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91900000002

第2章 道教第一仙境——龙虎山(1)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坐落于江西省贵溪县西南部,是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千米,以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一百零八景着称。

它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因此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我国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之一。

龙虎山是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的祖庭,是我国道教发祥地。其山的形状若龙盘,似虎踞,风景秀美,集天地灵气,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我国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炼神丹而龙虎显现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派,兴于东汉末年,源于传统文化,因此影响颇为深远。

自古名山僧占多,道士也不落下风。那是公元61年左右,道教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为了寻找修道宝地,他带着弟子王长云游各地,无意间踏入了位于现今江西省贵溪县西南部的云锦山。

张道陵是今江苏省丰县人,他曾是太学的学生,学识渊博,声名远播,在当时吴越一带,有学生千余人,可是他在仕途上却不得志。

转眼间,张道陵已经年过半百了,而且经常身体不适,他不由仰天长叹道:想我一世饱学,竟然对自己的身体和年寿,却没有半点益处,还不如学些延年益寿的本领啊!

于是,张道陵决定离家远游,追寻长生之道。在临行前,他向众弟子告辞,其中一个名叫王长的弟子,愿意随他同去。张道陵便遣散其他学生,带着王长离开了家乡。

师徒两人游遍名山大川,先在河南省洛阳的北邙山等处修道。后来,张道陵带领弟子王长从淮河到达江西的鄱阳湖,在两只仙鹤引导下,不知不觉来到了贵溪的云锦山。只见云锦山犹如99条龙在此集结,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他大喜,视为修道福地,于是在此设坛修炼。

传说他们住在云锦山时,张道陵在山岩上发现了一本异书,他照着书中的指点,开始修炼九天神丹。

当炼到一年的时候,红光满室。当炼到第二年时,有五色云彩,覆盖在鼎上。当炼到第三年时,神丹终于炼成,有一条青龙和一只白虎同时出现在空中护卫着他,于是他把神丹取名为龙虎神丹,也把云锦山改称为龙虎山。

张道陵吃了神丹,从此成了神仙真人,开创了正一道。后来他便开始云游四海,讲道布教,当时人们称他为张天师。

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投降曹操后,张鲁和他的教徒都被迁移到今河南省洛阳和邺城一带。看到了张鲁的儿子张盛时,他拒绝了曹操的封赏,便带着张道陵传下来的剑和印,按照张天师遗训,再次回到了龙虎山。

从此,张天师的子孙便长期定居在了龙虎山,在此创建坛宇招徒传教,也同时开启了龙虎山道教文化的历史。

截止到现在,正一道世袭道统63代,历时1800余年,每代天师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先后在龙虎山建有10座道宫,81座道观,36座道院,其规模都十分壮丽豪华。

【旁注】

教派宗教的不同派别。道教在汉族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分为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教派,两大教派又分为若干小教派。

吴越是春秋时期吴国、越国故地的并称,泛指后来的江苏、安徽、浙江、上海一带地区。吴越民系是古老的江东民系,共同缔造了这片地域。

真人泛指品德道德高尚正直的人。老子、庄子等都被封为真人。在道家、道教中也用来称呼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常用作称号。

邙山广义的邙山起自洛阳市北,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市北的广武山。狭义的邙山仅指洛阳市以北的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

鄱阳湖在古代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湖、彭湖、扬澜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入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是难以胜数。

【图注】

鼎最初的鼎只是烹煮食物的容器。青铜鼎出现后,它又成为了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在周朝时期还作为一种身份象征。在道教文化当中,鼎是用来冶炼仙丹的重要器具。

【阅读链接】

传说张道陵炼成仙丹以后,看到身边弟子大多不足以附托重任,所以只服了半剂丹药,成为了地仙,开始寻找托付道教的门徒。

有一天,从东方来了一位冰胎玉质的青年,名叫赵升,天师一眼看中了他,决定将道教重任托付于他。

一天,张道陵带领众弟子登上云台峰绝崖,忽然张道陵分开众人,朝悬崖一跃而下。众弟子齐站崖边,不见师傅踪影,一时惊骇悲啼,失望而归。

只有赵升和一直追随张道陵的弟子王长站在崖边相视不语。停了好久,两人异口同声说:师者,父也!自投不测之崖,吾辈何能自安?唯有随师傅去吧!

说罢,两人一起身,朝张道陵所投方向跃去。忽然一阵风起,两弟子正好落身在师傅两侧。张道陵笑道:我知道你俩会来!

于是,张道陵在崖下将大道要术悉数传与了两人,传授完毕,张道陵服食了剩下的半剂丹药。忽然天空飞来了一只仙鹤,张道陵乘着仙鹤升天而去了。

大上清宫中的百神传说

在龙虎山诸多的道观之中,大上清宫是最早建成的道观,是由唐武宗在841年至846年间所建。

大上清宫坐落于龙虎山脚下的上清镇东边,古代这里称为仙源乡招宾里。

这里溪山环拱,传说有9条龙在这里,是神仙和灵兽聚集的地方。有民谣说:

九龙集结上清宫,天师擒妖显神通。

唯有一龙不伏法,顺水飘游遇虎凶。

这9条龙指的就是上清宫周围的天门山、台山、乌剑山、狮子山、冲天峰、应天山、西华山、乌龟山和圣井山。

大上清宫源于道教祖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时居住的天师草堂。大约在215年至220年期间,第四代天师张盛从陕南汉中迁回江西龙虎山承启道教,在此建造了传箓坛。

841年至846年,唐武宗召见第二十代天师张湛,并赐银让他在传箓坛旧址上建造道观,还赐匾额真仙观。从此,龙虎山道教历史上的第一个道观便建成了。真仙观建成之后,又经历了多次更名。

在北宋时期,符箓科教道法特别兴盛。1008年至1016年间,宋真宗召见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吏部授篆,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

1113年,宋徽宗召见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设法坛做法事,在朝堂上,张继先给宋徽宗呈奏时,张继先说宋徽宗显露出了赤马红羊之兆,便请求皇上修德。宋徽宗便把上清观升格为上清正一宫。

1310年,元武宗再次把上清正一宫更名为大上清正一万寿宫。直至后来1687年,康熙为了弘扬正一道,为上清宫御书宫额,更名为大上清宫。

据清代《留侯天师世家宗谱》记载:檐际悬圣祖仁皇帝御书‘大上清宫’额。由此大上清宫这个名字便一直延续至今。

大上清宫是天师张道陵及历代正一道天师祈祷、打醮、拜神和举行重大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他们也在这里隐居练道、修真养性和静心练丹,这里是道教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地方。

大上清宫整个建筑以三清殿和玉皇殿为中心,另外还建有紫微殿、后士殿和东隐院等。据1740年妙正真人娄近垣所编纂的《龙虎山志大上清宫新制》里记载,当时大上清宫中的殿宇多达二三十座。

在这些宫殿里塑有天神、地祗、南星北斗、三十六天将、二十八宿星和六十甲子等神像数百尊,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神灵世界最高领导机构,故有神仙所都和百神受职之所的美誉。

大上清宫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还因为我国古典名着《水浒》里有大上清宫的有关故事。

在《水浒》里讲,当年洪太尉受大宋仁宗之命,到龙虎山宣请张天师进京祈禳瘟疫,不料在上清宫伏魔殿误放了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在镇妖井内镇锁着的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共108个魔君。魔君出世后,便成了后来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将,所以,人们说龙虎山是梁山好汉的出生地。

但据传说,当年洪太尉放走的是118个魔君,这些魔君直冲上半天后,在空中散作100多道金光。此时张天师在京城做法事时已经感知群魔出来了,就迅速念咒擒拿,而其中10个魔王拼力抵挡天师法力,让其他108个魔君逃走了。

而抵挡天师法力的10个魔王终究敌不过张天师的法力,被张天师一一降伏了,最后被点化成龙虎山的十不得。因此,当地流传一句民谣:龙虎山中十不得,若有一得天下了得。

在大上清宫中不仅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还有绚丽豪华的宫观建筑,但后来都因战火破坏或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已经倒塌或损毁。存留下来的伏魔殿、东隐院、善恶分界井、梦床、神树和传说中的镇妖井等古迹,仍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旁注】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要求保持清静、整洁和庄严。修道的方法众多,就是求清静无为和离境坐忘,安静自然为本。

灵兽与普通兽类不同,具备灵性的兽类均可称为灵兽。灵兽一般集结在山灵水秀,自然环境极好的地方,在道教中,灵兽出没的地方一般都是修道宝地。

符箓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也称符字、墨箓和丹书。道教认为,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

打醮指道士设坛为人做法事,是道教求福禳灾的一种法事活动。皇室举办的打醮活动一般是为了祈求保佑国运昌隆,也有为了得到子嗣等而举行的打醮。

天神泛指神仙﹐包括主宰宇宙的神和主管日月﹑星辰﹑风雨和生命的神等。他们都有不同的职位和能力,大多都有帮助趋吉避凶、赐福予禄,增添寿数的能力。道教中的天神有元始天尊和玉皇大帝等。

地祗指属于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括土地神、社稷神、山神与河神等,道教文化认为玉皇大帝是宇宙中至高无上的神灵,因此他们都听令于玉皇大帝。

国师又称帝师,是古代天子帝王封赐给德学兼备的僧人或道士的尊号。我国的国师称号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始的,但是这个称号在印度很早就存在了。

真仙观即大上清宫,始建于唐代,原为张道陵修道之所。真仙观是它最初建成时所用的名字。它左拥象山,门对泸溪,面云林,枕台石,是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故有仙灵都会和百神受职之所的美称。

【阅读链接】

与镇妖井同样广为流传的井还有在东隐院旁的善恶分界井。善恶分界井位于东隐院的院墙外。

据传说,这口井能够映照和判断出人的善恶是非。百姓之间解决不了的复杂纠纷,只要打开井盖照一照,便会是非分明。所以,每当百姓们有什么冤屈找张天师诉说的时候,张天师便会让与事件相关的人到井口照一照,善恶真伪就一清二楚了。

天师府的神道合居盛景

大上清宫是历代天师讲道布教的地方,而天师府则是他们生活起居的地方和掌管天下道事的总署。

它的建筑雄伟豪华,有南国第一家的美称。

天师府是在1105年,由宋徽宗始建于龙虎山脚下的上清镇关口,全称为嗣汉天师府,它是道教最早的发祥地,并被尊为道教的第三十二福地。

天师府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它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由于道教大多是兴起于山泽草莽之间,并且道士们都追求超凡脱俗和清静无为的境界,所以天师府内种植了很多奇花名木,也是暗寓此地为仙境。

天师府整个建筑工艺群是由府门、仪门、玄坛殿,提举署、法篆局、万法宗坛、大堂、三省堂、观星台、灵芝园和厢房廊屋等组成,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道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

天师府的外观具有浓厚的神秘氛围,红墙深院,彤壁朱扉,给人以神道合居的气势,并且以八卦铺地,显示了浓厚的道教底蕴。

天师府坐北朝南,高大宽阔、面河而立、气势雄伟。门前庭院正中镶嵌着太极八卦图。八卦在道教里是代表宇宙间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而太极图则是显示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和动态平衡的道教哲理内蕴。

天师府府门上有一对抱住楹联:

麒麟殿上神仙客,

龙虎山中宰相家。

这副对联是明代尚书、大画家和大书法家董其昌的手笔,它形象地表达了龙虎山正一道天师既是神仙又是宰相的双重显赫地位,同时也阐明了正一道与历代皇权的密切关系,以及人们对追求成仙的渴望。

在院门后,有一条100余米的鹅卵石铺成的宽阔甬道直通二门。二门前东为玄坛殿,西为法篆局和提举署,但后来都被毁了。

二门门联写的是: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这副对联不仅表明了历代天师道高德重,使龙虎也服伏、鬼神也钦佩的历史事实,同时也表明了道教要求信徒必须修道养德的教理教规。

过了二门是一个大院,院中间是天师府的主建筑玉皇殿。殿门的外面两侧矗立着两个雕龙石柱,殿门的下面是雕龙石阶,石阶下就是有名的灵泉井。

相传,这口井是南宋着名道士白玉蟾奉正一道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法旨所凿。它的泉水清澈甘甜,所以取名为灵泉井。历代天师做道场前敬天官、地官和水官都用这口井里的水,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法水井。

还传说这口井有2.7丈深,并与四海相通。当时挖凿的时候,曾惊动了龙王。

龙王问:为何要挖得那么深?

天师说:我要借四海之源,用来演法炼丹。

同类推荐
  •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学生热爱科学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热爱科学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 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大学生幸福心理课

    大学生幸福心理课

    本书以心理健康知识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帮助大学生用更积极阳光的心态去追求幸福人生为目的,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惑,如自我成长、学习困惑、人际交往、情绪困惑、压力管理等,展开了系统的阐述。本书结合当前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新时代对个体积极心态,以及高心理素质的要求,通过“身边故事”“理论快线”“ 探索自我”“实训操练”“感悟成长”五大模块,突出心理课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环环相扣的内容设置,让大学生在实战体验中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本书精选了余显斌的数十篇作品,这些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精美、想象奇特,精彩纷呈。中小学学生阅读这样一本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对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会大有帮助。本书收录的作品,不是名著,但是属于好作品;没写重大题材,但大都真实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没有高深莫测的技巧,但或平实、或奇巧、或清新可人、或浓郁奔放,更适合青少年读者学习、借鉴。
  • 学校网络安全与教育活动

    学校网络安全与教育活动

    《学校网络安全与教育活动》立足学校教育与管理,理论结合实践,是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校长、老师们集思广益、辛勤笔耕的结晶。注重实际,使学者学了感觉有用,确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得上;针对性较强,主要面向师范生和一线中小学老师;与实际结合紧密,尤其与“新课改”联系密切。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的初恋

    易烊千玺的初恋

    易烊千玺的初恋!大家快关注我吧,惊喜不断,精彩多多!
  • 孤骑战歌

    孤骑战歌

    一个忘却了名字的骑士,站在整个世界的对立面,陪伴他的,只有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一个人如何一步步打破所谓的权威,一个骑士如何一步步走向最高点,俯首整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绝对的荣誉,哪怕这个荣誉只属于一个人。
  • 末世虐杀者

    末世虐杀者

    飞向地球的陨石燃尽殆尽,末世却悄然降临。主角意外获得虐杀系统,走上进化之路。随着末世进化狂潮的愈演愈烈,外星来客却突降地球,末世的降临是阴谋还是意外?看王辉如何破解迷雾走出地球走向巅峰强者。
  • 隔墙有耳

    隔墙有耳

    本稿件并非要釜底抽薪,去探讨人权和隐私等跟告密相关的问题,只是希望通过讲述告密史上一些人和事来让人们欣赏一下,这些古代肮脏的幽灵到底给他们自己和历史带来了什么,他们那种为告密而不要脸,甚至是不要命的“勇敢行为”是怎么修炼成的。
  • 噬心魔诀

    噬心魔诀

    东域朝万家,西域满天沙,南域千重山,北域风雪寒,中域精灵城,远古精灵皇,八面无尽海,长年绕四方。百族林立,万朝争霸,群魔乱舞,数不尽的珍禽异兽、强悍族群,看不完的绝美风景、死亡禁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精彩生活。遭人背叛,修为尽废却得强者相助,修得无上神功,重踏修行之路。看纨绔少年远离家乡,如何从最底层一步步爬起,和嗜血的妖兽厮杀,和贪婪的人性博弈,和大势力对立,然后——亡命天涯。加群:549932871给予建议和支持!
  • 黄粱梦三国

    黄粱梦三国

    在那算术用尽,纷争不断的年代,他因黄粱一梦悄然出现在此,三国,一个被世人熟识的年代,却诞生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经世之才,其文韬武略即使是孔明、吕布等俱都汗颜。风云变幻,一切都已超出命格,他为何出现?只待你去探索。
  • 徒儿嫁到:师父快到碗里来

    徒儿嫁到:师父快到碗里来

    世人都道:宁惹阎罗王,勿惹君云亦!众人视他如猛虎,避如蛇蝎!却唯有一人,信他,恋他,戏他!即便在火刑场上,她全身血迹斑斑,仍认真启唇道,“师父是天下最好的人!”他承受无尽孤寂,直到遇到了她,才找到一丝温暖,当然除了……“师父,你看起来,肤白貌美易扑倒……”某女星星眼,挥舞着小爪子,一副饿狼扑食的模样。“嗯……你该吃药了!”她举起苦涩的药碗一饮而尽,伸向他,“师父,快到碗里来!”
  • 末日牧场主

    末日牧场主

    植物大战僵尸可以有!塔防可以有!法师可以有!战队可以有!近战法师可以用!精彩格斗可以用!符文可以有!炼金术可以有!符文镶嵌可以有!女巫大锅可以有!全处全收可以有!经典好书可以有!收藏可以有!那啥,还等什么,收藏吧!
  • 太初无上

    太初无上

    这里有波澜壮阔的场景!这里有创造世界的艰辛!这里有中国农民的伟大!这里有全新书写的玄幻!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赏,收藏!推荐!评论!评论是主角前进的方向!收藏是作者写作的动力!推荐是您对作者的肯定!
  • 苍天穹主

    苍天穹主

    一个充满杀戮,血腥的世界。一个被天道所抛弃的世界。天道无情,苍天有眼,冷观万界。强者如林,逆天而上。荒城少年,不畏艰险,披荆斩棘,终成苍天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