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22500000026

第26章 韦应物(1)

韦应物(737~792),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十五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安史之乱后因玄宗入蜀而流落失职。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任多项官职。贞元七年(791)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诗风恬淡高远,“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工于描摹景物,并善于描写隐逸生活,偶有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有《韦江州集》、《韦苏州诗集》、《韦苏州集》等,《全唐诗》录其诗十卷。

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燕寝②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消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③,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注释】

①郡斋:郡守即州刺史府第中的厅舍。②燕寝:燕,通“宴”。宴会之所,这里指休息的地方。③居处崇:喻指地位崇高。

【名家点评】

莽苍中森秀郁郁,便近汉魏。“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二语,起法高古。(张谦宜)

兴起大方,逐渐叙次,情词蔼然,可谓雅人深致。末以文士胜于财赋,成为深识至言,是通首宿处。(张文荪)

【精品导读】

这首诗为韦应物在苏州任刺史时所作。全诗可分为四个层次:

开头六句为第一层,交代了诗人与文士宴集的环境。从“自惭居处崇”到“性达形迹忘”为第二层,是作者自述胸怀,“自惭”有两方面意思,一是因为自身地位崇高而让他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二是未能安康民生,这是触发他“自惭”的最直接原因。在此,诗人从仁政爱民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高位与民间疾苦联系起来,深感羞愧。但是,又将在宴集上行乐,怎么办呢?于是“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诗人暂时麻痹自己,忘怀一切,得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宴会。从“鲜肥属时禁”到“意欲凌风翔”为第三层,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最后四句为第四层,写吴中之地,文史隆盛古来称,亦呼应了诗题“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①寄元大校书②

凄凄去亲爱③,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④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⑤安得住?

【注释】

①扬子:津渡名,在长江北岸,近瓜州处。②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书籍的校对勘定。③亲爱:指好友,此处指元大。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⑤沿洄:指处境的顺逆。

【名家点评】

写离情不可过于凄惋,含蓄不尽,愈见情深,此种可以为法。(沈德潜)

文字浅显,绝无费人思索的词句,思想过程,层次分明,极为自然。译成散文,也是一篇散文诗。(施蛰存)

【精品导读】

韦应物曾经客游广陵(今扬州市),元大(未详何人)是他的朋友。代宗广德元年(763),韦应物因被任命洛阳丞不得不离开广陵,他在长江北岸的扬子津坐船离去时,写诗赠给元大。

开头两句意为诗人凄然地离别朋友,船只飘摇着驶入烟雾迷蒙中。诗中以“亲爱”称谓元大,可见两人之亲密。

第三、四句写得更加凄然。船慢慢向洛阳驶去,广陵江边隐隐雾锁的树丛中传来阵阵晓钟残音。

在凄然的心境中诗人发出感慨:“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他回望着一江烟树,又见远去的江水,禁不住感叹:今日这一别,就如这江水般一去不返了。最后诗人再抒感慨:“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人世间事就像江波上的小船,被流水带走还是被旋涡留住是不由自己做主的。既是感慨人生难以自我掌控,又蕴含着对漂泊不定生活的无可奈何。

寄全椒①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②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③,归来煮白石④。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

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②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③荆薪:柴草。④煮白石:传说神仙、方士烧煮白石为粮,后因借为道家修炼的典实。

【名家点评】

结尾两句,非复语言思索可到。(洪迈)

(尾联)化工笔,与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处不关语言意思。(沈德潜)

【精品导读】

唐朝时,全椒地属滁州,诗人为滁州刺史之时,全椒正是其治下。山中道士为谁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中可知道士是诗人的知交好友。韦应物长期身在官场却能写出隐逸者才擅长的田园诗,足见他内心渴望隐逸。诗人对闲云野鹤生活的向往,亦可窥其道家神髓。

诗的首联写秋日来临,州衙的房舍清冷难耐,忽然联想起山房应该更加寒冷,山中修道的老友该是有多艰苦。诗人由官衙的冷想到山房的冷,可见他很重视友情。

颔联写诗人想到他的朋友应该正在涧底拾束枯枝残草做柴火。本联字面上是在描写山中道士隔绝人世的清苦生活,实则是称誉这位友人道心之坚,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颈联写对友人的关心。诗人在风雨秋夜惦念山中道士,想要“持一瓢酒”去拜访他,可见两人情谊之深厚。尾联写到诗人欲备酒去访,共求一醉,但不知道能否相遇。

此诗未着意写景,却写出了“涧底”的清幽之美;“煮白石”的修仙之美;“风雨夕”的阴郁之美;“落叶满空山”的空灵之美。这些景致在诗中的跳荡不羁,才使诗歌清幽、空灵、悠远,仿如离尘飞升,遁入道境。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①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②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释】

①灞陵:即霸陵,在今西安市东郊的山区。②飏飏(yángyáng):飘扬飞舞的样子。

【名家点评】

此诗写在别后重逢,感到时光过得这样快。(喻守真)

“冥冥”二句好。但不能诗者亦知是好。(刘辰翁)

【精品导读】

冯著为人清高有气节,在当时很有才名。冯著与韦应物交往甚密,二人间常作诗酬答。大历四年(769),冯著应广州刺史李勉之邀入幕为录事。十年过去,冯著仕途失意,回到长安。这篇作品约作于冯著回到长安之后。从内容看,当是韦应物为宽慰冯著失意而作。

开头两句“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中的“客”即冯著。这两句表意是说冯著从东方来到长安,身上还沾了灞陵名士品清格高的气概。“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诗人自问自答,语言幽默。诗人劝解冯著,求仕未得可以从头再来。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冥冥”形容默默无语的情态,“飏飏”指鸟飞翔的样子。这两句意思是天地不言而花却依旧盛开,新生的燕子已会展翅飞翔。诗人是冯著的至交好友,深知其才华和为人。得知冯著的际遇后,对冯著寄予了同情和不平。此两句是对老朋友的劝勉,鼓励他不要沮丧颓废、心灰意冷,要相信世间万物有其规律,得不足喜,失不足悲,应当如春花和乳燕一样使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

最后两句“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别了十年就像刚刚过去一样,如今又逢春意盎然,你的双鬓上并没添多少白发。意为前景依旧远大,凡事不要灰心。

诗人细致入微地揣摩友人的心理,劝勉友人改变心境,对失意的友人给予了真切的关怀,表现了诗人热情、感情细腻的性格特点。

夕次盱眙县①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②,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释】

①夕次盱眙县:次,停泊,止宿。盱眙,地名,今江苏省盱眙县。②山郭暗:指远山和城郭都被暮色笼罩。

【名家点评】

“白”字入妙,正见夕暗之态。(桂天祥)

韦诗如“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有合于刘须溪所谓“诵一二语,高处有山泉极品之味”也。(余成教)

【精品导读】

这是一首写途中遇阻,泊岸停宿,夜不成眠,引起思乡情怀的诗作。首联写诗人在路上遇阻,在黄昏时分找了一个清冷偏僻的小县驿站休息。“落帆”和“停舫”意为在黄昏时分船要往岸边停靠。颔联和颈联描写了诗人到驿站休息时看到的江边景象:狂风骤起,波涛汹涌,落日西沉,山城昏暗。人们都已经回家休息了,月亮渐渐升起,月光照着整个芦洲,雁群仿佛也受到了夜的召唤,落下栖息了。尾联中“独夜”“听钟”“未眠”都在点诗题中的“夕”,在深夜之中,听着远处的钟声,孤独的诗人突然涌起了乡思。全诗看似写景,然景中含情,读来颇为动人。

送杨氏女①

永日方戚戚②,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③,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④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注释】

①杨氏女:韦应物的长女,嫁到了杨家。注本多谓其嫁往杨氏,故称杨氏女。②戚戚: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③行:这里指出嫁。④资从:指代嫁妆。

【名家点评】

“尔辈苦无恃”此五字一篇之主。“义往难复留”,一笔收住。“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应前作收,归到幼女。(孙洙)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以淡笔写之,而悲痛更甚。(施补华)

【精品导读】

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个女儿与之相依为命,父女感情颇为深厚。这首诗写的是大女儿出嫁时,诗人叮嘱训诫爱怜的话。全诗关键在“尔辈苦无恃”一句,其余都是从这里感发的。

同类推荐
  • 驮水的日子

    驮水的日子

    本书是最新一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温亚军的作品集,共收入作家的近三年来己发表的作品10余篇。
  •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收编的34个故事中,有的是在当地曾经发生过的一段真实历史,而绝大部分是在史志记载之外,长期散落在民间的口头传说。采取正史、野史、奇闻、逸事结合,汇集而成的情节有趣、内容新颖。其中,有的故事虽然发生近代,但它在当时却是关系到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危的特大历史事件。有过亲身经历的当地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现代人,对于这一段历史,都很陌生,只是偶尔在闲谈中,像听故事一样,听人传说,印象淡薄,相距遥远,今天已融入到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我国古文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其发展壮大成熟的过程中,名家辈出,成就斐然。那些丰富的散文作品,无疑是前辈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古文观止》这一清初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选本,共辑有自先秦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选择上轻重得宜,取舍有据,并以时代为经、作家为纬分为十二卷,每卷篇目匀称。篇幅适中,将几千年间名家巨擘所著的智慧结晶悉数囊括其中,概括而精当地铺展出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重点反映了汉文及唐宋八大家文的独特风格及突出成就,可谓是中国古典散文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这部雅瑟编著的《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从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到字句梳理与注释解读。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黑师

    黑师

    2015年,宇宙黑洞大爆炸后,出现在星际中的一种强大而神秘的力量'宙力'.这种力量被证实在生命体中停留并且能被生命体所使用.因为这种力量是从黑洞中喷发出来,所以,使用这种力量的人被称为'宙力师',统称为'黑师'.而最为强大的黑师生命体,则被称为'黑帅'.
  • 傲舞凌霄

    傲舞凌霄

    先天灵脉,瞬间被废;灵魂侵入,意外重生。一人一剑,傲世风云掌乾坤;一舞一人,傲舞凌霄天外天!【官方读者群:278175671】
  • 不做豪门梦的灰姑娘

    不做豪门梦的灰姑娘

    被豪门梦害惨的剩女,穿越回到十年前,一切重来,历史重演,她要怎么过?拒绝豪门梦,王子靠边站,别样人生,自己奋斗……
  • 断掌——失心

    断掌——失心

    她是来自异世却与这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有倾世绝艳却得不到一份真爱,因为一双断掌亲人故去恋人远离,纵使海枯石烂也抵不过皇权在手,曾经沧海难为水,她孤身返回……
  • 现世老妖

    现世老妖

    洪荒时期神秘女尸,尸变后在太古时期被封印于白玉棺中,直至今日,盗墓少年意外解封洪荒老妖……
  • 我写网文的那些年

    我写网文的那些年

    无关风月,我的故事很长,你若愿听,我愿意讲!
  • EXO那些年的我们

    EXO那些年的我们

    对吴亦凡的情谊,对黄子韬的依赖,对吴世勋的爱,对边伯贤的信任。朴靖月到底选择谁?复仇,呵,我累了,不想了,我想回到以前,还可以吗?凡韬勋白。
  • 奇迹的终焉

    奇迹的终焉

    背刻封印的魔法师,性格并没有那么美好的精灵,神秘的修士,残破的机甲少年,被正义与邪恶缠身的骑士以及喜欢神出鬼没的忍者,看这些本就不搭的一群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第一次写作,求指点一番
  • 金·小气家族①春满乾坤

    金·小气家族①春满乾坤

    钱贝贝来到苗疆,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蛊王,她准备拐到圣药,就脚底抹油,溜回京城交差。雇用这个蛮子带路后,一路上她糗事做尽,外加自言自语,能说的、不能说的,一股脑儿的全盘招供,就在她的霸道狂炙,即将骗得她的芳心时,她才赫然发现,眼前这个男人就是……天啊,哪个人来告诉她,最近的悬崖在哪里,她羞愧得想去跳崖自尽,再也没脸见他了!干戈统驭苗疆,掌握两族生杀大权,人们敬畏他的权势,更畏惧他的残酷冷血,而这美丽莽撞的汉族女人,却将他“利用”完毕后,就打算跷头走人。这怎么行!?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一辈子将她留在身边……"
  • 亦梦

    亦梦

    现在本书暂停中,大概会在1月份开始更新,届时我会更新一大批内容,对于这么长时间不能更新,我在此深表歉意,我只想说,我没有放弃过文学,我也弄没有放弃过写作,虽然现在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也许我们正在疲于奔命,也许,我没有一点的文学底蕴。但我始终相信,由心而生的话语,也许很平淡,也许很无味,可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写的这个故事,只不过是希望那些心事多,又容易走向迷途的人,能在这个复杂凌乱的社会中,给自己找到一份符合自己的自信,给自己找到一份符合自己的信仰,并以此,快乐的生活在这个本已喧嚣,本已不冷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