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2800000030

第30章 刘秉忠:不贪名利,清廉自持

正经规矩的人刚正不阿且不攀附、奉承他人,他们廉洁而不乖戾,能直道而行,没有私心。

刘秉忠是元世祖忽必烈第一个信用的汉儒。在忽必烈的创业过程中,刘秉忠参与机密,献计献策,制定朝仪官制,被誉为元世祖的股肱重臣。但功成名就的他毫不贪权图利,而是以清廉自持,成为千百年来令人敬仰的智者。

对于权力,大多数人都非常渴慕。尤其是对那些具有强烈权力欲望的人来说,利用一切机会从别人的手中夺得权力,是其人生中的最大快事。而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就会牢牢抓住手中的权力不放,有些人甚至会利用权力来谋求个人的私利。

纵观古今中外,处于最高权力层的人物对于权力的态变,似乎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追求权力,一旦掌握权力之后,就再也不愿被别人抢走。第二种是贪恋权力,而且一旦控制权力之后,会擅权专断,作威作福,甚至不顾民生疾苦。第三种是对待权力小心谨慎,或者恪尽职守,精忠报国,如诸葛亮对于蜀汉政权;或者极力远离权力场,将手中的权力让给别人,以求明哲保身,如曾国藩晚年自动让权;或者功成身退,不再留居在官场中,如范蠡和张良的隐逸或离权。第四种是位居权力最高层,既不过于贪恋权力,也不刻意让权或隐逸,而是将权力视如淡水,不以权谋私。这类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股肱重臣刘秉忠。

刘秉忠,字仲晦,本名刘侃,少时出家为僧,号子聪,又号藏散人。刘秉忠祖籍瑞州(今江西高安),兀太祖十一年生于邢州(今河北邢台)。其先祖曾在辽朝当过官,金灭辽后,又在金朝为官,为金邢州节度副使。蒙古军队攻占邢州之后,设都元帅府,刘秉忠的父亲刘润为都统,后改署州录事,并历任巨鹿、内丘两县提领。

刘秉忠生来就风骨秀美,异于常人,素有志向,为人豪爽而不羁。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据说每天记诵数百言,能够过目不忘还对《易经》等经史、天文、地理、律历以及卜算、遁甲等都深有研究。按照当时的制度,凡是在蒙古贵族领地为官的汉人,都必须以儿子为人质,因此刘秉忠在十三岁的时候就于都元帅府做人质,在这里初次领略和学到了一些从政的方略。

为了养家,刘秉忠十七岁时到邢台节度使府当了令史,主要负责文字记录和抄写工作。但从小就心怀异志的刘秉忠对这样枯燥的工作并不感兴趣,他时常郁闷不乐,不安心于现状。有一次,刘秉忠将毛笔投掷在书案上,感叹道:“我家世代为朝廷所重用,我怎么能自甘沦落,当一个刀笔小吏呢?大丈夫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就应该隐姓埋名,以待时机,以求有朝一日再施展自己的鸿鹄之志。”

于是,刘秉忠毅然辞职,到武安山中隐居。后来,他的才华得到天宁寺虚照禅师的赏识,特意将其招入山中,为其剃度,并改名子聪,在寺庙中掌书记之职,所以后来人称“聪书记”。此后,刘秉忠游历云中(今山西大同),留居南堂寺。

十余年之后,已经二十七岁的刘秉忠在空门中经过潜心治学和博览群书,已经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而且对古今治乱兴衰研究得十分透彻,由此具备了超乎寻常的政治见解和胆识。在这种情况下,刘秉忠开始寻找机会,以期实现治国安邦的宏伟心愿。

1242年,机会终于来了。

这时,身居漠北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的藩王忽必烈欲有所为于天下,积极接纳中原文士和儒释道三教名流。燕京(今北京)大庆寺高僧海云禅师应忽必烈之邀请,身赴漠北,途经云中时,闻知秉忠的才名,特意约他同行。刘秉忠也欲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于是与海云禅师一同北上,谒见忽必烈,走上了人生的转折点。

到达和林后,刘秉忠多次受到忽必烈召见。他纵论天下时事,深受忽必烈的赏识。当梅云禅师返回时,刘秉忠被留了下来。从此,刘秉忠几十年都没有远离忽必烈,参与了忽必烈创建元朝的各种大计方针的决策,为辅佐忽必烈完成统一大业竭尽了全部精力。

刘秉忠之所以能够成为忽必烈的左膀右臂,不仅仅是由于他个人的杰出才能,更主要的是他在元朝统一的过程中所做的各种贡献。终其一生,刘秉忠的献计献策不计其数,而人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制定施政大纲,为忽必烈承袭中原帝业、治国平天下设计了一幅完整的政治筛图。

当忽必烈奉胞兄蒙哥汗之命,总理漠南之地时,忽必烈率刘秉忠等臣属南下,开府于金莲川。为了治理好漠南地区,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应“思周公之故事而行之”,要抓住这一建立基业的千载良机。

他对忽必烈说:“在朝廷内部,应该遵循古代典籍礼制,依照伦理法度为指导思想。在内部,官职莫大于宰相,宰相统领百官,感化万民;在外部,官职莫大于将帅,将帅统领三军,安定境域。因此要选择良相贤将,内外相济,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对于蒙古国官制混乱的缺陷,刘秉忠又上疏建议:

“目前官无定次,清洁者不能升迁,污滥者不能降陟。应当参考古例,制定百官爵禄仪仗。此外宜慎选县宰,使民心安定。县宰正,民心自安。”同时,他还建议去除繁苛酷刑,取消了鞭背之刑,严禁私设牢狱,使法令更加完善。

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刘秉忠提出“国不足,取于民;

民不足,取于国。有国家者,置府库,设仓廪,亦为助民;民有身者,营产业,辟田野,亦为资国用”,认为国与民二者是互为补充、如鱼之与水的关系。因此他主张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差役负担,免除苛捐杂税,为漠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秉忠还积极倡导学校教育,主张尊师祭祀,开科举士,选举有才华的读书人做官。他建议忽必烈,应由官府出钱养那些没有产业的名士宿儒,使之不受贫困侵扰。这样,就得到了许多知识分子的拥护和支持。

刘秉忠的上述各项建议和做法,实际上就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理论基础。当忽必烈到达漠南地区的第二年,这些建议大部分就得到实施。尤其是在河南唐、邓诸州和陕西凤翔、京兆等地兴利除弊、铲除贪官污吏、招抚流民垦田、兴修学校、保护儒士等,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一次实践。这次实践的成功使忽必烈认识到只有“行中国之道”,方能“得中土之心”的道理,为他以后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1259年,蒙哥汗死于伐宋的军营中,忽必烈返回漠北,从幼弟阿里不哥手中夺得大汗之位。至此,除偏居江南的南宋之外,大漠南北和中原地区已落入忽必烈的股掌之中。这时,忽必烈面临着如何统治中原、继承中国历代帝王基业的迫切任务。于是,他再一次向刘秉忠问计。

早在漠北汗王府时,刘秉忠就曾向忽必烈进言指出:

“可以在马上取天下,不可以在马上治天下。”这一道理深深地打动了忽必烈。当忽必烈再次请教“治天下之经,养民之良法”时,刘秉忠广采历代王朝的典章制度,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一一编列成章,呈送给忽必烈。据此,忽必烈将纪年方法改为与中国历代王朝传统相吻合的“中统”,后又改年号为“至元”。在至元八年,又采取刘秉忠建议,废除“蒙古"国号,建国号为“大元”,于次年定都中都(今北京),改称为大都。此外,在官制、军政和司法、地方等方面,忽必烈也依照刘秉忠等人的建议,一一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中央集权统治。

由于刘秉忠的精心谋划,元朝的统治终于走上了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相衔接的轨道。例如“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使章服有序,朝仪合礼,官有其职,位有定员,且食有常俸,因此吸引了各地人才,使那些朝廷旧臣、山林隐逸之士都重新得到录用,元朝的统治面貌焕然一新。因此,奠定元朝“一代成宪”,首功之臣实非刘秉忠莫属。

于是忽必烈准奏,即日赐名刘秉忠,并令其还俗,官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时,又下诏以翰林学士窦默之女为妻,赐给府第,成立家室。

还俗之后的刘秉忠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上了封建王朝的最高级别官僚。但是,他仍然斋居素食,过着心如止水的简朴生活。

在刘秉忠的一生中,从未因为个人私事而利用过手中的权力,这和其他手握朝廷大权谋取私利的高级官员相比,犹如天壤之别。因此,当刘秉忠于至元十一年在上都南屏山无疾而终时,忽必烈悲痛万分,对群臣说:“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谨慎,行事细密,不避艰险,正直无私,言无隐情。”这段话无疑是对刘秉忠的中肯评价。

据说刘秉忠在南屏山闲居时,独自在山间修建了一栋小屋,自己一个人住在林间,身边没有侍童陪伴。在茶饭之余,他走在山林之中,忘记了尘世的权力,终日淡然吟诗作词,怡然自得,过着悠闲自乐的生活。

刘秉忠死后,追赠为太傅,追封赵国公。元仁宗时,又晋封为常山王。

刘秉忠以自己的远见卓识获得了忽必烈的赏识,几十年来侍奉忽必烈左右,为统一全国出谋划策;他劝忽必烈推行“汉法”,使蒙古得以入主中原,站稳脚跟,因此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一代谋略大家。而他在功成之后,视权力如淡水,更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在他看似散淡的政治生涯中,实则隐藏着卓越的智慧,这也正是他受到后人尊敬和赞赏的原因所在。

同类推荐
  • 艺术院校大学生情商与思维方法训练

    艺术院校大学生情商与思维方法训练

    本书用了大量的实例、典故或者故事来“说明事理”,配有创新思想的训练思考题,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创新思维的来源

    创新思维的来源

    个人都应该去寻找并发现自己能比别人做得好的领域。打个比方,不是谁都可以当大企业家。有人觉得自己适合做企业家,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失业的缘故。不过,这并不能表示你就能做大企业家。要想做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你必须有远见、有抱负、不怕挫折,忍受孤独寂寞才行。
  • 追随你的心:做你想做的人

    追随你的心:做你想做的人

    心灵能够达到自己渴望的高度,也会沦落到无所期望的水平,一切外界的境遇只不过是心灵收获的一种手段。人永远是自己的主人,即使在最软弱和最堕落的悲惨境地也仍然如此。
  • 激活生命潜能(人生高起点)

    激活生命潜能(人生高起点)

    有人说,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优秀;也有人说,人的潜力是无穷尽的,就看怎么去挖掘。《激活生命潜能》是专门为青年读者朋友量身定制的成功法宝。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以启发。
  •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过于规矩死板,而应懂得张弛有度,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都要懂得根据形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事风格,才有可能在人际博弈中胜出。本书主要向人们阐释了在为人处世中如何适当地运用心理策略洞察他人内心、了解他人需求、掌握他人的软肋、借助他人的优势……从而帮助人们应对各个场合的人际博弈,建立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通过阅读本书,人们能够极大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从而得以瞬间掌控人心、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热门推荐
  • 皇后有点二

    皇后有点二

    全国知名的设计师苏盈盈就这么一不小心的。。穿越了--没想到他竟然穿成了凤天大陆富可敌国的苏家大小姐,好死不死,居然也叫苏盈盈。骄傲受皇子,腹黑攻哥哥,外表冷谋且内心狂热的少侠。我也是醉了。。。==
  • 荒诞青涩

    荒诞青涩

    我是李彤,从懂事开始妈妈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以后接替她的位置,我一次次的挣脱束缚。有一天他告诉我“李彤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那时我懵了。当我知道自己对他的感情后去找他,却对我说“没关系,我可以等,等到你真明白这感情之后,我要的不是你一时的冲动“。我还有个朋友她叫王璇。我叫王璇,我有个支离破碎的家“你够了吧,你现在管我你闹哪样,现在才想起尽母亲责任,已经晚了吧”“别让这小子进我家,谁知道是哪来的野种。”就如仇敌一般见面就吵。我和她怎么回事母女?真是天大的笑话!直到那天最后,才明白人还是需要有感情支撑的,还是希望有人惦记自己。
  • 幻界纵横

    幻界纵横

    吴涯,一位技术宅,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幻界妖兽虚影合体,从此开启了一段现世与幻界不断穿越的旅行,或凶或吉,全靠念力,或进或退,皆由龙门!幻界之中,实力为尊,作为普通人的吴涯要经历怎样的磨难,又有怎样的奇遇呢?一切尽在幻界纵横!
  • Cap'n Eri

    Cap'n Er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月之初,心之向

    月之初,心之向

    皇宫,这个笼罩在阴霾中的地方,充满冷酷血腥,她不知道母亲是怎样挨过在这里每一天。她本以为自己找到了亲人,后来才发现和师父师兄一起隐居山林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可是那段岁月终究是回不去了,物是人非,曾经的世外桃源早已成了伤心之地了。
  • 千山记

    千山记

    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出生即便就高贵无比,也难逃内里纷争。不被人踩在脚下,唯有让自己更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英雄传说

    非英雄传说

    没有梦想,没有奢望。不想成为英雄,只是想走在命运的路上作为一个小人物,默默的活下去。
  • 七绝乐律

    七绝乐律

    她是一个满身缺点而又不失淑女风范的女孩。为她那遥不可及的梦而毁了自己,“即使告别也永不遗忘”这最后的遗音,心从此属于黑暗使者;离去或许是件好事,或许能知道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以及身世之谜;她拥有了死神之力,这一次割舍的诀别只为重生后更为强大…
  • 天幻羽魔

    天幻羽魔

    似梦非梦,真真假假,一切的故事不过是一场自编自导的梦境,一切都是一场梦,当他醒过来之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