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0600000004

第4章

此时朝阳初升,温暖明亮的光线照映在天地四周,只是放眼望去,方圆十余里内,到处都是断肢残臂,破旗死马,在城头之下,尸积成山,鲜血直浸入泥,已经是黑沉沉的一片。

幸好此时已是深秋,天气凉爽,到是不必担心如同上次襄城之战时,不过隔了一天,便有熏人的尸臭出来。

张守仁听闻命令,便下令部下的火长们开始整队。

各人都是累极,正横七竖八,睡在城头。只是训练精良的军人无需多加催促,一待军令下达,便立刻起身,肃立听命。

经过守城苦战,昨夜又出城邀击,一百人的队伍,此时已经是稀稀落落,余留下来的战士,也是身负创伤,只是在身上草草包扎,便有继续留守。

五十三人。

张守仁只觉一阵心酸,他的部下都跟随他多年,做战时虽然级别森严,无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闲暇时,大家却是饮酒做乐,亲若骨肉兄弟。不过几天功夫,已经是阴阳两隔。虽然是军人百战为家国,九死而不悔,只是在活下来的人心中,却也能难以抹去的伤痛吧。

“胡光,你带着受伤的兄弟去城内包扎休息,过两天大帅必定会大犒三军,到时候要他们生龙活虎的出来!”

“是,队正放心。”

胡光自己身上也是伤痕累累,知道张守仁安排他带队入城,也是对他有照顾的意思。若是寻常军官,必定感激非常。胡光却因为其叔胡烈身为校尉,总是疑心张守仁看在叔叔的面上方才如此。是以无论如何,他总是淡然以待,并不肯露出特别感谢的神情。

看着胡光领着一众伤兵下城,张守仁向几名火长令道:“咱们即刻出城!”

众人轰然应诺,卸下甲胄,弓弩手亦将手中的弓弩放下,手持短刀,相随而出。在城头时,各人只觉得天清气朗,万里无云,正是深秋好景色。

待鱼贯相随,出得城门,满眼只见伏尸遍地,破旗死马。饶是百战得生的铁血战士,也不由得都是心中一凛,均想:“熬过了今天,才总算不会落得个与这些死人一样的下常”

张守仁眼见属下都是脸色铁青,知道他们心悯死者,哀及自身。这样的惨烈景象见的多了,若是不及时疏解,日后要么成为没有人类感情的死士,要么便胆怯害怕,以后再难当大用。

他心中略一思忖,便向众人道:“战士百战为家国,战死者均是为了襄城百姓,大伙儿侥幸得存,可不要忘了身死的兄弟们。”

见各人都面露感动,低头伏身,向那些陆续被发现聚集在一起的楚军将士的尸身行礼,他却又令道:“各人回头,看一看咱们的襄城。”

此时旭日初升,众人身处北面,回头一看,只觉阳光灿然,身后的襄城城墙高耸入云,巍峨壮丽,纵是被蒙军攻打多日,到处是破石残垣,却仍是不能有损于它的光辉。

只是城内传来若有若无的哭泣声,显然是城内的百姓得了家人亲属的尸身,难似抑制悲伤。

“兄弟们,若不是这些死难的兄弟,若不是咱们拼死奋战,这襄城内哭的可不止这么些家了。蒙军一路南下,杀人盈野,杀人盈城,北方数百城池,三千万大楚百姓,现在留存的不过十之三四。余者,或是被蒙人当做牛马役使,或是被当牛羊一相宰杀!房屋焚毁,耕田驰废为牧场,绫罗绸缎,金银玉器,全被掠走,我大楚的清白女子,被他们欺凌羞辱,前朝大宋,曾被金人灭国,公主后妃都被寻常小兵,若是这些蒙人冲入襄城,北方楚人的惨况,必定会落在襄城百姓头上。蒙兵此次落败,其实并没有伤及筋骨,匆匆退兵,必有原故。咱们需得振奋精神,准备再战!”

他所言的都是各人知道的实话,一众楚兵原本精神倦怠,心中惶怕,此时被他激起斗志,又想到蒙兵初次攻城,以襄城北面的楚人百姓为先锋队,几万名大楚百姓被皮鞭大刀直逼向前,死在守城楚军的手中,那种绝望与无助的眼神,至今令这些楚兵心中酸痛。

“各人听了,一字排开向前,搜索死伤的兄弟。”

“是!”

他属下将士齐声暴诺,振奋精神,数十人一字排开,与大队的楚军遥相呼应,往前搜索。后面的城门大开,城内的男子渐次出城,赶着大车紧随其后,遇着侥幸未死的楚军将士,便以大车送回救治,其余的楚军尸首,以草席包裹,准备将来一起安葬。

张守仁眼见一具具的楚军尸体被包裹严整,放在一处,心中却想起当年自己父亲战死后连草席也没一张,就那么被草草扔入火堆,化为灰烬。

“若不是天气转凉,只怕他们的尸身,也是要如此处置吧。”

他昨日在追击敌军时,也受了轻伤,胁下被一个手持铁矛的蒙兵斜斜刺过,划出一道浅浅的血槽,因为创口不深,却也不必着急回城包扎,此时跟随在众军士身后,身心放松,却只觉得肋下一阵阵的刺痛。

虽然是脸色铁青,汗如雨下,却仍是强自忍耐,不肯进城歇息。他属下兵士虽然与他亲近,却也知道这队正脾气很是执拗,劝也劝说不来,也只得由他。

数万楚军先在城下四处搜寻,待到正午时分,已经离城十余里,正是昨夜与蒙兵鏖战之处。夜里纷乱,到也确实有不少楚兵负伤,不及撤回。呆笨勇烈些的,与退后的蒙兵力拼至死,机警灵醒的,便藏身于尸堆沟壑,此时见自家大队的兄弟出来,便知道蒙兵已经撤走,襄城无忧,却也顾不上自己刚离险境,身上带伤,忍不住一个个从藏身之所跳出,欢呼大叫起来。

“这位可是张队正么?”

张守仁正看着这些满脸血污的发笑,冷不防耳边炸雷也似的问话声响起,他扭头一看,却见一个红脸大汉骑在马上,正目光炯炯,盯视自己。

“我便是。”

那大汉斜视张守仁数眼,咧嘴笑道:“昨日队正妙计破城,又身先士卒,当先攻入蒙军队中。我以为队正必定是相貌奇伟,现下看来,却也平常。”

他声若洪钟,这般类似挑衅的话从容说来,丝毫没有避忌的意思。话音未落,张守仁部下的将士均是大怒,一个个向他斜眼瞪视。

张守仁个头虽较常人略高,却是略嫌瘦弱,不够精壮。再者眉眼五官虽然不能说是搭配的失常,却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傲人的地方。倒是双眼中凛然有神,令人不敢逼视。

那汉子却并不在意众人的眼神,只又向张守仁道:“张队正,奉大帅之命,传你即刻去见他。”

“是,谨遵大帅将令。”

张守仁垂首皱眉,向这汉子行了一礼,便准备随之而去。

他若是辩论一番,那汉子必定更加瞧他不起,此时见他落落大方,全然不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神情谈然,如同适才被折辱的是旁人一边。

那大汉终于动容,拱手豪笑道:“好汉子!在下襄城背崽军校尉方达,见过了!”

此语一出,周围的楚军将士立刻动容。这大汉生的英武不凡,红色的脸孔上遍布刀痕,只是穿着的盔甲却只是寻常楚军将士的铁甲,却不是将军所着的明光铠。众军士原本只以为他是个寻常传令小兵,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竟然是背崽军的校尉。

出生入死,斩荆劈棘,有敌无我的背崽军!

自前朝大将始创背崽军制,背崽军便成为天下强兵之最,成为每个军人心目中神话一般的存在。

前朝少将军岳云,曾以三百背崽直入十万敌军阵中,那些纵横天下,灭除大辽,冲入宋朝疆域,视天下英雄为无物的强兵悍卒,竟然无有人敢挡其锋。

自那一战之后,背崽军渐渐成为一个传奇,时至今日,大楚禁军数十万人,也唯有面对蒙兀的襄城,还有背崽军的建制。

也只有襄城的铁血男儿,才不负背崽军这个称号吧。

看着众人又是崇敬,又是畏惧的眼神,方达咧一咧嘴,向着发呆的张守仁道:“张队正,快些起身,与我一同去见大帅。”

“是,见过方校尉!”

张守仁到底还是年轻,终究忍不住心中激动之情,躬身向方达郑重一礼,然后方上马,落后方达一肩之地,随他同行。

微风轻拂在张守仁脸上,战场上的血腥气也渐渐远离,原本颠簸的土路亦是平整,马蹄声轻脆悦,道路两边柳树成行,不但杀伐之气全消,就是城中四处可见的白纸香烛,哭泣哀嚎之声,也是全然消失不见。

此处,便是寻常人等无法进入的襄城中心。

襄城乃是襄州首府,又是大楚的战略要地,不但有统制六军的统制使,还有刺史、监察御史、漕运使、推官、别驾,诸多官员的私宅及官衙均建于城中的靖安里内。

张守仁是寻常百姓人家出身,父母都是老实本份,自己长大从军,现下不过做到队正,哪里有资格进入靖安里这样的官绅大将才能往来的地界。他面对成千上万的敌军,未尝气短害怕,到时此处环境优美,道路两旁的行人非富即贵,到令得他心不自安,额头上渐渐露出些汗意来。

方达转身扭头,见他神色,便向他笑道:“守仁,不必如此。我初来此地时,也曾经胆怯害怕。后来一想,他奶奶的,别看这些人人模狗样的,一个个横的紧,其实若不是咱们,早成了蒙兵的刀下之鬼,咱们合该受他们的敬重才是。”

张守仁知道此人粗豪开朗,心胸坦荡,是以也老老实实答道:“末将在敌军阵前未尝害怕,只是到了此地,到觉得有些气沮起来。”

“嘿,你必定是看了这些贵人们不拿正眼看咱们,所以有些害怕。其实他们也是心虚的紧,我同你说,前日我背崽营护送大帅回府,这些人一路上哭哭啼啼,怕的要死。城头一旦响动大了一些,他们便全身发抖,围拢上来,问大帅是不是要赶快退兵逃走。”

说到这里,方达猛吐一口唾沫,向张守仁挤眼道:“不必鸟他们,太祖皇帝当年都说过,百无一用是书生。没有我们军人,他们早就是别人的刀下鬼了。”

前朝时,文武分开,壁垒分明。武将不得识字,军队也都是破产农民和城市流氓组成,军人的地位很是低下。自大楚太祖皇帝建立新朝,改革军制,提高武人的地位,革除前朝的弊政,方才使得武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虽然如此,因为太祖英年早逝,种种改革的措施多半是半途而废,到了今时今日,文官的地位又远超武将,整个楚军,军人的地位仍是不高。在襄城,还是因为年年打仗,军人还颇受敬重,若是到了内地军州,只怕更是境遇更是不堪吧。

同类推荐
  • 侠探花

    侠探花

    孤儿欲二狗意外穿越到宋朝一已经咽气的黎公子身上,谁知道此时黎府已经惨遭灭门。迫于生计,欲二狗更名欲少艾,守着一片梨花园过日子,后来一个人送给了他一块带有瑕疵的白玉,之后他便走上了替人伸冤追凶的道路,然而解开一个个杀人谜案之后他才发现等待着自己的竟然是一个惊天大阴谋,他抽丝剥茧终于解开了这一涌动的暗流。最终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三顷梨花欲少艾的影子和侠探花,梨花探的传说。“左手有酒,右手有风,前有梨花三顷白,后有一方溪水青”“我有火眼金睛,定破你蛛丝马迹”
  • 霸王传之战为红颜

    霸王传之战为红颜

    史书上的霸王,不尽完全!破釜沉舟震天下,勇也;破章邯报伯仇,孝也;鸿门宴不杀邦,仁也;鸿沟约不倒戈,信也;虞姬以死相随霸王恩,情也;子弟兵亡不渡江,义也。有人说霸王自傲自负自大,可别忘了高祖亦是沛县一出名的地痞流氓!丢妻弃父,诛杀功臣,鸿沟背信,三妻四妾!若非说项羽之不是,某过于傲也,傲于自认天下之治以一人便可!有人说有史可鉴,可也别忘了,史乃人所作,喜处功臣名君悲处暴君佞臣!别样的项羽,别样的霸王!霸王传之战为红颜
  •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考古本身是对真相的负责,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没有逃避现实的揣测。当你翻开这本书,接受一个个来自远古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时,一定会感慨历史迷人的魅力和生命的神奇。它们跨越了时空,在千万年后的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却丝毫没有阻隔感,而让距离消失的正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生命温度。
  • 无限重生之旅

    无限重生之旅

    不是刘明的本意,而是主脑无聊了。刘明重生在异世界的各个伟人当中,有爱因斯坦,康熙,秦始皇等等,别人觉得逍遥,可是刘明却觉得痛苦,因为要完成任务,比如说奉旨暖床……
  • 正说东周风云

    正说东周风云

    《三国演义》开篇词的词牌叫《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它告诉了我们看待历史的一种心态。《易经》上有这样一句话“云从龙,风从虎”,本书要讲很多东周时期龙争虎斗的故事并且整个是按照正史,基本上是以《二十四史》的记载跟《资治通鉴》的记载来作为基础,我们尽量抛开小说家的演义和附会,讲历史的本来面貌。
热门推荐
  • 穿越仙侠做帮主

    穿越仙侠做帮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尘缘天定

    尘缘天定

    孤苦少年郭峰,打工期间无意埋葬一具无主尸骨,得到一枚奇异指环,无意中发现竟是带有储物空间的宝物,命运发生改变,成为不为普通世人所知的修真练道之人。被好友相邀,帮助军方训练部队精英,对抗异能者,杀忍着,屠兽人,灭修真门派。家仇,国恨,看郭峰与美相伴坎坷路上一起成长······
  • 魔王异界旅

    魔王异界旅

    魔界的魔王雄霸,从一片漆黑,只有杀戮的魔界,意外的来到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无尽大地,开启他的异界之旅。在此期间,他通过一系列的事情,从一个一无所知,只懂得杀戮的魔王,被慢慢感染,调教成一个富有感情的“人”。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建孢行动

    建孢行动

    一孢在手,天下我有。跟着主角一起用孢子建世吧。
  • 凤泣天下

    凤泣天下

    千年万年的轮回、跨越时空、跨越光年、跨越星球、千千万万的思绪、生生世世的纠葛、到头来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绝对的女强、是篇爽文{作者认为}、、】
  • 无法磨灭的爱情

    无法磨灭的爱情

    齐阳痴笑,看着韩月月的样子他笑了。笑得苦涩,笑得猖狂,他打断韩月月说:“现在,是下班时间,更何况你现在是在和江总裁谈恋爱,说不定那天我们都得称你一声总裁夫人不是?”韩月月抬头对上他的眼睛,看着那双原本熟悉现在又很是陌生的眼,她努力控制住自己了。她对齐阳说:“齐总,您真会开玩笑。”说完就径直往前走,刚走了两步,手就被人抓住,那是一双很大的手,手很温暖,但是却赶不走韩月月心里的冰凉。爱情就像是一部戏,入了戏谁也出不来。齐阳想,他就是那个入了戏的人。
  • 飞花艳想

    飞花艳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上最无敌夫妻

    世上最无敌夫妻

    男的强女更强看废材怎么搭上巅峰一对无敌夫妻档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因为我感到,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也许,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