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22500000015

第15章 王维(2)

【注释】

①隈隩(wēiyù):曲折幽深的山坳河岸。②旋:忽然。③攒:簇聚。④武陵源:即桃花源。相传在今湖南桃源西南,在晋代属武陵郡。⑤物外:世外。⑥栊(lóng):窗户。⑦问都邑:打听原来的家乡情况。

【名家点评】

质素天然,风流嫣秀,开千古无穷妙境。(邢昉)

顺文叙事,不须自出意见,而夷犹容与,令人味之不尽。(沈德潜)

【精品导读】

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影响深远,这首七言乐府诗写于王维十九岁的时候,此诗题材即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这首诗的所有层次都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呼应,但画面却比《桃花源记》更加生动优美,绚烂多彩。全诗笔力劲健,韵脚起伏,平仄相间。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开拓了《桃花源记》的意境,在艺术上进行了再创造,不愧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赞誉。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从开篇到“居人未改秦衣服”,写的是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情形,中间十二句则是诗人重点描绘的部分,王维通过对桃源的描写,深化了诗歌的意境。最后八句诗从武陵渔人的心理出发,写他离开桃源、念念不忘,直到后来寻而不得的怅然失望,并与开头呼应。在叙述过程中,诗人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表示十分惋惜,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充满了真切的向往之情。全诗三十二句,四句或六句一换韵,平仄相间,转换有致。

鹿柴①

空山②不见人,但闻③人语响。

返景④入深林,复⑤照青苔上。

【注释】

①鹿柴(zhài):一作鹿砦。柴,指栅栏。鹿柴意为鹿居住的地方,是王维晚年隐居之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是辋川的一个景区,风景优美。②空山:空旷的山林。③但闻:只听见。但,仅、只。④返景:指日落时分,夕阳返射到东方的光线。景,古时同“影”,太阳的光影。⑤复:又。

【名家点评】

不言处反胜有,言复不佳。(桂天祥)

首二句见辋川中花森幽深,静中寓动。后二句有一派天机,动中寓静。诗意深隽,非静观不能自得。(章燮)

【精品导读】

本诗是王维晚年所作《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五首。作为山水诗的代表作,《鹿柴》描绘了黄昏时分山林中的清幽景色。

前两句描写了空山寂静“不见人”,但仍有风语细细、水声潺潺、鸟啼啾啾、虫鸣唧唧,并非没有半点声息。但是这些常规的声响都寂然无声,传来的却是人语声,颇出乎意料。“人语”似乎是打破“空山”之“寂”的,但却更衬托出山谷的幽。这两句诗语言虽直白,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后两句进而勾勒了深林晚照,对山林的描写从调动听觉到引出视觉——这时夕阳的光线照射入林木深处,又有一部分斑斑驳驳的光影落到林间的青苔之上。

山中的树林茂密,使林间昏暗。树下的青苔,也暗示出林中的光线不足。偏偏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夕阳的余晖穿过层层树林,洒向青苔之上。这一抹斜阳,给幽暗中的山林提亮了一个色度、带来了一阵温暖,在寂然中展现出一点生机。

全诗最妙的地方就在于清新自然。全文没有一个晦涩的字眼,却必须经过反复咀嚼,才能品出它的味道。诗人没有着力强调和直述山林的幽静和昏暗,却达到了这种效果。他独辟蹊径,以人语来打破山的寂静,以夕阳来照射林的幽暗,以声烘托静,以亮反衬暗,反而使山林的寂静和幽暗给人更加突出的印象。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名家点评】

幽炯之思,使人神气爽然。(吴煊)

此诗是写独坐遣兴,其中以“独坐”与“人不知”相映带,“幽篁”与“深林”相回应。再用“明月”与“幽篁”,织成一幅美景。用“弹琴”、“长啸”,写出一种闲情。(喻守真)

【精品导读】

《竹里馆》是诗人王维晚年隐居于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明净的月夜幽林,将自然景物和诗人情感融为一体。全诗字句简朴清丽,看似平淡、随意,实则是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一、二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拨动着琴弦,一边发出长啸。不论是“弹琴”还是“长啸”,都将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思是说,自己独居竹林之中,却也并不为此感到孤寂,因为那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着自己。此处写明月相照,不仅暗示诗人坐得很久,更在表明只有天空中的明月才是知己。

诗人在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洒着清辉的明月当作与自己心有灵犀的知己,想象新颖、独特。在写作手法上,“人不知”与“月来照”形成光影明暗的对比,打破暗夜,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情绪和气氛,可见诗人匠心独运、妙手天成。

这首诗不以字句取胜,而以整体见佳。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既有幽静之景,又有幽独之情,既有林月之色,又有琴啸之声,有静有动、虚实结合,对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仿佛是在欣赏一幅静态场景下却又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诗歌语言充满了自然、平淡的风格美,加之其独特、深刻的意境美,呈现出环境清幽、心灵澄净的美感。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名家点评】

睹物思人,恒情所有,况红豆本相思物,愿君多采撷者,即谆嘱无忘故人之意。(王文濡)

以发问起,即不觉直率,三句承上转放,四句结出相思正意。(喻守真)

【精品导读】

这是一首借咏物寄相思的五言绝句。首句点明红豆生长的地区,也是朋友所在之地。红豆生于南方,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女子,她的丈夫死在边疆战场,她便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红豆为“相思子”。唐诗中常常用红豆来隐喻相思之情。所谓“相思”,不仅局限于男女情爱,亦可以用在朋友之间。

“春来发几枝”,一声轻问,春天到来,红豆的枝丫又发了几枝呢?这句承接得十分自然,设问的语气也显得分外亲切。对友人关怀的心绪自然而然地流露于字里行间。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意为:希望你多多采撷,因为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诗人寄意于对方“多采撷”红豆,其言外之意是:“希望你看见红豆,就想起关于我的一切。”意在暗示远方的朋友一定要珍视互相之间的情谊,语言诚挚动人。

全诗中的关键字是“相思”和“君”。“相思”之情,人皆有之,相思的对象有可能是任何人。而“君”,指的是诗人最在意的一个人。“相思”于“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一性,情有所专,情有所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挚情谊。“劝”、“最”同“君”、“相思”组合在一起,诗人内心的情感就曲折完满地表达了出来。这种表达方式,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将诗的境界转化为读者的自我境界。

整首诗丝毫未表露相思之情、离别之意,尽管作者情思满怀,却仍然只字未提。相反,却句句不离红豆,情感超脱于物象之外,萦绕于读诗人心中,将相思之情表达得无形却有神。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名家点评】

俱口头语,写来真挚缠绵,不可思议。着“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黄叔灿)

此诗完全是用问答式,故乡别的事并不关心,只关心寒梅有没有著花。非但暗点时令,并写出一种闲适之情。看似家常话,而风趣可想。(喻守真)

【精品导读】

这首五言绝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对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来说,故乡的人或物都值得怀念,然而诗里不提对山川景物、风土人情的热爱,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人用白描记言的手法,“于细微处见精神”,将思乡之情巧妙地寓于质朴的语言中,韵味悠长,意境深远。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讲作者在他乡遇见自己的老乡,感觉老乡理应知道故乡发生的事。这句诗在此表现出主人公欲了解故乡事的急切之感,透露出老乡见面的亲切与熟稔。语句直白平实,却将主人公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简洁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后两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则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怀念。离开家乡越久,家乡人事和世事的变化就越大。有的变化会令游子感到欢欣喜悦,但也有些世事变化会让人大感失落或悲伤。但诗人不问人而问物,不直接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朋友的关心,只是小心翼翼地先问梅花是否开放。在这里,“寒梅”就被诗化为故乡的一种象征,其中寄托、集中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这就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典型化技巧。

在诗歌中,梅花常常象征着坚贞、孤傲。诗人不问其他,独问梅花可以做多层解释。一则联想到故乡实际的梅花,想到它就自然地想到故乡的美景;二则梅花饱经风霜,凌寒开放的孤傲、高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诗人的性情。同时,最后一句以设问结尾,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令全诗余韵悠长。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名家点评】

所送别者,当是驰骛功名之士,而非栖迟泉石之人。(俞陛云)

做五绝诗,虽只寥寥二十字,看似容易,其实在这二十字句,立意要不寻常,造语要任自然,前后章法要相联贯,并且还要有一种“余韵”,就是意思不可说尽,字句不求深奥,每个字无论抒情写景,总要个个字站得住,个个字能打动读者的心弦,才是一首好诗。(喻守真)

【精品导读】

这首五言绝句,题为送别,但却未对依依惜别的情景加以描绘,而是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角度和场景来作为着墨点,可谓另辟蹊径、匠心独运。

“山中相送罢”开篇即写到相送已罢。常规的离别诗本应在此句中描写情深意笃的送别场景。而诗人在此处却用了一个看似无味的“罢”字将这一场景一笔带过。接句“日暮掩柴扉”又只讲到送别归来,诗人轻掩柴扉。诗人再次将送别后的心情剪去,而只留“掩柴扉”这一情境。

一、二句时空跨越幅度较大,在蒙太奇式的结构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些空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送走友人后,“日暮”之中独行的诗人当觉失落、怅惘。他在“掩柴扉”之后又有何种心绪?一个“掩”字也令人想到诗人的落寞神态。正是通过这种留白,诗人将原本复杂的离别情绪凝练于十字之中,笔墨经济,余味深长。

后两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一句化出。文中原意为叹游子久去不归,这里是说明年春天来临的时候草必定变绿,但友人却不知能不能归来。

这里除了离思之外,还包含着诗人内心的思想斗争,更可能是缘于与友人对仕途的看法产生了争议。但是二人才能秉性相似,意气相投,因此希望友人能早日得悟,返归山林。

摩诘作诗,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看似平凡的素材。虽然朴素、自然,但情感真挚,意境悠远,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本诗即将这种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②处,遍插茱萸③少一人。

【注释】

①九月九日:农历的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山东:指华山以东的蒲州,今山西永济,是王维的故乡,并非指现在的山东省。②登高:民间在九九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避邪的习俗。③茱萸:一种落叶乔木,香气浓烈,又名越椒。古人有在重阳节时佩戴茱萸的习俗。

【名家点评】

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叶羲昂)

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张谦宜)

【精品导读】

游子和故乡向来是文学作品中一对经典的意象。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受恐怕所有漂泊在外的人都深有体会。王维用朴素却不失纯美的语言,替所有的游子说出了心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开门见山,不经任何曲折迂回,写身在异乡的诗人到了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在故乡的亲人兄弟。“每逢”二字打破了九月初九的特定时间格局,使人体会到诗中思乡之情已经积聚了许久。感情在这一刻不可遏制地喷发,只不过是重阳佳节这根导火索对乡情的再一次触动。

后两句由自己思念亲人,转而想到亲人们在重阳佳节登高远眺之际,也定然会想念自己。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这天有登临高处,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诗人借着重阳节的经典旧俗把抽象的思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使诗歌的意象更加丰富。

送元二使安西①

渭城②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①安西: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②渭城: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名家点评】

语由信笔,千古擅长,既谢光芒,兼空追琢,太白、少伯,何遽胜之!(吴逸一)

信手拈出,乃为送别绝唱。作意者正不能佳。(唐汝洵)

【精品导读】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为赠别而作,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王维擅长取景,一片叶子,一瓣小花,滴滴小雨,一所茅舍,经过诗人独到眼光的过滤,移至画纸之上,便别有风韵。若再用点墨,在画纸旁题上一首小诗,便成一件经过精心设计的艺术品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独运。

就连送别之时,也将愁绪滤去,只剩下一声声清清淡淡的祈祷与祝愿。

同类推荐
  • 梦想合唱团

    梦想合唱团

    《梦想合唱团》内容介绍:在绚丽的舞台之外.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一个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远比演出更精彩。他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回到西北的荒漠,只为种下绿色的希望;她将最好的时光留在寒冷贫瘠的高原。为孩子们带去学习的机会;她曾为革命历经九死一生,纵被世人误解亦不改初心;深爱的恋人在动荡的年代失散,彼此等待与寻找了数十载,终却为爱选择不见……爱与守护、迷茫与挣扎、选择与追寻,交织在他们的梦想中,照进了现实。世界纷繁嘈杂,但总有些梦想是我们念念不忘的净土,总有些梦想让我们深深其鸣。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 当代海外作家精品选读

    当代海外作家精品选读

    这是一代奇异的作家,他们渴望超越传统的“乡愁”,渴望在中西文化的对峙融合中展开生命价值的追寻,渴望在“边缘”的独立状态中寻找自己新的文化认同。
  • 秋天的背影

    秋天的背影

    本书收集了作者1984年至2000年间的部分诗作。包括“四十不惑”、“黄昏意象”、“晨曲”、“聆听远方”、“忘掉孤独”等。
  • 树·远歌

    树·远歌

    诗集是诗人张树超的诗歌作品集,作品分四部分,以“黄河故道”、“旅途”、“不再走远的雨声”、“相信”四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131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清新,雅致,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和情思。
热门推荐
  • EXO之我爱你

    EXO之我爱你

    如果说我爱你,我愿意给这个爱加上一个期限将是一万年
  • 吞天决

    吞天决

    他不过是地球上一个平凡的灵魂者,穿越到陌生的位面,习得一部逆天的功法,从此他走上一条掠夺之路,修炼杀人的武技,伏尸百万登封绝顶!修炼升级的道路上,机缘不断,惊险重重,却有知音相伴,温柔绕指。
  • 重生之主持人

    重生之主持人

    那一年,何老师还没有主持快乐大本营,汪老师还籍籍无名,蚂蚱还在苦海中沉沦。而苏立就重生到了这个年代!
  • 天倪阁词

    天倪阁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笠阁批评旧戏目

    笠阁批评旧戏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侠世界的科技强人

    仙侠世界的科技强人

    在这个仙侠世界里,穿越而来,落魄的萧正弘得到了一个名为超级科学院的神奇戒指,它的作用是,随着建设度的提高,它可以不断的制造先进的科技造物出来。于是,在萧正弘的导演下,一幕幕不可思议的画面上演了。千里眼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比拼,飞剑和洲际导弹竞技,拔山神通和核弹PK!科技造物,不仅可以用来对付仇人,有时候也可以去对付一下各种美女。用高清晰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去和她讨论作画,用百年金曲合集还有高品质音响去和她讨论音律,有时候还会开着游艇出海,或者开着飞船太空一日游……有了超级科学院,生活就是这么美好!
  • 功夫女孩的爱情

    功夫女孩的爱情

    你不喜欢女生,真是奇怪~不过我可是个功夫女生,是有人来派我来让你爱上我的。虽然我成功了,可是,你真的能原谅我吗?
  • 神权家族

    神权家族

    我们提倡一切都要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如果科学没办法解释,那么我们要静待科学发展给我们回答。放屁!肖岩忍住把书本砸在老师脸上的冲动。身手过快子弹,哪里科学了!这个女人高中都没有念完,真的能和我们讲科学么?肖岩怒视着走到面前的冰冷女性,你穿成这样真的不是在引诱未成年人么!肖岩进入游戏,在第280次被秒的渣都不剩的时候,实在无法相信自己只是到了一点点的霉。隐藏在平凡人中的,特殊能力者?至于一场无声的杀戮,肖岩表示自己真的只是路过而已啊!一场脱变,一场欢笑,一次改革,一次嘲笑。
  • 经史百家杂钞

    经史百家杂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护甜心之茵星婷琳

    守护甜心之茵星婷琳

    她是众人的追捧对象。却不料被别人陷害……(作者是新人,不好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