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4100000114

第114章 词客飘零寄托怀抱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零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秋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温庭筠:《过陈琳墓》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生当乱世,从扬州(即广陵)故乡避难到冀州,应袁绍之聘,充当幕僚,专司典章文牍之职。袁绍失败而死,转为曹操所用,官职是军谋祭酒,随曹操于军中。当袁绍与曹操对垒之时,陈琳曾草檄文声讨曹操,列举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谋篡汉室的野心,连他的祖宗都骂到了。待陈琳归依于曹操之后,曹曾对陈开玩笑:“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耶?”陈琳惶恐谢罪,但曹操爱才,仍予录用。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也赞美陈琳“章表书记,今之俊也”。

温庭筠曾辗转江湖,经过下邳得以凭吊陈琳之墓,感怀身世,题以抒怀。温庭筠说道:“早从魏晋历史中读过你的诗文,想不到我今天竟以飘零之身而谒墓。自己落拓不遇,得不到人的赏识。你是词人,虽然不同时代,地下有知,也应当认识我吧?

你当初追随袁绍,袁非俊杰之士,所以辅佐无成,未免辜负了你的才智,我同情你的遭遇,但也不免自伤,千古才人,都堪一叹!如今,你墓前的石麟已埋没于蓬草中了,当年曹操所筑的铜雀台又何尝不荒凉寂寞,为暮云所轻笼?盛极一时的邺下诗文唱酬,早已成为陈迹了。我只有追慕遗风,徒增惆怅而已。但也警悟到书生无用,不如仗剑从军,像你一样,在军旅中发挥作用,争取立下一番功业吧。”

温庭筠写这首诗,可说是吊古自伤,寄托怀抱。其中“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令怀才不遇文人有异代同心之感,堪称警策。全诗以应字和始字为诗眼,“应识我”,表现了兀傲自负的才情;“始怜君”,表达了沉痛伤君也自伤的情绪。加以描写古墓秋草丛生,铜雀台荒凉圮废,更使全诗流荡着一种凄咽莫名的情调,可说是怀古诗的佳作。

《过陈琳墓》这首诗的形式与内容,对后来的诗人有过影响,有一位姜光彦就曾摹仿而写了《思杜亭》:“十里松阴古道场,一亭还复枕潇湘。诗翁至死忧唐室,野客于今吊耒阳。窗户云生山雨集,岩溪花发晓风香。不唯临眺添惆怅,自是年来鬓欲霜。”

姜光彦怀念的是杜甫,而诗的意境、韵味、寄托都似从《过陈琳墓》而来。就是近代的诗僧苏曼殊,也曾写过“秋风江上已黄昏,独对遗编吊拜伦。词客飘零君与我,可堪异域为招魂”,也有温庭筠诗的风致。

同类推荐
  • 大伟品水浒

    大伟品水浒

    本书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明星警察王大伟编著。从现代法律的视角品读古典名著《水浒传》,解析《水浒传》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破解犯罪密码,是一部预防犯罪的宝典,加强个人防范的手册,为人处事的百科全书。
  •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热门推荐
  • 异能教授

    异能教授

    他是一所著名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异能者中的王!“请问这位同学,你们班级的成绩为什么这么好呢?这次的国际比赛,全国的前十名,都被你们班的学生!”记者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激动地问着一个学生。学生则是纳闷地挠了挠头:“很好吗?可老师说我们都是一群废材哎。”
  • 《焕辛》

    《焕辛》

    世界混乱,三界崩塌。族人展开激战。。。。
  • 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

    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

    青少年时期是个逐渐学会成熟,走向独立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本书本着这个目的,搜集了大量有关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的文章,包括《道路交通安全基本常识》、《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远离非法网吧》等。
  • 爱经的智慧

    爱经的智慧

    《曾经》应该被视为伊壁鸠鲁快乐哲学延伸出来的有关爱的教育手册。《爱经的智慧》一书便是对这一爱的教育手册的总结。《爱经的智慧》摒弃了《曾经》中有争议的地方,即涉及性爱,偷情与私通的内容,在保持《爱经》原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爱情的需要,详细论述了包括服饰化妾,社交礼仪,示爱方式,情书写法、说话技巧、维持爱情的策略等爱情的方方面面。《爱经的智慧》仍然保留着《爱经》全书的结构体系:第一卷,如何获得爱情,告诉男性如何接近心仪女性并打动她的芳心;第二卷,如何保持爱情,即男性如何维系与所爱女子的爱情关系;第三卷,爱情的良方,指导女性如何获得爱情并使爱情牢固长久。
  •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本书将以现代人的视角全面演绎仓央嘉措短暂却又多彩的一生,全书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丽的情郎。该部分主要以散文的形式来解析仓央嘉措的情诗,通过对其诗歌的理解,来展现仓央嘉措多情多才的一面。第二部分:住在布达拉宫。我是这雪域之王,该部分以传记体的形式阐述其作为达赖喇嘛的生平。
  • 薄情佣兵妃:嚣张女丞相

    薄情佣兵妃:嚣张女丞相

    第一佣兵穿越,萧家十三少从此扬名,凭着体内神奇玲珑塔,她翻云覆雨,纤手遮天。比玄兽?我有兽王为奴!比身手?我是玄武双修!比炼丹?咳,本人是紫玉阶丹师,你真的确定?!“他”富可敌国,“他”武冠天下,“他”妻妾成群,“他”风流纨绔,“他”指点江山令天下易主,“他”傲行九洲让众生仰慕。世人皆知,宁杀一万神仙,不惹萧家十三,又有谁知,天之骄子,一代狂相,本是红颜?!【穿越+玄幻,女强】(薄情佣兵系列之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妃从天降:腹黑王爷好霸道

    妃从天降:腹黑王爷好霸道

    一朝穿越,她从天而降,直落狼窝——某王爷大婚现场。“王爷请你自重!”啥?自重,真不知道谁先开的头!招惹完他,居然想逃,门都没有。“先收你为贴身侍女,将功补过。”“对了,忘了告诉你,只要犯错家法伺候。”“家法?什么家法?”“真的想知道?那本王就勉为其难示范一下吧!”“啊!”某人深知言多必失,某人却笑意浓浓,欺身而下,看你以后乖不乖乖听话!唉,这究竟是位什么样的爷,主啊,阿门,谁能救救她,好吧,貌似不管她怎么做好像都是犯错,他早已把她吃的死死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楼轶闻

    老楼轶闻

    春晓,一个有着离奇身世、八字奇轻的冷漠女生。为还死者一个公道,沟通阴阳、用智谋捉拿凶手。因命格天煞孤星被众人孤立,但却在老楼遇到一班始终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好友。在好友的帮助下,破解老楼多年来的各种冤案。
  • 阴阳鬼美人

    阴阳鬼美人

    “龙爷爷,我想以男子之姿,出海历练…”“……为何?”“龙爷爷,身为穆达家族的叛徒之女,这么多年,想必我的资料早已在穆达家族的高层集齐了,化身为男子,也是多一层保障。此为其一,其二,我想若以男子之姿,也可避免……也可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罢了……只愿你受得住便可”她十二岁弑父,亲手夺走父亲的生命。当父亲的鲜血沾满她的手的那一刻,她的心,前所未有的冰冷而坚定。她想: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见人心。他,陪伴她熬过了那段最痛苦、最不堪的时光。使那抹无助的灵魂,不再孤独的徘徊,经他温柔的抚慰、治愈,强大!升华!绽放!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