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900000016

第16章 依附吴长庆起步(2)

据《德宗实录》所载,荣禄的复奏是:“袁世凯被参各款,均无实据。”根据荣禄的报告,光绪皇帝下旨:“即著毋庸置议。”在给朝廷的查办报告中,荣禄重点汇报了新军训练之精、军容之盛,同时也挑了些枝节性的毛病以做搪塞,如委任的官员太多,与王文韶沟通不够等,所以谕旨中才又有这些勉励与警策之语:“袁世凯勇往耐劳,于洋操情形亦尚熟悉,第恐任重志满,渐启矜张(骄傲自大)之习,总当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心,以副委任。至(于)委任人员太多,费用太滥(浪费),尤其应该严加审慎选择,不要虚名浪费。王文韶近在天津,该道必应随时禀商办理,该督亦当就近考察。总期精益求精,全成为劲旅,使御侮确有把握,以符合朝廷实事求是之意。将此谕告之王文韶,并传谕袁世凯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陈夔龙把袁世凯的被参,归结为李鸿藻的授意。李鸿藻为何对自己前不久还极为欣赏之人,处以此种狠毒手段,颇有令人不解之处。仔细分析起来,问题可能出在徐世昌身上。徐世昌留翰林院任编修之后,一直备受兼任翰林院掌院李鸿藻的冷遇和压制,原因是李认为徐虚伪矫情,而徐世昌也就成了不受待见的“黑翰林”。袁世凯十分念旧,知道了他这位“大哥”的窘况,聘请徐到小站任职,许以丰厚的薪资,这就在无形之中得罪了李鸿藻,于是便有了这次参奏事件的发生。

不仅如此,在不久的戊戌政变中,袁世凯又是借荣禄之力,躲过了一次更大的灭顶之灾。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运动。在“百日维新”中,帝党与后党争夺军权的斗争亦相当激烈。由于袁世凯曾参加过强学会,帝党就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光绪帝授之以候补侍郎衔,委以专办练兵事务之权。然而,与帝党相比,后党则势力庞大,把握着从中央到地方重要部门的职位。在维新运动之初,慈禧太后就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后来又调任兵部尚书,将北洋军权掌握在荣禄一人之手。袁世凯凭他多年在官场的经验,权衡再三,认定帝党注定无法成功,终致在关键时刻背叛了帝党,向荣禄告密,从而导致维新运动彻底失败。

虽然袁世凯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对慈禧太后的忠心,但满洲新贵仍以袁世凯参加过强学会为由,攻击袁世凯“既同谋而又出首,首鼠两端”,要求重治其罪。但是,荣禄却因袁世凯的告密而对袁世凯信任有加,声称“袁乃我的人,无所谓首鼠两端”,并且在慈禧太后面前“以身家保之”,这样,袁世凯才仍得以安其位。荣禄的力保也使袁世凯赢得了慈禧太后的青睐,慈禧太后特别召见他,准其在西苑门内骑马,并赏银4000两。从此,袁世凯不但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且还与大清国的最高掌权人慈禧太后拉上了关系,势力更加壮大了。

在两次动荡中,袁世凯都是借荣禄之力,才避过了对手的攻击,因而也就愈加依附荣禄。

胡思敬在《国闻备乘》中说:

袁世凯统武卫军,归荣禄节制,虽倔强不敢自恣。尝遣人密至京师觇荣禄动静,得其一言以为喜戚,如安禄山防李林甫然。

戊戌政变后,袁世凯立即向荣禄献策,以京畿地区五大军合编为武卫全军:以宋庆为武卫左军,以袁世凯为武卫右军,以聂士成为武卫前军,以董福祥为武卫后军,其中军由荣禄自领之,兼总统武卫全军。袁世凯主动将新建陆军并入武卫军,既可摆脱孤立无援的局面以避风险,又可得到荣禄羽翼,巩固自己的地位,且可以满足清廷“集权中央”、“将主帅统辖的权力付与满人”的做法。袁世凯此举,十分高明,既规避了风险,又讨得了荣禄的欢心。不久,荣禄即保袁世凯升为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仍让他专统率武卫右军,所部增至1万人。

1899年夏,多年积累的中外矛盾、官民矛盾不可调解,义和团运动终于在山东爆发。由于山东巡抚毓贤没有能力处理好这个事件,结果,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境内迅速燃成了燎原之势,几乎每个村庄都建起了拳场。面对山东动荡的局势,袁世凯多次向荣禄陈述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山东问题的意见。荣禄认为袁世凯有魄力,是解决棘手问题的能手,因此,他竭力保荐袁世凯任山东巡抚。于是,12月6日,清廷发布了派袁世凯接替毓贤,署理山东巡抚的上谕。

对于袁世凯的北洋集团来说,1899年又是一个吉凶不测之年。这是因为,由于慈禧太后与列强不和,一场新的战争在所难免。袁世凯及新建陆军开赴山东,直接使袁氏集团在不久发生的庚子事变中躲过了一场危及本集团生存与命运的危机。因为,此时袁世凯及所部如果还在天津小站,那么庚子年八国联军向中国开战,首当其冲之地便是天津与直隶。袁世凯如果不与洋人开战,就是奉旨不遵,官运不但没了,就连脑袋能不能保住还是个问题;如果奉慈禧太后之命与联军开战,则不但胜利没有把握,就是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政治本钱也会在这场战争中损耗殆尽。况且即使自己没有战死,辛丑议和后自己还不是充当清廷的替罪羊而被押上断头台吗?由此看来,袁世凯能于1899年督抚山东,就不仅是袁氏集团开始发展的一步,更使这一集团躲过了一场即将到来的灭顶灾祸。从这一点上说,荣禄真可谓是袁世凯及其北洋集团最大的福星了。正因为袁世凯及其团体及时离开了当时政局的是非之地天津,才使他于此时在两难境地、复杂局势面前能够从容考虑与应对,做到慈禧太后与列强两边都不得罪,从而为日后他的官星高升打下基础,为北洋集团在万难境地中争取到了一片生存的空间。单就这一点来说,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发展实际上也不是如常人认为那样来之容易的。

打造庆袁同盟

奕劻系乾隆皇帝十七子永璘之孙,本是永璘第六子绵性的长子,后因永璘第五子绵悌无嗣,奕劻遂过继给绵悌为嗣子,1850年袭辅国将军,1884年晋升庆郡王,十年后又晋升庆亲王。奕劻在咸丰、同治、光绪三朝不断晋爵,由一个出于远支宗室最低爵位的辅国将军一路飙升为亲王,同时,还不断被委以重要官职。1884年,慈禧在把奕訢赶出总理衙门后,命奕劻管理总理衙门。第二年,又命他会同醇亲王奕澴办理海军事务。1900年,奕劻会同李鸿章与列强办理和议,身价倍增。第二年当总理衙门应列强要求改为外务部时,奕劻仍总理部事。奕劻在议和中,千方百计为慈禧开脱罪责,使慈禧逃脱了列强的惩罚。因此,1903年,慈禧又授其为军机大臣,不久成为领衔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接着,又命其总理财政处、练兵处。这样,到清朝末年,奕劻竟一身而兼数任,集中央的行政、财政、外交、军事大权于一身。奕劻在庚子议和中,一方面保留了慈禧的统治权,同时又极大限度地满足了列强的其他要求,各国列强因此而成为其坚强的后台。奕劻内依外靠,权倾朝野,显赫不可一世,于是肆无忌惮地卖官鬻爵,公开收受贿赂,聚敛起巨额财富。他的贪赃枉法,引起世人不满,统治集团中也不断有人弹劾他,每次都因慈禧的庇护得以逍遥法外。慈禧不怕奕劻贪污,就怕奕劻家族觊觎皇位。当庚子事变慈禧西向逃亡时,列强各国指名要奕劻回京议约,慈禧虽命奕劻入京,但毫不留情地将奕劻眷属全行挟去作为人质,以防奕劻图谋不轨。慈禧回来后,对奕劻与手握兵权的袁世凯的密切关系引起警觉。慈禧一度想将奕劻开缺。但是,事情还没办,消息倒泄露了出去。得到消息的外国记者将这件事在伦敦的报纸上披露出来,英国驻华公使立即前往外交部讯问,大有干涉之意,慈禧只好来个矢口否认。慈禧欲罢奕劻而不能,无可奈何中,将载沣补入军机处,以分奕劻的权势。慈禧的如意算盘,因载沣的庸懦无能而落了空,终慈禧在世,载沣一直是一个“伴食中书”。

对于奕劻这样一个重要人物,袁世凯当然不会放过。

自从两宫回銮之后,荣禄一直生病,刚开始时经常告假,后来发展到根本无法上朝,袁世凯敏锐地意识到,荣禄将不久于人世,自己在朝中的靠山要倒了,为了生存,他又开始攀附新的靠山。奕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袁世凯用银子结交下的。荣禄死后,奕劻执掌军机,袁世凯更是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二人结为同盟。此后朝中内外,遍插袁氏势力。慈禧死后,载沣一度想除掉袁世凯,奕劻再次出马保了袁氏一命。辛亥年民军起事,奕劻又力保袁世凯出山收拾时局,最终将清帝国268年的基业拱手送给了袁世凯。

第1用人潜规则

练兵的事情,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有钱,不从就吃刀。

——袁世凯

战国时期,有一个韩国公子名叫韩非,凭借他对官场经验的理解和渊博的学识,写出了一部官场权术大全。这部著作就是《韩非子》。

韩非在他的书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言论。通过一个人的言论,我们可以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的品质、了解他的志向、了解他的能力等。领导人应当通过言论这个途径来了解他的部下,并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判断授予他们合适的官职、处理特定的事务,如公正无私的人可以用来执法,能言善辩的人可以用来办理外交,憨直无隐的人可以做谏官,勇而善谋的人可以用来带兵打仗。

检验用人是否合适的方法,就是根据这些人各自担任的不同官职来考察他们的工作成效。如果臣下的工作业绩同他们的工作职责和职务行为一致,他们的职责与行为同他们的言论相符,就应当给予奖赏与提拔;如果他们的工作业绩同他们的工作职责和职务行为不一致,或者职责与行为同他们的言论相违背,就应当加以惩罚和罢黜。所以,对属下中那些夸夸其谈说大话办小事的人,要严厉惩罚,这不是因为他只能办小事,而是因为他说大话;同样对那些有能力办大事,却一直藏着掖着的人,也应当严肃处理,这不是因为不希望用他做大事,而是因为同成就大事相比,言行不一的危害更大,所以也要加以惩处。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韩非举了一个事例。故事的主人公是韩昭侯。有一次韩昭侯因为醉酒睡着了,典冠者怕他风寒感冒,便取过衣服给他盖上。韩昭侯睡醒以后看到身上的衣服很高兴,就问身边的侍从:“为寡人添加衣服的是哪一个?”侍从告诉他是典冠者。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韩昭侯竟将典冠者和典衣者一并问罪。典衣者获罪是因为他怠于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做好伺候君王的本职工作;典冠者获罪则是由于越权办事。实际情况是,并非韩昭侯不惧风寒,而是因为他深知超越权限的危害要远大于风寒对自己的危害。尽管故事中韩昭侯惩处典冠者的理由冠冕堂皇,你一个管帽子的侍从,管人家衣服穿得多少干吗?狗拿耗子也得受处分,越权了嘛。但这只是表象,是一种权术,真正目的在于杀鸡儆猴,防范臣子们越权办事,趁机揽权,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因此,英明的领导管理属下,一定要求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不得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追求更大的工作业绩,不得发表超出自己职权范围的任何言论。越权者应当处死,胡乱讲话者应当治罪。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依据自己的职责行事,忠于职守、言行一致,形成一种秩序,那么属员们便无法结党营私了。

对于用人的奥秘,韩非在他的著作中进一步指出:英明的领导有效地控制部下,无非运用两大权柄而已。这两样东西,一个叫“刑”,另一个叫“德”。刑,就是刑罚,就是严惩不贷;德,则是赏赐,就是奖励名利。在韩非看来,人们一般都比较畏惧刑罚,而盼望得到奖赏,所以,领导人如果能将这刑赏二柄运用自如,那么属下便会慑于刑罚的威严而不敢为非作歹,同时基于奖赏的好处也会尽心辅佐主人。

对于那些不听话、不服从、不为所用的人物,韩非主张杀掉为妙。想当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殷纣王之后,受封于齐。当时齐国的东海之滨住着两位才华横溢的隐士,一名叫狂矞,另一名叫华士。令人不解的是,姜子牙到了齐国以后竟然首先将这两兄弟捉住砍了脑袋。消息传到周公旦那里,周公急忙派人去问:狂矞、华士二人都是贤者,老兄为何要杀掉他们?估计周公没好意思把话说完,剩下的半截应当为:你老兄难到要步殷纣王的后尘?姜子牙回答得十分干脆:这兄弟两人曾经说过,不做天子的臣属,不做诸侯的朋友,自耕自饮,自食其力。他们不愿做天子的臣属,我姜尚就不能使他们臣服;他们不愿做诸侯的朋友,我姜尚就不能驱使他们;他们自耕自饮,自食其力,不求于人,我姜尚制定的奖惩制度便失去了作用;他们虽有智慧,却不能为我所用;虽然贤能,却不能为我建功立业;不愿做官,便不会接受我的约束。譬如良马,虽有千里之名,但不能任人驱使,留之无用,反而对别人是一种坏的影响,所以姜尚我要把他们杀掉。

韩非认为,赏罚二柄对领导者而言就像爪牙对老虎的意义一样。如果领导者失去了二柄而由属下使用,那么他们必将受制于属下。

对于丧失二柄的严重后果,韩非列举出两则历史教训。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张大千: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张大千: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本书以张大千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高更 列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高更 列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尹成君、冯志才、乔伟、马建编著的《高更 列宾》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高更列宾》对高更、列宾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热门推荐
  • 韶华九重:醉卧天尊怀

    韶华九重:醉卧天尊怀

    池家有二女,小女凤卿,天性纨绔,军火奇才,却死在了亲爹密谋的纵火中。转世重生,身陷迷局,莫名受欺,她一忍再忍,终于一指苍天:“爷要奋起!”斗刺客,诈死谋,她执掌兵权,笑霸沙场。逆乾坤,改命格,她母仪天下,血弑庸君。初见,她笑得眸光潋滟,春光阑珊,望着眼前似玉美背:“美人?”他面容未改,笑意浅浅,“谢姑娘赞扬。”二见,琉华宴繁花似锦,仙云缭绕,她牵起嘴角心虚道:“天尊。”他清浅一笑,浅淡颔首,“凤卿陛下不是要去打小三吗?”更换笔名继续连载:花暮,想继续看文的亲可以搜索:美人有主:醉卧天尊怀,还是在这个网站。
  • 天龙帝国之神武大帝

    天龙帝国之神武大帝

    龙武大陆,一代强者伏龙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从一名小小的五夫长成长为一代传奇大帝,为我们诠释了怎样的奋斗历程。请观看天龙帝国之神武大帝。
  • 墨玉赋

    墨玉赋

    世传墨玉山庄一脉传承的墨玉赋,哀伤悠扬的笛声可使人堕入暗黑往界,无法自拔。然而千百年来,却未曾有人听闻过。山庄隐于琉璃镇外墨玉山,江湖各色三教九流虽听闻其行事均不敢扰其半分。山下琉璃镇上有一世代相传的琉璃坊,其历代坊主均只以假面示人,坊间传闻皆是因其祖传之宝所累。据说此物为一晶莹剔透的琉璃瓶,瓶体若有若无一丝绛红色游离不定,且日夜不歇,令前来探访者无不称奇,赞曰“绛魂”。某日“绛魂”忽然被盗,不知所踪。坊主震怒,多方探寻未果后向墨玉山庄求助。山庄此事调查后,不断牵连出越来越多的三界往事,连其一脉传承的墨玉赋,与乌鸣谷竟也有着深厚渊源,令往事愈加扑朔迷离...
  • 我们再续前缘

    我们再续前缘

    我是新手,第一次写作,希望大家喜欢,如果不好,可以随时找我提提建议,扣扣527284425,来了打备注鞋
  • 诸神觉醒

    诸神觉醒

    他,国中三年级的刘川枫,来自贵族学校的底层渣滓...他,传奇般的屌丝人生,平静的生活涟漪发生紊乱...他身上蕴藏无比强大的力量,前世与今生的记忆,人类堪忧的未来圣战即将开幕...
  • 霸道总裁之我不当替身

    霸道总裁之我不当替身

    她不过是想喝杯酒,宣泄孤独的情绪,却不想,被一顿爆吻。她只不过是有点小贪心,将他表弟送的所有玫瑰花瓣都用来沐浴,他却说,她是在招蜂引蝶。她从不认识他。可这个男人却偏偏认她为初恋女友。纵然,他是商业巨子,冷峻,傲气十足,多少女子绞尽脑汁与之共度鸾凤。为何?她对上他,却总是泪眼涟涟。
  • 巧做保健菜

    巧做保健菜

    科学、专业的食物专题讲解;全面、准确的营养成分数据;营养、可口的经典菜例。《巧做保健菜》教你做美味营养菜,书中列出了每道食物所需的材料调料以及详细的烹饪步骤,让你成为自己的家庭营养师!还有“厨房小常识”告诉你科学保健的小窍门!科学养生,合理饮食,健康快乐每一天!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诸天大圣尊

    诸天大圣尊

    大千世界,万族林立,群雄交汇,一位来自下等位面的少年至尊历经重重磨难,只为寻求传说中那虚无缥缈的主宰之路。
  • 神裔奇侠传

    神裔奇侠传

    您——有没有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小说套路?剧情发展一猜即中?是谁剥夺了我们的创新理念?我——就是不走寻常路,恭候愿意尝鲜的您大驾光临!看——不懂爱的小仙女如何周旋于各界大神之间?读——人魔大战的宏大场面,仙法神功,无与伦比……美丽的蝴蝶,亦能暗藏杀机……阅——真情并蒂的真理!天地爱神、帅气的白雕小生又将如何与你周旋?缘——只有佛才能真正渗透吗,非也……看过此书,便能明白其中真谛。推理成就科学,而科学=神话。那么,你完全有理由去相信发生在上一个文明时代的神仙传。神仙创造了我们,即=我们创造了机器人。那么后来,神却是为何而离我们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