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7300000005

第5章 二十岁学棋并不难

中和道长

发表时间:2004-11-01

二十岁那年,我是校桥牌协会的会长,我的同学是校围棋协会的会长,两人都是各自协会的“高手”。某天我们一起玩桥牌,他赢了我,就拍着胸脯气我说:“我能赢你这个桥牌会长,你下棋能赢我吗?”那时候我连一盘围棋都没看过,更不知道怎么下棋。

年轻人就是好胜心强,年少气盛。我狠狠地说:“好!我今天就开始学棋,半年后放暑假时一定要赢你!”当天下午,我把所有能借到的围棋书和围棋都借来了,自学围棋。

我从“定式大全”开始看起,一个定式一个定式地摆谱,边摆边背,天天从下午摆棋摆到夜里三四点钟也不睡,至少十二个小时,日日如此。开始同学都看笑话,都认为我是心血来潮。等学期过了一半,看到我仍然天天如此,就有些怕了。学期过了三分之二的时候,我已经背完了“定式大全”里上千个定式和变化,以及十几本围棋书里的布局、中盘、官子变化和所有棋谱,完全沉浸到了围棋之中,却从来没有下过一盘棋。

有了围棋的基本理论武装头脑,没有下过棋我就静静地从棋谱中体会高手的棋,体会他们下的妙手和对棋形棋理的把握,把他们下的棋当成是自己在下,用心体会,反复打谱直到熟记。期末考试后,我和同学如约地摆开了围棋。

这盘棋下了近五个小时。这五个小时我感受不到别的,越思考越兴奋,越思考越清醒,棋局也始终在细微之间。终盘,我以两目负。

棋输了,我没感到丝毫的遗憾与懊悔,因为这是我真正下的第一盘棋。而我那位同学却沮丧地瘫在棋盘边,因为作为学校第一高手,他只赢了两目,而且棋局中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

暑假里,我缠住了我的舅舅。舅舅早就有业余段位,而且以乱战善杀闻名。舅舅听说我二十岁学了围棋,高兴中带着轻视。

摆开棋局,我很快镇静下来,面对他没有谱的挑衅与乱战,我凝神静气地计算思考,将各种危险化解并保持棋局的均衡,而舅舅是凭感觉与多年的经验在跟我走。结局,我赢了。这是我的第二盘棋,冷静思考是我能赢的根本。

舅舅当然不服,说他没有用心,马上再来,但要求我不能想得太长时间,否则他没有心思云云。由于不能过长时间思考,加上舅舅真用上心,我几乎是溃不成军,很快败北,而且是一盘接一盘地败,无法抵挡。

很多水平高的棋手输给低于自己的人后,往往以不停地痛宰对手来发泄。我的舅舅也不例外,每当我思考时,他就不断地催“快走、快走,老想什么!”盘内招盘外招齐用,无形中不断干扰我的思考。面对他的强力杀棋,很快我的心就散了,方寸大乱。

每天输了棋我都回家复盘研究,发现很多机会我都应该看到,发现很多时候输棋都是自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是由于心急、心乱了造成的。

这种乱战之棋使我不断受益,面对复杂混乱的局面,时刻要注意棋与棋之间的联系与整体的均衡,非常锻炼人的计算能力、综合能力和对全局的把握能力。乱战就像专门剑走偏锋的人,到处挑衅。面对那些无理棋,你能不能抓住并击溃它,从而确立优势就很关键。

初学棋的人由于奋进向上,虚心学习,所以长棋是很快的。一旦棋手自满,棋艺会很快停滞。暑假的后期,我战胜了我的舅舅,而且从此无可逆转。我明白了无论棋局怎么乱,只要自己心不乱,冷静对待,就能把棋下好。

一年后,一位十四岁的专业初段跟我下了一盘让四子的指导棋。走了一百步左右他就把棋扒开说:“其实你的实力已经有了,但下棋的思路不明确。专业棋手下棋,一定是先有思路,并且整盘棋都要贯彻执行这个思路,否则下的棋就乱,子与子之间必然前后矛盾。你是要实地,那么从布局到中盘都要执行这个战略;你是要外势,那么从布局到中盘,棋的整体始终要围绕这个战略目的,并且贯彻到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你的力量,增长棋力。”

这席话使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你看作家写文章,也是先有构思才能写出好文章;画家绘画也是胸有成竹才能画出神来。

从此我又进入了围棋的另一个境界。此后遇到各地很多一至四段棋手,少有败绩。学棋三年后被聂卫平让三子,胜。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学棋只要用心和认真,可以一日千里,并不在于年龄大小。

十二年前,我将全部业余时间用于潜心研究周易和儒、释、道文化,于传统古文化中寻求对人生、对世界、对思想的不同认识。我最后的一盘棋是去看望我的舅舅下的,我希望他这个同校学长、哲学博士和教授能跟我一起研究古文化。舅舅说:“我们下盘棋,你如果赢了我,我就跟你一起研究,你若输了就算了。”

棋局展开不久,我们七条龙几乎是扭在一起厮杀。他那四条龙都被我牵住,必死一条,可当我要杀龙的时候,却赫然感到那条龙真的是活的,好像在向我哀求。我于心不忍,放了这条龙。可第二条龙也在哀求,于是我脱先又放了它一条生路。第三条龙又要死,就像绝望中对我哀鸣。我要脱了先,它能活,但第四条龙只能死了。仔细计算了棋局后,我发现都给他们活了我也能赢,于是我干脆转移了地方,使那四条龙都活下来。

棋局要结束的时候,我赢定了,却意想不到地看花眼,自己闯紧气,被倒提两子而负。舅舅异常地兴奋,这么多年来终于赢了我一盘,根本没有去想自己是怎么赢的,反正赢者为王败者为寇。从此我没再接触围棋。

今年七月重新接触围棋,虽然围棋水平已大不如前,但对围棋文化的理解,却更加清晰明了,更对吴清源先生提出的“六合与中和”的思想境界倍感亲切。吴老前辈这种博大的胸怀与思想境界,已经远远超越了围棋已有的一切理论,更超越了胜负的技艺,是把中华民族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围棋上的高度概括。这个思想体现了围棋本身所蕴藏的内涵,对归正围棋爱好者的心态,归正围棋高手对待围棋的态度,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即使在围棋的技艺上,“六合与中和”也是吴老前辈集一生的实战经验,对这门胜负艺术的最高概括。胜负的最高与最后就是没有胜负,就是和谐之美,就是“六合与中和”。

围棋之所以吸引世人,不单单是因为围棋中有胜负,有谋略,有机变,有诡诈,有洞察,有喜怒,有哀乐,有境界,有智慧;更因为围棋中包含了生死与道。所以围棋就是一个社会,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个宇宙。看到“六合与中和”的理论,我明白吴老前辈在棋道中早已经看破了胜负、看破了生死,醒悟成道,所以他才能把围棋的诗篇一点点打开,把围棋的乐章一点点谱写,把围棋的基石重新奠定,使后人受益无穷。所以看他的棋谱就能够随境界的不同而理解不同。而木谷实和其他前辈正因为没有勘破围棋中的生与死,所以无法与其争锋。所以他培养的众多弟子也都成了胜负师,这些胜负师一代接一代地前赴后继几十年,却争不过一个道徒。

所以离开了吴清源,不可能有现代围棋,把李昌镐跟吴清源比,就像拿道士跟老子比,拿大厦跟基石比。现代围棋正因为有了吴清源,才生意盎然。

与网友的问答

网友:

围棋是一个世界,这好理解。佛陀说一粒沙中含三千大千世界,又如何理解呢?

中和道长:

这个问题问得好,释迦牟尼佛说:“一粒沙里有三千大千世界。”在人的思想境界,我们看那河水里的一粒沙子里,怎么可能有三千个像人类社会这样的大千世界呢?很难理解。

“佛”在印度语中就是:通过修炼觉悟了的人。他能够洞彻微观与宏观。所以释迦牟尼佛也是个大科学家,他的佛学思想和三千大千世界理论也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我们打个比喻:如果我们把原子核、电子等微观粒子放大到地球这么大来看的时候,那这个原子、电子不就是个大千世界了吗,那电子这个星球上不也有江河湖海?它那个水里的沙子也同样会含有三千大千世界,因为你可以再把微观粒子一层层放大来看。

反过来看宏观,在我们这个小宇宙中,有多少亿个银河系,地球还只是我们这银河系里的一颗沙子,银河里像地球这样有生命的世界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佛陀是用三千来形容而已。相对银河来说,你是站在一粒沙子上,而科学家说地球只是银河里的一粒尘埃,连沙子都不够格呢。如果你把自己的身体放大到银河系这么大,你再看地球,那不是沙子和尘埃是什么呢?当你把自己的身体放大到宇宙那么大时,你看银河系都只是粒沙子。这跟你看电子、看原子并无两样,它看你这也像银河系一样,只是你的思想达不到而已。

佛陀说世间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其实科学都证实了。当你在电子的层面中看地球上的一切,如我们看银河一样,星球之间差距很大,超高速摄像机拍到血液的流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一样,都不是实的。

网友:

道长对吴清源先生的“六合与中和”理论有什么具体看法?

中和道长:

吴清源先生的“六合与中和”理论,代表了一位伟大棋士的内在精神,他对围棋的理解超越了所有棋手的精神境界,也超越了自我。

如果我们把围棋作为人修道的器具,那么吴清源先生经过一生的围棋竞争实践,证悟到围棋与人的内在是统一的,统一在“六合与中和”的境界上。无论棋的形式怎么演变为争棋,你的内在必须超越胜负,放下胜负,放下种种观念与定理认识。强调了“中”,就是强调了调和,强调了平衡。所以吴清源先生的自传叫做“中的精神”。一个人身体上阴阳平衡了,这个人肯定无病,平衡了那么一切归于和谐。所谓看者棋争杀伐,生死命悬,胜负忧心,而弈者自然平和,心无起伏。无喜无怒、无哀无乐、无生无死、无胜无负,一切自然合乎道了。

中和道长:

从儒家经典《中庸》中我们更看得清楚一些:“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关于中和的正统理论来源。“中和道长”这个词的本意也是中和而道长(chánɡ)。

同类推荐
  • 文化传播产业建设

    文化传播产业建设

    先进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荟萃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而且是高尚道德的凝聚和时代精神的升华。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政党,先进文化就是灵魂,就是导向,就是旗帜。它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上产生,同时又以其特殊的方式给予经济、政治、社会以巨大的影响和有力的促进。先进文化的这种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必须具有不断探求和不断创新的时代品格,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国的随笔集。内容包括近年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变迁以及华裔移民生活的变迁,对奥巴马就职将要给美国带来的变革也做了描述。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八字算命,是我国古代神秘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对于“命”,究竟是信还是不信,自古以采就争论不休。中国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就是一个坚信“命”的人。孔子学识渊博,年轻的时候就周游列国,企图干一番大事业,然而只是到处碰壁,如“丧家之犬”,到了五十之后,才恍然大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矣。”
热门推荐
  • 酒武至尊

    酒武至尊

    低沉的雷声不停的响着,天空中一片片血红的云彩厚得像天要塌了一样,将闪电都遮得穿不过来。2012世界的末日,玛雅历法中的第五太阳季终点。此时,什么与富家公子的斗殴,黑暗势力的争霸。全都停止了。天启中的血雨下来了,那是燃烧着的陨石。降落在大地上,高楼大厦瞬间化为粉尘,被高压高温吹散向四方,形成一个巨大的烟圈儿,慢慢散开。数以万计的生命转眼间消失……
  • 诛仙求魔

    诛仙求魔

    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热血似火山喷发,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颠覆这世界的所有规则吧,让我们遵循着恶魔的轨迹!
  • 大漠游侠传

    大漠游侠传

    许毅醒过来的时候,失去了记忆,躺在茫茫的戈壁上。“我是谁,我在哪?”一路闯荡,许毅在找回自己记忆的同时,踏上了强者之路
  • 诡异先生

    诡异先生

    一个饱读诗书的少年博士,一次琴丰面试风波,使之形成了一场黑暗的冤案,就此造成了一代黑王的开始,监狱称王,万囚俯首,其后,墓地探险灵魂错位,高校美女萝莉,富婆,老师倒追献身,争地盘,抢仙器,夺丹药精彩不断…..《诡异先生》敬请期待吧!
  • 去往松花镇

    去往松花镇

    《去往松花镇》是“宁波青年作家创作文库(第3辑)”中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青年作家符利群*创作的《去往松花镇》《水上花生》《木槿只开一回花》等十部中短篇小说,大多记录了普通人的生活百态,文笔细腻,可读性强。
  • 国宴大厨说川菜:四川饭店食闻轶事

    国宴大厨说川菜:四川饭店食闻轶事

    本书是一位国宴大厨退休前40多年司厨生涯的总结之作,集名店、名师、名菜、名宴于一书,融地道川菜秘诀与饮食文化于每道菜中,更有名流政要的赴宴趣事。
  • 天净杀

    天净杀

    “世上真有这么一个人,不用气运,不需机缘,不要巧合,只靠一缕因果,踏入无上大道,寻得我们追寻了一生的……无上存在!”染血的八卦光阵旁,一名老者捡起染血的白色羽扇,这样说道。“避开了天地大势……摆脱了机缘巧合……太公,这样的人,真的存在?”老者旁边,一个朦胧的女性这般问道。“卧龙以生命为因,杀玄武取甲,用最古老的占卜术,才得到这样的果。无论是否为真,我们都得探寻一番。否则,卧龙就白死了。”老者遥望星空,道:“卦象的始终,都在我们的起源之地……古老的华夏!”“只有追随那人的步伐,才能找到所有长存者的追求——无上的存在!”
  • 兄妹大作战

    兄妹大作战

    四段充满坎坷却又愉悦的唯美故事,最后他们在经历重重磨难后,终于取得属于自己的爱情,会有多么的艰辛......敬请期待。(虽然是第二本小说,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尽量包容呀)
  • 秦风拂面

    秦风拂面

    秦氏子孙穿越而来,实是劳心劳力小人物一枚。外出修行,偏偏侍卫不牢靠,归家路漫漫,一路桃花来,阿弥陀佛,我本无心。真龙在前,每每尴尬不止,无奈道:慕容毓以——你都是干嘛来了——?
  • 花旦(上部)

    花旦(上部)

    该作品以大西北腹地西海固一个叫红城子的村庄为故事发生地,辐射大半个中国,以一支民间秦腔戏班的活动为经线,以众多民俗活动为纬线,以一代坤伶、艺名为“勾魂娃”的当家花旦齐翠花的命运揭示为主旨,构建小说文本。出场人物众多,情节跌宕,故事感人,气势恢宏,寓意深刻,被评论界誉为“宁夏的《白鹿原》”和“大西北民俗宝库”。极具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上部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齐翠花困苦潦倒,弃城入乡,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她天生丽质,身怀绝技,敢爱敢恨,但却处处受困、受辱。最后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组织下,劫狱救友,一同投奔延安革命阵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