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84800000010

第10章 孤独是灵魂的舞蹈(1)

孤独是灵魂的舞蹈,高贵的灵魂往往是孤独的,因为它们可以倾尽所有,不懈前行。

音乐之伴

佚名

音乐是有年龄的。

在我们幼年的时候,音乐也许曾经是保姆。旋律的构成简单而稚拙,但每个音符都舒缓、柔和、温厚和淳朴。那节奏是摇篮式的,在摇晃着的歌谣里,我们的骨节一寸寸放大着、成长着,却分不清保姆和音乐,是怎样各司其职又互为其主。

少女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倾慕的恋人。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乐典中每一处细微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来自生命本源的冲动,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无论哪一种音乐都会使我们欢欣。但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心里喜欢着,却无法分解和辨析它真正的奥妙。

进入少年时代的尾声,音乐是托付和发泄所有的青春热情,寄予内心狂热崇拜和爱恋的对象。那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偏爱激昂、亢奋、热烈和雄壮的歌曲,严格说那已不是音乐,革命一度消灭了音乐。音乐在那个年龄已不再是音乐本身,而是作为激情的象征存在。对于音乐革命的热爱,爱得盲目而疯狂。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煽动性极强的燃料,可将我们的血肉点燃,为信仰和理想奔走。

当我们成为沉稳和成熟些的青年时,浮游荡漾在空气中的音乐,也渐渐沉淀下来。那时我们开始思考音乐,努力试图去解读和领悟,并试图与音乐对话。

音符变得立体,有一种辐射和扩张的趋势,暗藏着你听得见或是听不见的声音。

音乐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你发现音乐世界其实是一条深不可测的隧道,内壁悬缀着抽象的音符,不可复制也不可临摹,往往当你开口或是动手将其制作成曲谱时,它们却已消失。你只能将其烙刻在脑子里,一遍遍碾磨成体内血液流淌的声音。

被琐事杂事俗事缠身的中年,岁月匆促,音乐在生活中已是显得奢侈的享受,往往纯粹是一种娱乐和休闲。那时候音乐有点像一个分手多年的旧情人,只是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会偶尔下决心安排一次有礼貌而有节制的约会。多少有点儿可有可无的意思,但若是真正割断情丝,又是不甘的。在忧伤的乐曲中,重温往昔的缠绵和恩爱,毕竟还有一种依稀的幸福感。

音乐对于老年,若不是感官麻木得不再需要,那定是摈除得很彻底很坚决的。没有音乐的老年,也许枯涩也许灰暗但也许恰是因他的内心饱满滋润,而无须依赖音乐的浇灌。人到了老年,对音乐的选择变得十分挑剔。若是喜欢的音乐,必是自己灵魂的回声,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除了自己认定的那种之外,天下的音乐都成了不堪入耳的噪声。所以老年的音乐,由于排除了功利的杂音,在自然淡泊的心境中,便有了一种宁静透明的质感。人走向生命尽头时,音乐不再是保姆也不是恋人,也不是先哲更不是神祗,而只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

所以音乐具有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音乐无法定义。不同的音乐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音乐爱好者、音乐迷分享,音乐似乎又是没有年龄的。古典或是现代、严肃或是流行,在欣赏者那里,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感人至深的音乐中我们常常迷途甚至错位,但音乐宽容大度,它知道自己所能在人们心上激起的回声,是“喜欢”的唯一标准。

音乐只是有点儿模糊,有点儿空灵。它无形无状、无影无踪,无法触摸、无法品尝,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音乐被人吸纳到心里去,又被人在各个生命阶段自然而然地传递下去,就变得永恒了。

人的一生都是有音乐相伴。但是,其实音乐也是人生中最奢侈的享受。它不仅在失意时为你喝彩,在得意时为你警示,音乐更是在寻找自己灵魂的回声,在寻找自己的心灵的回应。

柏拉图说过: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音乐无定义,即是给音乐最好的定义。

世上最美的花常常开在僻静幽深的山谷中,世上最险峻的山峰往往坐落在遥远的莽原上,世上最清澈的泉水总是流淌在深邃的密林中,世上最简洁的真理也往往掌握在最孤独的人的手中。

那些花是孤独的,那座山是孤独的,那眼泉是孤独的,探索真理的人更是孤独的。

尼采说,他孤独得只剩下时间。他的极端孤独给了他《查拉图斯特如是说》。梵高是贫困而又孤独的,他的孤独燃烧成不朽的传世之作《向日葵》。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幽州台黯然神伤的陈子昂的孤独凝结成一串泪水,用来漂泊无法施展的抱负。楚剑兰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子的孤独荡漾成东流不复回的滔滔江水,负载壮志难酬的悲愤。岳阳楼把酒临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范仲淹仰天长啸:“微斯人,吾谁与归?”他的孤独在洞庭湖面闪着粼粼寒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大隐隐于市,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把孤独凝固成一副铮铮铁骨的匕首,直刺黑暗社会的心脏。

那些高贵的灵魂往往是最孤独的。就像一团火,他们在漫漫长夜中燃烧,熊熊火光照亮了整个宇宙。在高贵的灵魂中,孤独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给世界以温暖和力量。

孤独无处不在。一个人高朋满座并不代表他不孤独。在这个物欲急剧膨胀的时代,有多少人耐得住孤独寂寞?孤独已成为一种道具,就像一件华丽的衣服,有人穿着它招摇过市,谋取他所想要的东西。泛滥的孤独污染了多少原本纯真的心灵?连商品也有假冒伪劣之分,何况孤独呢?

孤独有层次,更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林中有许多小路,我唯独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条路。

孤独有时就像是一口幽幽古井,总能折射出一个人潜藏的能量。想象明月当空,清风徐来,那口古井睁着深邃的眼睛,看着天际云卷云舒,庭前花开花落。

这时候一颗流星突然划过天边,无怨无憾。

然而,吹尽黄沙始到金。真正的孤独就像被沙子和灰尘掩埋的金子,很少有人能读透它。而虚伪矫揉造作的孤独就像掩埋金子的黄沙,风一吹就朦胧一扬,什么也不见了。

蚌病成珠。我相信孤独的心灵肯定包裹着一颗珍珠。那珍珠就是他坚硬而又柔软的理想和追求。没有人知道它被海浪吞没过多少次,被沙砾磨炼过多少回。

也正是由于他在孤独中守住了他坚硬而又柔软的理想和追求,守住了真理与人格,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只有他才不会顾及别人的谩骂攻击,不管生活怎样喧嚣如大海,都心如止水,处之泰然。这是孤独的极致,人生的胜境,生命因此而美丽,社会因此而进步。

孤独如长空孤雁,雪里梅花,让人感受到环境的凄冷幽静,也让人欣赏到生命的潇洒美丽。孤独者不会因为孤独就成功,如同炼金的人不一定炼得真金,打鱼的人不一定获取锦鲤。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与风险并存。无论多么勤奋、顽强、辛苦都不一定获取相应的回报。但成功一定离不开勤奋、顽强和辛苦,而另一个如影相随的伴侣是孤独。

在孤独中享受热闹的气息,在热闹中领略孤独的意境。

如果说孤独有颜色,我情愿选择以黑色作为底色。如同不起眼的煤,暗红色的心脏内跳动的是热情奔放的音符。

我多么希望我生命的调色板是一块煤,最冷最黑的时候就越接近春天和黎明。

如果说孤独有味道,我情愿它似一壶酒,藏的时间越长就越醇。当我一个人与明月对饮成三影时,突然有人敲门,我开门让座,举杯敬客,客人饮罢问我:

“这是什么酒,怎么像自来水?”原来孤独需要一个人慢慢品味,斟酌。

孤独是灵魂的舞蹈。清风明月一壶酒,壶中乾坤大,酒尽日月长。

孤独是灵魂的舞蹈,高贵的灵魂往往是孤独的,因为它们可以倾尽所有,不懈前行。

生命的节奏

佚名

我认为,跟着预设节奏的伴奏带唱歌,无异于削足适履,无异于把狂放不羁的草书限制在刻板的方格里,无异于不同性格的人穿上同一款式的时装。我想,同一乐句,出自不同的歌喉和不同的心境,所用的时间就有差别,或如飘来一片白云,或如掠过一阵清风,各有其妙。伴奏带的旋律是很迷人,但在没有束缚的清唱里,溢满了林间的溶溶月色,或是早春的潺潺流水,更令人心醉。何不在柳色青青的溪畔,在象征着智慧的高山,在像胸怀一样无边无际的原野,用生命的节奏尽情歌唱呢?浪漫的作曲家将热血奔涌的声音变成梦幻般的格式,但唱歌的人要返璞归真,唱出难以用音乐符号刻画的内心节拍,而不是扭曲天性,跟着千人一面的伴奏带作感情填充。

有位从大西北回来的朋友,曾为一位唱蒙古长调的民间艺人伴奏。这位红遍草原的歌王从来不用固定的节奏演唱,尤其是那种草原牧歌特有的动人心弦的拖腔,每次唱来都像自由舒展的藤。生活在那像草原一样美丽宽广的歌声里,他的脉搏随着行云流水般的歌吟撞击着痛苦和欢乐,那苍凉的韵味仿佛是从他的心底涌出的。所以他的琴声和歌声珠联璧合。这是一种灵魂的交融啊!

生命的年轮正是腾挪自如变化多端的蒙古长调,就像起伏不定的心跳,在稳健的搏动中,忽然以充满激情的速度鼓荡着生命的冲动。如果总是持续着板滞的心率,呈现出缺少变奏的曲线,那就是十分危险的信号了。而健康的生命既能缠绵婉转地溢出芬芳的清韵,又能痛快淋漓地敲击惊雷般的鼓声;既有悠然的漫步,又有辉煌的飞越。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或似春笋,或似石缝里的花草,或似傲雪的苍松,或似在恶浪的抽打中美丽起来的珊瑚。生命的有声有色,正是由于她各自以其独立不移的柔如水刚如铁的节奏生长着蔓延着。

在喧闹的世界,人不能被一片嘈杂所淹没,要随时以至真至纯的生命节奏清唱一曲,任何时候都不要生活在僵死的格式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节拍,就如有明暗之分、四季之别,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各不相适,各不相同。

生活,就应在最适合你自己的节拍信步,这才能让自己更快乐,也更自信。

但人的节拍也有相应的变化。得意时,快走两步,失志时,停下歇歇,人不能活在固有的节奏中,不能活在一成不变的格式里。

洱海一枝春

忆阳

大理好。

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里,东西宽十余里,就放在它前面。苍山,这扇彩色锦屏,高达八里,宽百余里,就竖在它背后。苍山十九峰,自北而南,宛如十九位仙女,比肩并坐,相偎相依,好像在对镜理妆,凝视洱海;又好像在顾盼着苍山下洱海边终年盛开的繁花,默默欣赏。

山巅白雪皑皑,好像一条又细又白的纱巾,披在头顶,显得分外洒脱。

同类推荐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本书精选40余部外国文学名著,以作家简介、作品节选和作品赏析相结合的方式加以介绍。在重温古典的基础上,更偏重20世纪的作品。注重名家精译及经典篇章,以助于学生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感情人生,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进而重塑一种强健的精神人格。作品赏析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教师、学者、博士生和硕士生执笔。赏析的宗旨在于,在抓住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理解作品、分析作品的思路,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有所启示。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本书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候鸟的迁徙,大量记录性图片反映了群鸟的生活,并附有作者的心灵随笔,让读者能够在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产生心灵共鸣。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热门推荐
  • 卿卿吴侬语

    卿卿吴侬语

    “夫主,以后我不会再闯祸了”“以后?”“对对,夫主,我保证这次,这次一定是最后一次”半个月以后“凌曦云,你给我出来”“夫主,我,我,我不是故意的,是……”“出去,面壁”“是”
  • 佛说大意经

    佛说大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类未解之谜

    人类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下等公民

    下等公民

    维尔.凡多克在赫特瑞亚行星上的一家工厂工作,其工作主要是监督那些为他们工作的低等级生物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生产工作。某天,在一场大醉之后,他发觉自己躺在一所医院中,一个官员走进来和他谈话,告知他外面有一伙人正大肆破坏,而监控的记录则证明了那伙人正在找他......塞缪尔.利安德尔刚刚赢得了选举,即将掌控天空城市“伊甸园JP03”,成为这个城市的市长。然而他的导师则警告他即将卷入另一场更加黑暗的斗争之中,有多少东西隐藏在了这黑色的巨门之内蠢蠢欲动......“这个世界上的谎言和当你在夜晚仰望星空时所能看到的星星一样多。”
  • 二嫁王妃:妙手医天下

    二嫁王妃:妙手医天下

    ---------此文暂停更新,但不会永久成坑-----------一道圣旨,前朝皇女,孤身出关和亲。一声军令,十里红妆,后藏百万雄兵。以和亲之名行刺杀之实,龙牙草原因她动荡又起。秦羽眉掌握着前秦国库五成财富的钥匙——这是大夏开国皇帝说的。秦羽眉克夫,嫁谁谁倒霉——这是帝京百姓说的。秦羽眉是本王的女人——这是夏侯璟说的。秦羽眉挑眉:怪我咯?21世纪女军医遇上冷面战神王爷,一场爱恨让她甘愿画地为牢。
  • 你当我是谁

    你当我是谁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娱乐养成系统

    娱乐养成系统

    走出一条让人羡慕的星路,一天让人仰望的星路,一天让全世界为他疯狂的星路让我们欢迎林东阳的世纪来临吧!《时代周刊》
  •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读了5年医科大学本科和三年硕士的柳敏,近期有两个梦想,一是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二是成为像爸爸妈妈那样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中的佼佼者,医学专家.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柳敏眨眼在家里又待业一年,已经29岁了,这一年,柳敏陷入惶惶不可终日之中,每天,都去找工作,几乎每天都去相亲.她想起情窦初开时,自己对爱情的想象,对爱人的想象,那爱情是浪漫的,爱人则是帅气的白马王子―――这一切,都难以寻觅.她失望至极.找工作,比找对象还难.全市的所有医院都说人满为患,连博士都不能进医院了,何况一个硕士生?但是,她,还在为自己的梦想执著地奋斗着。
  • 孔窈传

    孔窈传

    数十年前在地球上突然看到天空出现一个巨大球体,正朝着地球靠近。新的世界的到来,四维世界到五维世界的进化。前期世界的设定可能会进入主题比较慢。
  • 走近阳光地带

    走近阳光地带

    本书为深圳市宝安区德育教育的成果案例,收录案例43个,内容涉及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和热爱学生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