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63500000010

第10章 美国的创新天赋(一)

在历史进入18世纪时,塞缪尔 · 斯莱特(Samuel Slater)和弗朗西斯 ·卡波特 ·洛厄尔(Francis Cabot Lowell)使马萨诸塞成为棉纺中心,但他们没有发明那些机器设备,那些设备是他们从英国偷来的。

哈罗德·埃文斯

独特的美国品质

美国人来到北美大陆已有4个世纪,他们憧憬着建立新的生活,以摆脱旧世界的束缚。早期定居者初踏上这片新奇而广寂的大陆时,陌生环境的冲击和生活必需品的匮乏,激发他们产生了近乎疯狂的动力去完成实用性创新,以便让生活少一些贫乏,多一份惬意。理解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是21世纪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当今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要求美国人不断开拓创新,就像第一批冒险家那样充满勃勃生机。

我对美国人的适应性天赋产生兴趣要追溯到50年前一个薄雾弥漫的早上,当时我沿着第一批英国定居者的足迹,漫步在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河口的海岸。在詹姆斯敦(Jamestown)栅栏要塞遗址,我参观了考古学家们从泥土中发掘出来的5万件文物残片,这是350年前到此的第一批英国侨民遗留下的:一个陶制烘箱;一把弯柄长剑;数枚象牙棋子;一个带有四个长钉的小铁蒺藜,用以伏击西班牙骑兵;剪刀、针和顶针;一把烙铁;百十把剪蜡烛芯用的剪刀;杜松子酒瓶;一座储藏食物的冰窖。1607年5月14日,约翰·史密斯船长率领三艘帆船,带来了104位定居者。其实,最早的117位侨民在此前十多年便由沃尔特·雷利(Walter Raleigh)爵士带领着定居在罗阿诺克荒野,这些人中包括了男人、女人和儿童,但后来尸骨无存。之后,詹姆斯敦的定居者率先在印第安人的敌意和“饥饿年代”中生存了下来。

这些人通过创新生存了下来。在今天的詹姆斯敦,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如何使用锁子甲和护胸甲,这本是用来抵御西班牙军队的,不过西班牙军队从未出现过。用这样的装备来与印第安人作战显得太笨重,所以他们切碎装甲,并将部分制成烧饭用的锅。后来,他们出口生丝、玻璃、檫木和草灰碱,但仍不足以换取从英国运来的生活必需品。于是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约翰·罗尔夫(JohnRolfe)的创新上,对一种来自西印度群岛的植物种子进行杂交培育,从而生产出第一种长期支撑出口的产品——非常适合弗吉尼亚的土壤特点和伦敦人口味的烟草。

从1776年之后,这些新独立的美国人不断进行政治创新,逐步把允诺的独立自由变成了现实。这一段可歌可泣的进步故事已经被许多经典的历史和传记详述过,我自己也为之补充了详尽的文献,从而描绘出1889年到1989年这第二个百年间盛开的自由之花(《美国创新史》)。虽然史学家们很少注意到过去两百年来实用性创新的故事,但美国人正是由此创造了自己舒适安逸的生活,进而迈进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在早期的岁月里并没有多少创新者,新的共和国的命运还是未知数。直到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的新移民陆续到来,新一代的创新者才在他们中间产生。通常的说法是,与这些后来的移民一起到来的还有他们的梦想。实际上,他们带来了我们的梦想,并使美国人的期望与誓言变成现实。

新移民拓荒的能量是显而易见的:种植玉米、铺铁路、收割小麦、纺棉、建设城市、挖运河、炼钢、筑桥、建厂,他们无所不能。他们带来的不只是体力,由于他们刚刚摆脱了阶级分化的束缚或赤裸裸的暴政,所以他们倾向于守拙,而且凡事都要问个究竟。茫茫人群中并不引人注目的这些后来者,来自世界各地,怀有抱负,是积极的风险承担者,是格外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他们的创新天赋在过去两个世纪加快了美国的进步。

就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没有任何特别的秘密,没有任何专利发明,没有任何巨额财富或者特殊关系。当他们踏上这片土地,闪现在新世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时,他们也曾前途未卜。但神奇之处是他们在共和国自由和自然竞争的刺激中找到了一条路,从而满足了他们自己和他人。

发明家们

创新,这个曾让约翰逊博士战栗的观念和行动,已经成为美国的一种独特品质。创新不仅仅指某项发明,更应指能投入实际应用的发明。赫伯特·博耶(Herbert Boyer)不满足在大学实验室里合成基因,于是顶着学术界的非难,投身商业,大规模生产人工合成激素;赛勒斯·麦考密克(Cyrus McCormick)不仅是发明收割机的农民,也是为此而融资的第一人,因此才让成千上万的农民用得起这项发明;被严重忽视的无线电天才埃德温·阿姆斯特朗(Edwin Armstrong)在看到美国无线电公司为了确保在调幅收音机制造市场上的收入而搁置他发明的调频收音机后,便毅然独自挺进市场;艾达·罗森塔尔(Ida Rosenthal)没有发明胸罩,甚至也并不是她创意推出媚登峰品牌(Maidenform)“我曾梦想”的推广活动,但却是她把所有这一切整合进产品市场,之后她丈夫的发明才得以影响无数女性;西奥多·梅曼(Theodore Maiman)在1960年5月16日发明了第一台可应用的激光器,他把激光的发明描绘为一个“无的之矢”之作,因为当时很少有人认识到了激光在多方面的潜能。由于他停止了创立自己公司的进程,因此他首先是一个发明家,其次才是创新者。

在1957年我回到英格兰的时候,发明与创新之间至关重要的区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年轻的科技记者,我去特丁顿采访了政府出资成立的国家物理研究所,他们带领我参观了该所高级研究员罗伯特·沃森·瓦特(Robert Watson Watt)在1935年发明的雷达系统,就是这个雷达系统帮助英国皇家空军赢得了不列颠之战。他从前的同事抱怨说,英国人的发明在1939年后被美国人拿去投入商业应用,从而奠定了伟大的电子工业的基础。抗生素的故事如出一辙,青霉素由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于1928年发现,之后被美国人大规模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Wilkes)于1951年在乔·莱昂斯公司(J。Lyons&;;amp;Co。)的办公室开发出的第一台商用电脑。喷气式发动机也是如此。所有这些英国发明都被美国人的创新活力所超越。弗兰克·惠特尔(Frank Whittle)设计了燃气涡轮机并申请了专利。这项发明在1930年用于制造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当时他只有23岁。1937年4月13日在拉格比,这架飞机第一次试飞;1941年5月15日,英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首航成功。英国空军的懒惰和国家科学院的怀疑耽误了弗兰克·惠特尔喷气式战斗机的生产。直到1943年,绝密的设计蓝图才被送到了英国的盟国美国——美国人进而主宰了喷气式发动机的制造。惠特尔为美国人的开发和创新热情所打动,加入移民美国的热潮,最终在美国海军学院任教授,从事研究工作。

实用性创新是让美国出类拔萃并让其他条件优越的国家落后乃至失败的首要原因。美国从一个偏远落后的“新大陆”成长为发达国家,不能单纯地以其自然资源或人口资源来解释,因为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和南非在这些方面同样拥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却都未能持续地发展。美国人铺设横跨大陆的铁路要早于俄罗斯人和加拿大人很多年。在阿萨·惠特尼(Asa Whitney)简洁的描述中,美国人接受新创意的速度是惊人的。1830年,从事时尚货品买卖的惠特尼来到英格兰进货,当时美国已经独立50年,工业革命发源地英格兰的铁路建设依然遥遥领先,这激发了这个骄傲的美国人毕生的敬畏之情。1830年利物浦与曼彻斯特间的铁路开通了,惠特尼尝了一个鲜,坐上了火车。火车的速度之快让他无法想象:据他估计时速已达46英里。但在惠特尼的有生之年,美国竟然后来居上,超过了英国,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卷入了铁路工程。惠特尼回到美国,对乔治·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的“火箭”号大加赞美。10年后,美国的铁路里程已达3312英里,超过欧洲铁路里程总长。

创新者有许多灵光闪现的时刻,但那只是创新过程的开始,先行者们总是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方能完成创新。得克萨斯州仪器公司的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和英特尔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不是无中生有采摘到了集成电路的硕果;罗伯特·富尔顿(Robert Fulton)也不是于某个明媚的日子里在巴黎“发明了”蒸汽船;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把电力引入到城市,而他的移民职员塞缪尔·英萨尔(Samuel Insull)找到了一个途径,让电力便宜到每个人都用得起;英萨尔又依赖于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在交流电上的创新——而威斯汀豪斯并没有像英萨尔那样将改善后的技术与市场结合起来。

所有这些人都是创新者:他们是能动的创业者。人们常说科学家探索发现,发明家寻求解决办法,我们再加上一句,创新者不择手段地为某项解决办法谋求大众化应用。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的传奇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他发现了声波转化成电流的方法,但他并不是创新者。的确,1876年3月10日的那个晚上是个伟大的时刻,贝尔的年轻助手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听到了贝尔在电话线另一端的声音:“沃森先生,来帮个忙!”但是,正如沃森日后评价的,贝尔公司应运而生的电话并没有使交谈变得便利,反而让美国人锻炼了嗓门和肺活量。贝尔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他没有再对电话技术做出更多贡献,或者说没有能再做出必要的改进,没有使用自动交换机、加感线圈和载波电流系统等使之成为有效的装置,也没有运用市场开拓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是托马斯·爱迪生——当然查尔斯·巴奇勒(Charles Batchelor)在这方面也功不可没——解决了声音微弱和消音的问题,他们为竞争对手西部联合公司(Western Union)生产高效碳精按钮话筒,因此,真正的电话是在西部联盟电话公司买下爱迪生及贝尔的竞争对手埃利萨·格雷(Elisha Gray)的专利权后才出现的。接着,西奥多·维尔(Theodore Vail)将西部联合公司和贝尔电话公司合并成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amp;T)。维尔预见到了全国性长途电话系统的潜力,克服了来自政界、技术界以及官僚体制的诸多障碍,因此能在1915年1月25日一边在佐治亚捷奇岛康复修养,一边聆听纽约的贝尔对旧金山的托马斯·沃森重复那句1876年所说的电话请求(沃森回答说他要花一个礼拜才能赶到)。维尔还创办了一家研究机构,1925年,这家机构成立并命名为贝尔实验室,数十年来,这里都是创造力的来源,包括1947年的晶体管和1962年的“电星一号”通讯卫星。

维尔是一个创新者,塞缪尔·摩尔斯(Samuel Mores)也是,尽管他不是第一个发明实用型电磁电报机的人。科学家约瑟夫·亨利(Joseph Henry)的发明在他之前,但温文尔雅的亨利没有兴趣把他的发明用于商业开发,而摩尔斯有兴趣,他是电报机的创新者。切斯特·卡尔森(Chester Carlson)于1938年在纽约市昆士区自家厨房里用炉子制造出了可以将一张纸上的图标转印到另一张纸上的化学物质,但商业机构对此不感兴趣。1944年,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一家非营利性机构——巴特尔研究院再度开始了这项研究。当时,约瑟夫·C。威尔逊(Joseph C。Wilson)刚接替父亲,成为生产摄影器材的哈洛伊德公司的董事长,他便派遣刚从海军退役不久、热心公益事业的好友索尔·M。林诺维兹(Sol M。Linowitz)律师前往哥伦布考察。林诺维兹说:“我们到了哥伦布,看见一块被猫用尾巴蹭来蹭去的金属装置。”1947~1960年间,威尔逊共在这个奇怪的装置上花费了7500万美元,几乎令公司濒临破产,但这些努力最终成就了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之一——施乐复印机。托马斯·爱迪生被看成是美国最重要的发明家,他名下的专利多达1093项,但他最重要的工作是通过研发和商业推广的漫长过程把发明的理论转化成创新的现实。他告诫助手:“我们必须拿出成果,不能像有些德国教授那样,毕生研究蜜蜂身上的绒毛。”爱迪生之前的数十位实验者,已经在加热白炽灯丝上下了很多工夫,他们中的佼佼者有一天也会取得成功。但是,爱迪生出类拔萃的创新在于弄清楚一点:他必须找出一个途径,把灯泡整合进一个经济实用且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之中,否则他发明的电灯泡就纯粹是个新玩意儿而已。要想使办公室或家里的电灯开关发挥作用,你就需要依赖以下部件协同运转:发电机、电缆和无数的接头,这些都需要设计并投入人力物力制造出来,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爱迪生还扮演了创业者的角色:融资、处理法律事务及培育市场。所以,爱迪生是一位最伟大的创新者。

没有创新的发明只不过是一种消遣。莱梅尔逊项目的一项研究表明,只有不到1%的专利具有创新价值。约翰·沃特(John Vaught)在1975年为惠普公司发明的喷墨打印机,或是200年前伊莱·惠特尼(Eli Whitney)的粗陋的轧棉机,才是这种百里挑一的发明。一些创新者是发明家,他们将发明申请了专利并应用于社会生活;但也有一些创新者没有任何发明。少数人有科学发现,但绝少有人精通任何纯科学分支。他们的独特之处不是他们申请了专利或阐明了一组公式,而是他们以某种方式把最重要的创意转变成了商业现实,并带来巨大冲击。在历史进入18世纪时,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和弗朗西斯·卡波特·洛厄尔(Francis Cabot Lowell)使马萨诸塞成为棉纺中心,但他们没有发明那些机器设备,那些设备是他们从英国偷来的。

同类推荐
  • 中层管理者的行动指南

    中层管理者的行动指南

    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作用,他们需要具有执行力,需要具有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中层管理者需要理解、领会高层管理者的经营战略,将其在自己的团队中贯彻执行。本书针对中层管理者的职位特点和要求,从认识中层管理者角色、自控、执行、管理、解决问题、沟通、合作、创新、超越等10个方面阐述了中层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以及怎样锻炼出这些能力。
  •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站在人性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谈自我修炼、安人得人、鉴人用人,将有血有肉的案例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不仅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也十分接地气。
  • 实战数据库营销

    实战数据库营销

    本书系统讲解如何进行数据库营销,包括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营销、进行数据库营销的重要意义,帮您唤醒已经沉睡的客户,挽回即将离去的客户,找寻、挖掘、留住更多价值客户,系统提升客户复购、追销、转介绍能力,让您的市场营销策划活动创意无限并与众不同。重点是让读者认识到数据库营销的重要性,引起重视,同时教会大家进行数据库营销的方法。本书还包含大量的实例,对于想从事数据库营销的读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 每天一堂服装销售课

    每天一堂服装销售课

    本书收纳了许多销售的经典案例,在选材的时候从销售员入手,主要教授了一些基本的销售知识,包括怎么取得顾客的信任;怎么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怎么抓住机会攻占顾客的心;怎么利用巧言谈成买卖;怎么根据顾客的心理“对症下药”;怎么给顾客让利从而谈成买卖;怎么处理顾客和商家之间的争议;怎么维持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等。
  •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本书是目前针对管理这一主题最综合全面的一本图书,内容涵盖了今天的所有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学习的有关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但有实践的经验,还有日常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雇佣与解聘、员工激励、委派授权、沟通、团队建设与管理、员工发展与训练等在当今商业社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防癌抗癌必吃的28种食物

    防癌抗癌必吃的28种食物

    《美食天下(第1辑):防癌抗癌必吃的28种食物》讲述了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医学攻克所有的癌症,但是可以选择健康的食物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增强身体的防癌抗癌能力。其内容包括胡萝卜土豆猪骨汤、胡萝卜炖牛腩、白萝卜炖排骨等。
  • 血染塔罗

    血染塔罗

    宁静的城市突发连环惨案,封闭的密室,诡异的死状,恐怖的气氛,消失的血液,到底是何人在主导这一切?死者全身的血液,到底是如何诡异消失的?凶犯取走血液,又到底是为了什么?沉寂了千年的塔罗牌被唤醒,谁都不知道,他们亲手放出来一个残忍的恶魔……
  • 巨星前夫每天都在攻略我

    巨星前夫每天都在攻略我

    巨星前夫都在攻略我,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生活处处有惊喜。作为半个圈内人,靠美貌出名的小魔术师沈笑本着关爱八卦有利健康的心态,为贵圈可谓是操碎了心。终于有天号称第一狗仔更新微博!居然是乔天王和妻子婚变的重磅爆料!可是乔天王的妻子不就是沈笑吗……为什么我离婚我最后一个知道?
  • 流血战神

    流血战神

    清纯漂亮女朋友的背叛,心情悲愤之下跟一个未知的女孩发生了一夜情。女孩身份慢慢浮现出来,结果是好还是坏,看主人公通过游戏逆袭自己的屌丝人生。—————————————————我是分割线————————————————小说是借用火爆一时的《地下城与勇士》游戏为背景。主人公转职了一个冷门的职业狂战士。职业特点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血量。狂暴开启之时,自身不停的流失着血液。两眼血红,浑身血液涌出,宛如一尊流血战神。不一样的游戏故事,不一样的网络小说。
  • 核墟城市

    核墟城市

    核战后一个相互掠夺和战争的世界,一个地下铁道求生的人类世界。变异的物种,异变的僵尸,生化战士来袭。人类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的毁灭和生存危机。为了后代,前一辈人倒下了,又一辈人站了出来,为了人类的未来,所有的人都必须要战斗,唯有战斗才有活下去的契机。
  • 十三宗罪

    十三宗罪

    本书是《命案十三宗》的续集,由全新的十三个推理故事组成。作者以法制报社记者身份亲历或采访一些真实案件,透过这些离奇案件,揭露了现实底层的人性之恶,同时又把正义的能量穿透纸背,让读者看到案件背后的正义之光.作者将十三个故事写得极其流畅抓人。十三宗命案,无穷无尽的悬念,巧妙无比的推理,不读完最后一个字,谁也不敢说已经知道真相。度,全面解析了身体语言背后的微妙心理,让你在商场、职场、情场无往不利!
  • 魔兽步兵

    魔兽步兵

    他本来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类,但是命运让他遇到了他心中的女神,为了寻找爱人,他只能够竭尽所能,让自己变强,纵横地底世界,勇闯死亡森林,灭主神,败剑圣,最后成为最强的英雄!请期待魔兽步兵,与主角一起成长吧!
  • 遗世缘

    遗世缘

    冥冥之中,他为他重生,他却已不知所踪。是天意还是人为?他抛弃了谁?又是谁抛弃了他
  • 强者校园

    强者校园

    国际杀手界的新星墨凡执行任务失败,武功全失,却莫名其妙地被抓去成了豪门女婿,和校花同起了居。同时,他又被送入了号称“精英坟墓”的启德中学上学。这是强者为尊的校园。一年一度的校园武道联赛是这个国家最受关注的赛事,每年都有人在联赛中一战成名,享受着无尽的掌声、荣耀和金钱,但也有大把人稍有不慎,战死赛场。为了查清当年的真相,他必须陪着难伺候的校花组成一个五人战队,然后带着这帮性格迥异的乌合之众——全国制霸。强者如云的武道联赛、扑朔迷离的神秘世家、无限暧昧的各路美女,且看顶着“废材”称号的墨凡,如何开始他牛X闪闪的学生生涯。
  • 全职学霸

    全职学霸

    秦天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老子一定不去当兵。绝对不戴那顶绿帽子,老子要让别人戴绿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