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7600000004

第4章 说“心”

◎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不难发现,孟子在讲“人性本善”及人之所以会有不善时,经常会涉及到一个字——“心”。他所谓的仁义礼智“四端”,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而“人性本善”的原因,则在于仁义礼智“根于心”。至于人会变得不善,那是因为受了环境影响而“陷溺其心”,没有把握住心中那仅是一点点的“善端”,把本有的善良之心“放”出去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心”是理解孟子人性理论的吃紧处,一定要抓住。由此,我们就来说说“心”吧。

中国人特别重视“心”,所以用“心”组成的词也就特多,张口就来,如:“开心”、“担心”、“关心”、“放心”、“小心”、“留心”、“用心”、“有心”、“无心”、“细心”、“粗心”、“公心”、“私心”、“好心”、“坏心”、“人心”、“兽心”、“恶心”……

在中国古人那里,“心”可是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有几层含义:最一般地说,“心”是人们思维的器官。中国人传统上习惯于把“心”视为具有思想功能的器官,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说“心想事成”之类的话,其源头可上溯至古代。第二层意思,“心”指思维,有时也可指思维的过程,这是把名词作动词来用。第三层意思,专门指道德上的善性,孟子有时也把这一层意义上的“心”称之为“良心”或“本心”。

中国人所以特别重视“心”,是因为认为人心变化莫测却又能包罗一切,所以许多哲学家都强调“心”。孟子讲良心、尽心、存心、养心和收放心等;荀子讲心能“虚壹而静”;道家的庄子讲“心斋”,说得也是虚其心;佛教讲“万法唯心”,还有专门的《心经》。宋儒张载提出个“大心”,这很重要。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天人如何合一?说到底就是“大其心”,使“天地万物与我为一”。至于后来的陆象山、王阳明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以“心”为学,被人目为“心学家”,前者讲“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后者讲“心外无物”。那都是中国哲学的专门概念,这里就不必细究了。

当然,中国人也从不否认个人之心的存在。春秋时代的子产已经有“人心不同,各有其面”之说,以后一直也没怎么变过。一般说来,中国人受儒家的影响比较大,不太相信人死后有什么“天堂”或“西方极乐世界”这类玩意。认为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而且我们也就这么一个世界,应该好好地珍惜它。怎么珍惜?关键就在这个“心”。所以中国哲学的主旨就是强调“人心”,认为一个人不能完全由社会身份或物质条件来决定, 而应该由“心”来决定。因此,一方面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独有的心,因为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心。私心可有也必有,但私心得有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不能妨害公心。中国哲学还认为,个人的心是可以相通的,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更要紧的是,个人的心是需要养的。假如不养的话,你的心就越变越小,人也越变越自私,那么社会就一定会乱,所以必须把心扩大。如何扩大呢?很简单,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如《孟子》中提到过的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这实际上是齐宣王引用《诗经》里的话)。能想到他人,于是有些事情就不应该做也不会去做。这样,大家也就能活得好些,有秩序一些,当然也就开心一些。

“心”就是中国人传统的精神价值,就如同西方人信仰上帝一样。但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心似乎没了着落。你又不能、也不会去信仰其他什么。所以问题就来了,就如电影《天下无贼》中那个黑帮老大黎叔说的:“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这真可谓是“盗亦有道”啊!)

的确,人心问题,不可小觑,因为人心关乎世道。当我们面临困难或危机时,许多人就事论事地以为那只是经济问题、管理问题或制度问题,但往往就忘了在经济、制度等这些具体表象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人心问题。而就事论事的结果,往往就会把事情搞砸,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还真不少。好在中国人现在已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自然很好,但构建和谐社会从哪里开始?就应该从人心开始!让我们慢慢地修正、收回放失了的“心”,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其他一些不和谐的具体事项。

原文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今译

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根植于心中。

原文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孟子·告子上》)

注释

耆:通嗜。

今译

口对于滋味,有相同的嗜好;耳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对于容色,有相同的美感。讲到人心,唯独就没有相同之处吗?人心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只是先掌握了我们内心的相同之处罢了。

原文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孟子·告子上》)

注释

乡:向。

今译

孔子说:“把握就存在,舍弃就消亡,出入无定时,不知去何方。”说的就是人心吧!

原文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

今译

就说在人身上吧,难道就没有仁义之心吗?之所以有人会丧失他(本有)的善良之心,那就像斧子对于树木一样,天天去砍伐它,它还能茂盛吗?

同类推荐
  • 孟子说处世

    孟子说处世

    孟子,被后人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是《孔子说为人》的姊妹篇,作者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潜心修炼,联系现实,采撷了一些对人生具有指导意义和警惕句进行哲理性阐述,富含诸多的自我修炼的法门和为人处世的智慧。本书作者在阐述先哲慧语时,谨慎而又随性所致文中哲理性语言读之如醍醐灌顶,古今中外故事巧妙穿插,让你读来恍若与密友窃窃私语,与挚友亲切交谈,于随意中获益匪浅。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那时回眸

    那时回眸

    梦回千里路,佳人依旧,心却成双,顾盼几多愁,离人无情,朔雪迷茫。等你,你却游荡,恋你,你却彷徨!直待到桃花满天时,望一望乡,终点却在起点,徒留下一路凄凉!当相恋只留相思,彼此却仍不懂对方的心事时,结局便与期望渐行渐远,徒留遗憾。围着真爱,绕多远都不远,但谁能保证真爱能以同样的耐心一直痴痴的等你?弯路走多了,错过的便回不来,何况有些东西本就让我们无法左右。紧紧追随者小然的校园成长经历,去体会那些让人无奈的感情纠葛,去追寻那些让人怀念的青春往事,去捡起那些让人叹惜的美丽时光!
  • 古兰王者录

    古兰王者录

    在无际大海之上,有这么一片奇幻的大陆,名曰古兰。这里有着凶残的魔兽,也有着强大的人族;这里有着强悍的魔斗气,也有着神奇的元位素......且看我们的主人公炎辰如何在大陆上创造别样的辉煌!注:这不是穿越,也不是重生,这是一个异世少年真正的成长之路!
  • QQ书城月刊第11辑

    QQ书城月刊第11辑

    -----------------------------------------------------------{卷┊首}弹指一挥间六月便已远走,迎来了七月如火般的盛夏时节。七月,尽管阳光明媚也抵挡不住忧伤的脚步。尽管阳光炙热也招架不住哀伤的步伐。七月就是一个多情博爱的时节,明媚与忧伤,炙热与寒冷相结合的紧箍咒。痛与不痛,仅在一念之间。于是,一个人一背包一相机将七月所有美与不美的梦装于行囊独自出行。七月,不是旅人却更似旅人。行过时隐时现的悲与喜,跨过若隐若现的忧与愁…七月,向阳而生。七月,未完待续…◆完◆by:莫倾尘(QQ:756335971)
  • 穿越火影之绯玲传奇

    穿越火影之绯玲传奇

    一个少女集美丽与天才的化身,(兼职‘恶梦’)的化身,她出身于一个11社会,不幸因一次执行任务而死,无意中遇到了神,神帮助她进入了火影的世界当上的主角,再次与神相遇时她拥有者神秘的力量,她是如何于晓,木叶高层,还有神秘组织对抗的......
  • 相信宿命的新郎

    相信宿命的新郎

    一向风流多流的浪子赵翊,突然决定结婚,对象却是一个姿色平平、条件一般的女孩子。“我”带着疑问追根究底,才发现赵翊之所以最后决定娶这个女孩子,其实都和他之前的几次恋爱经历有关。
  • 聆风

    聆风

    拥有显赫家世,幼时却不幸身患重病,与祖父踏遍万千河山,在各族学习各项技能,强大而不自知,只为不受病魔折磨,寻求自由的生活,却有难以斩断的羁绊。我欲寻求真正的自我,哪怕在烈焰中只留下灰烬。这里诉说着我们心底的渴求,穿过血与火,聆听彼岸之风……
  • 晚风集(卷一)

    晚风集(卷一)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鲲鹏传之逍遥化仙

    鲲鹏传之逍遥化仙

    北冥翔翼有鲲鸟圣,其名逍遥。其翼若垂天之云,怒而飞,水击三千,扶摇直上九万里也,无极为鲲鹏---改编自《逍遥游》
  • 24小时专业解决灵异事件便利店

    24小时专业解决灵异事件便利店

    店主墨宇峰,一岁识文,三岁习武,五岁胸口碎大石,十岁修习家族秘法。中间五年?养伤……十三岁,单独解决了一个夺舍不肯离开的黄皮子;十五岁,与一个天天晚上唱戏的女鬼斗法三天;十八岁,一人单挑了百年老僵尸,大战三百回合。看狐仙艳舞看到鼻子喷血,和无常喝酒喝得不醒人事;夜晚和女鬼妹妹聊天谈心,白天给邻居大妈入棺下葬。解剖室里打过牌,太平间里喝过酒;殡仪馆里吃过饭,坟圈子里遛过狗。可以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青年;可以说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可以说...
  • 吸血鬼王子pk冷公主

    吸血鬼王子pk冷公主

    当冷公主碰上同样冰山的王子,当他们第一次见面知道对方是吸血族的,当见面就碰到火花。。到底他们最后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