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87400000013

第13章 权同知贡举王珪、梅挚、韩绛、范镇(1)

嘉佑二年除以欧阳修为知贡举外,还以王珪、梅挚、韩绛、范镇为同知贡举,他们也是北宋的文学名家。

第一节 事业文章兼美的大手笔王珪

王珪(1019-1085)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庆历二年,进士甲科及第,通判扬州。宋马永卿《真子》卷一云:

“王禹玉年二十许,就扬州秋解。试《瑚琏赋》,官韵“端木赐为宗庙之器”。满场中多第二韵用木字云:“唯彼圣人,粤有端木。”而禹玉独于第六韵用之:“上睎颜氏,愿为可铸之金;下笑宰予,耻作不雕之木。”则其奇巧亦异矣哉!”此赋原文已佚,无从知其全貌。自唐以律赋取士,已限字为韵,然其韵数多寡、平仄、次序并无定格。至宋太平兴国三年九月,始诏礼部试进士律赋,并以平仄依次用韵,但也有不依次的,王珪此赋就未完全依次用韵,反比依次用韵者为好。

召直集贤院,为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累官知制诰、知审官院,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引《蔡宽夫诗话》云:“庆历二年,欧阳文忠公为别头试官,王文恭公预荐。至嘉佑初,文忠在北门,文恭亦同院,仍同知贡举,故文恭公诗有“十五年前门下客,最荣今日预东堂”之句。座主门生同列,固儒者盛事,而玉堂尤天下文学之极选,国朝以来,惟此二人,前此所未有也。”

神宗即位,迁翰林学士承旨。熙宁三年,拜参知政事。九年,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官制行,由礼部侍郎超授银青光禄大夫。五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是年五月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王珪着有《华阳集》一百卷,又有《王岐公宫词》一卷,已佚。今本《华阳集》六十卷,为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出。事迹见《东都事略》卷八○、《宋史》卷三一二本传。

许光凝《华阳集序》云:“夫贤者之处世,所可贵于天下者,不过事业、文章而已,然鲜或兼之。昔绛侯(周勃)有诛吕之功,而贻少文之诮;博陆(霍光)有立宣之绩,而被不学之议,则事业非不着也。(司马)相如以凌云之赋,游金门而无闻;(柳)宗元擅作者之称,均司马而贬死,则文章非不工也。岐国王公,弱冠登甲科,不出都城,致位宰相。当熙宁、元丰之际,翊戴圣主,比隆尧舜。盖自嘉佑之初,与欧阳永叔(修)、蔡君谟(襄)更直北门,声名振于一时,学者尤所师慕。每一篇出,四方传诵之。后虽当轴处中,朝廷有大典册,必命公为之,则事业文章,可谓兼之矣。公少登显途,未尝迁谪。故平生着述,多代言应制之文,而无放逐无聊感愤之作。仁宗尝称公文有体,英宗尝谓辅臣学士唯王珪能草制。神考每有圣作,多令公视草。尝奉述高康王(康王高继勲)、卫王(卫王高琼)碑,天语称以“真大手笔”。进仁、英二帝纪,批诏以比班、马。”

王珪以文学致位通显,在翰苑几二十年,其文辞闳侈瑰丽,自成一家。现存文章主要为制诰、章表、墓铭、青词、疏文,大多为应制而作,辞藻华美,骈俪工巧,多台阁气。《康熙御制文第三集》卷三八对其制多有称许,如称其《赐吴奎免恩不允诏》“渊然古色”;《戒谕夏国主诏》“辞不过严而简洁有体”。其《贺老人星见表》云:“金行贯叙,颢气肃乎西成;珠纬躔空,祥辉丽乎南极。……乾文朗润,宵景澄夷。”又有“荐人君之寿,既稽元命之图;表天下之安,又载西京之志。”宋王应麟《辞学指南》称“一时庆语,无出其右”。王铚云:“四六贵出新意,然用景太多而气格低弱则类俳矣。唯用景而不失朝廷气象,语剧豪壮而不怒张,得从容中和之道,然后为工。”并举王珪所作《慈圣皇后山陵使掩圹慰表》的“雁飞银汉,虽阅景于千龄;龙绕青山,终储祥于百世”为例。

其诗喜用金玉锦绣字,好为富贵人语,时人有“至宝丹”之讥,刘攽《中山诗话》云:“王岐公诗嘉用金玉珠譬,以为富贵,其兄谓之至宝丹。”这与他一生富贵是分不开的,葛立方云:“言居富贵之中者,则能道富贵语,亦犹居贫贱者,工于说饥寒也。王岐公被遇四朝,目濡耳染,莫非富贵,则其诗章虽欲不富贵得乎?

故岐公之诗当时有“至宝丹”之喻,如“宝藏发函金作界,仙醪传羽玉为台”,“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等句甚多。”

但王珪诗不是“至宝丹”所能完全否定,也有气势宏伟之作,如《奉诏赴琼林苑燕饯太尉潞国文公出镇西都》:

都门秋色满旌旗,祖帐容陪醉御卮。

功业迥高嘉佑末,精神如破贝州时。

匣中宝剑腾霜锷,海上仙桃压露枝。

昨日更闻褒诏下,别刊名姓入烝彝。

首联写琼林宴,“此诗第一句便见体面之大,若非上公大僚,讵敢于都门而张旌旗耶?此余人所不可当也”。颔联颂其文治(首陈建储之策)武功,实隐括唐白居易《侍中晋公欲到东洛,先蒙书问,期宿龙门。思往感今,辄献长句》中的“闻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而用典精当,气象宏阔,《载酒园诗话·王珪》称其“形容老壮,果不入俗,固一诗之冠”。

其《呈永叔书事》(卷三)云:

诏书初捧下西厢,重棘连催暮钥忙。

绿绣珥貂留帝诏,紫衣铺案拜宸香。

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

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

这是嘉佑二年礼部贡举时的倡和诗,以“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写应试士子的答卷,十分形象生动。王珪弱冠甲科及第,出欧公门,故有“十五年前出门下”语。短短十五年就由欧公门下士而与之同知贡举,升得够快了。方回《瀛奎律髓》卷二评此诗云:“岐公诗多富贵语,惟如此富贵人能为之。”

其诗也有以清爽为人称道者,如《梅花》(卷一)诗云:

冷香疑到骨,琼艳几堪餐。

半醉临风折,清吟拂晓观。

赠春无限意,和雪不胜寒。

桃李有惭色,枯枝试并栏。

首联写梅,中二联写赏梅,末联以桃李反衬,方回评云:“其香到骨,其艳堪餐,起句十字已不苟。中二联皆清爽,不可以至宝丹忽之也。”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华阳集》提要的评价是较为客观的:“其诗以富丽为主,故《王直方诗话》载时人有至宝丹之目,以好用金玉锦绣字也。然其掞藻敷华,细润熨贴,精思锻炼,具有炉锤名贵之篇实复不少,正不独葛立方、方回所称《明堂庆成》、《上元应制》诸篇为工妙独绝矣。”

王珪之子王仲修(生卒年、字号不详)亦能诗文。仲修,熙宁三年进士。八年为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元丰七年擢着作佐郎。王珪因议建储事,坐追贬万安军司户参军。元符三年,仲修为诉冤屈,珪尽复故官赠谥。仲修着有《宫词》一百首,辞藻华美,收入宋刻本《四家宫词》。事迹见《东都事略》卷八○、《宋诗纪事》卷二九。

第二节 以《五瘴说》讥刺官场的梅挚

梅挚(995-1059)字公仪,成都新繁(今四川新都)人。天圣五年进士,为大理评事,知蓝田上元县,徙知昭州,通判苏州。庆历四年,擢殿中侍御史,以数见灾异进奏《变戒》(《长编》卷一五四),谓“王总群吏,如岁四时,有不顺则省其职。今日食于春,地震于夏,雨水于秋,一岁而变及三时,此天意以陛下省职未至而丁宁戒告也”。徙开封府推官,迁判官。改度支判官,进侍御史,兼侍御史知杂事,权判大理寺,擢户部副使。七年,因曲宴事降知海州,徙苏州。召入,为度支副使。皇佑三年,出为陕西都转运使。

还判吏部流内铨,知滑州。勾当三班院,嘉佑二年同知贡举。累迁右谏议大夫,出知杭州,移江宁府。欧阳修《有美堂记》(卷四○)云:“嘉佑二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梅公出守于杭。

于其行也,天子宠之以诗,于是始作有美之堂,盖取赐诗之首章而名之,以为杭人之荣。然公之甚爱斯堂也,虽去而不忘,今年自金陵遣人走京师,命予志之,……若乃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为一都会,而又能兼有山水之美,以资富贵之娱者,惟金陵、钱塘。”嘉佑四年,徙知河中府,卒(《乾道临安府志》卷三),年六十五。

着有奏议四十余篇,又有诗集。今存《梅谏议集》一卷,收入《两宋名贤小集》。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七五、《宋史》卷二九八本传。

挚性淳静,不为矫厉之行,政如其人,平居未尝问生业,喜为诗文。其《五瘴说》是他景佑初知昭州(今广西平乐)时作。瘴指瘴气,岭南山林中湿热蒸郁、致人疾病之气,仕于岭南者皆畏惧。作者却认为:“载之传曰:天有六气,淫则生疾,阴阳风雨晦明,此其常也。且二气(阴阳)之大,生育万物,各遂其宜,焉有异于南北而戕人乎!盖人自暴自残之耳。”他提出仕有五瘴:“予谓仕有五瘴之患,避之犹未能也。若夫急征暴敛,剥下以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晨昏荒宴,废弛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陈姬妾,以娱声色,此帷薄之瘴也。有一于此,民得以怨之,神得以怒之,而后逆气成象,俾安者疾之,疾者殛之,以示天戒。虽日在辇毂下,亦不可逭,矧其绝远乎!世之仕者,或不自知五瘴之过,止归咎于土瘴,得不谬欤!予被命遐服,忝知州事,大惧五瘴之渐行,无以箴戒,又奚惧山川之瘴乎!因为《瘴说》以祛惑焉。”

文章由山川之瘴而论为仕之瘴,最后又以山川之瘴作结,结构严密,说理深透,思想境界高,富有警戒意义,为官者宜手书一通置之座右。

其诗多清新警策之句。其《昭潭十爱》诗分别吟咏昭州水、寺、观、路、月、乐、酒等十物,诗语平易畅达,颇具情趣。《江州琵琶亭》诗云:“陶令归来为逸赋,乐天谪宦起悲歌。有弦应被无弦笑,何况临弦泣更多。”此诗几乎句句用典,首句谓陶潜弃官归,赋《归去来兮辞》。次句谓白居易贬江州,赋《琵琶行》。第三、四句写陶潜的无弦琴,《晋书·陶潜传》谓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苏轼则笑陶潜还旷达得不够彻底,其《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卷一三)云:“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无弦则无琴,何必劳抚玩。”刘攽《中山诗话》云:“江州琵琶亭,前临江,左枕湓浦,地尤胜绝。夏(竦)、梅诗最佳,夏云:“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泣满青衫。”梅云(即上举诗)。又有叶氏女(名桂女,字月流)诗曰:“乐天当日最多情,泪滴青衫酒重倾。明月满船无处问,不闻商女琵琶声。”

第三节 出身文学世家的韩绛

韩绛(1012-1088)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少以父荫补太庙斋郎,累迁大理评事。公少好学,及长,益刻苦攻文章,知名于时。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名居第三,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召试学士院,直集贤院,同知太常礼院,为开封府推官,迁三司户部判官。江南饥,诏绛体量安抚,绛论衙前役最苦,一当其役,或竭产破家,民至嫁母、分家,以求分丁减等。绛为衙前法,奏行之。擢右正言,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同修起居注。召试,除知制诰。出为河北安抚使。使还,除龙图阁直学士,知瀛州,改知审官院,嘉佑二年权同知贡举。拜翰林学士兼群牧使。

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历知蔡州、庆州、成都府。英宗即位,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治平四年,拜枢密副使,领制置三司条例司。熙宁三年,拜参知政事,九月,除陕西安抚使,十二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三月,罢相,知邓州。明年,徙许州,移知大名府。七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后数月,以疾辞,历知许州、太原府。元丰元年,知定州。入为西太一宫使。六年,知河南府。哲宗即位,进封康国公,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元佑二年,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傅,谥献肃。着有《韩绛文集》五十卷、《内外制集》十三卷、《奏议》三十卷,均佚,事迹见范纯仁《司空康国韩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五本传。

绛能诗文,至和元年九月草《欧阳修兼史馆修撰制词》称欧:“学概道真,文得天粹。凛然风节,足为世范。休有议论,实惟王体。更中外之众务,在夷险而一心。益知汝贤,擢司内命。

岂特属文章以烦尔,盖将咨谋虑以弼予。复此兼荣,亦非贰事。

夫一家之法,传信于方来;万世有辞,垂裕于不朽。尚赖良直,以永休明。”这是一篇工整的四六文。其《讲堂箴》称美蒋堂成都兴学,其序云:“成都之学,郡国莫先焉,士人之众,四方鲜拟者。

其讲堂旧卑隘,不足以容,诸生佥谓予曰:“蒋侯(堂)尝建西学,后即毁撤,其基尚存,盍兴筑焉?”因相其所图,构广厦为十有三筵,度深称是。……予虑是堂异时或若西学之废,辄为之箴,以告当御。”其箴云:“休哉天民,有物有则。弗完厥中,自肆戕贼。

同类推荐
  • 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

    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要做一些事,想念一些人,让自己的心还有片干净的地方。仅此而已。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愿我们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细水长流,愿我们的明天有阳光和早餐,有河流和音乐。
  • 姜夔集

    姜夔集

    姜夔词,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卓然立足于两宋词坛,并以其神契“逸品”的人格与词风见许于后世,也因为如此,后世整理其词集者便层出不穷。 四库全书提要: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银杏、白杨礼赞、秃的梧桐、两株树、爱竹、梧桐树、杨柳、那树、说树、仙人掌、榕树的美髯……郭沫若、矛盾、周作人、丰子恺、汪曾祺、巴金、瓦·沙拉莫夫、约翰·缪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大师为你呈现大千世界中的万物生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收录了萤、爱竹、天鹅、巨人树、冬之兽等精彩散文篇章。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热门推荐
  • 无良痞妃:来吧妖孽殿下

    无良痞妃:来吧妖孽殿下

    她,21世纪黑道第一千金,天赋异能穿越,一曲吹叶,万兽臣服。他,腹黑强大的地下之王,危险狂傲,邪恶如魔。当狡猾如狐的她,遇上腹黑如虎的他。误签婚书,被动成亲,被动洞房?新婚之夜,她反被为主将他扑倒,翌日却云淡风轻扔下一纸休书,挥挥衣袖,潇洒就走。妖孽王爷温柔暴走,“看过本王的身,睡过本王的人,不给本王负责就想走?”她勾勾手指,笑靥依旧,“来吧,殿下!”
  • 我的青春在北京

    我的青春在北京

    有人说,中国人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北京,因为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最渴望的。中国*北京,这个现代与古老共存的的城市。这里有高楼大厦,也有小四合院;有立交桥,也有胡同巷子;这里有现在,也有过去;这里有青春的记忆。而青春是一段有起点却无终点的旅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度过很多的春夏秋冬。而当你的青春逝去后,你只会记得那个季节,那件事,还有那一个人。这是两个男生的故事,他们在北京出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欢笑,在北京哭泣,在这里度过他们的青春,和他们青春中最爱的爱人......这是他们的故事,这是青春的故事,这是北京的故事。我的青春在北京。我是初十君,感谢有你。
  • 功夫童星

    功夫童星

    一场意外,肖飞回到了93年却变成了叫孟浩的小孩,这个小孩原来是武校的学生,有一天来了一个导演看中了他,要他去演一部打戏,孟浩因为这次机会而一飞冲天。
  • 金牌宠妃:代嫁庶女

    金牌宠妃:代嫁庶女

    一朝代嫁,让她这个庶出之女成为了皇妃。三千宠爱集一身,羡煞天下人,只是最终,他却判了她腰斩之刑。从一开始,她都不过只是他政坛上的一颗棋子罢了。她绝望,伤痛绝望后,一把火烧烬了所有的爱恨情仇。一切都不过是场繁华一梦,从一开始,就是她纠缠不休,始终放不下。这场爱情的角逐里,她终究输得彻底。
  • 风的味道有些苦

    风的味道有些苦

    昨日小楼春风里,仿若年前旧人音。明眸春意惹人醉,故时芳华惹人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故事。
  • EXO之晨曦之恋

    EXO之晨曦之恋

    凌伊雪曾经和CHEN是一对恋人,可是后来CHEN因为要去SM公司当练习生,所以不得不和凌伊雪分手,但是没有个凌伊雪说明原因,导致凌伊雪误以为是CHEN劈腿了。之后凌伊雪再也没有笑过,形成了高冷的性格,然后就去了英国留学,一去就是3年,之后凌伊雪和CHEN在韩国仁川机场相遇,CHEN认出了凌伊雪,可凌伊雪却没有认出CHEN。之后凌伊雪和另外两位女主被SM公司的星探发掘,正式出道,开始了和EXO的相处
  • 凶手别想逃

    凶手别想逃

    当一宗命案发生,再聪明的凶手也别想掩盖杀人的事实,因为某一个习惯足已泄露你的秘密;再敏捷的凶手也别想逃之夭夭,因为某一个痕迹就能暴露你的行踪……
  • 冤冤相“抱”

    冤冤相“抱”

    一场突发奇想的碰瓷让莫小花和王沛遭遇狗血的相遇,她想讹诈他没成功,她跑路,却发现此人居然是学校做客教授,手段凌厉几乎快让莫小花无法毕业。毕业在即,莫小花否极泰来进入了众人羡慕的大公司,哪知又是一次“黄雀在后”,竟是位高权重的王沛将她安插进了自己的公司。初出茅庐的菜鸟莫小花,只能硬着头皮直面腹黑大BOSS王沛的各种招数。每当莫小花穷途末路的时候,王沛似乎就能从天而降,然而希望过后却是一坑又比一坑深……他是教授,她是学生。他是老板,她是职员。看一对欢喜冤家一路演绎搞笑温馨,终于冤冤相“抱”。
  • 青春与成长的邂逅

    青春与成长的邂逅

    他,后来居上,男生帮的老大,许多人对他俯首称臣,这是兄弟间的情谊。她,一班之长,女王般的气质,双眼中的杀气是她的必杀技。两人在无意中成为了冤家。当女生碰上男生,冤家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武道逆途

    武道逆途

    武道之路就是一条逆境之旅,武者炼体化血,吸取天地精华,登天路,踏神宫,天人合一,涅槃成圣,傲世群雄!一名自死人堆中出生的少年,身染阴死之气,以此残躯登上一条千重万劫的武道之路!为了探清自己的身世之谜,一路上他斩荆棘,踏尸骨,逆阴阳,血染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