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1800000015

第15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中有云: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告诉仲由知或不知的态度,最明智的就是: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南先生也以此给众人提出警示,他说:“很多学问,明明不懂的,硬冒充自己懂,这是很严重的错误,尤其是出去做主管的人要注意。”他还强调说:“历史上伟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说:‘我不懂,所以要请教你,由你负责去办,大原则告诉我就行了。’由此来看,能以诚实、谦逊的态度对待你所面临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智者。”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骄阳当空,大地一片燥热,一辆马车正在通往齐国的路上慢慢行驶。车上,孔子正向弟子们传授学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你在路上随便遇到三个人,那其中就会有人可以当你的老师。孔子教育弟子:对待学习一定要诚实,遇到自己不会回答的问题,要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不足,绝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正讲着,车窗外传来哗啦啦的响声。孔子便说:“天气说变就变。听,山那边下起了雷阵雨,快停车!”有位弟子下了车,仔细听了听,说:“这是山那边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我是南方人,从小生活在海边,熟悉这种声音。”

孔子一听是海,非常好奇,因为他从来没见过海。于是就带着弟子爬上山顶,想看看海究竟是什么样子。孔子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感叹地说:“海真辽阔呀!做人就应该像大海一样,有辽阔的胸怀,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正当孔子和弟子们欣赏着大海的景色时,觉得口渴了,正巧看见一位小渔民担着一桶水从山腰走来。孔子便走上前去:“小弟弟,可否讨口水喝?”小渔民就拿起葫芦瓢在桶里舀了一瓢清水,递给孔子。孔子喝过水后,说:“这海水真好喝啊!甘甜清凉。”小渔民听后,忍不住笑了:“海水又咸又苦,怎么能喝呢?又怎么能甘甜呢?嘿嘿,你们可真是书呆子,这点常识都不懂。”

一位弟子听小渔民这样批评老师,非常生气:“你这个黄毛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如此无礼,你知道这位是谁吗?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

“孔夫子?孔夫子怎么啦?孔夫子不见得样样都懂,刚才想用海水解渴就错了,海水是苦的,根本不能喝。我递给他的可是清水。再说,他会种地吗?他会盖房吗?他会打鱼吗?”

孔子听了,觉得很惭愧,他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诚恳地对弟子们说:“以前,我对你们讲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知道一些事情,这话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知错就改,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啊!”

弟子们听了,都点点头,更加尊敬孔子了。这座山后来就被称为“孔望山”。

孔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弟子们也是如此。

孔子有一位弟子,名叫子路,是个性格粗鲁直率的人。子路很聪明,自从拜孔子为师后,认真学习,渐渐地掌握了不少知识。

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混战不断,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他们都把招揽人才作为重要手段。许多诸侯贵族都认为子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争相请他去做官。这样一来,子路就有些骄傲了。

孔子得知子路越来越骄傲了,学习也不如当初用心,变得很浮躁,便决定教训一下他。

这一天,子路穿着华丽的衣裳,身边还跟着几个仆从,高高兴兴地回来拜见老师。孔子看见子路趾高气扬的样子,心中十分不悦,便提出几个有关治国的问题让子路回答。子路一听,呆呆地愣在那里,一个也回答不上来。前一段时间,他一直忙于交际应酬,忽略了功课,而且,来之前也没做任何准备。这可怎么回答?如果老老实实说不知道,那在同学面前不是太丢面子了吗?而且,传出去后,那些诸侯贵族会怎么看?还认为自己是人才吗?

想到此,子路便假装胸有成竹的样子,把以前学到的那点相关知识全都倒了出来,东拼西凑,连蒙带混地应付了一大篇。

孔子听了十分生气,训斥道:“子路,你自己认为回答得怎样?”

子路见老师生气了,便一声不吭地低着头。

孔子继续说:“你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那就是不懂装懂!”说完,孔子一一列举了子路话中的错误,说得子路满脸通红,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孔子缓了口气,又接着说:“做人一定要诚实,对待学问也要诚实,不能弄虚作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没什么丢面子的。如果你能这样老老实实地对待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子路听了老师的教诲后,决心留在老师身边,继续潜心学习,以弥补以前荒废的学业。

人任何时候都要虚怀若谷,戒骄戒满,再博学的人也会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时时处处都要以学习的姿态出现于人们面前,而不能到处不懂装懂,硬充“大明白”,否则自己就再无进步的可能了。

“死要面子”等于慢性自杀。爱面子的问题,几乎成为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共同心态。半个世纪以前,林语堂在《中国人的脸》一文中就说过:“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深刻地刻画了国人的这种特性。

唐代有位禅师很有智慧,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有一天,一位大学士特地来向他问禅,可一见面就向禅师大发宏论,滔滔不绝。禅师以茶水招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还继续注入。这位大学士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洒得满案皆是,便忍不住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倒了。”这时禅师意味深长地说:“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祥师教导的“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不仅是佛学的禅理,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太满,什么东西都容不下;心不满,才能有足够装填的空间。“满招损,谦受益”更是古贤留给后人的一句可以千年护身的诤言。

鲁迅先生在《说“面子”》一文中说过,“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人们的“面子”观念往往是与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职业相称的,例如自古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就不屑于与爱面子的商人为伍,他们的面子只是与学问连在一起的,而作为商人,他们的面子恐怕也跟“财富”密切相关。人们在心里都有一种对自我形象的定位,与这种形象不相称的行为,他们就认为“丢脸”了,而若是有些东西会令这种形象更光彩,他们就会觉得“很有面子”。

其实,爱面子本是一件正常的事,起码表明人们还拥有自尊心和自己的人格。问题在于,人们用爱面子的心态去维护自尊的目的往往发生了偏离。从深层考虑,人们“爱面子”的行为表现通常是为了在别人的眼前炫耀,是为了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评分”提高一些而已,而这些行为表现也不一定合乎社会、他人和自身的利益。说到底,很多人的“要面子”实际上只是一种虚荣心。他们所理解的“面子”只是等同于别人羡慕的眼光、赞赏的语言和自己那种高人一等的飘飘然的感觉而已。

这种虚荣的“面子观”存在于人们心中其实是为祸不浅的,其中之一便是使人们不惜比阔斗富,铺张浪费。在咱们中国人的一生之中,几乎从生到死每件大事都与“面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出生、结婚、生日,一般都少不了大摆宴席,光光鲜鲜,然而在“面子”的后面却是有苦难言。在仍不富裕的普通人家庭,由于“面子”被吃喝葬送掉的财富,恐怕不是能用数字说得出来的。

除此之外,这种“面子观”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害处莫过于阻碍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不少人只跟着“人言”走,常常迷失了自我。由于爱面子的人更多考虑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他们的行为标准就完全取决于别人的思维了。林语堂说的“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原因就在于此。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随时需要知识、咨询和不断吸取养分,所以“心”一定要“空”,这样就能吸收无尽的知识资源,容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从而使自己丰富起来。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自骄自满,否则受害的一定是自己。

国学话谋略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劣势,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死要面子,不懂装懂,那你永远也不可能战胜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同类推荐
  • 让你的能力出类拔萃

    让你的能力出类拔萃

    有时候,你对家人、对朋友,觉得有许多话不得不说,可是说了,反而把感情伤害了,反而把事情弄糟了。于是你就引用一句中国古话,替自己解释,说什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其实,有时候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未必逆耳。把良药弄成苦口,以致病人怕吃,这是医学不发达的现象;把忠言弄得逆耳,以致别人不能接受,这是说话的人对口才不加研究的结果。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并不是不愿听别人的批评,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评,有时,我们还真希望有人来指点指点,或者是请教别人。
  • 素书博弈学

    素书博弈学

    这部奇书,就是《素书》。“素”的本意是白色生绢,含有“质朴”、“根本”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简单的道理”。《素书》全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用一千三百六十个字说明了一个想要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修身方法、处世之道、用人原则、治国经验。凭借这《素书博弈学》,张良在楚汉相争的乱世帮助汉高祖刘邦创建了大汉王朝,化解了无数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危机,以至于刘邦慨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孙子兵法》,又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全书十三篇,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为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名武,字长卿,生于春秋时代的齐国。孙子原是陈国陈完(后改称田完)的后裔,名将田书和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是其先祖。正因如此,孙子得以从小诵读《司马穰苴兵法》《太公兵法》以及《管子》等优秀军事文化典籍,为其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兵法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 探秘心灵轨迹:破解你的情绪密码

    探秘心灵轨迹:破解你的情绪密码

    情绪人人都有,可是你是否仔细地去探寻过?人有七种情绪,每种情绪对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你的幸运之神将被创造还是将受到破坏,都与情绪有着莫大的关联。佛家认为,求得内心的宁静,万事就会顺达,本书将告诉你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为心灵防辐射。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可当你老了,你是否会因为自己曾经的失意而耿耿于怀?如果是,那么本书就是能使你释怀的钥匙。
  • 成长的最终目标

    成长的最终目标

    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关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新概念。这种心理学令人激动,并富于惊人的可能性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实质上是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内部本性是“自然的”、内在的。特定的,而且在某种有限的意义上说,它是不能改变的,或是没有在改变。
热门推荐
  • EXO薄荷香爱恋

    EXO薄荷香爱恋

    你明明说过不会离开我的,你明明说过要照顾我一辈子的,你明明说过我们是要一起步入殿堂的,你怎么可以先反悔?以前都是你追我的,现在换我来追你,好不好?
  • 洪荒之不死魔君

    洪荒之不死魔君

    当天地初开之时,欲望便诞生了。以七情为本,炼六欲为力。筑以无上魔身。
  • 能量进化

    能量进化

    末日到来,修真者现,末日过后,全球陷入了修真风波之中。林影一名天才少年,本应进入修真者行列之中,却因强权被人冒名顶替,与修真失之交臂。天无绝人之路,在他绝望之中,遭遇改造,拥有了稀有能量,不断升级,他今后的命运就是吸收能量,进化,进化,再进化!
  • 乘龙御风传

    乘龙御风传

    一介书生偶得仙缘,得以进入奇妙绚丽的玄幻世界。在这个妖兽横行、鬼怪肆虐的世界里,他会走出一条怎样的修行之路呢?是御剑飞仙般追风逐月,在广阔的天际云海中飞驰翱翔;还是与佳人相伴坐拥宫阙殿宇,饮酒品茗赏花弄月,笑看牵牛织女星;仰或是究天地之变,悟大道玄机,修成通天彻地的本事。仙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书友群:621457507。
  • 法律篇

    法律篇

    《法律篇》1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生平所著《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三部曲中最后一部力作,可以说它集中反映了晚年柏拉图对其生平思想轨迹的反思成果。无疑,通过研读《法律篇》,挖掘其中所涵摄隐寓的各种法律思想,对于理解古希腊法哲学的基础范畴与基本走向,对于正确评价柏拉图在西方法哲学史中的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拳破未来

    拳破未来

    一滴血可以活死人。一只拳,可以破未来。披荆斩棘,创造未来的武道之路,不由分说!
  • 腹黑首席:错诱双面娇妻

    腹黑首席:错诱双面娇妻

    “啊!”尖叫声吵醒了沉睡中的尹天佑,刚刚醒来的他觉得十分迷茫,是谁啊?大早晨鬼吼鬼叫的!她抓着床单躲到角落里,眼泪汪汪地:“你……你……”大惊小怪做什么?你昨晚可不是这种小白兔,可是小野猫!来吧来吧,让我好好爱爱你!
  • 哭泣的新娘

    哭泣的新娘

    有人说,雨水是天空的眼泪。泪水,有些代表喜悦,更多的是悲伤。她离开的那天,天空下起了大雨。代表哪一种情感?他不知道。他只记得当时她脸上灿烂如雨中骄阳的笑容,和眼角那一抹难以察觉的泪痕……
  • 老公不靠谱

    老公不靠谱

    男人,阴着脸咬牙答应,“好,我就娶你!”他不过是在失意的时候走错了房间,却被这个跛脚的女人赖上。多一个妻子,他没有任何的意见。只要她做好自己的职责,他会负起做丈夫的责任!酒店试睡员的工作就是检验酒店的质量。可是,却没有要她检验酒店客人的‘质量’!没有人会在乎她跟谁结婚,婚后是怎么样。那天,她孑然一身仅着身上的衣服,离开养她恨她的家门!她不禁自问:为什么当初救活的是她?
  • 在通往未知的路上

    在通往未知的路上

    [跟风美剧之周更]一个人的成长更多的时候不在一夜之间,而是漫长有时痛苦的过程。但是,有时,环境所致,不得不让自己变得强大。肩上的责任一点点变重,一个决断便会牵扯到身边的每一个人,更会改变未来的局势。回避?优柔?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还是随着成长,一点点的步入灰色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