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5100000032

第32章 卷六(5)

【译文】

而《说文解字》却解释说:“导是一种禾的名称。并且引用了《封禅书》作为例证。也许有一种谷物名叫‘导’,但并不是司马相如《封禅书》中所用的那个字。如果按照许慎的理解,那么‘禾一茎六穗于庖’难道还成为一句话吗?即使司马相如天生愚蠢,生硬地写出这句话,那么下句就不应该是‘牺双觡共抵之兽’,而应该是‘麟双觡共抵之兽’,以此求得上下名词义、词性的对应。我曾经笑话许慎是个纯粹的书生不了解文章的体裁,像这一类的引证,就不足以令人遵从信服了。我大体上还是信服许慎《说文解字》对文字的解说,他的书中将文字按部首排列,分析字的形体,探求字的本义,郑玄注释经书,常常引证《说文解字》作为论据;如果不相信许慎的学说,那就会稀里糊涂得不知道一笔一画的来龙去脉了,这样去读书认字还有什么意义呢?”

【原文】

世间小学者,不通古今,必依小篆,是正书记;凡《尔雅》、《三苍》、《说文》,岂能悉得苍颉本指哉?亦是随代损益,互有同异。西晋已往字书,何可全非?但令体例成就,不为专辄耳。考校是非,特须消息。至如“仲尼居”,三字之中,两字非体,《三苍》“尼”旁益“丘”,《说文》“尸”下施“几”:如此之类,何由可从?

【译文】

今天一般研究文字学的,不通晓古今文字的变化规则,一定照小篆的写法来校正书写的文字;《尔雅》、《三苍》、《说文》,如何能全部体现出苍颉造字的意愿呢?也不过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互有异同罢了。怎么可以将西晋以前的字书全部否定呢?只要使它们的体例成就不要被后人随意妄为任意发挥就可以了。考查、校对是与非,特别要注意斟酌仔细。至于像“仲尼居”这三个字,有两个字就不符合法式。在《三苍》中,“尼”旁多了一个“丘”,而《说文》中“尸”下又多了一个“几”:像这样怎么可以盲目跟从呢?

【原文】

古无二字,又多假借,以“中”为“仲”,以“说”为“悦”,以“召”为“邵”,以“閒”为“闲”:如此之徒,亦不劳改。自有讹谬,过成鄙俗,“乱”旁为“舌”,“揖”下无“耳”,“鼋”、“鼍”从“龟”,“奮”、“奪”从“雚”,“席”中加“带”,“恶”上安“西”,“鼓”外设“皮”,“鑿”头生“毁”,“离”则配“禹”,“壑”乃施“豁”,“巫”混“经”旁,“皋”分“泽”片,“猎”化为“獦”,“宠”变成“寵”,“业”左益“片”,“灵”底着“器”,“率”字自有“律”音,强改为别;“单”字自有“善”音,辄析成异:如此之类,不可不治。吾昔初看《说文》,蚩薄世字,从正则惧人不识,随俗则意嫌其非,略是不得下笔也。所见渐广,更知通变,救前之执,将欲半焉。若文章著述,犹择微相影响者行之,官曹文书,世间尺牍,幸不违俗也。

【译文】

古时候不存在一个字两种形体的现象,倒是假借比较多用,比如用“中”为“仲”,用“说”为“悦”,用“召”为“邵”,用“閒”为“闲”;诸如此类情况,也不用去改的。当然,如今的文字中自然有错讹荒谬的,错在它居然成了一种习惯。如“乱”的偏旁变成了“舌”,“揖”的下面没有了“耳”,“鼋”、“鼍”的偏旁都成了“龟”,“奮”、“奪”也随了“雚”字,“席”中加了个“带”字,“恶”上安了个“西”字,“鼓”的外面设了一个“皮”字,“鑿”的上面添了个“毁”字,“离”则配上“禹”字,“壑”再加个“豁”字,“巫”与“经”旁相混,“皋”要分享“泽”的部分,“猎”字变成了“獦”,“宠”字变成“寵”,“业”的左边加了个“片”字,“灵”的下面添了个“器”字,“率”字本来就有“律”的读音,却硬是非要再造一个别的,“单”字本来就有“善”的读音,却随意弄成别的字:像这样,实在是不整治不行了。我以前第一次看《说文》的时候,对这些乱造的新字鄙薄至极,但是如果将其改成正体字又怕人不认识,如果不改,就这样随应流俗,自己心里又不能认同,所以总是因为这种矛盾而难以下笔。后来,随着见识的增多,逐渐懂得了变通,一方面补救过去的拘泥,另一方面也还用一些俗字。倘若是文章著述,则还是应该选择影响微小的去写;至于官府文书,交往书信等,就不一定要违背习俗所使用的字了。

【原文】

案:弥字从二间舟,《诗》云:“之秬秠”是也。今之隶书,转“舟”为“日”;而何法盛《中兴书》乃以“舟”在“二”间为航字,谬也。《春秋说》以“人十四心”为“德”,《诗说》以“二在天下”为“酉”,《汉书》以“货泉”为“白水真人”,《新论》以“金昆”为“银”,《国志》以“天上有口”为“吴”,《晋书》以“黄头小人”为“恭”,《宋书》以“召刀”为“邵”,《参同契》以“人负告”为“造”:如此之例,盖数术谬语,假借依附,杂以戏笑耳。如犹转“贡”字为“项”,以“叱”为“匕”,安可用此定文字音读乎?潘、陆诸子《离合诗》、《赋》、《栻卜》、《破字经》及鲍照《谜字》,皆取会流俗,不足以形声论之也。

【译文】

据考证:“弥”的“字从”二“中间加个”舟“字,《诗经》说:之秬秠”就是这个字。今天的隶书,把“舟”字写成“日”字;而且何法盛的《中兴书》居然将“舟”字在“二”中间认为是“航”字,荒谬至极。《春秋说》中以“人、十、四、心”作为“熏”字,《诗说》以“二”在“天”下作为“酉”字,《汉书》以“货泉”为“白、水、真、人”的合字,《新论》以“金昆”合成“银”字,《三国志》以“天”上有“口”为“吴”字,《晋书》以“黄头、小、人”为“恭”字,《宋书》以“召、刀”合为“劭”字,《参同契》以“人”背“告”字为“造”字。这些不过是些术数的荒谬的话,假借依附,杂以玩笑游戏之类。就如同把“贡”字变化成“项”字,把“叱”字当做匕字,怎么可以用这些来决定文字的读音呢?潘岳、陆机等人的《离合诗》、《赋》、《栻卜》、《破字经》及鲍照的《谜字》,都是为了迎合流俗,因此不能用形声的方法去评析它们。

【原文】

河间邢芳语吾云:“贾谊传》云:‘日中必熭。’注:‘熭,暴也。’曾见人解云:‘此是暴疾之意,正言日中不须臾,卒然便昃耳。’此释为当乎?”吾谓邢曰:“此语本出太公《六韬》,案字书,古者‘暴晒’字与‘曓疾’字相似,唯下少异,后人专辄加傍‘日’耳。言日中时,必须曝晒,不尔者,失其时也。晋灼已有详释。”芳笑服而退。

【译文】

河间人邢芳对我说:“汉书·贾谊传》中说:‘日中必熭。’注解说‘熭,就是暴’。曾见有人解释说:‘这指的是迅速,也就是说太阳居中的时间很短,很快就偏西了。’这种解释是否恰当呢?”我对他说:“这句话原本出自姜太公的《六韬》,考证字书,古代‘暴晒’的‘暴’字和‘曓疾’的‘曓’字相似,只是下边稍有不同罢了,后来的人就擅自加了个‘日’字。说是太阳正当空的时候,物品必须暴晒,要是不这样,将会错失时机。晋灼对此已有详细的解释了。”邢芳信服了,于是便笑着离开了。

【评析】

本篇是颜氏对经、史文章等所作的考证,是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颜氏将其单独成篇,其知识价值暂且不说,单就其学养之深厚、学风之严谨而言,本身就极富教育意义。

从颜氏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有考证的特点:逐幽探微、旁征博引、析疑证谬;并从中看出颜氏对做学问一丝不苟,没有半点马虎的作风。古代很多有德行、有作为的人都很重视治学严谨,踏实认真,事必躬亲,在教育学生和子弟时也都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教导。

清代,在江苏吴县居住着一家人,祖父叶时(字紫帆)精医行善,救人无数,名噪吴中。父亲叶朝采(字阳生),经通医术,轻财好施,多得乡人称颂。朝采有一小儿名叫叶天士,单字桂,号香岩。叶桂自幼天资聪颖,过目成诵,深得前辈的喜爱。一天叶桂正在读书,父亲走来对他说:“孩子,读书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亲自实践,把书本上的学问变成自己的本领。”说着,拉起叶桂一起去给别人看病。由于叶桂边学边干,进步很快,十几岁就能领会岐黄之学,独自行医看病。不幸的是,在叶桂十四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为继承家学,他便拜父亲的徒弟朱某为师,朱某感叶家之恩,悉心教育叶家后代。叶桂更是好学不倦,从善如流,不耻下问。由于叶桂勤奋好学,闻言即解,很快超出师父。此后,叶桂又整理行装,四处寻师访友。他打听到谁有医疗专长就虚心拜师求教,先后拜师十七人,加之本人敏悟异常,治病出奇制胜,立起沉疴,故名震朝野,妇孺皆知,世称“天医星”。

叶桂有了名气,但是无时无刻不惦记着父亲关于实践出真知的教导,他经常亲临第一线探索疑难病的治疗。一年,瘟病流行,一人得病,四邻传染,死人无数。为了弄清瘟病的发病机理,叶桂不顾危险,亲临疫区,考察病情,并亲自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探索规律,寻找治疗方法。经过舍生忘死的奋斗,他终于解开了瘟病之谜,开辟了一条治疗瘟病的新路子。瘟病刚流行时,医家大都按伤寒治疗,收效甚微。叶桂在实践中发现,瘟病与伤寒有着显著的区别:伤寒之邪由皮毛而入,其传变规律是由外而内,先阳经而后阴经,最易伤阳;而瘟病之邪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肺先受邪,然后按卫、气、管、血传变,最易伤阴化燥,生风动血。叶桂根据瘟热病的这些特点,创立了卫、气、管、血的辨证纲领和相应的治疗方法,救人无数,成为治疗瘟热病的一代宗师。

叶桂重视实践,实践给了他真才实学。他在临床中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察舌、验齿等诊断疾病的方法。叶桂一生忙于诊务,没有抽出时间研究理论,只是把自己的一些临床经验收集起来,写成《温热论》和《临床指南医案》等著作。

可以说叶桂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实践,而这一切都源于他的父亲叶朝采对他的培养教育。其父先是耳提面命,接着带他去参加实践,到后来,叶桂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了。因此尽管父亲已经去世了,叶桂也没有将实践抛到一边,而是更加注重实践,以寻求对知识的真知灼见。颜氏在这一方面做得也非常好,他教育子孙要有严谨的学风,要认真对待学问,不是单纯枯燥地说教,而是用自己亲自实践考证得来的东西教育子孙,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

颜氏指出的古籍中每一处不恰当的地方,或是失实的地方,抑或是错误的地方,都是他亲自考证,翻查大量著作典籍;或者是留意身边的一些细微之处,发现疑点就继续追查考证,直到最后得到满意的答案。所以颜氏让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治学严谨,更让我们学到了实践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发现错误不是我们的目的,挑出错误是为了改正错误,是为了寻找真知灼见。凡事不能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要身体力行,以行动来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

《小窗幽记》中说:“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意思是说:“读史书要忍受得了错误的字,就像登山要忍耐山间的崎岖,踏雪要忍耐危桥,闲暇生活中要忍耐得了俗人,看花能忍耐得了劣酒一样,这样才能融入美好境界中。”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古至今的一些著述出现错误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对待错误,我们所持的态度。金无足赤,绝对的无错是很难的。读书要能沉得住气,发现错误不妨批注在文字旁边,这样也有助于增长自己的学识。

读书时能从中发现错误,这本身就说明确实是在用心读,是动了脑筋的,不然就不可能发现错误。所以说,每一次发现错误的过程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发现错误后就要去寻找出错的原因,寻找出错根源的过程也是一个进步的过程;最后找到根源,然后将其改正成为正确的,这就是更大的进步了。

今天,我们不一定都搞学术研究,但是,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从事某种活动,就不能离开“严谨”二字。而我们除了要学习颜氏严谨的学风外,更要学习他事必躬亲、亲自实践考证以求真知的精神。今天的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在教育孩子时,都应该更加注意这一点,不要一味地让孩子读书,更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课本的知识,要培养孩子勇于提出质疑的精神,然后,让孩子亲自去寻求答案,这本身就是严谨学风的一个表现,同时会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透彻了,掌握得自然就会牢固了。

同类推荐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本书通过各个城市的历史概况、男人、女人、名人、商人、城市文化、风俗、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描述了42座最具有代表性的性格城市,并品读这些城市人的性格。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热门推荐
  • 魂之咒刃

    魂之咒刃

    一柄魔剑;一个落魄的少年;它们会拥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
  • 通天人物

    通天人物

    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端坐着一个半人半神似的人物,没有一官半职,也不喜欢在任何场合露面,大多数时候,他只是在呼家堡的小院子里,揣着手踱步,但县长却听他差遣;市长听他差遣;省长给他三分薄面;省银行行长来拜寿,只是在院子外面领了句“还是不见了吧”便打道回府了。
  • 我的世界之末日

    我的世界之末日

    黑暗中,白炽的光芒扩散充斥到全宇宙,新的维度诞生了,这个新生的婴儿贪婪的腐朽着世界。如死神般的像素迅速转化着全宇宙,宇宙在咆哮!垂暮的老人终在吞噬中死去,最后的碎片奇迹般飞向那黯蓝的光点
  • 你是氧气

    你是氧气

    一步关于人文诚信的思考,以男主人公许明信的大学校园生活为主线,涉及到许多关于现实生活诚信的宣扬和希望。
  • 无限的物语

    无限的物语

    这是一个人的故事经历无数的小小物语物后,神祀最终又能得到什么呢?敬请期待——生化危机6—戏言系列—第五次圣杯战争——食灵——群号:215078660
  • 总制浙闽文檄

    总制浙闽文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龙突击队

    战龙突击队

    为一时气愤,软弱的王东毅然走进军营,以为的潇洒、威风、霸气的军旅生活,但幻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魔鬼般的训练,地狱般的环境,让王东有过无数次想要逃走的念想,但教官说的话让他坚持了下来。荣誉?威风?潇洒?在女孩子的面前装逼?请你告诉我,什么是军人!
  • 全能家教

    全能家教

    混迹于江湖数十年的暴力哥,忽然有一天被拉去当家教老师,于是,他那风骚起伏的人生开始了……
  • 猫看见

    猫看见

    《猫看见》分十个章节,写移民城紫荆花园里,一个靠男人养活、自称空姐的过气小姐樱桃养了一只公猫,公猫因发情被放养后,进入各个邻居的家,看到了因为醉酒失控,最后要负责任的建筑工程师娶回来的农村打工妹现在与从前的生存状态;看到了单亲家庭的问题少女玫瑰,最后纵身一跳,成了中考制……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本书上编单独阐述了有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具有该课程特点的课程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内涵,以及课题方案的设计要领。本书的中编阐述了各种实证性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及教育统计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而在本书的下编,则着重阐述了一般的科研论文的撰写要领以及论文答辩的基本程序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