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4000000007

第7章 “同情心”和诗(1)

“十年动乱”一开始,我就失去与诗人蔡其矫的联系。那时,我也被委弃回山乡老家。数年后的1973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泉州城里无意中得知诗人和福建文化界一些“权威”学者,都在永安坂尾果林场劳动。于是我写了一封信去探问,果然很快就收到其矫给我的复信,还附来《深山雪里梅》(三首),和《梨园戏》、《九日山头冥想》等诗。信中特别提到他写《深山雪里梅》这三首词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和产生诗的动机……

那是在“去年冬(即1972年)到永安境内紫云洞山脚下一个寒村,看一个熟人,他是话剧《龙江颂》的执笔者(即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陈贻亮)。临别时他送我到一桥边,指着一棵老梅说:‘春节这梅花开放时,请你再来。’……”这就是这首诗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场景。

但是其矫这首诗又是怎样产生出来呢?这恐怕是许多人最关心、最想知道的问题。其矫在给我的信中说到:“……过后我想起他一家三人居住在那僻远的深山,人迹少到,引起我的同情……”

我当然领悟其矫写了这么一些话的用意:一方面固然吐露自己的生活,一方面无不是对我过去诗歌创作上存在的毛病提出最实际的指导。

但是,荒芜的灵感掩盖不了我被折磨的真情!我想:诗人啊,这时可有谁同情你呢?

对的,这时并没有谁给诗人以同情。然而诗人有着超出人加在他身上的各种想象。其最闪光的,就是有着人类最渴望、最觉得温暖的同情心。他引了惠特曼这么一句话:“无论谁如心无同情地走过咫尺道路\便是穿着尸衣在走向自己的坟墓。”

诗人就是这样一肩挑着现在,一肩挑着未来,才能让知觉升华为理解,思想找到了客观联系物,情感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心胸涌动,不能自己,写下了——

纵被委弃也全不让,

依然开在百花头上。

管它飘零身世,

一付淡漠心肠,

临溪照影,

飘落飞空,

风自狂暴反添态,

寒冷入冻更助香。

最可怜,

尤在断桥烟雨中,

岁末日暮,

寂寞谁与共。

但见云黯淡

月朦胧,

流水声呜咽,

知它受了多少凄凉?!

其矫在给我的信中还提到:“一段(首)未能说得彻底,就写了三段(首)……”后来,“有人看到这诗,说是‘太伤感’。理由是‘想不到你(指蔡其矫)这非常乐观的人也居然会有这种伤感!’”

其矫当时听来,觉得不无道理,于是把这诗的后半段改写为——

最难忘,

尤在断桥烟雨中,

岁末日暮,

倚崖散春光:

但见伸横枝,

挂彩虹,

射出珠宝色,

一扫从前山暗水凉。

这样稍稍改动,诗的彩色、格调显然都变了。于是诗的现实感和身世感便与原本完全不一样,即使“射出珠宝色”,那无非是预言式的慷慨陈词,改变不了这个特定“飘零身世”的真实生命和环境啊!如此,诗便显得虚幻,难怪他的朋友陈贻亮回信说“不如原稿动人”。

当然,诗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说明远距离的旁观者,未经这种生活,只能够凭自己感觉说话而已。

可贵的是:诗人并不附会旁边那扭曲的心理定势。经过“半年”的考虑、审慎,觉得还是应该顺其自然、时空、环境、人世的律动。终于“决定恢复原稿那样”。

非常显明,《深山雪里梅》这首诗,是用正面描绘,以比喻、暗示的情绪和感情外射,让抒情的主体——梅,在情语景语交融中生动,让读者透视灵与肉之躯,读到生命的觉悟,唤起人的情思。这才是诗人“同情心”的真实流露!

陆昭环挂职

近些年来,我常常在一些与小说家陆昭环没有任何瓜葛、甚至风马牛不相牵涉的见闻上,想起小说家陆昭环。不知是缘分还是相欠债,总让我挥之不去。譬如某君官运亨通,我们不及拜会,过后碰头相遇便如陌路人;譬如某君“下乡”返回,打开小车后盖,提着什么什么东西兴兴上楼而去;譬如某君参加某会议,工作人员目睭无利,把他安排在两个人的房间,此君一看,立即呼唤司机,打道回府……总而言之,类似这些和陆昭环相去非常遥远的小镜头,却很奇怪地在我脑里浮现陆昭环的影子来。

其实,小说家陆昭环和我交往并不深。印象中他不善交际,不善捧人,不善说好听话。第一次接触他是在八十年代初,我到紫帽山园坂村拜访诗人蔡其矫。那天,他带一位真米正粬的农民妻也来园坂拜访。我不认识他,只觉得这人道味袭人,倒像一位道流。不知怎样,既与妻远途来拜访,却没说几句话;中午饭桌上,好像比他那农民妻更显出拘泥……

后来,他到晋江挂职,他忙他的,我忙我的,同样很少接触。偶尔在市里开什么会上,照一照面,点一点头,散会便各走各的路。

有一天晚上,陆昭环居然下临寒舍,一进门便说:“老曾,我挂职时间到了,再一个礼拜我就回原单位……”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陆昭环挂职已届三年。我有点内疚,认为出门人什么都不方便,自己生籍本地,作为同仁,三年一千余日日夜夜,从没到他住榻处看看,真有点不是滋味似的。不过,马上就有自我解脱之词,觉得这种“看看”,断然不属吾辈份额。眼下,负疚也罢,自慰也罢,统统都属多余。因为它的一切都属于过去。

大概是他素常言辞不多,或许还要到别的地方辞行,坐的时间很短,看见桌上一本友人赠送的自费印刷小册,翻了几页,好像大获至宝,便开口向我索去。

这夜,不知怎样,我心里一直不平衡。隔天,乘民主党派开会,我向统战部长说:“陆昭环挂职届期,就要走了,我们是不是与他到几个地方走走?”这一倡议,居然得到部长支持。

我们先访问内坑老区,再到安海龙山寺佛教会,再到深沪海底森林和金井卓望石佛寺。由于路过方便,到一家颇具规模的服装厂参观。临走,主人谦虚地说:“现在服装不断更新,这里剩下几样西装,是去年的样品,你们来穿穿看,惬意不惬意。”

我属裘褐敝衣之族,穿西装从不讲究革履。陆昭环大概也这样,在晋江三年,我没看见他穿过一套像样的西装。所以在穿戴上,我们两个可谓“免相笑”。

如今,幸逢主人盛情,我便到更衣室试试。陆昭环一个屁股也不敢动,仍坐在沙发上。当他发现我穿起来很俏,羞羞答答把我拉了一拉,在我耳边悄悄问道:“老曾,你有多带钱来吗?”我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不知道他要多少,三两百元我身上是可以凑到,多则无能为力。所以反问:“做什么用?”

“不知这西装一套多少钱?”

原来如此,我差一点笑出来。但我没笑。我之所以没笑,是强忍着,想来臊一臊这位可爱的挂职作家。我装出慎重其事悄悄给他说:“我出门都不带钱,姚部长恐怕会有,你问问他看看。”

陆昭环屁股动了,生生涩涩站起来,把部长拉到门外,说了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此间,我用手示意部长,部长不听我的,只微微笑着,不说他有钱,也不说他没钱,但态度十分明朗,热情请他“穿穿看……”

当然,陆昭环认为部长袋子里有钱,自然轻松起来,换了新装,对着落地镜,左转右转,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看了再看,笑得那么风骚,但也有点憨态……

忆朱维幹教授

认识福建师大著名的历史学家朱维幹教授纯属意外。在一面之交中,得到他两首诗,更是意外中之意外。近日,诗人蔡其矫在我的诗集《迷圈》序言中提到当日到永安看他一事,又听到朱老教授已在前年作古的百岁噩耗。二十年前朱老先生的音容笑貌,又活生生出现。

同类推荐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 毛泽东品书论人

    毛泽东品书论人

    本书主要介绍毛泽东一生中品评史书、谈论人物的心得,这部书展现了毛泽东读史的一个鲜明特点。毫无疑义,作为政治领袖和思想家的毛泽东决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以书为鉴,吸取和运用所读之书的经验、教训、智慧和各种启示,来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服务,也就是毛泽东常说的古为今用。这也是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的志趣和目的所在。而他的品书论人,就具体生动地体现了这种志趣和目的。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古今中外,但凡事业有建树者,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人生的每一个细节,靠别人的施舍是永远不会成功的。20年以前,一位在企业界非常成功的先生将他的两个儿子送到外地上学,其中的一个就读维吉尼亚大学,另一个就读纽约的一所学院。
  • 纳兰容若词传

    纳兰容若词传

    容若的一生,仿佛是一个纯真的孩子,赤身露体地走在命运的丛林里。终其一生,他都在实践孩子的艺术:放弃理智与逻辑,忽视人类社会道貌岸然的生存规则和价值观,听从感觉的蛊惑,让心灵成为指引。不要蔑视曾经幼稚的自己,就算对过去的天真无法欣赏,至少可以怀着凭吊的心情。
热门推荐
  • 黄丹的故事

    黄丹的故事

    刚大学毕业的迷茫青年黄丹,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决心走一条“非主流”道路,试图找回纯粹的自我,寻找人生的意义。然而事情进展很不顺利,万般无奈下,他突发奇想,开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百事通求助中心”,进而引出了一个个滑稽荒诞,却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 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

    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

    神消失了一百年,外来的英雄们召唤出了叶青。叶青由此成为了神预言中的救世主。不过......南城的最强精神系异能者歌姬薄红杀了城主。狮城派出最强冰系异能者艾斯德斯追捕。而零城派出剑术大师谏山黄泉和她的徒弟土宫神乐。亦城则派出了城主的女儿尤菲如月,武斗家风间飞鸟和精神系大师山中井野。“你确定这个世界只有你们是外来者?”叶青问着身边的远坂凛。
  • 陌以悠然

    陌以悠然

    如果回忆像钢铁般坚硬那么我是该微笑还是哭泣,如果钢铁像记忆般腐蚀那这里是欢城还是废墟?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哥,我想你,像一个女人想男人那样想你!”“悠然,剩下由我来。”“太感谢,你的勇气,悠然,我爱你!”
  • 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

    一名学者,穿越到异世,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了回到自己的世界,为了见到自己的亲人,为了民族大义,努力修炼,是执着?还是妄想?在新的世界,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如何揭开了传说中的秘密?
  • 爱上简单

    爱上简单

    “简单,若今日我胜了,你便作我的女朋友?”只见简单呆呆的看着他“啊?许安学长,你这是什么意思?”小白兔终有一天会被大灰狼吃掉,而且吃得干干净净……
  • 江城梅花引

    江城梅花引

    聂芫不是什么情场高手,也不是什么娇柔白莲,她是个平凡真实的女生,过着平淡的生活,容引一个满腹计谋淡如止水的男子,他掌控全局,手中棋子全都为他所用,输赢亦为他所定,他用所有鲜血铺成的荣耀之路,聂芫享不尽,也无福享,只是想和他不问世事,田园农家。
  • 安生如沫

    安生如沫

    忧伤并不是发源于眼泪,而是发源于我们之间的故事!!!她,可爱而好强;他,冷漠而薄情她遇见了他,从此他的温柔只为她一人而绽放!!!
  • 吞噬魔力

    吞噬魔力

    是获救还是陷入了不可救赎的死亡之境?黑洞是通往“死亡”还是另一个世界的“门”。他陷入陌生的异世界,遭遇到的一切简直匪夷所思。在异世界里,该往何处去?人是在活着中去探寻,还是在死亡之中漫游?彗星撞地球,地球的一部分,漂浮在太空成为‘离球“,成为异世界。那里的人有“明朝”的遗风,但文明已逝。在这里只相信“武力”为大,胜者“吃”人,败者“被吃”。根据传说,只要得到二十年才会显身一次的魔力草,就能够获得超级“武力”。当魔力草出现的时候,整个世界喧嚣热闹起来。一场血腥的,各怀鬼胎的争斗,开始啦——
  • 夏商英雄传

    夏商英雄传

    夏朝末年,帝桀履癸荒淫无道,对内宠信奸佞残害忠良,对外大肆挣炼奇珍异宝,搜刮民脂民膏。他以酷刑对待反对他的人,以至于天下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在此时刻商国之主子履心怀天下,在伊尹与仲虺等人的帮助下公然返抗夏桀的暴政。众人齐心协力推翻了夏朝的暴政,流放帝桀履癸于南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强大的奴隶制王朝,在对夏王朝的战争中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辉煌史。
  • 绝世至尊狂女

    绝世至尊狂女

    凤冥幽,前世身为杀手至尊的她,一朝身死穿越到神话世界。练气升级,元素修行,炼丹救人,十项全能不在话下!什么奇珍异兽都是白菜价,百万年不出的龙凤之子!什么当世第一天才,绝世奇才通通靠边站!废后大翻身,摇身一变成绝世天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