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07500000010

第10章 岁月如歌(1)

天子山上天子阁

在巍峨的天子山上,矗立着一座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的楼阁——天子阁。它凝结着深圳市人民对张家界市人民的深情厚谊,也凝结着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本文所讲述的,就是为天子阁的引资和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张远喜的故事。

1992年7月,应湖南省委、省政府邀请,以市委书记李灏为团长的深圳市党政代表团来武陵源观光。站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天子山上,客人们深为眼前的奇山异水所陶醉,于是李灏便给当时陪同的张家界市委书记赵杰兵建议,在天子山上建一座楼阁,同黄石寨的六奇阁交相辉映,赵杰兵书记回答:“我们是有这个想法,只是缺乏资金。”李灏书记当即表示:“你们建,资金我们可以赞助!”言谈笑语之间,便达成了一项“君子协定”。

转眼到了1992年年底,赵杰兵书记即将奉调进京,他想起建天子阁的事,虽未正式达成协议,但未尝不是一次机会,便指示武陵源派人去深圳市联系,孰料第一次派出的人马无功而返。1993年元月,时任武陵源区旅游局局长的张远喜奉命南下,临行前区长卢建国交代,此去深圳能争取20-80万元的资金回来,就算大功告成。

受命之后,张远喜深感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试想,连区委主要领导带一班人都没摸着门路,他一个小小旅游局长,能将事办成吗?躺在床上,张远喜夜不能寐,怎样找到线索呢?思来想去,张远喜心中一亮,我不是有些朋友在深圳吗,对,就通过他们搭桥。他翻身下床,翻遍了20多盒名片,抄下了几个重点联系对象的通讯号码和地址,张远喜觉得有谱了。

临行之时,张远喜又找到了梅兴保副市长,请他给深圳市常务副市长王众孚写封信,梅副市长爽快地答应了。之后,张远喜来到省城,请省政府协作办主任刘荣焕给深圳市政府协作办主任杨立耕写信,促成此事。拿到了这两样“尚方宝剑”,张远喜顿时陡增了几份引资成功的信心。

这年12月10日,张远喜只身一人,来到了深圳。

通过朋友和秘书们的热心引荐,张远喜很快便见到了李灏书记兼市长,这位深圳特区的一把手日理万机,对他半年前在天子山的表态“想不起来了”,好在当时同去的王众孚常务副市长作证“确有此事”,李灏书记才答应考虑。但没有想到特区人办事特快,第二天便通知张远喜到市政府汇报方案。张远喜一惊,心里慌张起来,此番来深圳,虽是专为建阁一事游说,但怎么建“天子阁”心里并没有底,更别说图纸资料了。好在老张久经沙场,随机应变,就在去深圳市政府的路上,临时在脑子里勾画了“建阁方案”。

汇报会上,张远喜控制紧张心情,一条一条地说开了:建天子阁的目的和意义;通过了专家论证,完成了招标设计;建阁地点已选好,正在征地拆迁;计划建筑面积多少、高多少等等,最后,大着胆子报价:237万元。张远喜话音一落,主管旅游的市长助理欧阳杏便干脆地表了态:“行,237万元全给了,签个协议,专款专用,主要用于主体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当地政府解决。”

此时的张远喜的一颗心乐得差点蹦出来,赶忙美滋滋地喝了一口水,才使自己镇定下来。回到宾馆,禁不住手舞足蹈,眼眶里噙满了激动的泪水……他实在没有想到,事情会办得如此的快捷和顺利。

然而,虽然天子阁的引资顺利解决,但天子阁的建设却历尽艰难。工程上马首先便遇到了搬迁的难题。由于天子阁选址位于索溪峪风景区通天子山景区的要道口,征地30多亩,需拆迁的个体摊点多达40多家。个体户们听说要他们搬家,断他们的“财路”,一时像开了锅的水,纷纷反对。有几位上年纪的老太太更是豁出命来不让步,扬言要“碰死在地上”。在开了几次会进行耐心的动员和宣讲政策后,张远喜作出了“三天搬迁,否则强制性拆除”的决定。说也奇怪,平时闹嚷嚷的人见张远喜来了硬的,乖乖地在三天内全部拆走。

1993年5月18日,天子阁破土动工了,然而时运不济,两个月后的“7·23”特大洪灾使天子山中段公路交通一年,原计划100多万元就可完成的主体工程因建材物价暴涨,远远超过预算。于是,张远喜又打点行装,再次南下深圳请求增补经费,几经周折,深圳市政府答应再给100万元,前提是湖南省政府也支持100万元。省政府财政吃紧,拨出100万元实在困难,张远喜先后10多次往返省城,找周时晶、王克英副省长,陈邦柱、杨正午省长,软磨硬缠,终于要回来85万元。又通过朋友介绍,在株洲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引进资金250万元,总共筹集了近800万元资金。

一波三折。天子阁自1994年5月恢复施工后,不到两个月,又碰上1835省道茅溪路段修建水泥路,致使市区通往天子山镇交通中断近3个月,工程所需材料要绕道永顺、桑植运往天子山顶。一些特殊材料本地无货,琉璃瓦从福建购买,花岗石从广州、四川购买,沿途时有车匪路霸骚扰,让人提心吊胆。那段日子里,张远喜常常夜不成眠,心急如焚。

从1993年元月起,3年多的时间里,张远喜为天子阁的引资和建设奔波劳累,付出了太多太多。他年岁渐高,身体多病。1993年4月张远喜去深圳取款,突发胆道炎,生命垂尾,吓得同去的两位小伙子都哭了,经过抢救,住院20多天才康复。张远喜的爱人患精神病,经常卧病在床,老张一出差就是十天半月,家里常常乱的不成样子。老张清楚地记得,1995年临近春节,张远喜约好和武陵源区长陈初毅去长沙争取资金,别人家都忙着置办年货,而老张家里却冷冷清清。正当张远喜打点行装准备出发时,躺在躺椅上的妻子紧紧抓住她的手:“老张,都要过年了,这次能不去吗?这几天我感觉有点不对劲,恐怕这年我……”站在一旁的小保姆也禁不住流着泪对他说:“张伯,您就不去不行吗?要过年了,我也该回家了,您就留下来照顾伯母,您看看,她都这样了,您还……”张远喜强忍着泪水安慰妻子,毅然踏出了家门,待他办完事从省城赶回来时,已是除夕之夜,家里已做好团圆饭等他回来,回家过春节的儿女们都瞪着一双诧异和不满的眼光看着他……

如今,天子阁已巍然耸立在天子山上,成为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迎接八方来宾。张远喜,这位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架起了特区与老区人民的“连心桥”,为景区建设画上了精彩的一笔。天子阁,是他和许多奉献者构造的一座无字丰碑。

二十年苦圆求水梦

20年沧桑,几代人奋斗。挖山5万4千立方,投工160万个的寒溪沟水库大坝,终于在群山峡谷中崛起。

“有女莫嫁青安坪,

巴桶背水背死人,

养的后生打光棍,

养的姑娘嫁远门。”

——这首不知起源于何朝何代,满含苍凉辛酸的民谣,将成为既往的历史了!1994年11月下旬,当记者和市、区水利部门的同志一起驱车来到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罗塔坪乡槟榔村的寒溪沟水库,只见一座巍峨的水库大坝崛起于青山峡谷之中,横刀立马般拦截了一湾平展如镜的湖水,两岸奇峰倒映,眼底风光尽收……同行的区水电局局长白宏桥告诉记者:寒溪沟水库大坝高46米,宽92米,水库建成后,解决了青安坪、罗塔坪两乡3200亩稻田灌溉和2300多人的饮水问题,是永定区政府为两乡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也是两乡群众自力更生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结晶。

几度参与寒溪沟水库建设的老工程师王子才告诉记者:因为干旱,青安坪的老百姓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忙于挑水;1990年天旱,区政府派消防车给老百姓送水;1991年天旱,乡政府所在地的居民只好花2.5元一担的高价买水度日。每到春耕时节,在这里你会看到一道特殊的风景——牛角上挂灯笼抢水犁田,这是青安坪农民独有的耕作方式。因为这里的田保不住水,如果不抢在雨季把田耕好,就会耽误一年的阳春。碰到雨水少的年份,青安农民等水犁田,往往要经过几次甚至十几次才能把一丘田整好。青安的田往往同时留两个“函”,一个供洗衣,一个供吃水。出现病虫害,农民打药也不能同时打,否则吃不成水。水,折磨了青安坪、罗塔坪两乡多少代人;水,成了他们祖祖辈辈渴盼的罕物。王工程师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70年代他和县里的几位技术员去青安坪勘察水源,在田头碰到一个捉青蛙的七、八岁的小男孩,技术员逗他,他爱理不理,可一听说是找水的,小孩子的态度180度转弯,飞跑进屋里去叫父母,热情地接待这几位“尊贵”的客人。

为了得到清澈甘甜的生命之水,青安人想尽了一切办法,就地修水库,从200多米深的澧水河里抽水,但所有这一切努力或是因为蓄不住水,或者因为代价太高而作罢。1974年,原大庸县人民政府决定,在邻近的罗塔坪乡槟榔村境内修建寒溪沟水库,从此,一场马拉松式的水库攻坚战开始了。由于工程浩大,国家财力有限,寒溪沟水库时断时续,几上几下。20年来,虽然施工人员换了几茬,领导班子换了几届,但永定区人民政府和青安坪、罗塔坪两乡群众修建水库的决心矢志不移,演绎出了一串人与自然搏斗的悲壮故事,谱写了一曲筑坝不止的当代新愚公之歌。

修建水库的功臣吴胜祥,回首当年,便抑制不住激动:“寒溪沟的石头好硬哟,晚上碎石火花飞溅,把整个工地都照亮哒。工地上整整打烂了200多根钢钎。200多吨水泥,2000多吨河沙,全是乡民肩挑背扛来的。修12公里水渠,当时的茅岗办事组副组长王生红一声吆喝,90公斤重的担子挑着爬坡,在他的带动下,两乡上至60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娃娃,都上了工地。”

年近花甲的老干部杨升栋在担任了指挥长后,就把“家”也安在寒溪沟,并立下了“水流不到青安去,死不瞑目”的誓言,3年多时间里,因他极少回家,爱人、小孩子便跑到工地来看他。为了修水库,退伍军人潘五佬因隧洞塌方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6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杨知生在把他的遗体拖出来后,又勇敢地接替了他的岗位。1986年,这段长517米的穿山隧洞硬是用了13个年头,用钢钎和铁锤一寸寸地开凿了出来。

20年间,水库总共投入资金234万元,完成浆砌2.9万方,移动土石5.4万方,投工160多万个,其中,两乡群众义务投工达100多万个,集资18万多元。

寒溪沟水库修成后到底给两乡带来了多大的效益,白宏桥局长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青安、罗塔干旱时稻田一般只能收50-100公斤粮食,有时甚至颗粒无收,现在每亩可收400-500公斤,且可种两季,按每亩增收300公斤计算,再加一季冬粮400公斤,受益面积按2600亩的保守数字计算,一年即可增收200万元。

今冬明春,青安坪人又准备集资拿下2.7公里主干渠的修建工程。随着这最后一段干渠的贯通,历时20余年的寒溪沟水库及配套工程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干旱“死角”的称号将永远成为历史的回忆。当清冽的湖水源源不断地输往青安、罗塔两乡的山山岭岭,人们不会忘记,那些为建造水库大坝和水渠而付出了汗水和心血的功臣们。青山作证,绿水作证:寒溪沟,凝结着一段辉煌的历史。

离别前的赠礼

1986年12月11日上午,一辆汽车在湘西自治州保靖县龙溪乡团结村村部门口停下。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本村团员青年纷纷迎上前去,从车上搬下来一捆捆书籍和吉他、羽毛球、跳子棋等文体用品。村干部握着从车上下来的几个年轻人的手直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为我们农村青年雪里送炭……”。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治州公路总段团委专干沈世锋,下乡到保靖县龙溪乡参加整党。半年多的整党生活,使沈世锋同龙溪乡团结村的青年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农村青年质朴、憨厚、勤劳踏实的品德,深深感染了他。现在,就要结束整党了,自己作为一个团干,临走之前,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沈世锋心里捉摸着。他感到,这里偏僻、闭塞,缺少文化生活。空余时间,青年们不是钻进被窝睡大觉,就是互相串门、闲聊、打扑克,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他想,能不能建立一个“青年之家”,让青年们空余时间有个学习、活动的场所呢?

节假日,沈世锋回到单位,把自己的想法向领导作了汇报,当即得到了支持。他又找到州直团委,谈了自己的设想,也想到了赞同。于是,决定由州公路总段团委和州直团委牵头,帮助团结村建立“青年之家”。州直属各机关团委得到消息后,纷纷发动团员青年捐赠物品。不到半个月,先后有湘运公司、药材公司、石油公司、四O五地质队、民贸二局等,赠送了一大批书籍和羽毛球拍、跳子棋等文体用品。

12月11日,这辆装着一千余册图书及各类文体用品的汽车,满载着城市青年团员们的深情厚意,向保靖县龙溪乡团结村驶去。车上,坐着沈世锋、州直团委和团州委的干部。此时,沈世锋的心情格外激动。他觉得,自己在离开龙溪乡之前,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留下了最好的留念。

同类推荐
  • 爱幻想的我

    爱幻想的我

    本书是“校园文摘”系列丛书,分“繁星梦”“青春驿站”“亲情树”“鬼马狂想曲”“读书沙龙”“自然物语”“家乡素描”等版块,精选全国知名少年作家、中学生的哲理小文、心灵感悟、散文、杂文、随笔、游记、叙事、幽默故事、小说、社会热点、读后感等等。作品图文并茂,文笔流畅,真情中流露实感,思想上显出深度,深刻中略见睿智。相信本书会给读者带来无限遐想和乐趣,同时也会带来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从而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中华对联(第六卷)

    中华对联(第六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 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 最风流,醉唐诗Ⅱ

    最风流,醉唐诗Ⅱ

    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或清婉,或豪气,或叹息,每一位诗人都有属于他的符号。 诗是诗人在经历了世间百态,人生起伏,留下的诉说。
  • 世有桃花

    世有桃花

    从《诗经》初嫁,到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桃花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绵延不绝,遮蔓、轮回,人们很容易弄清松竹梅兰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但不是很容易弄明白桃花这样东西的文化内涵。桃花在中国,太复杂,但凡想起,先有一言难尽的暧昧。
热门推荐
  • 怎么总是他

    怎么总是他

    杨周淼淼一直是个乖巧温顺的女孩,从小到大都是安分守已的生活。可是一场乌龙的相亲之后,她竟然脑子一热,去找了从没有给过她任何承诺的前男友。于是,她悲剧了。男友的忽视,情敌的挑衅,未来婆婆的刁难,她无力招架。偏偏她每次的落魄和狼狈都被同一个人撞见。为什么每次都是你?!
  •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本书从情商、气场、影响力三个方面阐述了三者在人一生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出了一个人想要取得巨大成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秘诀,并且提供了修炼情商、提升气场、形成强大影响力的有效办法。相信本书能够让您拥有成功的传奇人生!
  •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最是那一撇嘴的“坏笑”,引起观众抑制不住的大笑。这位“邻居大妈的儿子”,总是“用老百姓的话说出并不简单的道理”,他甚至把自己的“结巴”和“尴尬”保留在播出带中。这就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本书从崔永元在节目中、记者采访中的精彩对话,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警句妙语着眼,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幽默法宝,让读者从他的高超口才中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
  • 巅峰大娱乐

    巅峰大娱乐

    “林总监,柳天后的歌您写出来了吗?”“我现在没时间,告诉你,愿意等就等,不愿意等就滚蛋!”“林总监,新舞蹈您什么时候才能编排出来?”“你能有点眼色吗?没看我正和美女说话吗?先到一边等着去!”“林总监,对您的新电影,我们郑天王很感兴趣!”“我对他没兴趣,你给我告诉他,想进我的电影就自己来,跟我摆谱,如来都不行!”
  • 一个黑道女枭的传奇

    一个黑道女枭的传奇

    长笑一声高歌,天地任我行车。但只见红尘里,一袭霓裳羽衣。窗外田野青苗,看似晃如仙境。黑道风云不断,霸主之位原本不争也罢,偏偏有人要将想要隐隐于市的她再度捧起,好吧!既然这些人不识时务,别怪她辣手摧草,且看一个黑道女枭雄如何大战于天下!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1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1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茅山第一届令

    茅山第一届令

    茅山第一届令,人与鬼不得私通天师毛一凡,为捕僵尸王,协与女儿毛子琪和弟子宋从安南来灭尸:玄魁!声名大噪,却引来神迹堂的神棍堂主的冯子叶妒忌,两人遂变成冤家。毛一凡虽与冯子叶是冤家,却想收其子邓文为弟子,因邦为五世奇人。毛一凡在寻尸王之际认识了邓浩然,二人成为了莫逆。邓文最后受毛真诚感动,成毛一凡的徒弟。而毛一凡却被邓浩然陷害放出千年女鬼,邓浩然漠然离他而去。毛一凡失落时得村姑余乐扶持,两人产生微妙的感情。此时玄魁修得归来,复仇在即。毛一凡没有邓浩然的帮助独自一人是否能消灭玄魁!而千年女鬼又有何下场!结局都在茅山第一届令……
  • 十涅天凤

    十涅天凤

    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等等!果实没长出来,怎么长出个大美女来了?算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种的美女,死也要自己收了……这样的种子,希望以后还能再捡一颗!
  • 永生之人

    永生之人

    何为永生,只是一直活着吗?生死本相应,奈何人世情。欲为道无常,勘破生死间。残身世中厉,英魂千古杰。踏古行今路,我本永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