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95200000023

第23章 建筑艺术(6)

妙应寺即白塔寺,位于北京阜成门内。辽道宗寿昌二年(1096),曾在此修建过一座佛舍利塔,后来此塔毁于兵火。元世祖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上修建一座喇嘛塔。这一工程由尼泊尔人阿尼哥主持,经过8年精心设计修建,于至元十六年(1279)竣工。白塔通高50.9米,基座面积810平方米,从下至上由塔座、塔身、相轮、华盖和塔刹五部分组成。塔座高9米,分为3层。下层为护墙,平面成方形。中层与上层均为折角须弥座式,平面呈现“亚”字形,四周均向内递收二折,形似房屋的四出轩。其转角处有角柱,轮廓分明。上层须弥座上周匝放有铁灯龛。大须弥座式基台之上为一巨型覆莲座,以砖砌筑并雕出的巨大的莲瓣,外涂白灰。莲座外尚有五道环带形“金刚圈”,用以随托塔身。塔身为一巨大的搜钵,形如宝瓶,也叫塔肚,直径18.4米外形雄浑稳健,环绕七条铁箍,使塔身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塔身之上又是一层折角式须弥座,用以连接塔身与相轮。相轮层层拔起,下大上小,呈圆锥形,共13层,故名为“十三天”。相轮是鉴别此类塔年代的标准。凡早期喇嘛塔,十三天部分较为粗壮,下大上小,形如圆锥。而到了明、清,这一部分上下的大小逐步接近,不少清代喇嘛塔的十三天相轮几乎接近圆柱形了。华盖之上就是塔的最上部分——塔刹。佛塔的刹顶多作仰月或宝珠,而此塔刹乃为一铜制小型喇嘛塔,高4.2米,重4吨,金光闪烁,耀眼醒目。

四、科学建筑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任用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王恂进行一次规模巨大的历法改革。郭守敬首先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于仪表”的正确主张。在元世祖忽必烈的大力支持下,在历法的改革中,经他的手创造了许多技术含运很高的天文仪器。当时,他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站,位于河南登封告成的观星台,就是当时全国的中心观测站。观星台是我国天文科学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和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我国天文史和建筑史都有很高的价值。

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建筑,也是世界上一座著名的天文科学古迹,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台的型制是由台身和石圭组成,台身形状似搜斗,系砖石结构,台高九点四六米连台顶小房通高12.62米,台上方每边宽8米,底边每边长16米。台身四周筑有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簇拥台身,使整个建筑布局,显得庄严而巍峨;台顶各边砌有女儿墙,台上放有天文仪器,以观天象。北壁正中有一直立的凹槽,正对量天尺。量天尺又称石圭,以36块青石平铺而成,全长31.19米,合元朝钦天监表尺一百二十八尺,宽四尺五寸,厚一尺四寸,石圭南头有注水池,北有排水孔。

1975年经北京天文台测验,证明其方向,正在当地子午线上,即正南北方向,量天尺上边的平面上,刻有两条水槽与水池相连,目的是装上水检验圭面是否平正。它的原理是用观星台的立槽代替高表,用量天尺代替石圭,而且都增加长度,高表由八尺改为四十尺,石圭长达一百二十八尺,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精确度,据测量其楮确度,可达两毫米左右,相当于太阳天顶距误差1/3角分,比晚于它300年的西方最精密的天文观测还要精确。

五、园林陵墓

元代,皇家园林以万岁山(今景山)、太液池(北海)为中心发展。当时将太液池向南扩,成为北海、中海、南海三海连贯的水域,在三海沿岸和池中岛上搭建殿宇,总称西苑。在宫廷之内有宫后苑(今故宫御花园),宫廷外的四面东苑、西苑、北果园、南花园、玉熙宫等,近郊有猎场、南海子、上林苑、聚燕台等。此外,明代还大建祭坛园林,如園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等;庙宇园林也开始盛行。

狮子林是元代园林的代表,坐落在苏州城东北楼门内。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称,很多石峰形像狮子,因而得名。假山内外上下盘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由于它原是寺之后花园,所以狮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征,与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并论。山腹中空灵曲折,宛如迷宫的洞穴即象征佛的法力无比。另外园内还有“燕誉堂”、“卧云室”、“问梅阁”、“真趣亭”等建筑。园内长廊四面贯通,廊壁上嵌有书条石刻,皆为名家书法佳作。

元朝皇帝没有留下陵墓,这是因为元朝皇帝的葬仪和其他朝代不同。据叶子奇《草木子》记载,元朝皇帝死后,是不用棺椁的,也没有殉葬品,其葬仪很奇特,只是“用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然后挖一条很深的坑埋入。地面堆土后,再“用万马蹴平”,并派一支队伍把这一地区暂时封锁起来,等到青草长成,一点也看不出痕迹后才解除封锁,撤走队伍。因此,后世就很难发现元代皇帝陵墓之所在了。

明清建筑

明清在建筑方面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蜂,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宫式建筑由于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官式建筑已完全定型化、标准化,在清朝政府颁布了《工部工程作法则例》,民间则有《营造正式》、《园治》。由于制砖技术的提高,此时期用砖建的房屋猛然增多,且城墙基本都以砖包砌,大式建筑也出现了砖建的“无梁殿”。的由于各地区建筑的发展,使区域特色开始明显。在园林艺术方面,清代的园林有较高的成。

一、城市建设

明清时期,城市数量迅速增加,都市结构也趋复杂,全国各地均出现了因各种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军事据点,交通枢纽,而兴起的各类市镇,如景德镇,扬州,威海卫,厦门等,此时大小城市均有建砖城,护城河,省城府城州城,城,皆各有规则。现存保存比较完好的是明西安城墙。它始建于明洪武三至十一年(1370~1378),是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明隆庆四年(1570年)又加砖包砌,留存至今。明西安城的西、南两面城墙基本和唐长安皇城的城垣相同,东、北两面墙向外扩移了约三分之―。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呈长方形,南垣长4255米,北诅长4262米,东垣长1886米,西垣长270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四面各筑一门,每座城门门楼三重:闸楼在外,箭楼居中,正楼最里,为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与围墙连接形成贫城。在城墙四角各筑角楼一座。城墙上相间120米还有敌台(马面、嫩肖)98个,自上筑有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存物资用。城墙顶部外侧还修有雉堞(垛墙)共5984个,上有垛口和文口,供射箭和瞭望用,内侧修有女墙无操口,以防行人坠落,城外有护城河环绕。整个城墙气势雄伟,构成一个科学严密的古城堡防御体系。

钟楼座落在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楼上曾有大铁钟一口,每晨击钟报时,故名钟楼。高36米,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在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1582)移建于此。钟楼从下向上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呈正方形,四面开券洞门,由地平至楼顶通高36米。楼深广各五间,环以回廊,凭栏四塑,可饱览古城全貌。楼分两层,三重檐四角攒顶。楼檐四角如凤展翅,绿琉璃植盖的攒顶上为金色宝顶,一层墙壁刷白,显得雍容华贵,似唐风尤存。

二、建筑组群

此时期建筑组群采用院落重叠纵向扩展,与左右横向扩展配合,以通过不同封闭空间的变化来突出主体建筑,其中以北平明清故宫为典型,此时的建筑工匠,组织空间的尺度感相当灵活敏锐。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域完善的宫殿建筑群,藏有许多艺术珍品,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宫殿。旧称紫禁城,在北京市中心。

明永乐四年始建,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至今560多年中历经24个皇帝。虽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仍保留原来布局。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周围宫墙长约3公里,四角屹立风格的瑰丽富饶脚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壁垒森严的城堡。故宫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利的主要场所。明、清两代统治者的重大典礼都举行于此。主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高28米,是故宫最高大堂皇的殿堂。当年帝王升座时,殿前鼎燃香烟缭绕,殿廊金鼓齐鸣,文武百官缅拜行、礼同呼万岁,一派威严气氛,使人望而生畏。中和、保和殿分别为古代帝王阅览奏章和科举殿试的场所。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等,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妃们居住、游玩及奉神的地方。故宫南面为南北狭长的前庭,有天安门和端门,形成宫门前面建筑的前奏。

正门即午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筑迥然不同。故宫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故宫还保存大量珍贵文物,是历史和历史艺术的重要资料,是中国古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故宫已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三、单体建筑

明清建筑具有明显的复古取向,官式建筑由於形式上斗拱比例缩小,出檐较短,柱的生起,侧脚,卷杀不再使用梁坊的比例沈重,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故不如唐宋的浪漫柔和,反而建立严肃,拘谨而硬朗的基调,明代的官式建筑已高度标准化,定型化,而清代则进一步制度化,不过民间建筑之地方特色十分明显。但也有极少数特例,如北京故宫线条复杂的角楼。

飞云楼在万荣县解店镇东岳庙内,相传始建于唐,现存者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重建。楼面阔5问,进深5间,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总高约23米。底层木柱林立,支撑楼体,构成棋盘式。楼体中央,四根分立的粗壮天柱直通顶层。这四根支柱,是飞云楼的主体支柱。通天柱周围,有32根木柱支擎,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平面正方,中层平面变为折角十字,外绕一圈廊道,屋顶轮廓多变;第三层平面又恢复为方形,但屋顶形象与中层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顶。

飞云楼体量不大,但有四层屋檐,12个三角形屋顶侧面,32个屋角,给人以十分高大的感觉。各层屋顶也构成了飞云楼非常丰富的立面构图。屋角宛若万云簇拥,飞逸轻盈。此楼楼顶,以红、黄、绿五彩琉璃瓦铺盖,木面不髹漆,通体显现木材本色,醇黄若琥珀,楼身上悬有风铃,风荡铃响,清脆悦耳。

飞云楼楼体精巧奇特,像这样造型繁丽的建筑在宋元绘画中出现很多,但实物保存极少,所以它具有重要的价值。

广西容县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建在容县东门的古经略台上。阁三层,楼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底层扩展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外观三层檐,歇山顶,高13.20米,屋擔挑出很大而柱高甚低,感觉比一般楼阁的出擔节奏加快,使得真武阁不象是一座三层建筑,倒很像是一座单层建筑而有三重屋檐,有强烈的韵律感和动势,但又较一般重檐建筑从容和层次鲜明。再加屋坡舒缓流畅,角翘简洁平缓,给全体增加了舒展大度的气魄,非常清新飘逸,是充分表现中国建筑屋顶美的杰作。底层平面比上二层大出很多,也使轮廓更显生动。真武阁不以浓丽华贵取胜,而以轻灵素雅见长。全阁用了近3000条坚如石制的铁黎木构件,全部外露木面,一律为灰黑色,三重屋面则是绿瓦灰脊,色调极淡雅柔和。登阁远望,隔着南岸广阔的平原,东南山岭巍然逸立,气势雄壮。阁本身高13米,加上台高近20米,也是周围区域观赏的对象。

在楼层有四、五根金柱,贯穿二、三层,其柱脚悬空,下离二层楼面5至25毫米,形成此建筑的一个特点。

同类推荐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 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 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本对经典电影评论的著作。我们仅拥有今世今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有些事是我们无法忘记的,有些人是我们忘记不了的,正如那些值得回味一生的电影——当影院中灯光骤熄,帷幕拉开,仿佛就是梦的开始。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情节与故事,那些在光影中既模糊又清晰的容颜与身影,那些具有穿透心灵力量的对白与歌声,是你的,也是我的,越远了越近,越久了越真……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热门推荐
  • 卿本佳人之妖孽找上门

    卿本佳人之妖孽找上门

    前世,她乃绝世忠狗一枚。他让她向东,她绝逼不敢往西,他让她舔骨头,她绝逼不敢把骨头吞下去。前世,她乃绝世痴情种一枚。他夜夜笙歌,佳人在怀,寻花问柳,美妾成群。她浴血杀敌,一腔孤勇,伤痕累累也换不来他一句慰问。前世,她乃冷情杀手一枚。他让她杀的人,她绝对不会留人性命,包括她最亲近的妹妹她都能眉头不皱一鞭挥下去。他是她的神,她是他的神经病。可是为什么呢?蛰伏十三年余载,她助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过因为他当初对她说的那句话:“独孤,本王这一生,只会留你一人。”可是最后,毁掉她的,正是当日说只留他一人的她。他当着她的面肆意凌辱那个曾经说过要陪她一生一世的人,他挑断了他的手筋脚筋,一刀一刀在他身上划出伤口,那刀子还是她曾经为了对付敌方来的密探而曾经在最毒的蛊虫里泡了九九八十一天取出来的刀子。蛊虫一旦入身,无药可救。蛊虫一点一点蚕食他的肉体,他无声承受,可嘴型却是:“独孤,这一世你看错了人,下一世我宁要天下,也绝不要你。”“呵呵。”女子轻声嗤笑,嘴型却分明是:“这一世,已足矣。”冰冷的镣铐刺激着她的感官,她轻轻扭转手腕,镣铐上的细小尖刺毫不留情的刺进她的皮肤内,她用此保持着清醒,双目赤红的看着对面那个正在施以酷刑的男子。“今日,你毁了他,便是毁了我。”哀莫大于心死。这一世,她亦无心,亦无情。一直想写一个女主强大的文,今天终于开始动笔了,不,确切的说,动电脑。女主强大,喜欢强文的戳进来。衷心希望点烟的第二本书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衷心的希望点烟的第二本书能得到大家的待见。碎碎念ing好了,简介无能,希望得到更多的的稀罕就照。另外,平安夜喽,大家有对象的搂对象,没对象的……呆子,还不赶紧表白去!作死,其实人家是要孤独终老的,多好~~~
  • 烽火线

    烽火线

    崔明和姚大宝一对好基友,选择了二次穿越去寻找那段遗失的爱情,他们在烽火狼烟的抗日战场上面做着各自的努力。也许你要问这是我说你们,我只能回答你:当战争选择你,你没有拒绝的权利,那时候你已经死了。不要去抱怨什么,世界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活着,那就最好的结果。
  • 天才布衣

    天才布衣

    身怀绝技的阳光少年叶子轩,为了突破瓶颈,前往繁华都市历练人生,只是他的出现,尘世立刻掀起一番风云,恩怨情仇,机关算尽,最终兄弟追随,红颜相伴,成为一个只手遮天的人物。
  • 仙神乱舞

    仙神乱舞

    身为烘炉、心为造化,精气为炭,魂在炉中烧!少年景云一念执着,只为自在逍遥。以大机缘、大毅力,一路披荆斩棘;克服大恐惧、大残酷,金钢百炼,铸就不朽灵魂。“漫漫仙路,凡挡我道者,皆杀之!”
  • 首席大人玩够了没

    首席大人玩够了没

    他折磨她,摧残她,却在看到她隐忍,逆来顺受的时候,为何心痛了?当爱意生起的时候,身边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阴谋,冰冷的楼道间,她滚落了下来,血水如毒绽放,赤红了他的眼……五年后,真相蔓延……他与她,又该何去何从?
  • 灿白你知道吗

    灿白你知道吗

    学会不再哭泣,学会不再透露自己的感情,他们说你冷血,你却只是在哪里微笑,你知道,没有必要试图让别人了解你,知我者为我分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带来吵闹,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感动,却不能流泪,因为一旦放任自己的感情,怕会让自己泣不成声。相爱的人不会因为一句分手而结束,更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真的做到一次不忠百次不容。相爱的人会在感情的曲折里一起成长。只要经过一个曲折熬了过去爱就又增长了点,又一个曲折熬了过去大家学会珍惜对方一点。一路下去爱越来越深,只会深深的相爱着,懂得对方的好,不会再分开。
  • 千墓

    千墓

    乱世买黄金,盛世买古董。花季少年莫小鱼被盗墓鬼魂附体,手把手指导着他盗墓挖坟,拾宝捡漏,想不暴富都难,有道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校花同桌,考古教授的千金,盗墓女贼,拍卖公司的白领御姐纷至沓来,额……
  • 红尘来去梦一场

    红尘来去梦一场

    毕业那年,我做了错误的选择,这个选择让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多年以后,依然让我难以回首!
  • 难国

    难国

    一个普通的学生,因为一起突发事故,莫名其妙地死了。又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某个和原本的世界相同又不同的世界
  • 逆魄苍穹

    逆魄苍穹

    命运就是用来改变的,一个废物遇到了一个灵魂,逆天变成了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