团结、执行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唐宋八大家(第八卷)

    唐宋八大家(第八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经典悲剧之一。两个世代为仇的家族,但双方的儿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一见钟情。迫于家族之间的仇杀,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
热门推荐
  • 捉鬼道士混异世

    捉鬼道士混异世

    姐乃黑无常授定的第四代阳间抓鬼大师,却不想竟被小鬼暗算致死混穿异世,
  • 烟锁金陵:南明女首辅

    烟锁金陵:南明女首辅

    那年,自己被莫名其妙地穿越到明末清初的金陵,时逢明末战乱四起,内忧外患。来到这样一个即将倒台的王朝,柳含烟自然心不甘情不愿,好在她是一个现代女特工,成了南明废材皇帝朱由崇的第一女首辅后,她是随波逐流任由南明走向灭亡,还是玉手掌政,让历史逆转,调教风流皇帝,夺下大清江山?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与历史对号入座。
  • 再见,爱

    再见,爱

    勃艮第的葡萄园有丰年也有差岁,顶级酒园的酒能比黄金贵,也可以免费尝。爱情与酒沾了边,就开始变得不理智。一次邂逅,一生改变,一场爱恋原来只是误会一场,四年等待换来一声悲凉。酒醒时分,终于明白,奢侈的不是酒而是爱情。于是,不再相信灰姑娘的童话,所以拒绝白马王子,心痛,原来已经沦陷;于是,不再相信奥赛罗的悲剧,所以远离即使心碎,转身,原来并未走远;谁是谁的白马王子,谁又是谁的奥赛罗?童话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悲剧已经结束,微笑就是幸福……
  • 赤松子章历

    赤松子章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落大千

    血落大千

    深渊与地狱重叠,天堂俯视人间,阴影下的暗黑,混沌笼罩五行,这一切繁如粉尘的位面,都被命运之网夹带着无限的空间与虚无的时间重重包裹,无法挣脱。下面才是本书真正内容:一个打破了命运的少年,站在最高的起点,将走向那遥远的未知。
  • 九道镇天

    九道镇天

    这里有可召唤异位面强者为之作战的异人族,有用毒杀人于无形的蛊族,有可炼制炼魂筒,从而将其引燃爆炸的炼魂师,又称炸弹制造者。在这万雄荟萃,天骄云集的世界,小小少年,如何去攀登天地的巅峰。不多的简介,唯以内容报答。新书(苍生证道)已发。一个平凡的少年,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传奇之旅。书友南极动物群:429737901
  • 我的清纯女神总裁

    我的清纯女神总裁

    曾经的纨绔少爷家财尽失,却以超级特种兵的身份强势回归,守护至爱女神,披荆斩棘,笑傲都市!
  • 十神

    十神

    撑天地,舞日月风雨路,山水天这个世界形同地狱,我将从残骸中重生。
  • 圣元启示录

    圣元启示录

    一千两百多年前,神奥大陆最后一位圣骑士诛杀了黑龙王,骑士时代达到了最兴盛的巅峰,而后短短数年,统治神奥大陆的奥格罗斯大帝国颓然衰败,分奔离析,大陆战争不断,骑士阶层在战争中精英尽失,自此一阕不振。在此混乱之际,一位伟大的魔法师的出现让战争划下了休止符,从此,魔法师走到历史舞台的最前端,神奥大陆开启了一个魔法师的时代——圣元纪。这是一个魔法师的时代,他是一个平凡的男孩,出生骑士家族却有着成为魔法师的梦想,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在旅程中揭开圣元纪的面纱。
  • 神之杀戳

    神之杀戳

    心地善良的雷特因为沉睡在他身体里面另外一个意识让他不得以去面对杀戳的人生。在激情与正义,邪恶与善良之间他应该如何去抉择呢?世间万物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有各自的信念与执着。爱与恨,对与错之间谁又能真正的分的清,真正的懂得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