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1800000032

第32章 处世的中庸之道

关于“中”,历代学者有过很多解释。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朱熹曰:“中者,无过不及之名。”陆九渊曰:“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王守仁曰:“中只是天理。”段五裁《说文解字注》曰:“中者,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可见“中”的涵义,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从方法上说,是适度、适中、正确,无过无不及而恰到好处;从行为上说,是合宜、合理,无所偏倚而恰如其分;从道德上说,是中正、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的正道。所以,“中”可谓是一种基本方法或基本原则。而作为哲学范畴,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相适相符,从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故含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真理”之意。

关于“庸”,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作为常理或定理解。何晏《论语集解》云:“庸,常也。”程颐云:“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云:“庸,平常也。”可见“庸”的涵义,就是平凡、平常、平易可行,而又无可改易的一定之理。系与怪异、险僻、神秘相对而言。因而从哲学意义上讲,实含有“普遍适用”之意。基于“庸”的这种解释,则“中”与“庸”的结合,旨在阐明“中”这一基本原则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而是人人不可缺少,人人必须遵守,人人可以做到,适用于一切事物而适得事理之宜的普遍真理。《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正说明“中庸”乃是普遍适用的真理。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庸”属于道的基本准则。

其二是作为运用解。许慎《说文》云:“庸,用也。”郑玄《三礼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用也。”据此,“庸”就是关于道的具体运用问题,系与作为道的基本原则与“中”相对而言。“中”是道之体,“庸”是道之用。具体地说,也就是理论上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体”是相对静止的,固定不变的;而在具体运用“中”这一道体时,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适当的灵活性,这就是“庸”的功用。程子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过是说“庸”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仍不能违背“中”的原则而已。假若“庸”也是一成不可变,则“中”就成了死板的“执一”;如果“庸”之变易可以不受“中”的制约,则“中”可变成“偏”,不成其为“中”了。只有“中”与“庸”的辩证统一,才能准确把握道的基本精神。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庸”乃是实行道的方法论。

其实,这两种解释既各有所指,又是相济相成的。若把两种解释结合起来理解,“中庸”的完整内涵,就是指对于“中”这一普遍真理具体运用的方法。

“中庸”究竟是否真理?这当然不能光看其字面的自我标榜,而是应该深入考察其所蕴涵的实际意义。对此,就得从探讨中道的基本内容入手。

关于中道,孔子从正反两方面做了界定:既从正面提出“执两用中”,又从反面提出“过犹不及”。正反两个命题合在一起,就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南怀瑾认为:我们现在说中庸,就是能够中和的中庸之作用。我们中国文化中《易经》的道理,是说天下的事物、天下的人物,随时随地在变,每秒钟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如何能适应这个变,如何能领导这个变,这是学问的中心。

同时《易经》告诉我们,变是对立的变,任何一件事都是相对立的,有正面必有反面,有好必有坏,你说对的,同时也就产生了不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在这个相对的中间,有一个中和的道理。如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中心,这就是圆的道理,也就是太极的道理。并不如后世的解释中庸为滑头,而是要懂得持平的中心点。这个学问研究起来太难了,并且涉及人格的修养,所以我们做人处世要持平,真能做到平,则一个人平了就没有话讲,“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不平则鸣”,一不平就乱起来了。

生活恰如饮酒,干杯则不知酒味,泥醉则不知微醺,要小酌,取之中和。

“中庸”即中和的作用,孔子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各保留其对的一面,弃其不对的一面,才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同时感叹说:“民鲜久矣。”南怀瑾先生亦慨叹一般的人,很少能够善于运用中和之道,大家走的多半都是偏锋。

在很多学者看来,中国人生活的最高典型应属中庸的生活。林语堂先生在《谁最会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实行一种中庸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

林语堂先生说:“我相信主张无忧无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水之王。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此外还有一种比这自然主义更伟大的哲学,就是人性主义的哲学。所以,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然而,理想毕竟是理想,更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常常是走向两个极端:不是在劳累中死去,就是在懒惰中堕落。一个以悲壮的方式,告别了本来可以给他慰藉的生活,而另一个则以一种可鄙的态度,宣告了对生活的抗争。两个极端,分别从幸福的左边和右边滑过,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

有的时候不讲究中庸之道会引来杀身之祸。

大贪官和珅众人皆知,但是鲜有知道其早年的身世的。历史上记载和珅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留下一个比他小三岁的弟弟和林,弟兄俩相依为命。和珅从小投奔亲戚,过着凡事都要看别人脸色的生活,后来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书,因长相出众而被大学士冯英廉选为孙女婿。这之后和珅开始走上了仕途,且一发不可收拾。

野史里多强调和珅官场得意是由于乾隆帝的错爱,这想来有失偏颇。要是没有点本事,恐怕他只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所以应该说和珅这个人办事能力很强。不过和珅有个坏毛病就是太贪了。他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苦,穷怕了,因此使得他有一种想疯狂敛财的心理,所以和珅在为官期间,总是想法设法聚敛财富,搜刮金银,但是却不知道收敛,以至于贪到富可敌国的程度。后来在嘉庆上台后,终被查抄,上演了人们熟知的那幕“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经统计,和珅聚敛的财产三分之一就价值二亿二千二百万两白银,玉器珠宝、西洋奇器则无法计数。

回过头来看这一切,一个贪得无厌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从和珅的故事里,我们看不到半点的“中庸之道”。退一步讲倘若和珅能够做到“适可而止”,相信他的贪是不会让他送命的。“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这是和珅被清算后在狱中写的一句诗。为什么二十年来枉劳神?皆因“过分”二字。

国学话谋略

孔子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说必须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才能有效地用中道去治理百姓。这就是“执两用中”的本义。“执两用中”与“过犹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勉其“不及”。这乃是中庸之道所据以立论的最基本的法则。

同类推荐
  • 张开成功双翼(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张开成功双翼(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本书主要阐述如何以下成功技巧:做人为本,以德立身处世;既方且园,外柔内刚游刃有余;自我砥砺,开发心中的宝藏;好学不倦,知识让人更有力量;张扬个性、塑造良好形象;培养气质,展示迷人的风度;竞争胜出,打拼职场事业有成;广结善缘,赢得广阔的人脉资源;口才致胜:口吐莲花妙语成金。
  • 感恩工作为了谁

    感恩工作为了谁

    职场中不懂感恩便无法感受工作散发出来的巨大魅力。懂得感恩,我们才会在它的召唤下坚守岗位,热诚奉献,精益求精,积极学习,努力进取。
  • 学会管理 学会营销

    学会管理 学会营销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是目前针对管理这一主题最综合全面的一本图书,内容涵盖了今天的所有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学习的有关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但有实践的经验,还有日常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雇佣与解聘、员工激励、委派授权、沟通、团队建设与管理、员工发展与训练等在当今商业社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知识。
  •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由廖康强编著。哲学看似晦涩艰深,却恰恰是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总结出的人生智慧,是以简代繁,去粗取精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化解职场的复杂性。《职场的24个悖论》就是从哲学这一全新的角度来阐释和剖析职场,用哲学悖论来揭示职场中矛盾和冲突的思想根源,帮助人们了解职场,掌握职场生存与发展的技巧。花一些时间读一本这样的书,从哲学的角度去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或者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处理职场问题的借鉴和参考。希望透过这24个悖论,你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职场,为自己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 办公室丛林法则:16条金科玉律让你畅游职场

    办公室丛林法则:16条金科玉律让你畅游职场

    本书旨在破解职场生存难题,从中更好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以从容应对复杂的职场环境,摆平各种潜伏着利害冲突的人事关系,在办公室左右逢源、化险为夷、平步青云。
热门推荐
  • 带着灵兽去抓鬼

    带着灵兽去抓鬼

    但我才知道,原来……我的血,还能驭兽驱鬼……什么厉鬼怨魂,什么山犼水怪,有种你伤我一下试试!看我一口老血喷死你!沉寂了百多年的玄学界,如何面对另一个世界超自然力量的冲击?他凭什么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重现千年前驭兽宗的不世荣光?
  • 无奇不有的世界(走进科学丛书)

    无奇不有的世界(走进科学丛书)

    如果我们从地球上的各个地点,对准北方一直向前走,最后大家总会在一个地点见面,这个地点就是地球的最北端,我们称它为“北极”。有人把北极叫做“世界的顶峰”,以这个顶峰为中心,向南画一个大约2500千米长为半径的大圆圈,这个大圆圈就是“北极圈”。北极圈可不是什么铁丝网或木棍所围起来的实在的圈子,而是地理科学工作者按地理特点在地图上画出的纬线圈。
  • 漠之情殇

    漠之情殇

    他是漠国之王,无情、冷血,终在遇见她之后慢慢明白什么是丝丝心动,什么是刻骨铭心。她是亡国将军之女,被俘,破身,尝尽世间冷暖,可情到尽头,又是否能有一双手撑起她假装强大的天空。一个是无情帝王,一个是将门之女,一个只想要征服,一个却宁死不屈,他们之间有国破之仇,有情怨纠缠。他们是否能冲破阻碍,从此守得见云开?
  • 作家之最:学术少女

    作家之最:学术少女

    方蝶瞳,一个重组家庭女孩儿。面对母亲无情的剥夺,继父的厌恶,她只能忍。一个来到她身边的女孩儿,叶陌。“小瞳,这是你妹妹,你以后要好好对待她。”“那个男人的女儿?”“顾蝶瞳,你姓顾,不姓方!”“我从来都不跟你姓,我永远都姓方!女人,你最好理清楚!”母亲愤怒地拔腿就走,和那个男人腻歪在一起,则一切在蝶瞳眼中是那么的刺眼,自从叶陌来到这个家庭后,母亲把所有的爱都注入在叶陌的身上,蝶瞳从来都视而不见。能迷醉她的,只有书。蝶瞳的成绩一向不好,她励志不能让天堂之上的亲生父亲失望,经过了重重困难,拿到了德国某大学的通知书,她用精彩的文笔描绘了自己的一生,与作家之最无颜一决高下,成为了新一个王
  • 梦修仙之做梦还是做梦

    梦修仙之做梦还是做梦

    邪魔的再次入侵,让大陆一片狼藉大背景可能有些无聊但是我只是想讲讲我心目中修仙者的样子讲讲不能成仙的修仙者的生活
  • 下堂娘子追夫记

    下堂娘子追夫记

    成亲当晚,她的丈夫竟然跑到了青楼喝花酒,她只身前往情敌房间,强行带走她的“相公”,不料两人同时含冤入狱,最后流放在外,遇上了宰相、太子、公主等人……各种阴谋诡计迎面而来,是甘心屈服,还是见招拆招?(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错爱之前世今生

    错爱之前世今生

    人活着就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比如我不曾猜到开头更想不到结局会是这样——《错爱之前世今生》他说:离若,我不会等你太久,因为我很忙的......他说:傻丫头啊,是不是到我死的那一天,你都不会再出现了......他说:老子这辈子都不想看见你,不过如果他对你不好,我很乐意抓你回来看你的笑话................意识渐渐模糊,她想到的是零零散散记忆的片段,她低声喃喃“还好,你不曾等我,苏琦。幸好还好我终归见到了你最后一面,欧阳。你再也没机会抓我回去了,小陨子。”最后一刻,她说“你真的很对不起你的白衣啊,南宫晽。”
  • 地狱之巅

    地狱之巅

    是不是命运已经做出选择之后,无论走向哪一条路,最终抵达的都是同一个结局呢。尽管如此,当这双眼睛看到那不可逆转的结局之后,手依旧有力的握住这世界的曲线,为了那一刹那的光辉,哪怕燃尽了最后一丝生命之火,流干了最后一滴鲜红之血,也要把这未来改变。“我站在这地狱的顶峰,是否比人间看得更高。”——苏飞。
  • 独战天涯

    独战天涯

    2012年12月21日,所有的预言,典故似乎都提到了这一天,据说,21日之后,所有人将见不到22日的太阳,也就是---世界末日。各种稀奇古怪的血脉传承,世界各国的历史神话强者降临,无尽的纷争,尽在此书
  • 吃伴

    吃伴

    美食固然好吃,一个食有一人食的滋味,多人食有多人食的美味,可是一人食的不是习惯,是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