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18500000037

第37章 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令人难堪的行为。比如,孩子从超市购物回来,或到亲戚家做客回来,或从幼儿园回来,却发现孩子手上或书包里无故多出了玩具小汽车、小沙包、一块橡皮等,这时,你是愤怒、震惊?还是视而不见?

家长一

我家瑞瑞今年3岁了,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平时一直乖巧听话。可是最近我发现瑞瑞从幼儿园回来,口袋里经常会多出一些小玩具;去超市回来,竟然还拿回来 20 几张价格标签;到亲戚家也总要带回一些小玩意儿……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孩子的爷爷给他买的,可前几天的一件事让我觉得不对劲儿了。那天,我带瑞瑞去同事家玩,他喜欢上同事家小朋友的小恐龙蛋,两个小孩还因为争着玩闹了小别扭,我当时没在意,后来转天晚上睡觉时,我发现他躺在被窝里鼓捣什么,手里正拿着他心仪的小恐龙蛋。我问他这东西怎么在他手里。他说是小朋友给他的。我有点不相信,就给我同事打电话。同事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同事说昨天找了半天,还以为是孩子们弄丢了。这让我越想越害怕,这么小就偷东西,长大了还不得成盗窃犯呀?我也想不明白,家里条件这么好,什么都不缺,可为什么他还要拿别人的东西。

家长二

这几天我带儿子去亲戚家里玩,可是回家后我发现孩子悄悄地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藏到口袋里带了回来。平时他还常常从幼儿园私自带回他喜爱的玩具。我本来想要对孩子的这种恶习严厉指责,可是孩子的爷爷不但不批评,反而认为孩子还小,“顺手牵羊”没关系,甚至觉得他挺“机灵”,是个“聪明”、“能干”的孩子。

家长三

这天宝宝放学回来,我发现他的包里多了一大张星星贴纸。我知道,每次手工课老师为了表扬做得好的孩子,只会给一个星星。于是我问宝宝这张贴纸是从哪里来的,开始他一直都不承认,直到我说要给老师打电话,他才说是他自己拿的,而且还强调,“不是我一个人拿的,还有××同学也拿了呀,所以我才拿了。”我很生气,把孩子大骂了一顿,孩子也保证以后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可是后来我还是发现孩子的书包里总是有一些我没给他买过的东西。

中国有句俗语:“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孩子“顺手牵羊”虽是“无意”,但是如果家长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就会逐渐演变成真正的偷窃行为。儿童心理学研究分析,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背后,是由以下几种心理因素引起的。

依照发展心理学家的说法,许多孩子之所以喜欢顺手牵羊,主要是“自我中心”的意识在作祟,即在这一时期,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头脑中有了“我的”、“我自己的”概念,但对“你的”、“他的”概念却比较模糊。他会认为“你的就是我的,他的还是我的”,只要他喜欢的东西,就肯定要归他所有,都认为是自己的。对于这一点,家长不要太在意,因为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这个时期一过,孩子“偷窃”行为便会慢慢消失。所以家长万不可随意称孩子是“小偷”,这样有可能会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莫大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到其成年之后的人格完善。

孩子喜欢偷拿他人东西,还可能是因为好奇心引起的占有欲,幼儿期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充满好奇心,而且很想马上获得,根本考虑不到这是别人的,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占有欲望逐渐膨胀,于是便悄悄地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孩子刚开始偷拿别人的东西,主要是在外界诱因的驱使下,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如果家长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就会逐渐演变成偷窃行为。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有顺手牵羊的行为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1.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概念

虽说“自我中心期”是成长轨迹,但身为父母,我们不能对孩子的“贪得无厌”视而不见,要开动脑筋尽早帮孩子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即让孩子知道尊重别人的所有权。父母可以“以身作则”,在收好自己的物品的同时,嘱咐孩子及时归置好自己的物品,父母可以向孩子借用玩具或纸笔,并告诉孩子要使用多长时间,征得孩子的同意,方可把物品带走,在归还时要向孩子说“谢谢”。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认一认,哪些是他的东西,比如,衣服是孩子的、芭比娃娃是孩子的;手机是妈妈的、笔记本电脑是爸爸的。告诉孩子,家里每个人都有私人物品,这些东西,如果没经过本人允许,别人是不能动的。当然,孩子的东西也一样,没经过孩子允许,妈妈和爸爸也不能把玩具随便给别人的。

2.对孩子的需要应该适度满足

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需要往往满足过度,容易造成孩子一种思维习惯:我想要就能有,我想要就得有。孩子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就会出现“强占”或“私拿”,这是孩子思维的一个误区。因此父母在满足孩子的需求时,不能一味地全部满足,有些要求可以让孩子通过努力去实现。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不允许孩子随意获得他并不太需要的东西,这本来是正常的,但如果家长既不给他提供,又不做解释,就会使孩子感到失望,很可能导致他产生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据为己有的不良行为,说起来,这还是一种对家教过严的“报复”行为。

3.让孩子把偷拿别人的玩具还回去

家长若发现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千万不要打骂、鄙视孩子,应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不可取,让孩子学会接受错误,勇于承担后果。如要求孩子把玩具还回去,也可陪着孩子物归原主,让孩子给对方道歉,甚至送给对方一个小礼物。让孩子意识到知错就改、补偿对方的重要性,但切忌小题大做,把“拿”上升到“偷”的高度,甚至威胁惩罚孩子。相反,家长可以借此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使小朋友难过,并鼓励孩子角色易位,体会自己喜爱的东西遗失会是什么滋味。另外,对于孩子拾金不昧、帮助他人等行为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4.通过故事给孩子讲道理

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给孩子讲道理,例如:给孩子讲“拾金不昧”的故事,让孩子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要他体会丢了东西会多么着急,并鼓励他及时归还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孩子与他人分享玩具或食品,我们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强化他的分享行为,这样孩子很快就能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并学会尊重他人所有权的行为习惯。

若孩子经常“拿”别人的东西,家长则要格外当心。家长要经常检查孩子的书包,即使多一件小物品,也要问清来路。如果孩子说是朋友送的,即使怀疑孩子说谎,也不要当场表露,但私底下要跟小朋友家长核查,不要轻易定性孩子偷盗。家长绝对不能对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视而不见,要防患未然。

练习时间

游戏名称:买东西。

训练目的:让宝宝懂得买东西或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规矩。

操作过程:

1.妈妈准备好宝宝喜欢的玩具(或食品)、钱袋、硬币,将硬币放在钱袋里,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给玩具贴上标价。

2.妈妈和爸爸先来示范买东西,妈妈扮演售货员,爸爸扮演顾客,到妈妈这里买东西,让宝宝观看买东西的过程。妈妈大声吆喝着卖东西,爸爸走过来,妈妈热情地给爸爸介绍各种东西的优点,爸爸递给妈妈钱交换东西。

3.妈妈卖东西,爸爸带着宝宝一起来买东西,引导宝宝来到妈妈面前,挑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说:“我要买小鸭子。”并问:“多少钱?”宝宝给钱,妈妈按照价钱找还宝宝多余的钱。

4.让宝宝扮演售货员,吆喝着卖东西,爸爸妈妈扮演顾客来宝宝这里买东西,并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推荐给爸爸妈妈。

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把钱给宝宝,让他自己付款,并对宝宝说:“每一件东西都有价钱,咱们把钱给收款的人,才能拿走,这些东西才能属于我们。”这样就可以加深宝宝买东西要付款的印象,避免以后在宝宝身上发生“顺手牵羊”的情况。

同类推荐
  • 通俗心理学

    通俗心理学

    破解心理学密码,掌握人生主动权!世界上最难懂的东西之一,是人心。但不巧的是,世界上的一切几乎都和人心有关。在各式各样的环境里,你又看到各种形态的自己,但你真的了解自己,又真的了解这个社会吗?本书将从自我认识、人际交往、职场、事业、家庭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心理学的各个原理。在丰富多彩的案例中,帮助你轻松揭开心理学的面纱,找到平衡自己和社会关系的方法。
  •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情的起伏,性的困惑,归宿的迷茫。使身处情感漩涡中的女人几多彷徨,几多疑虑。 穿梭在时尚和流行之间,你对时尚能否取精去芜,能否让自己的性格气质和内在精神追求,从时尚中升华而出? 相比男人的豁达和洒脱,女人也一样拥有成功的资本。那么,你发现自身独特的优点了吗? 本书中的“心理游戏”就是一把解开你心中疑惑的钥匙,它能够帮助你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找到心灵迷宫的出口,拥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 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

    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心理学实用书,主题是分析人们的思维、情感、知觉、动机和行为如何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本书由11位心理学研究者合力编撰而成,综合了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多个分支的理念和研究成果。
  • 专家给女性的心理呵护书

    专家给女性的心理呵护书

    作为女性,应该是善良的、自信的、温柔的、充满魅力的、坚强而快乐的,而具有这些优秀品质的基础就是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灵是女性幸福的源泉。给自己心灵最好的呵护,才会获得精彩的人生。爱“心”就是爱自己。不要让心中的阴影遮挡生命灿烂的阳光。美丽的女性应该拥有健康的心理。通过心理专家的指导和呵护,剔除心中的虚伪、自卑、嫉妒、猜疑和贪婪,用自信化解烦恼和压力,用温柔感动家人和朋友,活出率真的、卓越的自己。
  • 图解日常心理学

    图解日常心理学

    心理学并不神秘,它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只是看我们如何去表达和表现。如何才能让这门学问通俗易懂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剥去晦涩,袒露真纯。本书就是从这一目标出发,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配以简洁生动的图画,从心理学研究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方面系统地加以阐释,对心理学进行图解,使人们能够清晰、更加省力地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心理学的兴趣,加深对心理学的理解,用心理学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生活。
热门推荐
  • 催眠睡神

    催眠睡神

    曹逸天语录:1、我喜欢睡觉,我也喜欢让别人睡觉。2、我是个善良的人,即便是对待敌人,我也喜欢让他在睡梦中安然的离开,不受半点的痛苦。3、别逼我出手,我不出手,你还有一线生机,我一出手,你必死无疑。这是一个睡觉的世界,带给你不一样的修炼体系……很热血,有很轻松!
  • 血祭现世

    血祭现世

    “我蓝宣凝语以莫名的身份,莫名的被人改动命格,莫名的来到异世做一只炮灰。莫名?看我把答案一个个揪出来!炮灰?等我逆袭,让你们做我的炮灰!”
  • 人魔神佛僵

    人魔神佛僵

    我本是一名军人,在秘密研究基地里发现了许多奇怪的记录,记录里找到关与人、魔、神、佛、僵的真实线索,还记录了关于地球与宇宙间的秘密。为何人类有世界末日,是谁在主宰着人类的命运,细说僵尸在洪荒时期的故事,人们常说,“先有鸿均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那不在三界内的陆压道君到底是谁,原来、原来是这样、、、、
  • 毒手女医之废柴小姐太逆天

    毒手女医之废柴小姐太逆天

    她二十三世纪顶尖杀手团未来接班人兼金牌杀手,却遭孪生姐姐的背叛,一朝不幸竟重生成人人都能欺辱的丑女废柴。只是废柴当真的废么?丑女当真丑么?她身带异能空间,契神兽之王,丹药可以用来当糖吃。更重要的是她有一手绝世医术,只要她想救的,就是一脚踏入了鬼门关她也能给抢回来。他风渊国贵客,传说中的杀人魔,只要被他列入了黑名单,就没有一个能活着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却仍然是众女子心中的完美夫君人选,不仅有着一张男女都为之羡慕的脸,而且修为也是无人能及。当高冷腹黑的他遇上狡猾的她时会产生怎么的火花?
  • 天神崛起

    天神崛起

    在诸神陨落的年代,穿越而来的少年走出村庄,开启一个属于他的不朽传奇!
  • 随想录

    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崔判

    崔判

    他,没有无敌的实力,没有无上的地位,可是,世间却流传着他的故事。他就是——崔判。
  • 末世记录薄

    末世记录薄

    我,在这末世中,找寻着活着的理由。杀,或者被杀,都在我的一念之间。漫漫长途,是停留还是继续追寻答案,我迷茫不已。我只能够将我所经过的每一件事给记录下来,也许,未来会给我带来一个正确的答案。
  • 永恒之终焉

    永恒之终焉

    权利,金钱,女人。人类曾经为了他们,发动过无数次的战争。只要有欲望在,人类就不能停止争斗。直到2013年12月21日过后,世界终于迎来了可喜的改变。权利不过是名存实亡的摆设,金钱变为招人唾弃的废纸,而女人,养她们还不如养只猪来得划算。人类彻底被无尽的黑暗逼迫到小小的领地里苟活,却依然向往曾经的生活。终于,为了向过去的自己赎罪,也为了共同的美好生活,世界迎来了全新的【联盟时代】希望喜欢的人能多多关注多多建议,不喜欢的人能高抬贵手不喜勿喷。谢谢qq群:331738076
  • 驱鬼小道

    驱鬼小道

    自幼孤苦的他,被一散修老道看中带上山为徒,不料老道士偶染风寒,一命呜呼,临死前,拖茅山掌门代为照管他唯一的徒儿,方士信!奈何,方士信学道三年不成,遂转行龙虎山金丹大道,一年后,龙虎掌门求爷爷告奶奶的送走了这个小祖宗,机缘巧合下又拜入五台山法华宗,敲钟念佛,最后因为破了沙弥十戒而被逐出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