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87400000057

第57章 反变法的苏轼兄弟及其友生(6)

与苏轼同时的司马光在《答孔文仲司户书》(卷六○)中也说:“今之所谓文者,古之辞也。孔子曰:“辞,达而已矣。”明其足以达意斯止矣,无事于华藻宏辩也。”苏轼却对这句话作了新的解释,他把这句话与孔子另一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联系起来,认为孔子的辞达说是重视文辞的表现。他在《与谢民师书》(卷四九)中说:“孔子曰:“言之不(无)文,行之(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这显然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因为孔子还说过“情欲信,辞欲巧”的话,把孔子的辞达说看作忽视辞章是不符合孔子的原意的。有趣的是王安石论文从重功利轻辞章出发,对“言之不文,行而不远”这一明白无误地强调文辞重要性的话也解为轻视辞章。他在《上人书》(卷七七)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由此可看出苏、王在文艺思想上的分歧:苏轼把历来解作轻文辞的话解释为重文辞,王安石则把明明是重文辞的话解释为轻文辞,以论证各自的观点。苏轼在《答虔倅俞括书》(卷五九)中,对孔子的辞达说作了更深刻的解释。他说:“孔子曰:“辞,达而已矣。”物固有是理,患不知;知之患不能达于口与手。所谓文者,能达是而已。”“理”是“物”所“固有”的,“知”是对客观事物之“理”的主观认识,“达”就是要准确地表达主观的“知”,而归根结蒂要准确地表达客观事物固有之“理”。如果说苏轼给谢民师的信强调了辞达说的重要性,那么,给俞括的信则对辞达说作了科学的解释,即“辞达”不仅是“达意”,而且是达客观事物之“理”。

从辞贵达意出发,苏轼反对艰涩,提倡平易。苏轼《与黄鲁直书》(卷五二)说:“凡人文字,当务使平和,至足之余,溢为怪奇,盖出于不得已。”在《与谢民师书》(卷四九)中,他指责“扬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在《评柳子厚诗》(卷六七)中也说:“好新务奇,乃诗之病。”新奇险怪是宋代诗文革新中的一股逆流,苏轼以上这些话很明显是针对文坛的不良倾向而发的。

他反对雕琢,提倡自然,苏轼评诗僧辩才的诗说:“辩才诗,如风吹水,自成文理;吾辈与参寥(另一诗僧),如巧妇织锦耳。”“巧妇织锦”,再巧都有织绣痕迹,缺乏风水相遭自成文理的自然美。苏轼论画也反对雕琢而贵自然,他在《书韩干牧马图》(卷一五)中说:“金羁玉勒绣罗鞍,鞭棰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在《李潭六马图赞》(卷二一)中说:“络以金玉,非马所便。乌乎,各适其适,以全吾天。”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卷二四)说:“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传神记》(卷一二)说:“欲得其人之天(天然神态),法当于众中阴察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视一切,彼方敛容自持,岂复见其天乎?”画雁贵“无人态”,这才是雁的自然本色;画人贵“阴察之”,这才能得人的自然本色。

反对雕琢,并非意味着不需要文字加工,相反,要做到辞能达意,就需要审慎地选用词语。苏轼在《书子由〈超然台赋〉后》(卷六六)中曾说:“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余。”可见他对“词理精确”的重视。张端义《贵耳集》卷中载:“东坡作《病鹤》诗,尝写“三尺长胫瘦躯”,缺其一字,使任德翁辈下之,凡数字。东坡徐出其稿,乃“阁”字也。此字既出,俨然如见病鹤也。”从这一趣闻可看出苏轼对炼字的重视,他强调要选用最恰当、最准确的词来表现客观事物的特征。苏轼曾向幼子苏过讲“写物之功”,其《付过》(卷六○)说,《诗经》写桑树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句,认为“他木殆不可以当此”,因为“沃若”二字,写出了桑叶繁茂润泽之状,颇能传桑叶之神;林逋写梅花,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认为“决非桃李诗也”,因为“疏影”、“暗香”颇能传梅之神,桃李不可能具有这一特征。可见“写物之功”,就在善于选词炼字,准确表达客观事物的特征。

苏轼论文论艺,特别强调风格的多样化,反对单一化。他在《书唐氏六家书后》(卷六九)中说永禅师的书法“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欧阳询的书法“妍紧拔群”,“劲崄刻厉”;褚遂良的书法“清远萧散,微杂隶体”;张旭的草书“颓然天放”,“号称神逸”;颜真卿的书法“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柳公权的书法“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所用“拔群”、“独出”、“自出新意”等语,表明苏轼特别强调风格新颖。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卷八)说:“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杨玉环长得丰满,赵飞燕“身轻不胜风”,但她们都不失为美女,这证明“长短肥瘠”各有妙处,不能只承认一种美而否定另一种美。“瘦硬”只是书法上的一种风格,从苏轼对各个书法家的评价看,他也并不反对“瘦硬”,但他反对只贵瘦硬而否定别的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家应有不同的风格,同一流派的作家也应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苏轼《次韵子由题憩寂图后》(卷四七)自称:“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

在绘画上,他与文与可均属湖州画派,但他们所画竹石也各有各的“风流”。关于文章,他强调“一家之言”。他在《答张嘉父书》

(卷五三)中说:“凡人为文,至老多有所悔,仆尝悔其少作矣。然着成一家之言,则不容有所悔。”人们为什么悔其少作?因为少作往往还没有形成独特风格,还没有“成一家之言”。苏轼作词也自觉地在婉约词外另辟蹊径,创立豪放词。他在《与鲜于子骏书》(卷五三)中说:“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永)风味,亦自是一家。”

四、文“如万斛泉源”

苏轼兄弟皆受学于苏洵,但三苏父子的文风却迥然不同:

明允之文雄,子瞻之文奇,子由之文稳。

赋经先秦的骚体赋、汉代的大赋、六朝的骈赋、唐宋用以取士的律赋,晚唐、宋代又形成一种新式文赋。除汉式大赋外,现存苏赋可谓诸体皆备。楚辞是战国时楚国出现的一种新兴文体,因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辞(词)。苏轼的《黄泥坂词》(卷四八)是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骚体辞,全文分三层,首写途经黄泥坂所见之景:“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

走雪堂之坡陀兮,历黄泥之长坂。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葱茜。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盼。”次写自己的谪居原因及处境:“余幼好此奇服兮,袭前人之诡幻。老更变而自哂兮,悟惊俗之来患。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路悠悠其莫往来兮,守一席而穷年。时游步而远览兮,路穷尽而旋反。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最后写自己的大醉:“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纷坠露之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于是蹶然而起,起而歌曰: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岁既宴兮草木腓,归来归来兮,黄泥不可以久嬉。”全词极写自己无所事事的谪居生活,朝嬉黄泥之白云,暮宿雪堂之青烟,以草为茵,以块为枕,坠露湿衣,而酣卧不醒。苏籀《东坡三绝句》(卷三)称此词为“奇韵”:“为文《赤壁》并《黄坂》,奇韵平生想象中。延目练江嗟逝水,举头碧落看飞鸿。”此外,苏轼的《太白词五首》、《上清辞》、《归来引送王子立归筠州》、《清溪词》、《李仲蒙哀词》、《钱君倚哀词》、《苏世美哀词》、《王大年哀词》、《钟子翼哀词》、《伤春词》、《和归去来兮辞》等均属骚体辞。

苏轼的《滟滪堆赋》、《屈原庙赋》、《服胡麻赋》、《酒子赋》四篇属骚体赋。其《滟滪堆赋》(卷一)叙云:“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以余观之,盖有功于斯人者。夫蜀江会百水而至于夔,沵漫浩汗,横放于大野,而峡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苟先无以龃龉于其间,则江之远来,奔腾迅快,尽锐于瞿塘之口,则其险悍可畏,当不啻于今耳。因为之赋,以待好事者试观而思之。”滟滪堆的功罪,就是此赋主旨,这正是苏洵《忆山送人》(卷一六)诗的观点:“长江浑浑流,触啮不可拦。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

江山两相值,后世无水患。”此赋是骚、散并用的骚体赋,散句多用于叙事,骚体句多用于描写:“掀腾勃怒,万夫不敢前兮;宛然听命,惟圣人之所使。……蜀江远来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尝龃龉兮,其意骄逞而不可摧。忽峡口之逼窄兮,纳万顷于一杯。……忽孤城之当道,钩援临冲,毕于其下兮,城坚而不可取。矢尽剑折兮,迤逦循城而东去。”或用于抒发感慨:“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说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唐宋科举,考试律赋。律赋就是骈赋,只是限制更严,不仅限骈偶,而且限韵数,故历来为文学史家所不取,认为没有什么文学价值。其实对律赋不可一概否定。正如刘克庄《李耘子诗卷》(卷九八)云:“唐世以赋诗设科,然去取予夺一决于诗,故唐人诗工而赋拙。……本朝亦以诗赋设科,然去取予夺一决于赋,故本朝赋工而诗拙。今之律赋,往往造微入神,温飞卿、李义山之徒未必能仿佛也。”因此,宋代不仅律赋多,而且质量高。

苏轼现存律赋六篇(《浊醪有妙理赋》、《延和殿奏新乐赋》、《明君可与为忠言赋》、《通其变使民不倦赋》、《三法求民情赋》、《六事廉为本赋》),均以议论胜。以“神圣功用,无捷于酒”为韵的《浊醪有妙理赋》(卷一),赋题为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成句:“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这正是此赋主旨,赋一开头即予点明:“酒勿嫌浊,人当取醇。失忧心于卧梦,信妙理之疑神。浑盎盎以无声,始从味入;杳冥冥其似道,径得天真。伊人之生,以酒为命。常因既醉之适,方识此心之正。”全赋围绕这一主旨,驱使与酒有关的典故几乎句句用典,而所有典故都在借“外寓于酒”以说明“内全其天”,以抒发他贬官海南时的心境。李调元《赋话》卷三《新话》三云:“宋苏轼《浊醪有妙理赋》云:“得时行道,我则师齐相之饮醇;远害全身,我则学徐公之中圣。”穷通皆宜,才是妙理。通篇豪爽,而有隽致,真率而能细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通物之变,民用无倦”为韵的《通其变使民不倦赋》(卷一),表现了他一贯的变革主张:“物不可久,势将自穷。

欲民生而无倦,在世变以能通。器当极弊之时,因而改作;众得日新之用,乐以移风。”然后他历举各种变革,表现出他特有的雄辩之风:“下迄尧舜,上从轩羲。作网罟以绝禽兽之害,服牛马以纾手足之疲。田焉而尽百谷之利,市焉而交四方之宜。神农既没,而舟楫以济也;后圣有作,而弧矢以威之。至贵也,而衣裳之有法;至贱也,而臼杵之不遗。居穴告劳,易以屋庐之美;结绳既厌,改从书契之为。……以瓦屋则无茅茨之敝漏,以骑战则无车徒之错综。更皮弁以圜法,周世所宜;易古篆以隶书,秦民咸共。”他反对骤变,主张渐变,在此赋中也有反映:“如地也,草木之有盛衰;如天也,日星之有晦见。皆利也,孰识其所以为利;皆变也,孰诘其所以制变?五材天生而并用,或革或因;百姓日用而不知,以歌以拚。岂不以俗狃其事,化难以神。疾从古之多弊,俾由吾而一新。观《易》之卦,则圣人之时可以见;观卦之象,则君子之动可以循。”李调元《赋话》卷五评此赋云:“宋苏轼《通其变使民不倦赋》云:“制器者皆出于先圣,泥古者盖生于俗儒。

昔之然今或以否,昔之有今或以无。将何以鼓舞民志,周流化区?王莽之复井田,世滋以惑;房琯之用车战,众病其拘。”以策论手段施之贴括,纵横排戛,仍以议论胜人,然才气豪上,而率易处亦多,鲜有通篇完善者。”“寓议论于排偶之中”,“偶语而有单行之势”,这是苏轼律赋的特点,他比欧阳修更加才气纵横,更加不为律赋之律所拘,纵横排戛,随心所欲,句式尤为灵活多变,大量使用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有些律句几与散文无别。

同类推荐
  • 病隙碎笔

    病隙碎笔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长篇哲思抒情散文《病隙碎笔》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身患尿毒症后,在透析治疗间隙坚忍写作的生命笔记。是他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他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探索关于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人性、信仰、健康的心态、向上的精神……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在幽默旷达的行文中,史铁生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照亮了黑夜中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的人生疑难。
  • 张闻天译文集(上)

    张闻天译文集(上)

    这些译文,大多散见于当时报刊,因为环境复杂,译者不得不常常更换笔名,有的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由于编者们的努力访寻、搜集、整理,今日终于产生了这个译丛。我可以想象编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求索、考证的辛劳。这种填补空白的文化积累工作,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
  •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一书讲述的是劈山开路先锋连的纪实故事。
  • 逝水流痕

    逝水流痕

    这些文字散碎芜杂,是我这些年屐痕和精神的一种扫描。我把它们整理出版不企望它能行传于世,岁月的流逝和过往的经历让我不敢对明天的事情寄予太大的希求,我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与文字相拥,但过去的我愿意交给朋友们评说,毕竟它是我这些年来的遭际和感怀,被动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的原始记录,也是我动荡尘世的一场难得的闲情。
  •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本书共收录中国历史上经典古诗、词、文800句,并将其分为生命真谛、修身养性、求知治学、感情世界、养生舰体五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小专题,每句均有译文和新颖的解析。书中还收录了温家宝总理自2003年起在不同场合的公开讲话、讲演引用的部分古诗词文名句,并加以详细说明。
热门推荐
  • 相思泪:寻你千年

    相思泪:寻你千年

    千古悲情,成为佳话。从古至今,他虽冷暖自知,却怕冷了她。谁都能忘就是不能忘了她。她年纪尚小,却莫名的被一个汉子勾搭上了。“你都多大的人了,勾搭我这种小姑凉,要不要脸!”“喔,我大约有一千多岁了吧…”
  • 最后一位萨满

    最后一位萨满

    历史的车轮,能掩埋,一个又一个天资卓绝的人物。却掩盖不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故事,一个可能正确的选择,却不得不承受一段无妄之灾世界真的有对错吗?万物真的分善恶吗?
  • 汉狮之西域传奇

    汉狮之西域传奇

    男儿当建功于边陲,封侯于万里-----千百年来,西域一直为人们所热切向往。因为她拥有不同于中原内地的风物人情,是不一样的中国,因为她自秦汉时起就是一个象征,一个可以让男人驰骋沙场、纵横捭阖、建功立业的沙场,让女人胡旋舞蹈、楼兰美貌、女儿国度的梦乡。
  • 如何会做打动人心的事

    如何会做打动人心的事

    本书内容是在对古今丰富的处世经验的归纳、提炼的基础上,结合中外成功人士的处世方法和技巧编著而成。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主要是阐述制人攻心的重要性和洞察人心的基本方法;中篇则详细个体地介绍用情感、用利益、以人格,用异性魅力等打动人心的策略;下篇则分别介绍打动上司、下属、同事、朋友、客户、恋人等人心的技巧。纵观全书,它内容翔实、风格清新,是本难得一见的人际交往指导书。处世的核心是会做“打动人心”的事。谙熟克心之道,方可处处赢得人心;洞悉人心之密,才能时时打动人心。
  • 医妃娇养成:鬼脸夫君,抱一抱

    医妃娇养成:鬼脸夫君,抱一抱

    她只是一不小心穿越到名义上的将军嫡出小姐身上,却莫名其妙被嫁入王府.......鬼脸夫君说要复仇?将她压在身下,“本王是要报仇,不过现在还是先抱抱你吧。”是谁说的医术不好不能行医?是谁说的面具有毒,不能摘?历经磨难后,我要的不是江山,而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 魔王大人泥奏凯

    魔王大人泥奏凯

    “仙魔不两立,你毁我师兄金丹在前,灭我师门在后,让我如何再爱你。”她面目悲怆,字字泣血。“如果我知道我费尽千年功力助你重生,却换来你我的誓不两立,那我宁愿我从来没有这么做过。”他看着她,目光温柔,内心绝望。错误的重生,让原本相爱的两个人之间犹如天堑洪沟……文案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 妃常无语之殿下别使坏

    妃常无语之殿下别使坏

    奇葩一:人家穿越是女的,她穿越成了太监奇葩二:人家穿越都是熬过痛苦的过程直接醒来,她穿越是直接面对胸口一箭奇葩三:人家救的都是前途似锦的帅哥,她偏偏是替一个被废的太子给挡了一箭前世,她说好听点是与世无争的性格,说难听点就是胆小如鼠,却是一个乐天派今生,她依旧胆小如鼠,救了打入冷宫太子,也保留了自己乐天的性格,只是……正当她乐不思蜀的觉得自己依旧可以胆小如鼠的时候,偏偏……太子爷不放过她!殿下,奴婢胆小,您放手好咩?(别以为这是正统文,它也不是虐文,其实它的真身是逗比文,一个腹黑到极致的男人,认定了一女人便使出偷蒙拐骗坑所有手段,把一个胆小如鼠的女人训练成胆大傲娇并且成为自己忠实的小粉丝的逗比故事)
  • 秦汉帝国

    秦汉帝国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秦始皇创帝制、筑长城,统一文字、货币,开疆拓土,创立了不世伟业,也为后世留了诸多历史盲点。汉朝是继秦之后的又一个强大帝国,它处于中华帝国形成期的历史关口。汉武帝对外北击匈奴,开通西域,对内更化革新,创设制度,气魄宏恢,睥睨天下,创造了辉煌的帝国文明,与唐朝并称为“强汉盛唐”。汉朝所确立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延续了近两千年。中国人现在仍称自己为“汉人”、“汉族”,其文字亦称为“汉字”。
  • 十维app

    十维app

    一维是个点,二维是条线,三维成空间,四维组时间。当你能达到四维时空后的维度,你会怎么样?封神?不,这只是达到第六维度而已。夏天以最高维度引擎“十维”穿梭无限宇宙,经历无限位面。
  • 不青梅不竹马

    不青梅不竹马

    “借一借,要撞到啦,快让开……”一个穿着白色T恤和牛仔短裤的女孩骑在自行车上,而且自行车的刹车好像失控了。黑色的长发早已被风吹乱了,很显然是没有时间扎头发的。“啊~啊……”那个女孩从车上跳下来,而自行车早就飞出去了。女孩半弯着腰,双手撑在膝盖上,在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苏言,你迟到了0.0000001秒”一个高高的男生双手插在裤子的口袋里,慢慢地走过来。“严晋,你行。我愿赌服输。”苏言把飞出去的自行车拖到了车棚,然后乖乖的跑去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