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66400000041

第41章 闽都文化的现代意义(2)

如前所述,由于受先秦闽越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闽都文化至今仍保留着浓烈的巫术鬼神信仰。明代黄仲昭修篡的《八闽通志》(下)卷58《祠庙》说:“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闾阎山野,在在有之。”如蛇崇拜,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闽族以蛇为图腾,这一信仰至今犹存。除了这原始的图腾崇拜以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都纷纷传入福州并扎根下来,有的已结出累累的硕果。特别是佛教的禅宗与闽僧有着极大的关系:长乐的百丈怀海创《百丈清规》,为后世禅院戒律之准则;长溪(今霞浦)的沩山灵佑与弟子仰山慧寂开创了禅宗五派之一的沩仰宗;福唐(今福清)黄糪希运受百丈法海印可,其弟子义玄开创了禅宗五派之一的临济宗,泉州南安的雪峰义存,在闽弘法40年,得法弟子尤多,禅宗五派之云门宗与法眼宗亦出自雪峰之门。正如民国《福建通志》所说:“福建唐代高僧天下莫盛焉。而五代及宋由此选,方兴未艾也。”这些宗教信仰与民间习俗长期交融,进一步催生了福州的民俗文化,如:福州地区既有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仰、真武大帝信仰、城隍神信仰等民间信仰;也有农历正月二十九煮“拗九粥”孝敬父母,中元节“做半段”等颇具特色的岁时习俗;还有一批富有魅力的民间艺术,如闽剧、软木画、寿山石雕刻艺术、伬艺、茶亭十番;更有承载本地民间文化的福州方言。这些缤纷多彩的民俗文化,与雅文化一起蓬勃发展,形成了“闽都文化”的鲜明特色。

(五)派生四海的商业文化

由于福建山多田少,俗谓“八山一水一分田”,农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为了谋求生存之道,福州人民很早就有强烈的经商意识。唐人独孤及说:“闽越旧风,机巧剽轻,货产利,与巴蜀埒富,犹无诸、余善之遗俗。”五代王闽政权时期,开凿甘棠港,“尽去繁苛,纵其交易,关畿廛市,匪绝往来”,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宋元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福州海上交流的进一步繁荣,福州商业重心的地位更加凸显。诚如明万历时期的林熑在《洪山桥亩记》中说:“商舶北自江至者,南自海至者,咸聚于斯,盖数千家云。”光绪《闽县乡土志》记载:“八闽物产以茶、木纸为大宗,皆非产自福州。然巨商大贾其营运所及,必以福州为的。”福州商业的发达更进一步激起了福州的重商习俗。明代学者张瀚在所撰《松窗梦语》中说:“福州会城及建宁、福宁……民多仰机利而食。俗杂好事,多贾治生,不待危身取给。若岁时无丰饮食,被服不自通,虽贵官巨室,闾里耻之。故其民贱啬而贵侈。”福州人以经商获利为荣,这与传统文化重农抑商的政策是极不相同的。更为显著的是许多人仕途归来后也加入了从商的行列,明代谢肇淛说:“盖吾郡缙绅,多以盐起家,虽致政家居,犹亲沽客之事。”(《五杂俎》卷15)更可见福州人的重商习俗。

福州商业的发达与其便利的海港有极大的关系。早在汉朝时期,位于闽江口附近的东冶港就是当时对外交流的重要口岸。“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后汉书.郑弘传》)唐宋时期,福州港更加壮大繁荣,与新罗、日本、东南亚、印度、大食、西亚及非洲诸国都有贸易往来;明清时期,福州港更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港口,郑和七下西洋均驻舶福州港伺风起航;明成化十年(1474年),福建省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从泉州移到福州,福州港的影响不断扩大。福州的商人,便通过这些发达的海上贸易将其商业扩散到了世界各地。

回顾闽都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其丰富多彩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闽都文化与齐鲁文化、关陇(三秦)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各种地域文化相比,存在着无可比拟的个性特征。融合了先秦闽文化与于越文化而形成其源头的闽都文化,在接纳消融了中原文化后形成自身渊博精深的闽都学术,又因其靠山面海的地理位置而富有鲜明的海洋性特征,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开中国近代风气之先,造就了奔放澎湃的船政文化,贯穿于其间的还有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以及商业文化。应当说,闽越文化为其源,闽都学术为其根,船政文化为其魂,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重商文化乃是流淌于这棵文化大树里的经脉,它们一起构筑了固守传统与开拓进取兼并,坚持特性与包容并蓄具备的闽都文化精神。随着时代的前进,这种特征、这种精神在不断地开拓和发展着,勤劳智慧的福州人民必将为这一文化续添新的内涵,谱写新的篇章。

总之,闽都文化不仅具有向华夏传统文化积极靠拢的内陆特征,同时具有勇于向海外发展的开拓精神;不仅具有沿袭文化传统的热忱,也善于吸收融合各种外来文化,表现出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这种福州人的城市精神,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闽都文化的现代意义

福州是省会城市,其文化品质是一省的代表,是一省的精神向导,亦即“闽都文化”不仅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观念提出,还应看到其特殊的政治内涵。作为省会城市,其文化主导力是一般的地域文化所难具备的。闽都文化的研究和弘扬,有利于助力福州在整个福建省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和推动作用,其文化特性应当辐射到整个福建地区,甚至是国内、海外,从而有效地推动海西经济文化建设的大举,颇具重要的现代意义。

(一)维系文化传统,推动文明进步

《礼记.学记》开篇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清末帝师陈宝琛提炼其意,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警策之语,以激励学人。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改善一个地区的风俗,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学习先哲所创造的优秀文化传统,使之不断内化,成为每个民众的精神品格,并逐步形成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与规范。因此,维系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将推动一个地区的文明进步。而民风习俗的形成则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对社会成员有着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所谓“习俗移人,贤智者不免”。

对于今天福州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加大引导人民群众了解、学习、延续闽都文化的传统之力度,并使这种良好传统转化为凝聚城市文明建设的精神纽带,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故里家乡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铸造福州城市的文化品质,可以提升福州城市的全面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城市文化、城市风气,凸显城市个性。认识并运用这种“地脉”和“场气”,正有利于促进“文明福州”的创建和推进福州城市的现代化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更涌现出了一大批影响现当代的历史名人,如:“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著名思想家严复、“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世纪老人冰心、著名女作家庐隐等以及客居于此的左宗棠、郁达夫。他们热爱桑梓,学识深厚,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在其时的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了榕城人民世代的骄傲和楷模。他们的精神给闽都文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福州人民效仿、学习的榜样。现在的福州,正在逐步地与国际大都会接轨,这种文化素养的传播与深化,乃是一座城市人文深度的最好展现,亦为亘古不变的时代颤音。

(二)搭建文化平台,反哺城市建设

经济发达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兴旺又反哺了经济建设,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闽都文化所具有的坚韧性与兼容性特质,赋予了福州人民自强不息与开拓进取的文化品性,使得他们即守望传统,又锐意创新。挖掘与传承这一优秀品性,可以更好地提升市民的精神素养,从而推动福州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研究闽都文化,结合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创造出崭新的旅游品牌,将有效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修复、改造后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古街,保留了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福州特色传统建筑风格,不仅被国家评为十大历史文化名街、4A级旅游景区,不久前又被授予中国首个城市社区博物馆,它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闽都文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促进了福州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带动了福州的旅游经济。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到三坊七巷参观旅游的人数高达800万人,获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2011年预计参访人数达1000万人,创汇获利达3000万元。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依托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发展福州的特色文化产业,促使闽都文化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石。2007年,在百万市民的积极参与下,福州评选出了10大名片,分为:三坊七巷、马尾船政、林则徐、三山两塔一条江、鼓山、闽剧、温泉、寿山石、昙石山文化遗址、青云山。这些名片涵盖了福州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千百年来福州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文化名片的评选,不仅提高了福州市民对福州的了解,更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向心力。评选后的十大名片,通过包装、宣传,其影响力日益扩大。曾经有人说过,应该让每张名片都成为福州的一个文化产业。除了三坊七巷以外,福州的马尾船政文化、温泉文化、寿山石文化等近年来都得到了积极的开发,所带来的文化、经济效应也逐渐显现。2011年年初,马尾船政获得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1年上半年,其船政古街的建设基本落成,并与台湾地区紧密联系与交流,正在加快中国船政文化城的建设。

据《人民日报》2010年10月6日报道:“古城福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福州市以创新理念‘深耕’传统资源壮大文化产业,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009年达153.8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的6.1%。”“福州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服务性的支出5年前仅为530元,2009年达1606.23元。目前,福州市已确定将现代传媒业、动漫游戏业、设计创意业、工艺美术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广告创意业等作为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力争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12年占GDP的比重超过8%,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由此可见,深度挖掘传统地域资源无疑当为文化产业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积极的经济效益,是能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指针。

(三)发挥“五缘”优势,加强对外交流

从历史上看,福州人曾大量迁徙海外,随着改革开放国门的打开,更多的福州人移民境外(祖籍福州的海外华侨、华人多达300余万人)。闽都文化借此远播到了中国台湾、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业已成为沟通闽台两岸乡情、海外华人华侨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海外这一优势,采取积极的行动,为海西建设谋求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与资源。特别是在加强海峡两岸交流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闽台之间所具有的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拓展榕台两地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谱牒文化交流,做强海峡两岸合唱节、“两马同春闹元宵”等榕台文化交流品牌,有序开展榕台文化交流活动,以促进两岸人民的沟通交往,为和平统一祖国大业搭建好前沿平台。

在东南亚,旅居当地的福州人民往往同族、同宗、同乡聚集一处,形成了众多的社团和“新福州”。“他们对福州的评话、闽剧、十番、安南伬等十分爱好和欣赏”,扩大了闽都文化习俗的广泛传播。在台湾,在乡音乡乐乡俗浸染下的旅台福州人,对福州的乐曲、习俗难以忘怀,成立了如“八闽乐府”这样的民间组织,演练家乡乐曲,重温乡情。据了解,现在在台湾的福州籍乡亲达60多万人,两岸关系和缓之后,移居台湾的同胞们回乡寻根谒祖的活动日益频繁,进一步增强了大陆与台湾以及海外的交流与合作。众多先哲和贤达诞生在闽都这块土地上,让多少世人后代所尊崇与敬仰;福州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又让多少海外赤子惊叹不已、流连忘返,而闽都文化所赋予福州人民强大的精神与灵魂,更是为“海滨邹鲁”的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张开了翱翔的羽翼。传承闽都文化,延续传统习俗,不仅能够进一步挖掘榕台两岸间的文化联系,为两岸的文化、经济交流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还能连续海外华侨的家乡情结,吸引侨胞回乡投资,为两岸的互助合作开拓更为广阔的后续空间。目前,福州每年的“6.18”国际招商大会,“世界福州人大会”(即十邑同乡会)等活动,都大大团结和吸引了遍布五大洲、四大洋的福州海外乡亲,而闽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为他们带来了无尽的乡情与精神盛宴。

《周易.观卦.彖》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应是对“文化”一词最经典的定义。也就是说,所谓“文化”,其最重要意义就在于以人类历史所具有的人文积淀,变化、改造现代社会的人与事,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明建设和发展。地域文化研究之意义也正在于此。

〔作者简介〕赵麟斌,闽江学院副院长,闽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你也许不同意摩罗的观点,但你无法回避本书所提出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被撕裂的痛苦命运是如何形成的?除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以外,是否还交织着自我撕裂的主动选择?在军事上、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败以后,在一个多世纪的富国强民的峻急追求中,是否引发并促进了国人全面的精神崩溃?中华文明是否发生了彻底的断裂?它又是如何被割裂的?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在向现代化的全面皈依中,文化精英们是否产生了自我怨恨的文化心理?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释放出来的?其中又交织着什么样的权力博弈?今天的中国人面临着何种处境?未来中国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抉择?如何行动?若要了解这一切,你不能不读《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若想解答这一切,你不能不独立思考!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阿拉伯帝国,给世界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财富,科学,文学,艺术,绘画,都再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其辉煌至今任让世人景仰。而这么一个大帝国,有经历了什么,最终导致泯灭在历史的洪流中呢?这个千年古迷,古阿拉伯文明的秘密等你来探寻……
  • 银河相会:七夕节

    银河相会: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生化大时代

    生化大时代

    末日之前,我或许是别人眼中的屌丝,一文不值。当人类站在食物链最底层,我要向所有人证明。屌丝怎么了?屌丝也可以爱,也他妈可以恨!小屌丝也有大梦想,也能撑起自己的一片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的自己有多么懦弱,永远不会忘记曾经那讥讽的目光!紧握着手中的兵器,那冰冷的气息让我疯狂。嗜血,杀戮,我的生命,将由自己掌控……
  • 机器公敌

    机器公敌

    “女神,我可以追你吗?”“听说你那个机器人怀了你的孩子?”“还没呢…我还没找到将她进化成人的方法呢!”“这么说如果进化成人你就会让她怀你的孩子?哼……再见!”“那个……不是,女神……女神……我告非!……骨头妹……出来,变化成女神的模样,让我研究研究!”
  • 人间自有丞相在

    人间自有丞相在

    其实文章很简单,没有什么大的起伏,就是丞相夫妻的日常生活。宠文he1v1。“我宠你不是因为你是我的妻子,而是我爱你。”“说,你是不是想要纳妾了。”某女伤心哭泣。“……”“你不说话,难道想要休了我。”伤心~“是我的错,终究是高估了你。”文章文风不定,不定时更新,但不会弃坑,欢迎入坑受骗。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系列第三部,描画了自康熙末年诸子争立至嘉庆初年平定白莲教约80年间的历史。其中以雍正、乾隆两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伐贯穿全篇,而乾隆帝所谓的“十全武功”则是作者全力论述的重头戏。书中,雍正帝矫诏篡位,残杀兄弟,屠戮功臣,摧残士人及神秘被刺,乾隆帝两平准噶尔、大小金川之战、缅甸之役等丢人现眼的“十全武功”,惨烈的文字狱及各种宗教起义,都得到最优特色的体现。作者眼毒心明,无情地拆穿康雍乾三朝所谓盛世的谎言,将雍正、乾隆内心的阴暗与变态淋漓尽致地剖露出来,足以令深受教科书毒害的读者大跌眼镜,脊背发凉。
  • 低碳工业:让污染远离我们的生活

    低碳工业:让污染远离我们的生活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更精彩。
  •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刨出来的文化遗产

    刨出来的文化遗产

    《刨出来的文化遗产》是一本关于考古的科普书籍。人人皆知考古学家的工作艰难,这些专家花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的劳动成果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文化遗产,还有更多的未知的文化遗产被埋在地底,等待世人的挖掘,本书将带领青少年读者们走进考古学家的工作环境,领略考古的乐趣。
  • 书剑情缘

    书剑情缘

    “就如那许仙所言,三千弱水,我只取饮一瓢!管它千百轮回苦,若得之一心,就使不享那荣华富贵,仙福永寿又是如何!?”“许仙??那是何人??咳咳!且不说这些,你真的要和这只狐妖在一起?任凭天地伐怒,誓不悔悟?”仙居侧后,芙蓉泪眼婆娑,相望无语,她的痴情郎啊!喜欢的终究只是那一只小小狐妖,而不是她,可是她舍不得,就如那凡间女子所言,认定了他,见识了他,想到了他,她芙蓉仙子,已经不在是之前那个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小小花仙了.....
  • 穿越成妈

    穿越成妈

    穿越了,当妈了。冯晨晨表示,这没什么不能接受的。打算拐跑乖乖儿子,远走天涯,但是孩子爹却黏过来了。作为书中男主,不跟着女主勾勾缠,跑过来做什么?丑拒!某男:只要孩子不要爸?不可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命封天

    九命封天

    一剑碎山河,一掌撼乾坤,一念破生死,一息转苍生,看一代狠人林萧如何逆境求存,修九脉大道,铸无敌金身,以雷霆之势,封九天万域,成不朽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