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33700000050

第50章 奴奴本是杨家女

孔子曰:“子不语怪力乱神”,鬼,是不在其内的,所以,古往今来,即使圣人之徒,也有写鬼说鬼者。只是到了“文革”期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鬼,划到杠杠以内,便属于犯禁之列。所以,“文革”前,何其芳先生主持汇编了一本《不怕鬼的故事》,还得到毛主席的首肯;而在史无前例的年代里,孟超先生写的一部《李慧娘》,江青可让他没少吃苦头。

其实,古人要比“文革”首领豁达得多,不往远说,就以清代为例,如《钦定四库全书》的总编辑纪昀,写了一部《阅微草堂笔记》;大名士袁枚,写过《子不语》;大作家蒲松龄,写过《聊斋志异》。在他们笔下,不但写得鬼气拂拂,而且还能把鬼写得栩栩如“生”。外国的大文豪也不怕写鬼,莎士比亚在他的《哈姆莱特》里,让鬼魂上场。歌德的《浮土德》中的梅靡斯特,本身就是一个魔鬼。解放前我在南京读国立剧专的时候,校长余上沅先生很为他在英国留学学戏剧,曾经串演过《哈姆莱特》中的这个鬼魂,感到自豪呢!

鲁迅先生也写过鬼的,而且,他研究过鬼。在他的作品里,至少写过两种鬼,一个是无常鬼,也就是拘魂使者。一个便是“奴奴本是杨家女”的女吊,在鬼的行列中,应该说是最风流,最漂亮的女性之鬼。先生认为这两种鬼,是绍兴“有特色的鬼”,与外地不同。第一,那拘魂使者,甚至还有一丝幽默感,不那么凶神恶煞;那插图上的无常,有点像济公,扇子别在后领口,很潇洒的。第二,尤其这个女吊,不像香港电影里那吸血鬼似的,伸出可怕的又长又红的舌头。所以,浙东地方的这两位鬼魂,由于先生写了,因而也在文学画廊里,得到了永生。于是凡读过先生著作者,无不知这个显然是很可爱的女性吊死鬼的。

他对女吊的评价极高,认为是“一个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他还说:“‘女吊’,也叫做‘吊神’。横死的鬼魂而得到’神的尊号的,我还没有发见过第二位,则其受民众之爱戴也可想。”

接着,先生写她的出场:“这之后,便是跳‘女吊’。自然先有悲凉的喇叭;少顷,门幕一掀,她出场了。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垂头,垂手,弯弯曲曲的走一个全台,内行人说:这是走了一个‘心’字。”

我们都读过《社戏》这篇文章,可以想像那夜幕下,河沟旁,草台班,唢呐声,走出来这样一个婀娜女子,仿佛电影的推拉镜头似的,将她引自台口,一张皎白的脸,一双哀怨的眼,一下子,就把这位悲艳的女主角,和围绕着她的阴森森的气氛,烘托了出来。

“为什么要走‘心’字呢?我不明白。”

连巨匠如先生者,也还弄不清楚,他人当然更不敢置喙了。

心的形状,以及心这个字眼,大家都知道,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是与爱情紧密相连的。例如男人称呼妻子或未婚的女友叫做“甜心”。例如爱神丘比特的箭,射中的那个靶子,也是一颗心状物。例如情人节礼品的心形巧克力,项链上坠着个心形金荷包,荷包里那所爱之人的倩影,自然也是剪成心的形状。凡此种种,说明心形和心字,是毫不犹疑的爱情象征。

因此,我每次读先生这篇《女吊》,总有一个深觉可笑的联想,也许做了厉鬼以后,便中外合璧,洋为中用,实行拿来主义了?不像我们阳间那些一心维系道统的大人先生们,活得怵怵惕惕,过得小心谨慎,对于外来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先问姓“资”姓“社”,对于新鲜的事物,怕得要命,避之惟恐不及。想不到一个女吊,居然会有这种豁达,不拘泥于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敢于有万物悉备于我,一切均能为我所用的胸襟,实在是令人肃然起敬了。

那时候,大概还是大清朝吧?硬被人家敲开了闭关锁国局面,所以对于“西夷”或“西酋”的一切,视做洪水猛兽,生怕坏了我五千年中华古国的风水。想不到区区一女吊,敢在台上走起心字来,用形体动作,诉说她悲苦的爱情。比起那些把脑袋扎在沙漠里,恨不能躲开整个世界的大活人,要胸怀宽阔得多。

也许东西文化并非像楚河汉界一样,分割得那样清楚,自有其交融汇通或相映成趣的地方。否则我想不透,远离尘嚣的浙东地方,还是穷乡僻壤之中的女鬼,怎么竟会无师自通地和外国人对于心的理解合拍,在野台班上舞之蹈之表现出来呢?

虽然,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特别说明了是四十年前的往事,是他幼年坐在乌篷船上,吃着罗汉豆,于湖光山色间观看社戏的印象。但是,作为整个人类文化传统中的一部分,各个分支固然有其自己的民族,或国家,或地区的特色,但共同的,相通的,能够比较可以对应的东西,还是占主要地位的。“情由心生”,世人悉皆如此,也就不奇怪女吊表演出一个心字的缘由了。

因为鲁迅先生看社戏时,已经“西风东渐”,但远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外国电视连续剧可以师法,更没有模仿外国生活方式的国产电视连续剧可以仿效,很难有这种大开眼界的机会。孤陋寡闻的中国这些女吊们,真无法想像怎么会“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心和情的相通,中国人早就写出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思故人,实获我心”的诗句;“长恨人心不如水”、“只愿君心似我心”、“更别有系人心处”、“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等等中国诗人的咏唱,在情和心的比兴方面,要比西方人久远得多。

但中国文人尚虚,西方文人崇实,心,作为爱情升华的代表物,便化为“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本侍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的意象。不如西方人,将心实实在在地物化,做成糖果可以吃,做成装饰可以戴,做成丘比特的靶子可以射。

所以,在中国,很少有将那些诗句,写在或印在心状物上的,倒是王实甫的《西厢记》里有一句:“不移时,把花笺锦字,迭做个同心方胜儿”庶几近似。但这种折纸游戏,怎么也折不出心的真正的样子来。这可能和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教育影响,而人体解剖不发达有些关联吧?

然而,女吊却袅袅地在舞台上走出一个“心”字来,真是一个好了不得的创举!

当然,上吊可以有许多理由,但似乎此种手段,却被女性自杀者所垄断。而女人投缳泰半与感情事有关,就是鲁迅先生看的这出目连戏,那位女主角,也是因为做童养媳,后来又被卖入娼门,而得不到她应有的爱情,才把脖子伸进绳套里去的。

所以,她要将这个心字表达出来。

她将披着的头发向后一抖,人这才看清了脸孔:石灰一样白一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比起现在将眼眶染成淡灰色的时式打扮来,可以说是更彻底,更可爱。不过下嘴角应该略略向上,使嘴巴成为三角形:这也不是丑模样。假使半夜之后,在薄暗中,远处隐约着一位这样的粉面朱唇,就是现在的我,也许会跑过去看看的,但自然,却未必就被诱惑得上吊。她两肩微耸,四颐,倾听,似惊,似喜,似怒,终于发出悲哀的声音,慢慢地唱道:

奴奴本是杨家女,

啊呀,苦呀,天哪……

在鲁迅先生笔下,出现过许多女性,但他惜墨如金,很少在女性人物的面容、身材上着意描写。如农村妇女祥林嫂,如城市女性子君,如神话人物女娲,如让阿Q萌发出强烈性冲动的吴妈和小尼姑,都比不上这个女吊,有着如此细致入微的传神描写。

而且在《呐喊》和《彷徨》中,很少见有如此大段的笔墨,来刻画一个人物。鲁迅先生尚白描,通常三言两语,便把形象勾勒出来。独独这个女吊,他竟用去二三百字,不能不说是一个特例。女吊获此殊荣,并不完全因为她有“更彻底,更可爱”的美丽。虽然先生说过,若是半夜三更,碰上这位粉面朱唇的女吊,也许要去瞅瞅的。我认为尤为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她尽管是个鬼,却“是可以十分坦然地和他们相处”的鬼。坦然相处,无须防范,并非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能达到如此真率的自然境界的。

一到人间,世态百象,可就不那么简单的了。

有时候,你掏给他心,也就是滚烫的,或热烘烘的“情由心生”的心,可对方却未必会领情,“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倒很可能把这颗心拿来当早点吃了,一抹嘴,连声谢也不说的。

在《女吊》一文中,惟一的对女吊的批判是:中国的鬼还有一种坏脾气,就是‘讨替代’,这才完全是利己主义。

其实,这也无可指责,因为鬼的目的性很明确,要重新投胎做人。这和人偏要做鬼,搞鬼,鬼鬼祟祟,鬼头鬼脑,鬼蜮伎俩,“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不同,人在干这些鬼名堂时,还装出一副正人君子模样,满口道德文章。最可恶者,有的人如同蚊虫在吸你的血以前,还要哼哼呀呀地发一通屁论,以证明他吸你的血,是对你多么的爱护和关怀云云。还要感恩戴德,要不是他挽救你,把你的血吸了,你还有今天吗?

这种人,细品起来,真是人不如鬼。

女吊的追求,是赤裸裸的,丝毫不加掩饰的。她就是打算再一次回到人间来,尝一尝真正的人生乐趣,以弥补那已经过去,但很遗憾的一生。所以,她努力寻找一个该死的人做她的替身,半点也不感到难为情。

“讨替代”或是“找替身”,确实可算是中国鬼的一种不太好的求生手段。

不过,幸好她每次只需要一名替死鬼,胃口很小。而且这名替死鬼还有资格再找另一名替死鬼,死死不已的同时,也生生不灭。比起那些踩着别人脑袋,所谓用鲜血染红顶子的人,简直小巫见大巫。何况可以轮换着找替代,岂不是尚有一些人情味吗?可是,若碰上爱吃人血馒头的家伙,那要比女吊狠得多多,必然是永劫不复的命运。

我曾经在小说中,写过一个水乡湖区里溺死的鬼魂找替代的传说。似乎非正常死亡的人,都得采取这种办法摆脱困境。否则永远在阴曹地府里当一名孤独的游魂,无依无靠地在湖荡里飘泊。为了使替死的人尽快地失足落水,以便自己脱生,要设计出很多迷惑的魔法。对儿童,化为一只美丽的蝴蝶,或一只漂亮的水鸟,使他发生兴趣,在追踪中不小心溺水而亡。对青年人,变成二八佳人,动之以情,诱之以色,然后便是一个沉沦的结果。对那些驾船的、打鱼的,则是一条手到擒来的大鱼,以利益的驱动,让你掉进水里淹死。或者,叫一声你的名字,你贸贸然地答应了,也终于成了替死鬼。

似乎有些残酷,然而也不回避残酷,这应该说是挺光明正大的,因为不假惺惺。

老实讲,她全部的野心,最大也只不过再活一次。她根本不想一朝得意,让全世界都臣服于她,也不想荡平一切,只剩下她一个光杆司令。她从来不发表冠冕堂皇的宣言,来美化她并不体面的动机;也没有拉帮结伙,搞个小圈子什么的。目的单纯,只是想做人!

女吊,其实应该是复仇之神。

有一出戏文,叫做《活捉王魁》,又叫《情探》,就是对负心人的残酷报复,以及进行惩罚的大快人心的好戏。那敫桂英生咽不下这口气,上吊死了化为鬼,魂飞相府,要让那个背弃她的家伙休想自在。那白裙曳地,袅袅娜娜走来的女吊,是那样的冷艳绝情,眼里闪烁着仇恨的光,何其令人怖畏啊!

不过,并非所有女吊,都像敫桂英那样复仇心切。鲁迅先生写道:“她(女吊)有时也单是‘讨替代’,忘记了复仇。”这倒是女吊性格的或许堪称可爱的一面了。

像女吊这样,生的欲望压倒一切,因此,把其他一切,置之度外,这不也有其可敬的一面吗?

鲁迅先生最后总结:“被压迫者即使没有报复的毒心,也决无被报复的恐惧。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我到今年,也愈加看透了这些人面东西的秘密。”

先生一生,疾恶如仇,对这些远不如鬼的人面东西,那假面具后的全部卑劣,看得太透太透,倒觉得堂堂正正的女吊,虽是鬼魂,却也有可敬之处。鬼可怕乎?当然;但人,一些“人面东西”,其实更可怕,这也是写《女吊》的鲁迅先生,让善良的人们,有一点警醒吧?

同类推荐
  •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最后回到了地面。书中的汉斯,阿克塞尔,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 机智老爸机灵儿

    机智老爸机灵儿

    爸爸课实用读本《机智老爸机灵儿》主要呈现的是一个作家父亲的生活体验和教育体验。在表现形式上,刻意选用较自由的手记体,似小说,似散文,似随笔。初看似乎杂乱,但在这似那似中,充分展示出其独具的文学才华以及极富参考价值的教育思考。幽默机智当然是《机智老爸机灵儿》的最大特点之一。不管从何页开始,读者获得的最鲜明印象都是:这家伙,挺机智,很幽默。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这位老爸总可以“机智”起来或“幽默”一嘴,使事情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老爸嘴里的“少爷”也“机灵”起来,长此以往,“少爷”想不是“机灵儿”都不成了。
  •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文坛名家林海音女士独步文坛三十多年的经典作品。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通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
  • 不可放弃的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让阅历浅的人看了不觉得深,能让阅历深的人看了不觉得浅;它尽管不能激励读者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至少能激励读者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热门推荐
  • 终极异人

    终极异人

    突如其来的黑洞将地球吞噬,持续的黑暗让人类陷入恐慌。最后的幸存者们进化成为了异人,他们将把名字传遍整个宇宙。
  • 古剑奇谭:情缘未了

    古剑奇谭:情缘未了

    前世相爱,今生忘却,苏雪再续情缘,却有不少爱着苏苏的女子从中作梗......魔族的目的是什么?女娲大神为何隐瞒真相?身负绝学的烟柳能否帮助苏雪?有情人能否终成眷属?晴雪能否用爱唤起苏苏的记忆?......“苏苏,只要你好好的,我就无所谓......”“晴雪,对不起,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我不想你片刻的开心后,紧接着又陷入更痛苦的绝望......”“晴雪,现在该我等你了!”
  • 末日之二重神域

    末日之二重神域

    陨石星雨,末日天袭!不欲平庸,不甘受戮!一为人,一为藤!以二重之身,登巅峰神域。
  • 国宝喋血1941

    国宝喋血1941

    抗日战争爆发,故宫国宝南迁后又分三路西迁,其中一路80箱顶级国宝辗转至黔中大山,庋藏于安顺城外的华严洞。1939年7月,从这批国宝中精选出部分文物,远赴前苏联参加1940年1月在莫斯科、1941年3月在列宁格勒举办的“中国艺术展会”(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前苏联;同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旋即,引发国内外各方的关注与垂涎……
  • 顶级操盘手

    顶级操盘手

    操盘——一件非常具有艺术性的工作,大多性格内向,不爱言语,但必定言出惊人。当然,他们的个性是职业所致,因为证券市场时时刻刻都充满着诱惑,只有先计划,再交易才能靠近好运。本书全力打造顶级操盘手的终极修炼秘密。
  • 纵横都市之一手遮天

    纵横都市之一手遮天

    时代周刊上称他是华夏五千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男人,也是全球少女心中最佳择偶标准,是所有女人心中的白马王子。福布斯权势人物榜上他位列第一,称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他可以一手遮天。富豪榜上也无人敢掠其缨锋,他是这个世界最有钱的人,资产可以买下十几个大国。当所有人都好奇他为何会有如此成就之时,他却苦笑着说了一句:“没办法,这都是为了娶媳妇时不被人看不起,一不小心就发展成这样了啊!”
  • 剑道魔渊

    剑道魔渊

    他原本是一个谁也不认识的爱打游戏的地球少年。可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遇,他穿越到了异界,获得了恐怖的修炼天赋,刚刚起步却遇到强大魔兽,使用超强武技却因斗气强力透支而失忆。他只能用一把长剑和满腔的热情努力修炼,成为一个绝世高手。我叶风为她而来,遇见她,我永不后悔。
  • 修真之数码小子

    修真之数码小子

    传说在九天之上,有着一些掌管着生死与命运的人。被称作星神。只听命与他们最高的首领,北极星帝。,他们分成二十八个族群。它们是东方苍龙七族,角、亢、氐、房、心、尾、齐;北方玄武七族,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族,奎、娄、胃、昂、毕、觜、参和南方朱雀七族,井、鬼、柳、星、张、翼、轸。然而他们当中有一位特别的星神-李杨——主人公经历了两世情缘,尝尽人间百态。以及自己对于儿女感情之间的态度。
  • 江湖诡事

    江湖诡事

    妖宅里被绳索悬吊在棺材板上的尸体,临渊困龙的诡异布局,黑风沟里被七枚枣核钉封住的干尸,令人谈之色变的虺术,荒村凶地的内幕,目睹过百鬼夜行的恐怖经历,一切惊悚诡异都源于这山村凶宅里的秘密。
  • 龙鳞凤舞

    龙鳞凤舞

    一片金鳞,开启一个传说,精灵,魔族,龙族,人族四个种族又会打开怎样的故事......我知道这是一篇不怎么样的小说,但我会坚持写完,也请你们看完,我会用时间来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