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8000000029

第29章

【原文】

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译文】

一个字也不认识,而说话却富有诗意的人,才是得到了诗的真实意趣;一句偈语也没参悟过,而说话却充满禅机的人,才是懂得了禅的深奥玄机。

【人生智慧】

是不是诗人没有关系,会不会作诗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有诗意。无诗有诗人,有诗人无诗。远古洪荒,人们无知无识,更谈不上认字作诗。但是他们的生活是诗意的,世界是诗化的,他们用诗性去思维,他们都是诗人,但是却没有一首留传后世的诗篇。当人们写出诗句时,诗意的生活便消失了。

是不是高僧无所谓,懂不懂偈语也无所谓,要紧的是有颗禅心。心中有佛,即使不守清规戒律,一样能悟得禅的真谛。济公酒肉穿肠而过,世人却识得他是真佛。形式和外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真心。

山间花鸟悠然会心

【原文】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入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会心。

【译文】

鲜花种在盆里终归缺乏生机,小鸟关进笼中就减少了天然的生趣;不如山间的花鸟相映成趣交织成美丽的图画,小鸟自由翱翔展翅高飞,自然能够使人领会到一种天然妙趣。

【人生智慧】

鲜花本是自然之物,人因为自己的嗜好偏要将它强移于花盆,栽于温室,失去了风雨的洗礼与天地的精华,再美的花也终会缺乏生机。天空才是小鸟的家,再精致的鸟笼也关不住飞翔的心,“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无心的鸟儿又哪里来的天趣?

自然的东西总是让人爱不释手,而爱不释手的结果是使它们变得不再自然,人类的自私扼杀了多少原本美好的生命?失去的不能重现,那么就让残存的繁盛起来吧!抛开人心的自私与狭隘,去体会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的天然情趣。

识乾坤自在知物我两忘

【原文】

帘栊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之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之两忘。

【译文】

将窗帘高卷,轩窗敞开,眺望窗外青山绿水间云烟缭绕的美景,才明白天地自然的自由自在。竹林树丛枝繁叶茂,任由乳燕和斑鸠迎送春去秋来时光交替,从而领悟到物我两忘的浑然境界。

【人生智慧】

帘栊高敞就能看见青山绿水吞吐云烟的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求,现代人开窗能看到的通常是钢筋水泥的林立高楼。失去自然的生趣如何能领会乾坤的自在?竹树扶疏,忘却岁月短长,由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的境界似非人间,科技的巨手已经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想要找到一片净土似乎希望渺茫,物我两忘的境界去何处体会?

失去的往往是最珍贵的,想想那些美好的岁月一去不复返,难免心生懊悔。人类在搬起石头清理障碍的同时却不小心砸了自己的脚,如何补救才是值得我们现在去反思的。

超脱物累乐于天机

【原文】

鱼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

【译文】

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荡,却忘记了水的存在;鸟儿乘着风力展翅飞翔,却不知道有风的存在,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可以超脱外物的束缚,就能够享受自然的乐趣。

【人生智慧】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发现害怕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获得的快乐却越来越少。那是因为我们的阅历在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我们越来越多地了解到什么能使我们获得快乐。于是,我们最大限度地追求它,并时刻都在担心失去它。因此,我们日夜忙碌、忧心忡忡,而结果却是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苦恼占据了心灵越来越多的空间。

原来,世上很多事情知道了反而图增烦恼,不如童年懵懵懂懂、忘乎所以时那样无忧无虑。欲望越多烦恼越多,不如处世而忘世,反可以超物而乐天。快乐有时候就是遗忘!正如庄子所言“相籧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闲看庭前花漫随天外云

【原文】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

不管得到恩宠还是受到侮辱都毫不惊慌,只是悠闲地欣赏庭院前的花开花落。不管升迁还是贬谪都毫不在意,只是漫不经心地随天边的云霞自由舒卷。

【人生智慧】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都是大自然的变化,只是人们因自己的心境不同而为它们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伤春悲秋,伤的是自己,悲的也不是别人。这些所谓的悲伤只不过是人类在自寻烦恼。如果把景物的变化看成是最自然的事,也许就少了些许的惆怅,而如果把人情冷暖、富贵荣辱同样看成最自然的事,那就真的进入了超凡之境,人生也就无悲喜可言了。

只要了解人心同属自然,与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并无不同,自然的规律不能改变,人事的苛求只是徒劳,不如顺其自然,反落得轻松自在。

福为祸本生为死因

【原文】

遇病而后思强之为宝,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非蚤智也;幸福而先知其为祸之本,贪生而先知其为死之因,其卓见乎。

【译文】

得病以后才明白健康是人生的财富,身处乱世才知道平安和顺的生活就是福气,这并不是先见之明;身在福中却能知道这是祸患的根源,贪恋生命却明白这是死亡的缘由,这才是真正的远见卓识啊!

【人生智慧】

放“马后炮”的人并非智者,靠吃亏长见识的人虽不致愚蠢却也足见可悲;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人才是智者高人。一个人的智慧在于他的洞察力和对经验的总结,运筹帷幄,事先就应该能够预测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所谓的先见之明就是指此。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需要有敏锐的视觉和丰富的经验。

能够将生死看破,将成败看透的人,才能获得非凡的智慧和心灵的永生。也只有能洞穿世事,勘破天机的人,才能认清自己的将来、找准人生的定位,取得事业的成功。

任幻形凋谢识自性真如

【原文】

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

【译文】

头发脱落、牙齿疏松,任凭虚幻躯壳的自然衰亡老去;莺歌燕语、花草萌动,去体悟天性永恒不变的真理。

【人生智慧】

人们不能左右自然的规律,发落齿疏,幻形凋谢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对此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对于面对这一切的心态,我们却可以自我调整。草木在春夏秋冬中荣枯,天地在日出日落中旋转,人类在新陈代谢中轮回,世上的一切存在都在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因此,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与花草虫鱼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花开遍野是美丽的,落英纷纭,也自是一种诗意的潇洒。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生命的轮回,领会生命的本真。人类的身体无法永生不灭,但人类的智慧和灵魂却可以像宇宙般通脱浩瀚。

胸中无私欲眼前有空明

【原文】

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

【译文】

心中如果没有一点物质欲望,私心就会像雪消融在火炉中、冰融化在阳光下一样迅速自然;眼前如果有一分空明透彻,就能时常看见朗月挂在晴空,月影浮在水波上了。

【人生智慧】

心中如果被物质欲望填满了,如何还能装下别的东西,心胸又如何还能宽阔?只有宽广的胸怀,才能使私心杂念化为乌有,就像辽阔纯净的大海能使漂浮其上的那些污垢净化。

因此,消除物欲才能使心灵得到清洗,眼前才能空明澄澈。也只有洞彻的人才明白,清风、明月、流水才是自然给予每个人的财富,而金银财宝却总是短暂的,并且在不断地更换主人,有一天也许会弃你而去。许多人为追求这短暂易失之财,而抛弃了自己万古常有的资本,结果却是人财两空,这些都是胸中物欲未除惹的祸端。

盛衰何常强弱安在

【原文】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译文】

狐狸居住的坍塌墙壁,兔子出没的荒废亭台,都是当年歌舞升平、热闹繁华的地方。寒露沾湿遍地黄花,轻烟弥漫的满川衰草,都是当年曾经金戈铁马、争斗纷纭的战场。繁华衰败变化何其无常?强弱胜负如今又在哪里?想到这些,不免叫人心灰意冷!

【人生智慧】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昨日的舞榭歌台今日只剩残垣败砌,昔日指点江山的沙场现在已成斜阳草树。即使是千古风流人物,也终会被大浪淘尽。岁月的狂流不仅卷走了弱者,也淹没了强者。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世事如烟,人生如寄,繁华兴亡又有谁能够强留得住?

登临怀古总能激起世人心中的无限感慨与悲凉。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心境是沉浸在繁华中的人所体会不到的。也许我们今日之繁华也会成为后世“漫嗟荣辱”的对象,想及这些,又如何能不教人心灰意冷呢?

心境澄澈天人合一

【原文】

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冲融;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译文】

面对雪舞静夜、月照朗空,心境就会变得清静澄澈;遇到春风拂面、气候怡人,意境也会变得通透冲和;天地造化和人心是相互交融,没有什么区别的。

【人生智慧】

值雪夜月天,人的心境会变得清明澄澈;遇春风和气,人的意境会变得冲融祥和。人心之所以能够随天气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是因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天人合一,自然心灵相通。就如同你的身体发肤,牵一发而动全身。天地的阴晴荣枯使你感动于心,是因为天地万物也与你是一体。艳阳高照是天地的笑脸,你也会在晴朗的天空下微笑。风清月白天地一片澄净,你也会陷入宁静。大自然的节拍敲打着你心灵的琴键,你的心绪也使外物洒上诗意的光辉。与天地通心便能物我两忘,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嗜欲天机尘情理境

【原文】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译文】

如果没有清风明月和花草树木,就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大自然;如果没有七情六欲和爱憎好恶,就无法构成人类的身心。只要能够由我主宰掌握万物,而不让外物来驱使我,那么一切的情欲嗜好无不是自然的机趣,尘世俗情也就是包含天理的理想境界。

【人生智慧】

清风明月、繁花绿柳是自然存在的必然,人无七情六欲便不能成其心体。天体与心体本质上并无不同,即使圣人也不得不食人间烟火。没有欲望的人不是天神便是草木,只有欲望的人则接近于野兽。圣人亦不能无情。圣人超乎凡人之上者,因其富有智慧。而喜怒哀乐之情则本于自然之性,圣人当与凡人无异。只不过凡人往往溺于情中,为情所累而不能自拔,圣人则情不系于所欲,能限情于理内而已。

其实只要合情合理,人的欲望是应该得到满足的,否则,人何以图生存?没有生存又何以修省?只要不成为物欲的奴隶,能够控制对物欲的贪念,通过自律使外物服务于自我,便能达到心性澄明、洞穿尘情的境界。

知哀破尘情知乐臻圣境

【原文】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译文】

被物质欲望所束缚,就会觉得我们的人生是悲哀的。徜徉于本性中不脱离它,就会觉得我们的生活是愉快的。懂得被物欲束缚的悲哀,世俗的情欲就可以立刻消除;知道生活在本性中的快乐,神圣的境界就自然能够达到。

【人生智慧】

人生在世,如果把功名物欲看得过重,就会不知不觉为自己戴上一副沉重的枷锁。如同被奴役的牛马一样,失去了自我,整日在劳作忙碌中度过,人生怎会有快乐可言?只有不失本真,随心所欲、率性而为才能使身心得到放松。因此,明智的人往往不把名利过于当真,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淡泊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人因为淡泊而聪明,神因为淡泊而高尚,鬼若能淡泊,也有超脱地狱的可能。

如果每个人都能存有一颗淡泊之心,不断反省自己、修养身心,人间就会充满宁静祥和之气了。

登高心旷临流意远

【原文】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阜之巅,使人兴迈。

【译文】

登上高山会使人心胸开阔,面对清流会使人神清意远;在雨雪之夜读书,使人思路清晰;在山巅之上长啸呐喊,会使人兴致豪迈。

【人生智慧】

杜甫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当你艰难攀登时,提升的不只是你的身体素质,也是你的心灵境界;当登高远眺之时,一切蒙蔽你双眼和心灵的东西都被踩在了脚下,有了超然高远的心智,即使“荡胸生层云”,心灵也不会被表象、物欲所遮蔽。

同样,临流观景,心静意远;雪夜读书,神清气爽;舒啸丘阜,意兴豪迈。大自然的赐予总能让我们受益匪浅。心灵的清明更加离不开自然的荡涤,当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平静后,心湖便能自鉴鉴人。

参考文献

[1]范希明.菜根谭(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杜守华,吴晓明,叶华.菜根谭(校注今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

同类推荐
  • 大学全鉴

    大学全鉴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学。《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本书以《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为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历史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大学》这一传世经典中所包含的智慧。
  • 马斯洛谈自我超越

    马斯洛谈自我超越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是客观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和正统弗洛伊德学派以外的,最受学术界、工商界、宗教界欢迎的心理学大师,有心理学领域“第三势力”之称。他的人格以及人的多层次需求的理论,是近20年来对当代社会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理论。“自我实现”与“追求卓越”,更是成为当代人最推崇的口号和追求的信念。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热门推荐
  • 女王的异世生活

    女王的异世生活

    为什么大家都叫我女王?因为我就是女王!穿越了?还是身穿?是的,女王身穿了。因为身穿,没有便宜爹娘和家世背景,有的只是靠自己!没关系,反正前世女王生活腻了,这世玩玩田,种种草,简简单单挺好。只是,怎么来到这个小镇都四年了,某天突降一人对自己叫将军夫人??又只是,城官、丞相什么的个个都偷偷罩着我?可是,皇后皇子什么的却恨透了我,个个对我要杀要剐??也没关系,我只说我白云誓不入宫门,不卷皇家纠纷,不做皇室女人!你来我挡,你走我玩,挺好的,想对我下狠手??我比你更狠!且看现代女王在异世的快意生活。
  •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首眠

    白首眠

    南宋末期,长孙无敌奉武林盟主、北唐浮尘之命,将一部神秘的传世奇画《倾城赋》,护送往守剑门,却引发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武林暗杀,神行山庄为何一夜之间被灭门?武林三大圣地、天涯门、海角阁、长生谷又是何等神秘,混迹于江湖的小鬼,李京魏身上又有何等秘密,偏偏有礼的少年敖惜、又是何人。北唐若薰从小刁蛮,长大之后会不会、女大十八变。美艳机智的少女、莫妍又是何其聪明,痴情的穆蝶衣最后又当如何。神秘的公子,贺兰临风、谢宋玉又是来自何处。李萍如的痴情最后,是否修成正果。十八年后绝世画卷《倾城赋》的重现,又将掀起怎样的传奇故事。绝世高人,天才小子、美丽红颜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一切尽在凰艺传统武侠《白首眠》。
  • 原罪之地

    原罪之地

    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举出的七罪宗——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为人类明确的指出了罪恶的类别。惜。指出却不代表人类会警醒。世界依旧繁华、堕落以及肮脏。另一片土地之上,由七罪宗所衍生的世界即将为这一切的一切增添一抹华丽的色彩!七罪宗!始于内心,发于外物。《新人新作,坑了不负责!》——菇凉如此说道
  • 赛尔零沫

    赛尔零沫

    有关赛尔号的同人小说(虽然主角并不是赛尔里的人)
  • 天纵神武

    天纵神武

    武是什么?是他登峰造极的手段!武是什么?是他问鼎天下的过程!武是什么?是他打败强敌的信念!他,不了解武,但懂武,不喜武,但能武!
  • 些许日记

    些许日记

    花开时节因寂寞而缠绵,花落离去却不曾过垂泪!这是一个代入纪念日记,我也努力让它成为所谓的长篇幅的小说,这里面存在很多空白的地方,每次想到以前的那些点点滴滴,就感觉抽痛,写出这个,只是为了纪念某个人而已,毕竟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剩下的也就只有记忆了...
  • 异能贩卖大亨

    异能贩卖大亨

    “什么?你说你爱看比基尼美女,是因为她们穿得太少容易走光?瞧,这是透视眼异能,有了它,穿得再厚的美女也只能与你赤裸相见。”“什么?你说你想知道女神对你的看法?那太简单了,喏,这是他心通异能,有了它,女神心不再是海底针,从此,这个世界只有你才能真正明白她的心意。”“什么?你说你是国际大盗,圣手神偷,什么样的防盗门都能打开?唉,哥不想说其他的了,随便来一百道门吧,咱们比比谁先解开这些门。哥有穿墙术在手,怕你神偷妙手空?”哥是个商人,哥贩卖异能。
  • 无限玩家终端

    无限玩家终端

    一个不一样的无限人生,为的是自己,为的是家人,为的是未来,有着无限玩家终端在手,原本可以建立一个庞大的后宫!陈铭:“我有女朋友!我有老婆!后宫与我如浮云!她是谁?呵呵,她就是——双儿。”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