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13300000006

第6章 狂飙图

莎士比亚有一段名言:“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显出非常的气节……当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智慧是战胜险难的钥匙,勇气是战胜险难的力量。

在险难面前,毛泽东以独具的智慧和勇气去迎接挑战。

不断经历的险难,又反过来磨炼着他的智慧和勇气。

正像一位哲人说的那样:“平静的湖水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1929年初离开井冈山以后的一段岁月里,毛泽东的军旅之路,惊险危殆相继,始终是曲折连接着坎坷,希望伴随着失望。

一旦脱离了根据地,红军就十分被动,常常遭敌人伏击、穷追,连连失利。红四军军长朱德的妻子,也在转移途中被俘牺牲了。

一种前途茫然的情绪开始在部队里滋长,连毛泽东手下的爱将林彪,也发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对朱、毛红军的命运也悲观了起来。

1929年2月,中央给红四军发出指示,让他们把红军分成小股部队,散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同时决定,朱德和毛泽东马上“脱离部队,速来中央”。

毛泽东4月间才收到这封著名的“二月来信”。

战略家的判断,加上诗人的直觉和激情,使他作出了另外的选择。

毛泽东在回信中直陈中央的指示,“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他认为红军分散活动的前途只能是被敌军消灭和瓦解。

在逆境中坚持理想,在黑暗中预见光明。

早在半年前,毛泽东就预言:蒋介石和广西桂系军阀之间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军阀间的争斗,恰恰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果如所料,毛泽东的回信刚刚发出,蒋桂战争就爆发了。

红四军趁敌人在赣南闽西的兵力空虚,转战几千里,除赣南以外,又先后打下福建的永定、长汀、龙岩,在这些地方建立了红色政权。9月间又攻占“铁打的上杭”县城,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

正在永定合溪养病的毛泽东闻讯,心境顿时好了起来。

军阀混战所带来的纷乱局势,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带来的热闹场面,交错在他的脑海里,便有了一首《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上阕写天怒人怨的军阀争斗,不乏嘲讽。

下阕写红军“跃过”、“直下”,何等轻快。

军阀给人们带来的“怨”和红旗到处带来的分田之“忙”,不正是革命家、军事家毛泽东武装割据思想的诗意显现吗?

在鲜明的对比中,毛泽东对未来的预见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富有诗意了。

1930年1月4日那天晚上,他住进了红军“直下龙岩上杭”的上杭县古田赖坊村一家临街小店。

在一盏马灯下,毛泽东铺开纸来,调墨挥笔,畅想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高潮——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是一封写给红军将领的信,也是一首洋溢着理想主义激情的诗。

这时,太阳还没有出山,可随着一声鸡叫,天边露出了曙色。

当天下午,毛泽东就跨上了他的大白马。

红色政权,毕竟只有在马上才能开拓。

这时候,江西、福建和广东三省敌军,已调动14个团对闽西根据地进行“会剿”,其先头部队还有30里路就要抵达毛泽东的驻地古田。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二纵队前往小池迎敌,掩护红军主力转移。

接下来,毛泽东又率部向北进军,经过福建的宁化、归化(今明溪)和清流,翻越武夷山,进入江西。历经20天的长途转战,终于在1月下旬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部队在广昌会合。

1月30日这天,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旧称元旦。在毛泽东的感觉中,令人舒心的新春气息似乎已扑面而来。他忘不了由福建入江西赣南一路跋涉的情景,遂写成一首《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寒冬时节,一路是陡峭崎岖又窄又滑的山林小道。虽是艰苦异常,可走在前头的毛泽东,站在山顶极目一望,在竹木枝杈的掩映下,猎猎红旗若隐若现,旗下一队队官兵,伏身前行。

好一幅壮美的行军图。

诗人的笔,与其是写行军,不如说是在展露作者良好而舒心的感觉。全词字韵清越铿锵,节奏朗朗上口,把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表现得如此轻松。

好一首洒脱明快的山歌。

《如梦令》是典型的短歌小令,毛泽东这一时期写的小令,别具风采,别有神韵,也别开生面。在他的笔下小令不小,体裁小而气势大。

毛泽东几乎总是在马背上指挥着红军,穿行在密林丛中,疾驰在乡间小道。

红军反反复复的进攻、转移和撤退的行军路线,犹如一条流动的诗韵,随便截取一段,便成一幅气壮山河的图画。

在赣南汇集在一起的红军第四、五、六军声势浩大起来。他们决定集中兵力攻打吉安,红四军奉命由藤田地区经水南,准备先夺取吉水,然后向吉安进军。

行军途中,遭遇了南方罕见的风雪,毛泽东又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写的依然是行军,又是一首小令,又是一幅壮美的行军图,又是一首洒脱明快的山歌。

一生喜欢白雪的毛泽东,第一次用诗笔写下了雪景,写下了与猎猎红旗交相辉映的雪景。“漫天皆白”,一个“漫”字,点化出风飞雪舞的强烈动感和雄浑大境。“情更迫”三字,透露出行军背后的整个战局。“风卷红旗过大关”,同唐代诗人岑参笔下沉重悲凉的“风掣红旗冻不翻”相比,更有一种开拓、舒展和从容的气度。

接着,在“行军”、“过关”、“何去”这一连串动态描写的铺垫之后,陡起一句“十万工农下吉安”,犹如一支势不可当的利箭,射穿了迷迷漫漫的千里风雪,透露出诗人那流动顺畅的感觉和此行必胜的豪情。

《如梦令·元旦》和《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的都是行军所见,一样地感觉愉快。

毛泽东似乎有意要把自己的这种感觉,这种情绪,流播于军营,在1930年2月间把这两首词抄给了陈毅,还同朱德一起探讨过。

两首词在红军里传开后,有的人还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如梦令·元旦》就是谢觉哉1956年在一篇题为《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的文章中首先披露,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面。

红军开始进入全盛时期。1930年6月,以朱德为军团长、毛泽东为政委的红一军团在福建汀州成立,下辖四个军,近万名官兵。两个月后,以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委的红一方面军在湖南浏阳成立,下辖林彪和彭德怀率领的两个军团,近4万名官兵。

赣西南苏区连成了一片,扩展到几十个县境。

中国革命,开始走出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来的低谷。

发展的形势,让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脑子热了起来,以为革命的高潮果真来临了!

他们从上海发出指示,要红一军团打南昌,红三军团打长沙,然后同贺龙的红二军团和徐向前的红四军团一起去围攻武汉。

他们豪迈地把这个战略叫作“饮马长江,会师武汉”!

不是诗人的革命家们,却迷惑在了诗意的畅想之中。

毛泽东不得不执行中央的指示,去打南昌。

1930年7月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他和朱德率领一军团从福建汀州出发了。

骄阳之下,毛泽东策马而行。闷热的天气,炽热的胸怀,似乎又隐约燃着一点忧虑之火。

但眼前是红军前行的壮举,胸中有会师武汉的憧憬,不管结果如何,毕竟让人振奋,让人激动。

作为统帅和诗人,毛泽东不能不油然而生一股气吞山河、壮怀激越的崇高感来。

正是在从汀州到南昌的途中,他不禁吟咏起来——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写的还是进军,还是一幅壮美的行军图。和前两首小令不同的是,诗人把中央关于湘、鄂、赣三省的战略部署也写了进来,其意象,其比喻,其气势,更有了一种震撼力。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何等的奇情壮志!

人而有志和立志,是为常事。难的是一生有志,并遵志而行,永志不衰;难的是一旦立志,便志不可摧,矢志不移。

毛泽东一生拥有着奇情壮志,并在奇情壮志的策励下,一路前行。

学生时代,他要“指点江山”!

大革命时,他问“谁主沉浮”?

创建苏区,他“征腐恶”、缚鲲鹏!

漫漫长征,他缚苍龙、裁昆仑!

解放战争,他“过大江”、“追穷寇”!

胜利以后呢?他“送瘟神”、“换新天”、“驱虎豹”、“争朝夕”……

回到《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鲲鹏”,这神话中的大鱼大鸟,人们习惯上用它来比喻气势宏大的正面形象,毛泽东却一反常例,用它比喻敌酋顽凶,故用万丈长缨才能把它捆住,也只有征腐恶的“天兵”,才有如此气势。

在毛泽东的全部诗词正文中,提到全名的现代人物,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反第一次“围剿”时抓获的国民党中将师长张辉瓒,一个就是“偏师借重”的黄公略。黄公略当时是红一军团的第三军军长,开辟了湘赣根据地,所以说是“赣水那边红一角”,使红军主力的行动有了依托。一年后,黄公略在行军途中遭敌机扫射牺牲了。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这突兀起意的两句,化自杜甫的“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虽然改变了杜诗的境界,但于慷慨激昂之中,仍见悲怆。

对攻南昌打长沙的“诗意”构想,毛泽东或许有难言的隐忧情愫。这多少会影响他在行军路上的感觉。

红军官兵唱着悲壮的《国际歌》,伴随这特殊的歌声,突然龙卷风从天而降,弥漫四周,仿佛昭示人们,这将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却又前途未卜的战争。诗人的心情突然从“席卷”、“直捣”的豪迈,转向了沉郁、悲怆一路。

卓越的革命家,似乎应该具有诗人那种难以遏止的想象和激情。

想象能穿透历史的风云,能描绘具有魅力的未来。激情能把千千万万的人民鼓动起来,导引他们踏着荆棘勇敢地奋进。

然而,打仗毕竟比不得作诗。

没有理性的想象和激情,常常成为蔓延无度的野火,烧了别人,也会毁了自己。这种现象在历史中不乏其例。

奉命“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红一军团,在7月30日那天抵达和南昌仅一江之隔的新建县。守敌果然太强,明显打不下来。

毛泽东做出了一个十分聪明的决策,只让一小部红军朝南昌城里打了几枪,说是纪念三年前的八一南昌起义,然后便撤走了部队。

这就是毛泽东,既把作诗和打仗融为一体,又把两件事恰当分开。有诗人的想象与激情,又有政治家的深谋与沉稳。

同类推荐
  •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本书品读三毛,看她的人生、读她的文字、品她的洒脱。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洒脱穿梭于撒哈拉沙漠,有义无反顾说走就走;在路上,寻一座座城,行遍千山万水,只为在流浪中接近梦想。跟随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潇洒的女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灵性的笔触写下人生的修行,教会我们领略世间最平和的快乐,最美的爱情。
  • 一个老兵的故事

    一个老兵的故事

    他与豆豆是好朋友,每次回来都给豆豆带些好吃的,讲战斗故事,讲革命道理。一群由一个老兵任班长,九个男兵,一个女兵,训导员五人,连长一人。
  •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法国诺奖得主倾情裸传自述传奇人生)》是作者纪德关于童年和青年的珍贵回忆,充分展示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师的性格特质和成长印迹, 是一本坦率得令人震惊的著作,对了解纪德拒绝任何教条的一生,理解其变化多端、充满矛盾的作品,非常重要。
  • 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本书介绍了清朝的12位皇帝的生平趣事:包括:嗜血枭雄努尔哈赤,翩翩多情的权谋天子皇太极,不爱江山爱红颜的悲情帝僧顺治,完美君主康熙,最具争议的清帝雍正,文治武功的十全帝君乾隆,难享太平的嘉庆,苦命天子道光,无力挽狂澜的咸丰,自我放纵的薄命天子同治,傀儡皇帝光绪,西洋化的末代皇帝宣统。通过介绍十二位皇帝的人生经历,揭开尘封的清朝历史。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热门推荐
  • 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

    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犹太人的财富智慧

    犹太人的财富智慧

    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犹太民族,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智慧,而这智慧正是一切财富的根源。也正是凭借着这些智慧,到了最近1000年左右,犹太人登上了“世界第一商人” 的宝座,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也让世人刮目相看。就是通过对犹太民族财富、经商、生活、教育、处世、信仰等十余个方面的详尽介绍,力图对犹太民族的智慧做一个全方位立体展示。
  • 绝代风华:第一农家女

    绝代风华:第一农家女

    穿越赶上潮流,真是醉了。身份是七岁小村姑,家徒四壁,这便也罢了。可谁想这家里渣男贱女,极品亲戚一箩筐,各个挡她发财路,这日子没法过了。好不容易天上掉下个帅哒哒的大哥哥,真亮瞎了她双眼,惊掉她的下巴,可这帅哒哒的大哥哥,却冷得跟块冰一样,那脸臭得好像她欠了他几百万一样,好吧,做只睁眼瞎也没什么不好的,就是遇上了,她绕过去不就好了嘛,可是他为什么还嫌弃呀?谁说姑娘心,海底针,这少年心,也摸不透!
  • 武神传说

    武神传说

    一代武道巅峰强者,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行偷天换日之事,暗渡陈仓。融入红尘,再世重修!精彩故事不容错过!
  • 纠结

    纠结

    夏巧巧,一个普通女孩,却被男神喜欢上,一场苦恋拉开序幕.............
  • 吃茶去

    吃茶去

    本书内容包括茶史、茶叶、茶道、茶艺、茶馆、茶具、茶叶的多用途、高山茶与平地茶等。
  • 柯南之轮回剑崎

    柯南之轮回剑崎

    轮回。。。悄悄地启动。我无法原谅,让这个城市哭泣的人。因为,我不是杀手,更不是救世主,只是个侦探。我没有梦想,但是我可以守护别人的梦想。我只是知道,我守护的今天,就是别人的明天。就像光与影,没有光,何来的影子,没有影子,又何来的光?不管有多么困难,只要把委托人的生命置于身外,那么这个人不是侦探了,而是人渣!我,剑崎真影,一个路过的侦探,经此而已。撒!让我来细数你的罪恶吧!(本书QQ群:113701515)
  • 道长往事

    道长往事

    我随陈道长流浪的那四年经历。一幕幕,都是一场诡异的独幕剧!时至今日,我回忆起来,还是依然会另我毛孔悚然。
  • 爱的标签

    爱的标签

    夏雪和王浩是同班同学,他们相互产生了好感。夏雪和王浩交往了,杨露无意中看到她们亲热的场面,她醋意大发,心生了嫉妒,她对夏雪,在心里产生了恨,她觉得是夏雪抢走了她喜欢的男人。也许如果没有夏雪的出现,那么和王浩在一起的人,就有可能是她。杨露一气之下,搬出了宿舍。她对夏雪说,这辈子,她都会恨夏雪。大学几里,夏雪一边心里对杨露充满了内疚,一边和王浩平静的交往着。
  • 全能清洁工

    全能清洁工

    平凡少年系统加身,清理地球,天降功德,修不灭金身,美女环绕,人生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