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17000000088

第88章 自尊自重

新英格兰的一位著名牧师说:”我的确而且必须尊重人的本性”,但他的这番话招来了非议。就此,我很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很久以来我一直认为人的本性是堕落、怠慢的,我都快忘了人的两面性。一方面,我们的本性倾向于堕落,即使到我们走向死亡的那一天;另一方面,我们又像一个天使,甚至像神一样完美。虽然这听起来不太顺耳,却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尊重我们的父母、领导,特别当我们认可了他们的地位时。即使再挑剔、敏感的人也会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违背人的本性呢?其实,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以一种叛逆的方式去尊重人的本性。我们尊重本性的要求,以维护那些需要保持的重要关系和责任。

一位著名的人物曾说过:”眼睛不去看,耳朵不去听,人们就意识不到上帝为他们准备的一切。”牛顿、富兰克林、华盛顿是我们公认的智慧出群的人,和周围大多数人相比,他们的确非常优秀。没有谁会不尊重他们,但如果他们能长寿不衰的话,他们会是怎样的呢?当他们思考那些还没人解决的令人着迷的科学问题时,他们是否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卑微?相比约翰、保罗和霍华德,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牛顿、富兰克林、居维叶、所罗门呢?

是把他们看做学者还是智者呢?道德的提升与智力的卓绝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同一个人不会兼具这两种素质呢?设想一下,如果有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既具有保罗的高尚品德,又拥有牛顿的卓绝智慧,会发生什么事呢?谁会不尊重这样的人呢?他所反映的人类的本性已经得到了升华和神化。正如诗人所说:”他让我们看到了天堂的光辉。”因此我们有义务去尊重他。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如果你充分地培养和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你就会到达这样一个崇高的境界。到那时,所有前辈的圣贤都不再高不可比了。你难道不愿意学会尊重自己,至少是尊重上帝赋予我们的本性吗?无论如何,你忍心将自己善良的本性丧失殆尽吗?创造力只属于我们每一位上帝的子民,而你们——年轻人正是创造力的源泉,所以你们有心让自己沉沦到那样低下的水平吗?学着尊重自己吧,不为别人,就是为自己也该这样。让我们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上帝所赋予的,你们愿意失去这样一个从各方面(智力、道德,甚至是生理上)使自己逐步完善的机会吗?你们难道不愿意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和能力,达到理想的自我吗?你们可能对上述想法迷惑不解,下面我将解释得具体一些。

保罗在致其兄弟的第一封信中写道:”无论活着,还是死去,我们都应该满怀希望与渴望,尊重自己。要尊重自己,年轻人首先要了解自己。”

的确,年轻人了解自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自尊。在成长过程中,如同我们的祖先一样,我们总有一天要开始了解自己。无论圣贤、还是恶人都要走这一步。我们常说找到病因就痊愈了一半,还说只有病人才需要医生。

在没认识自己之前,我们正像一个病人,病因是我们过度地忽视了自己。尽管我们对他人也不是十分了解,但相比对自己的了解来说,却又显得多得多。我们中的智者可能会先发现这一点。而大多数人则对自己了解得很不够,正如瓦特医生所说:”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幼稚和脆弱。”有时候我们会承认自己的无知,却很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我们总喜欢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非常聪明。当我们对一个年轻人谈起他的无知,如果我们的年龄较大,他会很痛快地承认;如果我们与他平辈,那会发生什么呢?也许他会承认,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会驳斥这个说法,甚至会勃然大怒。

我见过许多年轻人,他们都能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只有那些对自己缺乏了解的人才会有失礼的表现。而且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那些自负的年轻人还会推说人的本性促使他们那样。实际情况是,我们越无知,就越缺乏对自己的认识。相比之下,我们越聪明,就越能感受到自己各方面尤其是自身的不足。也就是说,我们还不是很聪明,无法体验到自己的无知。至于自我学习对年轻人到底有多重要,我还说不很清,因为这个问题太大了。

如果我们的本性已经建立起来了,那么为了正确地了解自己,我们必须了解自身本性中三个分离的部分(肉体、灵魂和精神),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我们自己和周围所产生的影响。

在过去,这些知识对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而现在则显得无关紧要了,因为它们让年轻人感到了威胁。但这一过程并非是人为策划预谋的,而是通过社会建立起来的。在培养人的本性意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学的就是”记忆”。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我们都会学到很多词,这些词是其他人思维的反映,可以拿来用。其他更高级的本领都是建立在早先的记忆之上的。我们人类其他的本领还没有开发出来,还有待培养。可是如果年轻人还具有其他方面的智慧,那这些智慧间有什么关联呢?哲学是一个年轻人不太了解的领域。

优秀的判断力源于透彻的理解、耐心的观察、仔细的比较和各种思想的交流。年轻人往往就缺乏这种判断力,所以行动起来不是过于莽撞,就是过于浪漫。在早期教育阶段,就很少有人去观察思维的形成过程,并分析一个人的想法。的确,这个年龄的人要面对的太多了,因此不可能想太多,如果单凭在学校学到的,年轻人很难有机会去思考问题。而现代发达的通讯和交通设施也不利于他们做更多的思考。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不应该仅凭感觉就断定自己只有一个胃。”

那些热衷于培养年轻人的人们是否更注重培养他们的思想,而不是包办一切?我们在挖掘年轻人智力的同时,关注过他们的道德教育吗?年轻人是怎样获得有关道德方面的知识的?他们能从家里或是学校学到这方面的知识吗?

同时,年轻人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养成健康向上的性格(如学会爱、激情、感激、希望、快乐、和平)或是阴郁的性格(如学会仇恨、失望、悲痛、愤怒、忧郁)的呢?

我承认,家庭、公立小学,中学、安息日学校都教给了我们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但我们到底从中吸取了多少呢?就是在安息日学校,这个本来应该教导我们怎样对待我们自己,及与周围和上帝关系的地方,都忽略了传授给我们这样重要一课。这些地方灌输给我们太多的陈词滥调,而不是引导我们去思考。虽然,这些冗长的理论本身并非是想阻止我们思考,但我们却始终无法交流学到的知识。这就是我对这个时代一直不满的一个地方。我们就好比生活在阳光普照的地方,却没有可以值得称道的事情。

我们掌握的所有知识(包括对自己的了解、还有那些有关天上、地下的知识)都是我们立身的基础。所以,我们一直努力学习着这些知识,适得其反的是,这些知识往往束缚了我们,让我们缩手缩脚。

现在假定,”年轻人已经学会了所有应当掌握的知识(包括智力和道德方面的),并且每件事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即他们了解了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以及人的本性、生活中所有的关系、目的,并开始毫不犹%地探索着自然之外的一切,他们学习地理学、地质学以及世界史,还研究动物、植物和矿物质,为了了解矿物质,人类不惜掘地三尺,寻找那些深埋在地下的遗迹。另外,人类开始研究天文,不是像宇航员一样神游太空,就是借助望远镜的威力观察太阳、月亮、星球。此外,人类还利用一切高科技手段,观察几百、甚至是几千里外的人。

但是,在对我们自己和外面的世界有了这么多了解之后,我们还是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躯体——我们的灵魂赖以寄存的地方,也不了解它与思维(控制着人类躯体的精神主宰)的关系。这里借用一位作家非常生动的表述: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教授生理学呢?天文学、自然哲学、化学、地质学、地理学、植物学都是非常有用的学科。学生有必要了解自己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取暖的火和产生的灰尘。的确,他们必须了解一些常识,比如说,太阳黑子、日食、极光、陨石、银河、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彗星尾、土星、木星等。他们也必须了解:潮汐、信风、洋流、地震、打雷、火山喷发等知识,也应该能解答石块为什么下滑,以及洞为什么会被填平等现象。所有这些知识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我要提的是,那些大学生们对自己的身体、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以及器官间的联系又有多少了解呢?

现代教育几乎灌输给了年轻人所有的知识,可以说是天文、地理,宏观、微观无所不包,却从来没让他们仔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身体——他们思维的居所。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研究了周围的每一件事,唯独忽略了对自己身体的研究?我们的身体不仅非常复杂、完美,而且是神所赐予我们的不朽灵魂的居所,它支撑着我们。

数以千计的学生在高级神学院里攻读,他们要花远耀9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学业。那为什么不能留出几个月去研究我们的身体机构,探索一下它的朴素、美丽、和谐、伟大与精妙。

你不觉得这一切都很奇怪吗?有着超常智慧和理性的人类对自己周围了解得那么深入、透彻,却对自己知之甚少,这难道不奇怪吗?难道他们甘心就这么活上30年、50年甚至是一辈子吗?他们不想了解自己吗?年轻人,难道你们甘心这样吗?

去了解你该了解的事情,但要记住,对科学和艺术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而生命确实有限。只要尽力做好能做的就可以了。如果你坚持要多做些,就一定要快点做。知识更新得太快了,一切形式的艺术都是由我们的身体、思维和精神构造出来的。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掌握它们的结构、功用、规则和相互间的关系。用这些关系去为你服务。

接下来,我要再次强调,对其他学问知道得再多,都不如了解自己重要。就这个问题,我愿意提供给你们一些帮助。古代以色列国王大卫,在为父亲放羊时,了解了天地间的奥妙。但他却从没有机会去了解一下自己。而我们有着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为什么不开始这项工作呢?

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其中一半很容易了解,另一半却很难明白,是你自己所独有的。为探索后者的奥秘,尽你所能多学一些解剖学、生理学和卫生学方面的知识吧!

然后再去研究那些科学家或哲学家(如瓦特、梅森、库姆斯)的理论,以及《圣经》。

这里我们阐述了很多有关自知的知识,这些知识通俗易懂,即使正在做其他事情的人都能很快明白,它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关系到每一件事、每一个年龄层次的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从不会缺乏自知、自重,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年轻人就如同初升的旭日,有着光明的未来。如果他们能认真全面地了解自己,就会拥有一个梦幻般的未来。所以,努力了解自己吧!不了解自己,你就根本无法领会许多本应了解的事情。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才能处之泰然地面对周围和未来。年轻的朋友们,认真去实践我说的话吧,成功就在不远的将来!

下面我要说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过,但请允许我再引用一下。有一个18岁左右的男青年,不傻也不笨,但他从小就被父亲认为是什么都不行,结果养成了畏畏缩缩的个性,见事就躲,一点困难都应付不了。我要说,他的不幸正是训练不当的结果。他实际上是他父亲错误观念的牺牲品。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可以说,父母对孩子所采取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即使孩子身上还没有显现出来父母影响的痕迹,随着他的成长,这种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还有一个年轻人,是刚才那个孩子的邻居,但所处的成长环境完全不同。他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但他有个特点:能很快地融入不同的环境。只要想做,他就一定能完成自己的心愿。他对自己非常自信,这种自信让他完成了很多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情。一天,他经过一个围场,看见有个技艺熟练的人在剪羊毛。看到男孩走来,旁观的一个人朝他喊到:”嘿!亨利,你会剪羊毛吗?”他毫不含糊地答道:”当然。”这人又问道:”你剪过吗?”

男孩答道:”常事。”于是这人拿来一把剪子,对他说:那好,过来比试比试!

亨利二话不说就走了过去。但是,你要知道,他只有16岁,刚从城里来,可能这辈子还没见到过羊毛剪呢!所以,不用问,他刚才说的都是谎话,但结果却出人意料,他剪得非常好!

可以说:他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他的自信。

而我前面提到的第一个男孩,此刻就站在旁边,看到同伴的所作所为,他非常地吃惊。因为尽管他家里牛羊成群,却从没想过要去剪羊毛。

虽然自信很重要,但过度自信就会非常有害。而自立则不然,自立从不会过度,越自立越好!几千人里,有一个非常自立的就不错了。由此,麦克卢尔(一位地质学家)坚持认为,孤儿往往拥有更强的能力,但并不是每个孤儿都这样。于是有人开始用宗教的观点看待这件事,他们认为非常能干的孤儿可能是魔鬼附身的结果。但请注意,我这里说自立,并不是反对我们依靠父母和他人。

我喜欢那些既谦逊(有时甚至带点自卑),又自信、自立的年轻人。没有自信和自立,年轻人很难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有了它们,他就可以随心所欲,进退自如。就好比他行驶在一片风平浪静的大海上,如果有一个好的领航员,他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否则,就很难说了。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聪明的船长去引导他,他就可能安全抵达目的地;否则,他的航程就凶险难测了。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的观点都不会改变,我喜欢真正自立的年轻人。我喜欢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但这并不意味着鼓励盲目自我膨胀。我只是希望年轻人有更多一往无前的精神。富有的年轻人似乎更缺乏自立,因为很多时候他们都可以坐享其成,因而享受不到自己努力奋斗后的喜悦和快乐。所以他们以后无论是作为学生、工人、商人还是技工,都很难取得大的成就,因为他们的第一课没有上好(努力与获得)。这就是金钱种下的苦果,它不仅宠坏了有钱人自己,还毁了他们的下一代。也许这样说有点绝对,但确实比较普遍。

上面所讲的并非意味着穷人就一定会有所作为。因为穷人境遇悲惨,往往会铤而走险。因此,阿瑟乞求主:既不求富贵,也不求贫穷。既然在阿瑟生活的年代,就因贫穷而产生了许多的罪恶,那现在的年轻人又怎逃脱得了呢?和前面所强调的不同的是,我这里提到的罪恶的确是由自立而来的。

但我并不是说:人的品质取决于贫富,我只是要告诉人们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有自己的弱势。可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否出于偶然,他们都会受到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以上所举的两个有关富人和穷人的极端的例子都是由自立引起的,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也许,我们有必要花一些时间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等级制度是自立的一大敌人。就凭出身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太草率了。也许我们不适合身居高位,握有重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去当奴隶或乡下人。如果一个奴隶或是乡下人出生卑微,那么他不可能当上领主或地主。

尽管他很愚蠢,但他自己非常清楚这点,因而总是很谦卑。我知道奴隶是怎样侍奉他的主人的。那么他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他必须依赖他的主人。即使让他再努力,再积极些,他仍然是奴隶,这也是大多统治者们希望的。如果一个人生在一个没有贫富歧视、等级观念和世袭制度的国家里,他该多么幸运啊!

无可否认的是,年轻人生长的环境往往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

但年轻人要想换个环境,比如说到另一个更开放的国家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应到哪里去呢?到这儿来吧!这里会提供给他们一个通向富裕、荣耀和美满的未来,只要他愿意努力,就一定可以放飞自己的梦想。我曾不只一次地提到,对年轻人来说,要想有所成就,最重要的事就是养成一个好的性格。换言之,就是要学会自我教育。至少是在人生的早期就要明白:世界为什么要存在,人为什么而活着。

现在,我要谈谈怎样进行自我教育的事情,自我教育主要是在家庭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中完成的。

我先谈谈什么是和谐。发展和谐的个性非常重要。年轻人对这个词应当并不陌生,因为在进行肌体训练时,他们常会体验到协调的重要性。不但是音乐的各个章节要讲究和谐,建筑的不同部分要讲究比例均衡,就连人的个性也需要协调。当然,后者的协调尤为重要,它是亘古永存的。

我前面提到过,人的本性复杂而多变。牧师告诉我们:人是由肉体、灵魂和精神构成的,用现代人的说法是由躯干、头颅和心脏构成。而且,圣人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神学和现代学中,人都是生理、智慧和道义的综合体。为了养成和谐的个性,必须正确地培养和锻炼年轻人。而且这种训练开始得越早,效果就越好。和谐的个性是一种很平衡的个性。

听到这儿,也许许多人要问:我们要到哪里才能发现这种和谐的个性呢?年轻人、老人,哪类人的身体和大脑更完善,更协调呢?人,无论年龄、地域、等级,都只是这个社会的一小部分。那我们该怎么样呢?我们还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或能成为什么样?这些问题就像宗教和哲学语言一样充满悬念。但是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和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并不一致,我们对自己知之甚少,那么那些剩余的大部分未知数是否一定很有用呢?

我现在要说的是,是否有必要讨论一下家庭教育和广泛的其他一些实践对造就年轻人平衡个性的意义,如果这些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觉得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如果你从小就拥有和谐的个性,那么它将一直伴随你到老,并陪伴你经历各种风风雨雨。如果上述结论和你所学到的相反,并不意味着它就不正确。就连我们的法律和法规中,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存在。之所以有这样的事发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的个性中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也常常缺乏和谐。由个人组成的文明社会中,也会存在许多不平等、不和谐的地方。

有时,智力因素会多于道德因素,甚至是生理因素。当然,也有可能道德因素占更大比重。但通常情况下,生理因素更重要。当今社会也是如此,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但未来会更强调智力因素。节约劳动力的机械加工和充分体现灵感和天赋的艺术正在越来越受重视,机械化大生产将与这个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和谐。有人认为机械化趋势不可避免,但我不这么认为,人毕竟不是机器。机械化大生产增加了人们生活的自由性,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去控制事物,甚至干涉一些法规的实施。年轻人,这种观点反应了你们在这个文明社会中的真实位置。你们生来就渴望不和谐,这种渴望贯穿了你们由婴儿、孩童、年轻人到成年人的整个成长过程,而你们所受的教育却恰恰束缚了你们的本性,在饮食方面,你们不是饮食过度,就是过分节食,最后或多或少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同时,由于对精神状态的忽视,你们的成长环境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整个人产生不好的影响。就如同身体的某个部位出了问题,其他部位都会有所反应一样。所以,我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

对这个看法,有谁持反面意见吗?我相信会有。因此,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我们最需要学会的就是正确理解自己的处境以及位置。圣普罗维登斯曾劝戒我们要走正路,只有这条路才能通向光明,并指引我们冲破惰性和叛逆的怪圈。也只有走这条路,我们的本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培养出光明、健康的个性。

就我个人而言,刚才所阐述的这些观点能更好地激励人们在我们前进的道路积极向上,之所以有那么多困难,就是因为这些困难激发了我们向上的斗志,它的尽头将是一个又一个胜利。但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个和谐的个性。只有处于平和、和谐心境下的人们,才能有所成就。

而且一个人成就得越多,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拿撒勒城的年轻人在主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你的内心越失衡,你的创造力就越得不到发挥,你因而需要更多的信念、耐心和毅力去克服困难。你生来就是为胜利而来(至少要赢得一次战役——战胜自己的战役),在你为胜利奋斗的过程中,不存在神助。也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你的胜利并不是。

不可及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你就会赢得目标,并无愧于今生。

同类推荐
  • 古申论

    古申论

    《古申论:全本〈东莱博议〉今译》主要内容:《博议》在当时传钞者众,辗转沿讹,故虽宋元旧本,误字甚多。今参合明本、元本、文澜阁本及平湖胡氏所藏宋椠本,悉心雠校,无虑数过。第各本讹谬错见,不能定从一本。欲分载异同于逐句之下,又苦文繁,碍于循览。且《博议》非周秦古书之比,字句得失,按文义而可知。故今参校诸本,舍短从长,衷于一是,不复分注,以便观览。其有字义可疑而各本皆同,无从质正,如“苟惟不然”,“惟”疑作“为”,《盗杀伋寿》篇末疑脱误之类,悉仍其旧,不敢臆为窜改,以贻“壮月牡丹“之诮。
  • 谁是最可爱的女人

    谁是最可爱的女人

    美丽女人不一定可爱,可爱的女人却一定美丽,美丽是表象,可爱却在女人的骨子里,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可爱。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博大的胸怀,以及一颗充满爱的心灵,一定可以让自己可爱。
  • 趣谈领导学

    趣谈领导学

    本书介绍了领导学的发展、来源、特点,领导者应预备的素质,领导作风问题,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等。
  • 做事要有分寸

    做事要有分寸

    本书取材于现实,以“做人要有分寸”为出发点,千诫读者做事应注意的方方面面。如果你仔细从头到尾阅读此书,就能从中得到大量有益的启示,大大改进你做事的能力。本书就是对生活中做事应该讲分寸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最细致的归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出深刻的大哲理,让读者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 职场“钱”规则

    职场“钱”规则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名言套用在职场上便是“不想高薪的员工就不是好员工”。任何一位老板不会无缘无故给你加薪,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获得信任和常识,赢取较高的职位和高薪,你必须拥有提升和加薪的理由与筹码。拥有它,你可以蹲稳“职场马步”,信步职场,成为职场达人;拥有它,你将成为老板的“口袋人才”,提升加薪是迟早的事!!!"
热门推荐
  • 大唐贞观

    大唐贞观

    嘿嘿,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挑战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嘻嘻
  • EXO手心的仲夏

    EXO手心的仲夏

    “你喜欢星星吗?我就不摘给你~我要把它藏在我的眼睛里,每天都对着你blingbling~”其实我很满足了不是吗?我至少知道了你的名字、你的电话;听过你的声音,看过你的眼睛;至少你知道我喜欢你,至少你知道不管你怎样我都喜欢你。尽管我很难过,我还是会喜欢你。对啊,喜欢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在一起……
  • 海之角

    海之角

    天之涯,海之角,兰舟催发晓月残,轻棹孤橹云帆远。谁忆柴门芳菲事?人面桃花两不见。轻笔浓墨,谁拭泪?天上归雁,叶底寒蝉,秋风千里苦杜鹃,碧水一池冷红莲。茶一杯,酒半盏。苦将怅恨话经年,数度梦里羡蝶仙。却道人间多情处,文似流云生紫烟夜深调墨,伴残漏。弹尽荣辱,笑至断弦。莫道笔冷不伤情,字字句句犹生怜。天之涯,海之角,晨云暮雨湿相思,梦短愁长浸素笺。碧海洪波蓬莱阁,青峰古木巫山猿。潇湘雨疾,谁伴眠?负了三生,空了忘川。七根丝弦弹苍桑,一树菩提化尘缘。
  • 市场创造论

    市场创造论

    本书分为“市场创造论”、“产权确认论”、“合力增长论”三部分,阐释了创造市场的核心问题及策略选择,市场经济与产权,合力增长与重点发展等问题。
  • 彪悍狼总:该吃药了

    彪悍狼总:该吃药了

    在一场他承诺她的盛世婚礼中,他失踪了,直到六年后的再次相遇…………
  • 校园护美高手

    校园护美高手

    山上少年林晨奉两位师傅之命,下山学习都市生活,来到这个毫不熟悉的都市,林晨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了都市传奇,结生死兄弟,拥绝世美女,笑傲校园。
  • 邪王倾城妃:废材九小姐

    邪王倾城妃:废材九小姐

    她,21世纪金牌杀手,B国S级通缉令的榜上第一。崛起的新星何其多,却从未超越过她。他,风雨国风云人物。更乃离星大陆上的第一人。四系天才。她重生在了废材身上,却还是遇到天才的‘青睬’一个绝世废材,一个绝世天才,天壤之别可还是‘凑’到了一起。世界那么多,她自己偏偏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听天由命?她偏不。拦着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你拦得住?
  • 穷屌丝与白富美的故事

    穷屌丝与白富美的故事

    为什么会出现开头那么猥琐的一幕画面,因为这就是穷屌丝的生活模式,一台破旧的电脑,一呆就是一天,24小时全天候蹲着,甚至不吃不喝也行。半个小时之后,魏千翔便真的无聊起来,一时间不知道干什么?只有对着电脑发呆,嘴里呢喃自语着,目光涣散,陷入了沉思。
  • 网游之龙魂召唤师

    网游之龙魂召唤师

    抬起头,看这显示屏中风靡全球的游戏,再摸摸口袋里的零钱,无奈笑笑走开,却又因机缘巧合,成为一方霸主,无人撼动!!
  • 盛世溺宠:宝贝你别逃

    盛世溺宠:宝贝你别逃

    【已完结】他是反恐的最高督察、少校军衔,我行我素,从不受任何的拘束。她是第一恐怖组织的高层机密人员,活泼可爱,却又玩笑世间。他们本应该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也不可能相交,然而命运却总是爱开玩笑。将他们紧紧绑在了一起!他说:我一直觉得我可以冷漠的对待全天下所有人,可是遇见你,却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心甘情愿。她说:我可以为了我的家人、为了我的职责而放弃我的生命。但是你,却是我始终都放不下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