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倒垃圾的家属叫杨德群。她又激动又担心地对总理说:“里面又黑又暗,首长就别进去了。”周恩来说:“你们能住,我就能进。”他一面弯腰往地窝子里走,一面问小杨是哪里人,生活习惯不。小杨一一作了回答。周恩来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地窝子里,周恩来深情地端详着躺在土坑上刚刚满月的孩子说:“同志们现在生活得确实很艰苦,但将来一定会好起来!”
在视察中,周恩来看到油田很大,非常高兴。他充分肯定了大庆取全取准资料,讲求科学态度的做法,特别强调要把高度革命精神与严格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周总理来到大庆视察的消息,迅速在油田上传开来。当晚在火车站自发地聚集了大批群众,秩序井然地等在那里,都想看一看敬爱的总理。周恩来由余秋里陪送去哈尔滨,他上了火车后,又再次下来,再三向群众招手致意。
1963年,大庆原油产量达到420多万吨,为实现石油基本自给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一年的6月19日,周恩来第二次到大庆视察工作。
周恩来这次到大庆,由会战工委副书记张文彬去哈尔滨迎接。
周恩来在列车上向张文彬详细询问了大庆一年来的变化,对会战的迅速发展十分高兴。上午11点,周恩来一下火车,就乘坐普通的蓝色大客车直奔1205钻井队的井场。周恩来热情地与钻井工人们握手。
在人群中,他一眼认出了一年前见过面的小李。他大步走过去,紧紧握着小李的手说:“你是李……”小李回答说,我叫李清明。周恩来高兴地大声说:“李清明同志你好!”
此情此景,使在场的人们激动不已。
随后,周恩来又健步登上高高的钻台,把手伸向每一个当班的工人。当班的柴油司机正要找东西擦手,周恩来大声说:“不用擦,你们很辛苦,整天和油、泥打交道,这是你们的光荣啊!”
周恩来还询问钻井进尺多少,指标多少。当工人们回答说要用3年时间打10万米时,周恩来高兴地鼓励说:“好!要有雄心壮志,要敢于创指标!”
这次视察,周恩来所到之处都与工人们像老朋友一样亲切地交谈,详细地询问有关生产、生活和职工家属的情况。尤其是对职工的生活,周恩来问得最多最细。他问大庆今年种了多少地,苗长得怎样,职工的家属都接来了没有。
当周恩来来到大庆最大的油库——西油库时,他环顾四周的油罐群,遥望远处的装油栈桥和长长的油龙,感到非常高兴。他语重心长地说:“这地方很重要,一定要搞好安全生产。”
周恩来见远处站着很多群众,就一面热情地招呼让大家过来,一面快步迎上去,握手问候。当周恩来听说身边的一位工人是湖南人时,亲切地问:“湖南都吃大米,你在东北要吃粗粮,你能习惯吗?”
那位工人回答说:“总理,粗粮细粮我都能吃,只要为国家多产油,吃什么都行!”周恩来听了高兴地带头为他鼓掌。
来到西油库的栈桥下面,周恩来要上去看一看。栈桥很高,大家劝总理别上去了。可周恩来还是踏着扶梯,登上4米多高的装油栈桥,值班工人给他做了罐车装油的表演。
周恩来见栈桥上没有一点油污,赞赏地点了点头,并关切地问当班工人:“冬天和雨天怎么办?”
工人回答说:“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坚守岗位,一丝不苟。”
周恩来听了极为高兴:“这是你们大庆人自己创造的严细作风,四个一样好,我要向全国宣传!”
1966年的大庆,春天来得特别早。五一刚过,周恩来总理便第三次来到大庆。周恩来这次是陪同外宾来大庆的。
5月3日中午,康世恩陪同周恩来乘坐直升飞机降落在大庆临时停机场。周恩来一走下飞机,就挥动双臂,向大家问候。按理说,不管大庆的条件多么差,总可以想办法让总理吃上一顿比较丰盛的饭菜。可事前周恩来就严肃指示:顿顿要有粗粮,餐餐不上酒,菜要吃大庆自产的。
吃过午饭,周恩来顾不上休息,就在大庆工委领导人的陪同下来到南二区6排32井。采油一部副指挥孙燕文介绍说,现在全部油井生产旺盛,保持自喷。
周恩来笑着说:“你们没有自己夸自己吧?”
大庆领导认真地回答说,实事求是。
周恩来听后满意地说:“实事求是好。”
在炼油厂,周恩来对岗位责任制和巡回检查路线图很赞赏。他说:“这么搞责任就明确了。”他还细致地询问了工厂的人员、设备和技术革新情况。周恩来听完汇报后说:“你们厂管理得不错,很先进,要继续努力!”
这一天,周恩来一刻也没有休息,从钻台到油井,从工厂到车间,一直毫无倦意,谈笑风生。
晚上9点半,大庆工委召开座谈会,周恩来听取了大庆全面工作汇报。周恩来一再嘱咐大庆人:“不能忘记一分为二的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满足。”他非常关心家属来矿的安置,农副业生产和计划生育问题。座谈会结束,他又邀康世恩和徐今强谈了建设新型矿区、改革教育制度的情况。周恩来强调要办好半工半读,在油田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要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对于汇报中讲到大庆油田人人生活在组织之中,人人生活在制度之中,人人参加学习,人人参加劳动等情况,周恩来十分赞赏,并谆谆告诫大庆人一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谈话结束时,已是5月4日凌晨1点30分了。可周恩来仍旧不肯休息。他又到生产会议室看了生产模型、技术革新和油田建设图表。
5月4日上午,周恩来到油田丰收村视察。
汽车快进村时,周恩来从车窗看见村北有10名职工家属正在播种,马上让汽车停下,快步向她们走去,和家属们一一握手。他问身边的一位家属:“你这地一埯几株,株距多少,预计亩产多少?”一面问着,一面蹲下去伸手扒开冰凉的泥土,仔细察看播种的深度和株距。他还和蹲在身边的家属们拉家常。听说家属们分别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地时,他高兴地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
周总理那和蔼可亲的作风很快使家属们消除了拘谨,大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大庆家属闹革命》。周恩来挥动双手为她们打着拍子。唱完后,家属们为总理热烈鼓掌,周恩来笑着说:“来大庆,不学会几首大庆歌儿还行?”
随后,周恩来邀请家属们和他同坐一辆大客车回村,还把一个家属让到自己身边的椅子上坐。
进村后,周恩来先看了丰收管理站食堂里的全村远景规划图和家属们自制的生产生活用具。站教导员李春云向他介绍了这个站建设新型工农村的成果,他非常高兴地说:“好!这样做很好,有利于缩小三大差别。”
随后,周恩来走进加工食品的作坊参观。作坊里正用机器加工白面面条和玉米面烙煎饼。李春云介绍说,有了这些加工好的食品,家属下工后,拿点粮食兑换一下,一顿饭20多分钟就行了,非常方便。
周恩来点点头说:“这样很好,粗粮细做,改善了生活,又解放了生产力。”他边说边拿起一张刚烙好的煎饼,细细地品尝起来,边吃边称赞说,比昨天在机关吃的煎饼好。他还风趣地对李春云说:“我可没带玉米面来,吃煎饼可不能兑换哪!”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从作坊出来,周恩来又看了村里的理发室、卫生所。最后又到李春云家里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