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2400000031

第31章 如何才能不越雷池与领导快乐做朋友?

在职场中,可以与领导做朋友吗?很多人持反对意见。当然,想和领导做那种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朋友的人还是早点打消这个念头吧。因为领导毕竟是领导,他有“职业化”的威严在,不可能在公共场合和普通员工“没大没小”地玩在一起。但只要避开重要的“雷池”,在工作中与领导建立那种互信互助、和谐沟通的朋友还是大有可能的,人心都是肉长的,领导也是从普通员工一步步升上来的,他更了解基层员工的辛苦,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心地与员工进行亲密无间的沟通,是领导个人魅力的体现,也是领导的心愿。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下属在与领导的相处过程中,要维持一定的亲近度,也要小心保护这个隐形的“距离”。“亲近”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领导,在工作中保持高效无碍的沟通,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距离”是保持上下级间的“安全距离”,一是维护领导自身应有的权威的需要,领导的“亲民”只是工作策略,对自己的“威严”还是很看重的。二是保持下属的“神秘感”,不能让领导把自己一眼看透,要让自己的长处像孔雀开屏般一点一点展现出来,引起领导对你的兴趣,进而给你更多的机会去发掘你的潜质。

陈锋从小人缘就好,工作之后与同事间的关系也处得很好。陈锋做事积极、乐观上进的作风很得部门领导的赏识,很快地,陈锋与领导也像朋友一样在一起说说笑笑了。但是他心里明白,这些说笑只是“表面”的,关于个人隐私和对工作中人与事的看法,他一句话都不说。和领导与同事的说笑也只是集中在公休时间,到了正式上班的时候,陈锋便在座位上老老实实地干着自己的工作。

公司派领导到云南出差,领导指定陈锋跟他一起去。一踏上旅程,两人就像学生度假一样,开心地吃着小吃聊着天。领导说他已经把陈锋当亲弟弟了,陈锋马上叫了声“哥”,领导高兴地两眼眯成了一条缝,哈哈笑着拍了拍陈锋的后背。

到了目的地,两人按照原计划对客户进行了一一拜访。每一次,陈锋都乖巧地帮领导拎包、按电梯、开门、斟酒、布菜……让领导感觉很有面子。领导与客户有些话要私聊的时候,陈锋就安安静静地起身出去,并转身带上门。好几位客户都在领导的面前夸赞陈锋——这小伙子真有眼力价儿,做事麻利!有前途!领导每次也都得意地眯起了眼。

到了空闲的时候,陈锋摇身一变就成了导游,每天带领导玩一个“景点”,将适合白天参观的地方放在白天,将适合晚上玩的项目安排在晚上,天天不重样,还带领导去吃当地最正宗的特色小吃,原来他还没出发前就把行程安排好了。这些出乎意料的安排让领导惊喜万分,每天都在期盼第二天的新奇项目,而工作也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十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对领导来讲,这次最深的体会就是把陈锋带来做得太对了!每一天,他都会在陈锋身上发现原来没意识到的闪光点:“这小子居然懂纳西文字!”“他的舞跳得不赖!”“没看出来他做饭还真有一手!”“他的棋下得真不错!”

在返程的路上,领导喝着陈锋买来的特级普洱茶,回味着这一次难忘的云南之旅,微笑着看看身边沉沉入睡的陈锋,望向远方……

第二年,公司改选,领导马上推荐陈锋做部门副经理,理由只有一句话:“有他在,一切都不用担心。”

陈锋似乎做到了!轻而易举地就与领导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但是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陈锋这个朋友做得好像很累。一切都要想在前面,并且还要给足领导面子,朋友的关系好像变了味儿。但事实上,这就是最佳的上下级“朋友”状态。他们会真心实意地为对方着想,无怨无悔地付出,将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极致,好像真的比一般的“铁哥们儿”还要亲密。但所有这一切的完美呈现,都是因为陈锋是个明白人,他做到的其实只有一点——看清自己的位置,保全领导的尊严。只要不踏入这个“雷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与领导做朋友了。

很多人误以为朋友就要以“平等”作为基础,当他一得到领导的“赏识”,就变得傲慢起来,好像“攀高枝”一般,自己也随着领导的身价往上飞涨。不但对周围人开始吆五喝六的,这种态度更逐步扩散到领导身上,不再对领导表现出应有的尊敬了,更在公开场合与领导“称兄道弟”,让领导下不来台的结果只能是自己“走路”。

何强一进单位就得到了赏识,领导除了经常在公开场合表扬他头脑灵活、业务能力强之外,更在有一天何强帮他完成一个棘手的案子之后,感动地对他说:“小何,其实我早就在心里当你是自家兄弟一样了,以后你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开口。你要发现公司中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跟我说。”

没想到这之后,何强有些浮躁了。在工作中和领导常常称兄道弟,但业务量却有些下滑。有一天,领导带着何强出去见客户,没想到喝醉了的何强突然感动起来,非要拉着领导干杯,嘴里说着:“来,咱哥俩儿得干一杯……”领导面无表情地勉强喝了,客户看到都觉得有点尴尬。

终于有一天,何强“没大没小”的作风让领导真的不能再忍了。于是当天下午,便以“迟到天数过多”这个小理由将何强炒了鱿鱼。

领导的“特殊赏识”都是有“目的”的。领导有时是想在下属中有一个“自己人”,探听“下属动向”什么的比较方便;有时希望新员工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为他创造更多的利润;而领导与下属搞好关系的根本目的则是希望下属更加服从于自己的权威,给自己更多的尊严。从领导的角度来讲,除非有极特别的原因,是不可能与下属成为真正的“朋友”的,其中都有“利用”的成分在,作为下属要始终认清这一点。

那么,与领导相处有哪些禁忌呢?

第一,与工作无关的事都要免谈。

领导与下属首先是一个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管私交如何亲密都无法突破这层界限。所以下属与领导之间的“敞开心扉”应该只限于工作上,工作问题以外的个人隐私千万不要碰。

但是很多人不自觉地就模糊了这个界限,将工作中相处愉快的领导慢慢变成了生活中吃在一起玩在一起的好朋友,更毫不保留地和领导探讨私人问题。但一旦在工作中出现纰漏,领导恢复了严肃的面孔之后,下属就很委屈——平时关系这么“铁”的人,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呢?领导看到下属这个样子也知道接下来的工作不好做了……

第二,情绪不佳的时候要避免正面冲突。

每个人都有情绪不佳的时候,这个时候便很容易冲动。很多不可挽回的“关系”都是在激烈的冲突中破坏掉的。

当你发现领导因为工作或生活上的种种原因而情绪不佳的时候,尽量远离就好了,不是特别急的请示、汇报还是“暂缓”进行为妙。否则你的一丁点失误就变成了导火索,领导会借此大发脾气,而你也成了无辜的“炮灰”。但是实在回避不了的时候,面对他不良的态度要尽量去容忍,不要激化矛盾。等到领导心情转晴,你可以旁敲侧击地询问当时的情况,或许能够知道真正的原因。

而下属自己情绪不佳的时候,往往会影响工作效率,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等到心情平静了,再去见领导谈工作。避免因为个人的情绪问题与领导发生争执,进而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

第三,引起领导注意后要迅速退后。

只有亲近领导,才能让领导了解你并发现你身上的长处,升起重用你的念头。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让领导认可你的工作能力,对你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进而通过发展与领导共同的爱好来引起他“潜意识”层面的“注意”;还可以通过逢年过节送一些别致的礼物来快速拉近与领导心理上的距离;发现领导遇到难处的时候,尽己所能全力帮忙,也会让领导对你另眼相看。但是当发现领导已经对你有了良好的印象时,就要开始与领导适当保持距离,精心维护与领导的这份情谊,并要戒骄戒躁,避免一不小心亲手毁了这份难得的“友谊”。

第四,永远把“面子”留给领导。

不管领导有多么器重你,私交跟你多么亲密,始终要牢记在心的就是:他是领导。公司的责任他扛着,上级的苛责他背着,因此,“面子”也是他应该有的。下属切不可恃宠而骄,不顾轻重地抢了领导的风头,驳了他的面子。保持人前人后对领导的尊重,不仅是顾全领导的尊严,你也会因为行事“恰如其分”而得到大家的褒扬,同时也给自己赢来了“面子”。

第五,始终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

当一个人得意的时候便会忘乎所以,有时甚至忘记了自己真正的“身份”。能成大事的人一般都是冷静的人,面对外界的一切喜怒哀乐都能保持内心的一份平静,不被任何细微的风波影响自己的判断力。在领导面前,我们要始终记得自己的下属地位,即使在与领导私交甚密的时候,也要首先做好下属的本职工作。因为领导的权威正是建立在下属的服从与执行之上的,下属忘记了自己的本分,领导就无法有“领导”的感觉。领导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得来不易的“权威”就这样被你“轻易”地“丧失掉”呢?因此,一个看不清自身角色定位的人实际上已经处在非常危险的边缘。有的时候只要领导的一句话,你便只能黯然离开了。

只要小心睁大眼睛,不去触碰领导的“雷区”,做好本职工作,在尊重与真诚中与领导交往,就可以轻松地与领导做“朋友”。虽然这个“朋友”有些变了味道,但和缓的上下级关系总比剑拔弩张的关系来得好吧。让领导在同你做“朋友”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你与认同你,并乐于给你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或许就是与领导做“朋友”最好的附加价值了。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自己:认识你的性格

    做最好的自己:认识你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古老话题。性格是命运好歹的先决条件,命运是性格导演的人生结果。相对而言,人们似乎更在意自己的命运,而非自己的性格。只有在晓得二者存在着如此密切而且非常内在的关系时,才开始对自己的性格格外关注和重视起来,这可能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势力心理使然。
  • 阳光心态(MBook随身读)

    阳光心态(MBook随身读)

    快速的社会节奏带来快速的生活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繁重的生存与工作压力、无法释怀的心理负担、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矛盾、压力、冲突引发的心理不适。如果不及时调节、疏导和释放,任何一种负面心态,都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现代人常见的不良心理问题,并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还特别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调试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行,让你轻松拥有阳光心态的同时,拥有一个快乐、精彩、灿烂、美好的人生。
  • 幸运不是天生的是设计出来的

    幸运不是天生的是设计出来的

    幸运不是天生的,变得幸运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争取幸运。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认为幸运已经离你而去,应该牢牢抓住当前机遇,为自己制定一个奋斗目标,只有具备实现梦想的动力,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同时,你应当知道,幸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失败的人才会永远把机会押在别人身上。
  • 人生谋略与大智慧:野蛮生长诡道智慧

    人生谋略与大智慧:野蛮生长诡道智慧

    本书以诡道为纲领,通过论述战争生存、商场生存、官场生存、日常交往及女性生存等方面的典型事例,集中分析了诡道作为生存的一种大智慧,在古今各色人物身上所显现出的光亮之处。希望这种分析能在如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为您增加一种洞察事理的韬略,为您开启一盏自己主宰的明亮之灯。
  • 新农民闯市场指南

    新农民闯市场指南

    本书结合各地农民朋友闯市场的经验,分十章分别介绍他们以不同形式走上致富之路的成功经典案例,并对案例做了独到的点评。内容通俗易懂,条分缕析,对农民朋友如何闯市场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我的24岁老板娘

    我的24岁老板娘

    看这里,看这里,这里才是简介,胸弟们可不要被书名误导哦^_^此书并不是纯种的都市暧昧,反而暧昧的桥段不是很多,是典型的奇葩流巨作,小二的口号就是“搞笑,我是认真的!”
  • 无敌风暴

    无敌风暴

    武者命运,谁主沉浮?世间万物,谁能不朽?机缘巧合之下,少年亦步亦趋,迈向永恒。
  •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谁说品学兼优的软妹子驾驭不了高冷霸道的校草?!谁说幼齿白兔丫头就得为外籍千金让路节节败退?!谁说冷艳校草不会柔情似水死心塌地?!庄晓蝶却让沈彦尘收起了桀骜不驯,甘愿委曲求全只求共进一顿晚餐!!果然,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傲娇了近二十年的沈彦尘,最终还是在软妹子庄晓蝶面前败下阵来!他以为她心生感激言听计从,然而,却事与愿违……当爱情战胜了傲娇,醋意迸发的冷面校草终于失去了控制……
  • 愿望流年初光好

    愿望流年初光好

    慕诗雨看着眼前这个英俊秀气的少年“晨,我恨你一辈子”,听见这句话的少年,没有皱眉,没有不快,更没有愤怒。有的只是心痛,“要是一直都如以前该多好!”有人希望时光安好,能够在某一段时光里永远停留住,永远都不会改变,天空还是那一片记忆中的蓝,云还是当初那样的白,微风轻拂而过,身边的人也没有离开变化,说话时的老样子,记得自己和对方的小毛病小习惯。两人亲密无间,可以时刻随意欢快的打闹。最重要的是心中多么的希望可以再一次,不!是很多很多次。风景依旧,身边的人儿却从未改变,哪管外面世界的万般变化,不及你在我身边。“再见”,转身离去不顾他的反应。看着她逐渐远去的声音,“再见!还会再见吗?”
  • 帝不语

    帝不语

    生活中总有许多操蛋的事,许多蛋疼的人,时时刻刻。苏南,字墨白,文艺自称苏墨白,本是一凡夫俗子,奈何世事难料,人间多激情。秉着看光抢光的原则,所过之处妇女退避,隐居深阁,少儿止哭;所过之处悍匪隐没,洗心革面,金盆洗手,天下太平。苏南曰:这世界应该充满爱。于是防狼防盗防苏南,三界不敢有人再名苏南。
  • 风承天舞

    风承天舞

    被命运所摆布?还是神明的刻意玩弄?自己梦中的世界为什么会出现在现实的游戏世界?真实?梦境?有些迷茫了,他已经失去了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彻底的放弃了心中所求。自己如同提线木偶一般的活着,到底是刻意?还是偶然?是命运的玩笑?还是神明的厌恶?他发现自己现在所选择的道路竟然是通向最让自己悔恨的世界,一条最错误的路,他该如何选择?后退还是前进?坚持还是放弃?我是锋,冰冷中藏着执着。我是风,无则之中藏着方向。
  • tfboys之我该相信你吗

    tfboys之我该相信你吗

    在世界上第一大宫鬼魅宫里,一个美丽的女生坐在大厅的中央……
  • 重生之贼行天下

    重生之贼行天下

    孤寂的行者,追逐阴影的脚步,这是盗贼的赞歌。带着一个一百八十级的大盗贼的记忆,回到了十年前,命运给聂言开了一个玩笑。曾经错过的、被夺走的,都要重新拿回来。然后搞一身神装,摧枯拉朽,见神杀神,势不可挡。
  • 微凉:何处繁华笙歌落

    微凉:何处繁华笙歌落

    她问:“婆娑世界婆娑女,日日曼舞日婆娑。”他答:“未央宫里未央生,夜夜笙歌夜未央。”他,是她的因;而她,终究亦是他的果……。
  • 三国小术士

    三国小术士

    土豪术士王宝玉穿越到三国,只想着如何回到现代的他,并不想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扇了几下翅膀就改变历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不学无术只看过《三国演义》的王宝玉下定决心要遵循历史的发展,于是,三国乱了,史学家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