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4100000194

第194章 附录:建构别具风采的诗美天地

——曾敏之《古诗的艺术魅力》的写作

陆士清

曾敏之于1978年重返香港,出任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代总编辑。1982年,香港波文书局出版了他的《诗词艺术》。1986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了《诗词艺术》的续编《诗的艺术》。后来《诗词艺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改题出版为 《诗词艺术欣赏》。19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诗词艺术》和《诗的艺术》汇总,出版了《古诗撷英》。现在,这本被誉为诗词赏析中“出墙的红杏”的著作 (李元洛语),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更名为《古诗的艺术魅力》再版,将再次普惠广大古典诗词的爱好者。对这本著作,我们可以将之视为“文革”动乱结束后,曾敏之思想解放、探索古典诗词艺术的成果;但是细加推究,我发现这样的评价虽有道理但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这涉及这部著作是何时涉笔、为何而写的问题。

在《诗的艺术》的“后记”中,曾敏之有这样的交代:“记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我产生了想写一点读诗断想的札记,用以记下自己欣赏古典诗歌的感受,于是就动笔了。在大学教书的年代,我曾把欣赏诗歌的艺术表现与写作技巧联系起来,向莘莘学子灌输过这种观点,反应很好。后来重游香岛,又萌发了对古典诗歌的通俗化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的想法,于是就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札记。年前出版过《诗词艺术》,是这些札记的结集,如今出版的《诗的艺术》可说是其续编。”

这里,有一点说得很明确,那就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在暨南大学中文系教写作课的时候,就结合课程教诗词艺术欣赏了;但是什么时候着手写诗词艺术欣赏札记这一点却没有明说。实际上,曾先生的这些札记是在“文革”中期开始写作的。这里有他过去从未披露的背后故事。

背后的故事之一:婉拒改编“样板戏”

“文革”期间,“四人帮”大搞文化专制主义,推行“三突出”的样板戏,“文革”中期,一些地方迫于“四人帮”淫威,将有的“样板戏”改编成地方戏,广东方面也被迫应付,欲将京剧《红灯记》和《沙家浜》改编为粤剧,在电台演播或在剧场演出。虽然谁来改编省革委会自有考虑,但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则想接这项改编任务。此时,与华南师范大学仅一路之隔的暨南大学已被撤销,原暨大中文系的部分师资包括曾敏之等已并入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敏之告病假在家休养,不用上课,工资照领。突然有一天华南师大党委通知他:“曾老师,现在我们派人来跟你商量,你要做一些工作。”什么工作呢?他们接受任务,要把革命样板戏改编为广东话的广播剧。一部是《智取威虎山》,一部是《沙家浜》。他们要让曾敏之和陈芦荻带三个年轻的教师来改编。曾敏之接受还是不接受?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这下糟糕了,有可能变成反革命分子。因为江青的东西怎么动呀?动错了一点就把你打成反革命的。我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呢?我想出了一个办法。跟陈芦荻说:‘芦荻呀,我们不能做这个事情,做了一定后患无穷啊!’我向华南师大党委写了一封信,说:我们这些老知识分子,根本没有工农兵的感情。我离开了家乡几十年,后来也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现在要让我们改编革命样板戏,是难以表现出工农兵的感情的。可不可以让我们下乡体验生活。这一招很好,我马上借了五百块钱工资,通知我的老伴快点回来,那时我老伴在文教系统,下放英德”于是,曾敏之和老伴下农村体验生活了。

不过,曾敏之去的不是别的农村,而是他的故乡,是阔别了四十年后的故乡。

曾敏之估计,一个月的时间里改编的事会有变化。“假如一个月还无动静,我就装病,反正就是不干这个事情”。

背后的故事之二:亲情温馨激发起的诗情

曾敏之是广西桂北罗城黄金镇人,十岁时父母相继离世后,小学毕业后就中断学业,三十年代初漂泊到广州,靠勤奋自学而成才。凭一腔热血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十多年没有回过故乡。这次,借着所谓体验生活,踏上了归乡的旅途。他先到桂林,饱览了漓江春色,有感而发为《朝发漓江》:“波光摇荡群峰醒,星月舒眸水色蓝。买得蒲帆江上去,笑携老伴看春山。”然后从桂林直抵罗城黄金镇。时隔四十年,黄金镇面貌依旧,人事已非。当他重见儿时嬉水之地的平桥时,不禁感从中来,写下了《口号一绝》:“休问浮沉身外事,且衔哀乐手中杯。多情自有平桥水,照得天涯浪子回。”曾敏之盘桓数日后,告别故乡,离情依依,欲去犹恋,在《赠景桓》诗中,甚至表达了叶落归根之念:“板水明如镜,物华有此人。倾襟情款款,惜别意殷殷。老圃传高节,天涯愧壮心。何年烟水绿,归棹傍芳邻。”

返乡之旅,掀动了曾敏之的心潮,也掀动了他的诗思。在返穗的列车上,曾敏之一腔思绪皆被我国古典诗词所萦绕。怀乡、送别、悲悼,一系列诗作和诗人的名字,一一掠过他的心头。特别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两首,使他反复品味。

贺知章以平常的接近口语的词句,极其生动细致地描绘出了久客他乡之感和还乡所见之情。用儿童相见不相识的意趣和春风不改水波的画面,抒发了千古以来相通共鸣的游子情怀。这种动人肺腑的优美情怀,在四十年后返乡之旅的今天,不是感同身受吗?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与“多情自有平桥水,照得天涯浪子回”,前句是贺知章的,后句是曾敏之的,千年相隔,相继相承,情同一脉!曾敏之想起了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在《登楼赋》中说过:“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曾敏之觉得,这是说怀念故土是人之常情,绝不会因为贫困失意、显贵得意而有所改变。古往今来,难道不是共通的规律么?想到这里,曾敏之不禁一愣。什么共通规律,这不就是共通的人性么?“共通的人性”

这在当时是被视为禁区的几个字,一下子把曾敏之拉回到现实中来。现实是“文革”的炮火隆隆,所谓“文艺黑线”被又砍又砸,那些“左”派恨不得把“人性”两字从汉语词典中删除。可是即使将“人性”两字从词典中删去,难道人性就不存在?人之常情就从此消失,人就只有狼性了吗?真是荒唐!曾敏之自知自己不是美学理论家,尤其在权力即真理、弄不好反遭杀身之祸的当时,他无力而且也不想在理论上与他们多费口舌;但是他下了决心,回到广州,如果改编样板戏的事烟消云散,那么他将开始写作古典诗词札记,这是陶冶自己,回归艺术,欣赏民族皇皇然的美学。果真,曾敏之回到广州之时,华南师大放弃了那个课题,改编的事再也不提了。于是,从1972年开始,他挥笔织锦,写古典诗词艺术札记,化名寄往香港,在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和《新晚报》的副刊上发表。这在视为禁忌的当时,是需要政治勇气和艺术勇气的。

曾敏之古典诗词艺术札记的写作,是从探丽唐诗艺术着笔的。曾敏之倾情唐诗,嗜读唐诗。在《诗的艺术》的“后记”中他透露说: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算起,一位挚友赠送给我的《全唐诗》线装书伴我度过四十年风风雨雨的生涯,直到如今仍珍藏在身边,可见嗜读成癖的程度。有不少名家之作,可以背诵得琅琅上口,这对于欣赏及试作很有帮助,这也是流传不衰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的一种验证”。这说明,唐诗的诗情诗艺之美,早已萦绕于曾敏之心间。更何况,回乡之旅所激发的诗情,也主要来源于唐诗。所以从赏析唐诗落笔,对曾敏之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就这样,从赏析唐诗开始,曾敏之一发而不能收。就这样,在受“文革”折磨苦难的岁月里,曾敏之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也就这样,他沉浸于回归艺术、回归美的诗美天地的创造中,在美学思想上与“左”倾文艺路线彻底地分道扬镳。

他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开始落笔,而后写李白、写杜甫,写出了一个别具风采的诗美天地。

同类推荐
  • 我热爱的一切

    我热爱的一切

    徐文海,曾在《清明》《警探》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散文获过省、市级奖若干次。这本《我热爱的一切》收录的就是他的49篇散文作品,包括:《一个人这样地面对世界》、《致我忧伤孤独的朋友》、《夜来风雨声》、《与生活讲和》、《那些叫做“知青”的人》、《黑夜深处的声音》等。
  • 鲁彦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彦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她在丁老荐头行的门口,已经坐了十四天了。这十四天来,从早到晚,很少离开那里。起先五六天,她还走开几次,例如早上须到斜对面的小菜场买菜,中午和晚间到灶披间去煮饭。但五六天以后,她不再自己煮饭吃了。她起了恐慌。她借来的钱已经不多了,而工作还没有到手。她只得每餐买几个烧饼,就坐在那里咬着。因为除了省钱以外,她还不愿意离开那里。她要在那里等待她的工作。
  • 古绘诗经名物

    古绘诗经名物

    纵使你被生活逼迫,于无限重复中奔忙;纵使你无暇感慨,甚至不曾为眼前的现实而驻足;纵使你匆匆追求,前方依旧茫然却不敢停下脚步,有种美足以感染你,挤出片刻时光,享受沉淀千年的感动——这就是《诗经》赋予生活的意义。《古绘诗经名物》汲取《诗经》极致之美,辅以古代日本学者渊在宽特为《诗经》所作的百余幅古画。让这些首次面世的古画为您呈现出诗文真实、完整的意境,带您穿越千年,体验图文带来不可抗拒的感动。
  •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既做父母官,就须为民请命,身体力行,体察民情,造福一方百姓。树一身浩然正气,鼓荡起一腔激情,把歪风邪风统统击退,把人民利益永远放在首位!
  • 欧阳修文集2

    欧阳修文集2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热门推荐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本书以主人公大卫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描写了一大批人物的命运起伏及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者还通过大卫的半生经历,揭露了英国教育制度的腐败、童工制度的残酷。
  • 实用口才训练课堂

    实用口才训练课堂

    本书从七个方面,对口才相关知识进行了阐述。内容包括:做到敢说话、掌握说的技巧、说话要有的放矢、懂得人情世故等。
  • 罪恶的遗嘱

    罪恶的遗嘱

    为了试探花心的丈夫家伟,张曼如跟青春靓丽的艺校大学生诗雅秘密定下的一纸契约,让诗雅主动接近自己的丈夫,没料到诗雅和家伟弄假成真,家伟爱上了诗雅坚决跟曼如离婚,曼如掉进了自己为丈夫布下的美丽陷阱,最终在悔恨交加中自杀。家伟和诗雅结婚那天,曼如的鬼魂突然出现,新娘子不知所踪,紧接在张家待了二十多年的刘妈被杀,张家伟夜间撞鬼进了精神病院,张家的豪华别墅成了一座鬼楼……一纸荒唐的契约,引出了一连串的阴谋,一份魔鬼的遗嘱,隐藏着数不尽的罪恶,谁会想到,家伟和曼如的结合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陷阱……究竟是谁为谁布下陷阱,美丽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美丽的陷阱,埋下的是深不可测的人心,隐藏在世间的鬼,只不过是人心中的魔!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美女的全能医圣

    美女的全能医圣

    奉天行,价值一座黄金城的超强佣兵,在一次任务中惨遭内鬼出卖,落入恐怖组织之手,被植入诡异病毒,发作时狂性大发,嗜血残暴。他死里逃生,流落民间,被一对美丽的医师母女所救,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追随母女两学习上古医术,从此踏上了一场兵王医圣的传奇之路。以兵者之力奉天杀人,以医者之仁济世救人。兵王医圣,掌握生死,天下无双。
  • 幽默笑话短信

    幽默笑话短信

    该书最基本的功能和特点是:提供更多更丰富精彩的短信内容,满足用户快速查找和下载所需短信的需求;与著名网站密切合作,实现了短信点播下载的功能,免除烦锁的文字输入;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移动、联通用户均可点播下载;每成功点播下载一条短信,网站向您仅收取0.10元的费用,下载失败不收取任何费用。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轻吻未来

    轻吻未来

    青春,是每个人最难忘的日子,看似玩世不恭的背后,又是怎样的痴情款款......天蝎首创,请多多关照。
  •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我寻不到的天堂

    你是我寻不到的天堂

    很多的青春年少,大抵都是都被溃烂在时间丰沛的雨水里。很多的少男少女都习惯怀念在红日下走过的红绿色操场,很多远去的声音都消失在天空上面,然后朝着地平线迅速下沉过去,很多个日升日落都变成了世间离散的月光,而在岁月的脸上,忽明忽暗的闪着洁白的泪光。一如当年,停在半天的云,和一张脸渐渐变红。一如当天,凝在江心的水,和一双眼渐渐变冷。一如过去的每一年,秋凉铺向了每一条大街,停在了每一个窗口,缠住了每一根琴弦。只是,我已不是那条白裙的主人。你也不是堤上看风的那个忧伤少年。
  • 化仙都市

    化仙都市

    惊醒时,发现上一世遭人陷害,郁郁而终的父亲还在;上一世,父亲被害;上一世,妹妹受辱;上一世,惨遭女友背叛;这一世,我不能让悲剧再现;这一世,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一世,我要重新转动命运的轮盘,历史在我手中改动!上天给我机会,我定不能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