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87400000061

第61章 反变法的苏轼兄弟及其友生(10)

无论赞颂或讥刺苏词的人都说苏轼“以诗为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云:“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二引《王直方诗话》云:“少游(秦观)诗似小词,先生(苏轼)小词似诗”;李清照《词论》谓东坡词“皆句读不葺之诗耳”。所谓苏轼“以诗为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从内容方面看,主要是指苏轼大大扩大了词的题材。诗的内容几乎是无所不包的,东坡词的内容也几乎是无所不包的。他以词的形式记游咏物,怀古伤今,歌颂祖国的山川景物,描绘朴实的农村风光,抒发个人的豪情和苦闷,刻画各阶层的人物。在他的笔下,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豪杰(第398页《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帕首腰刀”的“投笔将军”(第99页《南乡子》);有“垂白杖藜抬醉眼”(第233页《浣溪沙》)的老叟,也有“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的农村少女群像(第230页《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苏轼的词确实做到了“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

历代文人往往只以诗的形式来抒写自己的理想、怀抱、志向,而词似乎是不能登这大雅之堂的。但苏轼打破了“诗言志,词言情”的传统藩篱,到了他的手里,词也可以言志了。他经常用词抒写他那激昂排宕、不可一世的气概和壮志难酬、仕途多艰的烦恼,充满了理想同现实的矛盾。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了渴望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豪情;《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抒发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即希望回到朝廷,又怕朝廷难处的矛盾心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更充满了美妙的理想同可悲的现实的矛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一篇气壮山河、寄慨万端的作品,词的上阕主要是写赤壁,引出怀古;下阕主要写怀古,归到伤今。作者面对滚滚东流的长江,慨叹“千古风流人物”的一去不返,起笔突兀,雄视千古。

接着,作者寥寥数笔,为我们勾画出了传说中的古战场的雄奇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读起来,如临绝壁,如闻涛声,如见雪浪。面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作者发出了“江山如画”

的由衷赞美。正是在这里,当年鏖兵赤壁,群英聚会,一时聚集了“多少豪杰”!特别是其中的周瑜,年少英俊,雄姿勃勃,议论风生(“英发”),手挥羽扇,头戴纶巾,面对强敌,潇洒自得,从容不迫,“谈笑间”,就使“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曹军“灰飞烟灭”。

通篇充满了作者的美妙理想同可悲现实的矛盾。作者本希望像“千古风流人物”和三国时的“多少豪杰”那样建立功名,特别是希望像“公瑾当年”那样少年得志,功成名就。但是,可悲的现实却是“早生华发”,一事无成,反落得贬官黄州。于是,他不禁发出了“人间如梦”的哀叹。全词状景写人,怀古伤今,慷慨激昂,苍凉悲壮,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最足以代表苏轼豪放词的特色,被人誉为“千古绝唱”,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苏轼在词的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自然在于他创立了豪放词。同时,他对婉约词的发展也不容忽视。苏轼对柳永词风是不满的,决心另辟蹊径,但他不满柳词,并非不满婉约词,而是不满柳词中的淫词艳语。柳永也有一些格调较高的作品,苏轼却十分推崇。柳永的《八声甘州》无疑是婉约词的代表作,苏轼认为其中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等语,“不减唐人高处”。由此可见,苏轼并不因为自己另创豪放词,就贬低婉约词。相反,在现存三百四十余首东坡词中,真正堪称豪放词的并不多,东坡词的绝大多数仍属婉约词。就艺术水平看,苏轼不仅豪放词写得好,他的婉约词也不亚于任何婉约词人。张炎认为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词,“周(邦彦)秦(观)诸人所不能到”。陈廷焯也说:“东坡词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其独到处,美成(周邦彦)、白石(姜夔)亦不能到。”柳永、秦观、周邦彦、姜夔均是南北宋婉约词的名家,苏轼某些以婉约见长的词,不但不逊于他们,而且时有过之。有些论者往往只看到苏轼对豪放词形成的巨大作用,而忽视了他对婉约词发展的影响。

其实,不仅辛弃疾等豪放词人深受苏轼的影响,姜夔等婉约词人也深受苏轼影响。在苏轼以前咏物词不多,苏轼成功地创作了一些咏物词,其后姜夔等人大量创作咏物词,这与苏轼的影响显然是分不开的。无论苏轼婉约词的数量、质量还是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第314页)也是苏轼咏物词的代表作。章质夫,福建浦城人,曾与苏轼同官京师。他的原词“命意用事,清新可喜”,如写柳絮欲坠不坠之态说:“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朱弁《曲洧旧闻》卷五谓其“有织绣工夫”,而苏轼和词却“如毛嫱、西施,净洗却面,与天下妇人斗好”。也就是说,苏轼和词以本色美见长: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此词首句“似花还似非花”,正好用来评价苏轼的所有咏物词,好像是在咏物,但又不全是在咏物,而是托物拟人,把人与物写得若即若离,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落花是有人同情的,而柳絮似花却又非花,所以无人怜惜,任它飘来坠去。韩愈《晚春》诗说杨花是没有“才思”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苏轼反用其意,说杨花离开枝头(“抛家”),流落路旁(“傍路”),看似“无情”,却有情意(“有思”)。为什么说它有情意呢?你看那柔软的柳枝,正像那被愁思萦绕坏了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正像美人困极时欲开还闭的娇眼;那随风飘荡的柳絮,正像那梦中万里寻夫的思妇。令人生恨的不仅是柳絮飞尽,而且是万花纷谢,难以收拾,到处是残春景象。加之一夜风雨,早晨寻找杨花遗踪,化作了一池浮萍,多数已委身尘土,少数身逐流水。这哪里是什么杨花,简直是斑斑点点的离别之人的眼泪呀!全词构思巧妙,一气呵成;以人拟物,刻画细腻;语言清新舒徐,情调幽怨缠绵;以“似花还似非花”开头,起笔突兀,引人入胜;以“点点是离人泪”结尾,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张炎《词源》说:“东坡次章质夫杨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压倒古今!”王国维也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

咏孤鸿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第275页)是苏轼贬官黄州期间写的: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疏桐、漏断、人静、缥缈的孤鸿独往独来,词一开头就为我们烘托出凄清、寂寞、孤独、高洁的气氛。下阕集中描写孤鸿形象:因惊起飞而又频频回顾,满含幽恨而又无人理解,寒枝拣尽而不屑栖身,倍觉寂寞、凄冷。鲖阳居士云:“缺月,刺明微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我们今天大可不必这样寻求字字句句的寄托,但总观全词无疑是有寄托的。那“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鸿,正是贬官黄州,无人理解自己,但仍孤高自赏,坚持不与世俗同流的苏轼的自我写照。黄庭坚《跋东坡乐府》(卷二五)对这首词极其赞赏:“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如果说咏杨花的《水龙吟》通篇是以人拟物,咏孤鸿的《卜算子》通篇是借物拟人,那么《贺新郎》的特点则是先分写人和物,再合写其共同处境。《贺新郎》(第766页)的上阕,先为我们塑造了一位高风绝尘而又孤独寂寞的美女形象: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在盛夏(“乳燕飞华屋”)午后(“桐阴转午”),寂悄无人,只有一位“新浴”美人,摇着白色生丝织成的团扇,渐感困倦,倚枕侧卧,独自很香甜地睡着了。突然间不知谁来敲门,打断了她仙游的美梦。醒来一看,什么人也没有,原来是“风敲竹”的声音。这是一幅动态的(“新浴”、“孤眠”、“梦断”)美人图。下阕前半是石榴独芳图: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稼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石榴花真是多情,她在“浮花浪蕊都尽”即万花均谢的时节,以她那好像折皱了的红巾一样的花朵和紧紧束在一起的千重芳心来“伴君幽独”。“半吐红巾蹙”,“芳心千重似束”,简直把石榴花写活了。最后是一幅美人、石榴的合图:

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这里以秋风起,榴花凋谢而只剩绿叶,喻美人怕年华易逝而容颜渐老。她们同病相怜,美人来到石榴花前饮酒却无心饮酒,只有美人的盈盈粉泪和石榴的片片落花一起簌簌坠地而已。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认为:“东坡此词,冠绝古今,托意高远。”说这首词“冠绝古今”或许有些过誉,说它“托意高远”却是事实。这首词写于何时,难以确考。《宋六十名家词》说是作于苏轼“倅杭日”,那就是写于熙宁年间任杭州通判时。《古今词话》说是作于“苏子瞻守钱塘”时,那就是作于元佑年间任杭州知州时。前一次因为受新党的排挤而出任杭州通判,后一次因受旧党的排挤而出知杭州。而无论哪一次,苏轼的处境可说都与美人、石榴的处境相似,他是在借物抒愤,抒发他那被西风摧残而怀才不遇的苦闷。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苏轼言情词,自然也有一些无聊之作,但他的多数言情词,格调较高,他往往用白描手法,而不用某些婉约派词人爱用的香词艳语,来抒写真挚、浓烈、纯朴的爱情。如《少年游·润州代人作》(第59页):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嫦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这首词写于熙宁七年(1074)春末,当时苏轼行役在外,借佳人对行客的怀念来抒写自己对佳人的怀念,巧妙地用“雪似杨花”、“杨花似雪”这种循环往复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离别,写得回肠荡气,情深意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第141页)写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前妻王弗,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年十六适苏轼,生子苏迈,治平二年(1065)二十七岁时卒于京师。乙卯即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知密州,自王弗去世至苏轼写此词时恰为十年,故有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语。此词上阕前五句直抒对亡妻的怀念,后三句写自己仕途的失意;下阕前五句是记梦,描写梦中久别重逢的情景,后三句通过设想亡妻的孤苦进一步抒发对亡妻的怀念。王氏已卒十年,仍“不思量,自难忘”,全词直抒胸臆,真挚感人。

《洞仙歌》(第414页)写后蜀孟昶同花蕊夫人的爱情故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上阕写花蕊夫人,寥寥数语,就为我们刻画出这位贵妇人的形象:冰肌玉骨,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扑鼻,绣帘开处,明月入窗,只见她斜欹绣枕,钗横鬓乱。下阕写她和孟昶“夜纳凉摩诃池上”,他们漫步在寂静的庭户中,只见疏星闪烁,银河低垂,月色淡明,玉绳(星名)低转,表明“流年暗中偷换”,产生了一种时光易逝的淡淡哀愁。全词描写花蕊夫人形象和摩诃池夜景,均历历如画,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蝶恋花》(第753页)写墙外行人对墙里佳人的单相思: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同类推荐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欧阳修诗词选

    欧阳修诗词选

    这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欧阳修诗词文选评》分六个部分,具体介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生平事迹,选录、注解和评述了他在各个时期的诗、词、文中的传世名作,可以说是我们今天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最新最好的普及读本。
  • 世界最美的散文

    世界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一篇美文就是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让你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则故事就是一泓深邃的哲理清泉,帮你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优美的散文,教会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燃点希望。期望读者在品味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热门推荐
  • 复仇公主葬心恋

    复仇公主葬心恋

    三个拥有绝美容颜的倾世“公主”来到贵族学院,遇到了她们的死对头和几个颜值毫不比她们差的“白马王子”她们的世界,既有完美的复仇,也有完美的邂逅,但,结局,当然不会这么早结束……
  • 法则时代

    法则时代

    后末日时代末,法则之父齐瞻在云迹学院提出了被后世称为法则总则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任何事物的状态变化都可以还原为能量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必须通过法则来实现。之二法则是无形的,法则载体的改变将导致能量变化的改变。之三一道完整的法则必须包括至少一个能量入口与出口。齐瞻认为,能量可以分为阴阳两种状态,法则载体则由金木水火土五大类构成。这些被统称为阴阳五行理论。后世将这一年定为通历元年。此后,人类正式进入法则时代。
  • 惊世妖娆:异女傲苍穹

    惊世妖娆:异女傲苍穹

    (完结文)一朝醒来,她竟来到了一个以贩卖人口为生的古村,虽然农活不会做,做饭洗衣更不行,却仍是被人当作奴隶来使唤;更有甚者,居然还把她当作妖怪,想要烧死?!某女怒了!她不过就是有个异于常人的能力,想要打打酱油,混混日子,真的那么难吗?!殊不知,她正一步步陷入一个更大更深的局。痴缠不休的邪魅王爷,白衣飘飘的翩翩少年,喂喂,她想要的从来就只有那个勾人心魄的俊美男子好吗?!执他之手,打包带走!
  • 古剑奇谭之情音难觅

    古剑奇谭之情音难觅

    故事发生在百里屠苏与欧阳少恭的蓬莱决战中,两个拥有各自执念的灵魂,又将何去何从,孰存孰亡亦不可知?而此刻在黑暗的魔域,吸收天地浊气而生长的魔灵株被一股诡异的力量从魔域中牵拉而出……紫胤大劫将至,离山寻求渡劫之法;古钧相伴,远古沉睡的记忆即将复苏。伏羲降罪,万妖猖狂,人间一片混乱。神秘的始祖剑,沉睡的襄垣,又将在哪一刻苏醒……
  • 你若来我就等

    你若来我就等

    这是有关几代人的等待和希望的故事。带有先锋性质。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口才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口才课

    一本书,让你成为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学者汤姆森如此断言。在很大程度上,口才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本书立足30岁这一特定人生年龄段,总结出33堂口才精华课,从求职到升迁,从交际到办事,从营销到谈判,从恋爱到婚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教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说话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要领,学会这些技巧,你将迅速突破语言障碍,大幅提高口才能力,30岁后你将在人生的各个领域挥洒自如,无往不利,征服人生,改变命运!
  • 苍祇之永劫调

    苍祇之永劫调

    他,本是遗世独立,世无其二的琴声。她,本是艳动九天,风华绝代的清歌。他,原是世上最好的琴师。她,原是世上最妙的歌者。他,弹遍喜怒哀乐。她,歌尽悲欢离合。他,默然。她,别离。曲歌离,琴音默。。。这两人,本就是注定了离别与默然。三生七世无非一曲弦断音垮轮回永劫
  • 中国职场好榜样

    中国职场好榜样

    这是一个疯狂竞争的年代,职场是经济时代里永恒的话题,《中国职场好榜样》以“大型职场招聘季播秀”为定位,宗旨是帮助最优秀的人才找到最适合的职位,并为最令人心动的职位匹配最合适的人才。在这里你会发现,原来个人喜好可以和现实工作完美结合。节目组放眼中国亿万职场人,从中寻找最具榜样潜力的求职者和最具吸引力的心动职位,360度诠释中国职场现状,通过展现新一代年轻人的职场心态,帮助职场人树立正确的职场价值观,打造真正的“中国职场好榜样”。
  • 至尊魔女:温暖师尊俏魔妃

    至尊魔女:温暖师尊俏魔妃

    耀阳,当你在月桂树下呼唤,我又在月桂树下新生。前一个故事的终点,后一个结局的起点,前一场阴谋的牺牲者,后一场故事的终结者,都指向同一个名字:晓蝉儿。两个天生的敌人,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彼此,终在阴谋中,呈现了该有的结局。五千年后。师徒情,爱情,阴谋,友情,这一场情,有点酸,有点苦,有点温暖,还有点甜!
  • 从良夫君:跪下唱征服

    从良夫君:跪下唱征服

    将军府四小姐被从小订婚的未婚夫算计,骗入青楼,毒打一顿,魂归西天。异世顶级特工穿越而来,一切便脱离了应有的轨迹。退婚?想的美。打赢了她可以退,打不赢?这婚她来退!别以为将她活活打死的事情她可以接过不计,她没那么好欺负。算计她亲妹妹受伤?扁你。诬陷她亲妹妹私通?揍你。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爽吗?再敢算计她们姐妹,信不信让你丢一粮仓米?出乎意料的被上虞最英俊的三皇子痴缠——喂!你不是众所周知的冷面皇子?!咱不熟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