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61600000043

第43章 原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惠普公司创始人 戴维·帕卡德

善恶无大小,皆须一视同仁

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君刘备在临终遗诏里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刘备临终前为何会留给儿子刘禅这样一句话呢?就是因为小善和小恶常常因其小而容易被人们忽视,以致人们总是会去做一些比较小的坏事,而对那些小的好事却熟视无睹。但是,这些事情真的小吗?善恶真的有大小之分吗?事实上大善、大恶往往是小善、小恶发展而来的,有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九尺之台,始于垒土。

善恶无大小,你必须对它们“一视同仁”。不管它们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大还是小,你都必须慎重对待。

传说古代河南郡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他有一个很贤惠的妻子。他妻子的名字,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关于他妻子的故事我们现在还可以听到。

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捡到了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他就把金饼拿回家给了妻子。妻子问清楚金饼的来历后,对丈夫说:“我听说有道德高尚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乐羊子听了以后,十分惭愧,就把金饼丢弃在荒野之处,然后到很远的地方拜师求学去了。

乐羊子之妻的话,对我们,也不啻为一种警醒。捡到别人遗失之物而据为己有,虽然恶劣程度比不上偷盗、抢劫,但是它绝对不是一种正当的行为。或许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自己留着也没什么,正好可以物尽其用。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苹果是从针孔般的小黑点开始溃烂的,铁锅是从一斑锈蚀开始洞穿的。今天你犯了一个小错,你觉得没什么;那明天你就可能继续去做更大点的坏事,时间长了,你就会做任何事都有恃无恐,思想不受约束,很容易就会做出足以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的错事。

有一个罪犯,犯了死罪。临刑前,他的母亲也来到了现场。他说有些话,想单独跟母亲说,让母亲把耳朵伸过去。母亲就把耳朵伸了过去,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一口就把母亲的耳朵咬掉了。

母亲捂着鲜血淋漓的耳朵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这样残忍,他流着悔恨的眼泪高声责怪母亲,说:“我小时候第一次偷人家的东西,你不但不批评我,还夸我做得好。因为你的鼓励,从此以后我便常常偷人家的东西,渐渐地偷盗成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子也越来越大,由小偷小摸,到大窃大盗,现在走到了这种地步。如果当年你能制止我,告诉我偷东西是不对的,我现在也不会这样……”

因此,一定要认真地对待为恶之事,绝不可贪恋一时的利益,就做出“恶”事来。一旦你如此去做,就表明你洁白的心灵染上了污点,在思想道德的堤坝上也许开始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漏洞,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坏思想坏行为有顽固性,一旦沾上了,就不容易改掉。未学之疵,粗而易改;既学之疵,微而难除。因此,一定要始终与“恶”保持足够的距离,决不向它迈出第一步。

而对于小善,则应当争相为之。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正是从这样一件又一件的小善上培养起来的。而且行小善,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却可能在你陷入险境之中时,为你带去救命的稻草。

一只松鼠在河边喝水,不小心掉了下去。它用尽全身力气想靠近岸边,但没过一会儿就游不动了,在原地打转,松鼠近乎绝望地挣扎着。这时,同样来饮水的大象看见了这一幕,它同情地看着这只可怜的小松鼠,用鼻子把它救了出来。

过了几天,这只大象被猎人给抓住了。猎人用绳子把大象绑在一棵大树上,准备等车来了再运走。大象十分沮丧,心想这次命要没了。正好,那只小松鼠路过。它咬断了绑着大象的绳子,使大象逃跑了。

行善是积德,也是为自己积累更多的财富。或许你不会用上,但是当你深陷低谷之时,这些小善将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奇迹。

细节定成败,必当慎思以对

在人生的沉浮中,有时决定我们是立于顶峰还是匍匐于平原的往往就是细节,只有那些认真书写细节的人,才会在人生的白纸上留下一篇优美的文章。有些人,总是会忽略生活中的小事,对那些“细枝末节”毫不重视,认为只有那些“丰功伟绩”般的事情才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但是正如柏拉图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小石头,大石头也不会稳稳当当地矗立着。”

而且,细节往往也最能反映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往往是一个行事谨慎的人。这样的人,也最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机遇。

美国的一家著名图书销售公司公开招聘市场部的经理助理,这一职位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前来面试的人当中有来自哈佛等名校的毕业生,也有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

约翰只是一家普通学校毕业的普通学生,当他向主考官递上自己简历的时候,主考官并没有完全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放在眼里。刚等约翰粗略的介绍完自己的工作经历,考官就以等候通知为由让约翰离去。

约翰很沮丧,他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当他走出门口的时候,看见地上遗落了一本书,不知道是谁这么不小心。于是他把这本书捡起来,用手轻轻擦了擦,放回到原来的桌子上。

这一幕恰好被一旁的部门经理看在眼里,他立即追赶上已经走出正门的约翰,并亲切地说:“你被录用了,明天来上班吧。”

最后,年仅23岁的约翰被留了下来,而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的优秀学生和资深人士只能失望地离去。

事实证明,这家公司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位细致入微的年轻人在公司表现得相当出色,他的努力使公司的年营业额提高了好几个百分点。

注重细节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对于经营一家企业的领导者,也是如此。一个注重细节,能够从各种小事上为消费者考虑的企业领导人,必将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柳州市牙膏厂,从一个借钱开工资的企业发展成著名的厂家,并创立了著名的“两面针”品牌,正是厂长吴福林重视细节的结果。

若干年前,柳州市牙膏厂生产的牙膏因质量不好,在柜台上无人问津,只好在商店门口论斤卖给顾客当肥皂用。为了让厂子获得“新生”,吴富林决定放弃已经没有生命力的老产品,组织科技人员开发研制了含有氮化物的药物牙膏。由于这种牙膏具有治牙病的功能,很快就赢得了消费者的喜欢。但是这个新产品并不适用于水质含氟量高的地区,在这些地区,顾客使用氟化物牙膏后出现牙齿脆化,牙根酸痛等症状。吴富林针对这一情况再度组织攻关,将氯化物牙膏改进为无任何副作用的中药牙膏,并凭借它在牙膏市场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产品起死回生,新的形象在用户心目中定下了烙印,但吴富林没有掉以轻心,有损于形象的大小事件,他都抓住不放。

有一天,湖南岳阳市寄来一封投诉信,反映从两面针牙膏里挤出一条活虫来。吴富林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混进了虫子,密封严实,虫子怎么能活着。他决定对此弄个水落石出。第二天,他就派出他的助理、质检科长、销售科长等人赶到岳阳市,让他们和用户一起分析,最后发现:原来是用户使用牙膏后,没有拧好牙膏盖就放在菜篮子旁边,虫子闻到香味就钻了进去。尽管如此,吴富林还是做出决定为用户更换了牙膏,并感谢用户对产品的关心。正是因为吴富林如此注重细节,才使柳州市牙膏厂有了今天的成就。

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想要一切有序,那么起决定作用的必将是微若沙粒的细节。进而言之,对于一个人,一件事的成败,都要从这一个个细节入手,要把这每一个细节都做好。

建议与忠告:

人生有善恶,事业有成败。不管是善恶,还是成败,都是从一件件小事开始的,这就是细节。只有把握好细节,你才能在善恶成败中取其正道,而不致偏失。那么如何培养注重细节的习惯呢?

1.培养细节习惯首先要改变观念

尽管“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类的道理已是耳熟能详,对细节的重要性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能真正做到的却不多。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改变原有的观念,被这些观念扯了后腿。比如对精打细算的人会冠以“计较、小家子气”的称谓,对关乎自己生命的安全问题常会抱有侥幸心理,对善意的提醒会充耳不闻,这都是主观上未对细节注重,强调个人主义的行为体现。

因此,只有思想上对细节足够重视了,才能使自己真正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

2.细节习惯要在实践中强化培训

细节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中。对每一件小事都需要认真对待,严谨细致地处理。实践中的一次次强化,就会让注重细节成为你的习惯。当养成细节习惯后,我们会觉得无论待人接物,还是生产管理或科研技改都会顺手许多,效率也快得多。

3.细节习惯的培养重在坚持

有这样一句话: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对于细节来说,也是如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做,这样是绝对不行的。在培养自己注重细节的习惯时,必须要不断坚持,只有使注重细节成为“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的随身之物,才能让细节体现出它的价值,为你带来成功。

同类推荐
  • 回家的欲望:时间最有力量

    回家的欲望:时间最有力量

    对于时间的利用和支配,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方式,但这些方式有的却不是很合理,而科学的利用时间不但可以让我们更轻松的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和使命。相对于人生那匆匆几十年的光阴,看似很长其实真的很短,我们所浪费的时间就足够让一个人的梦想成真。
  • 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本书帮助你学会如何洞察你周围人们的心理规律,洞悉他人的能力高低、长短优劣、性格特征、行为方式,读懂他人的真实意图,识破他人的谎言,识别热衷传播流言蜚语的中伤者、阳奉阴违的小人、喜欢算计别人的工于心计者、见风使舵的两面派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提高做人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避免挫折和损失,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 谋略的故事

    谋略的故事

    很多人为如何提高自己处世、办事的策略苦恼不已,读了很多智谋类书籍也无济于事。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潮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本书共收录了近300则中国古代经典的谋务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谋略典籍中摘选出来的。其中很多故事被国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奉为经典。本书分政治谋略、军事谋略、断案谋略、说辩谋略、智童谋略等五大部分。与其他智谋类书籍相比,本书所辑故事短小精练,但对于人们提高办事能力,丰富人生智慧的意义却毫不逊色。
  • 最让中学生感动的故事

    最让中学生感动的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的许多感人的故事,从不同角度为你演绎了感动的真正内涵,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书中的清香,细细品味感动的香醇甘甜。愿感动像洒着晨辉的明月一样,照亮你心灵的天空。
  • 说话演讲好口才

    说话演讲好口才

    说话演讲好口才》对于商务领域及现代职场中经常遇到的社交应酬、商务演讲、生意谈判等需要施展口才技巧的环节,逐一进行了精当的讲述,充满了智慧的点拨。语言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说话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的资本。好口才会给你带来好的运气和财气,所以拥有好口才,就等于拥有了辉煌的前程。
热门推荐
  • 代嫁皇妃

    代嫁皇妃

    穿越成妃,救他于水深火热中,不领情也就罢了!竟然为了别的女人而要致她于死地!一杯毒洒赐下,再次醒来后,带着腹中的孩子,她离开了令她伤心的男人!七年后,物是人非,已成万乘之尊的他却反过来苦寻于她!哇靠,姐姐我不从了!
  • 瓦拉迪编年史

    瓦拉迪编年史

    鲜血染红的天幕,尸骨化成了大地,开辟者的后代又再一次建立起文明,然而,在建立文明的尾声时,开辟者的后代第一次找到世界的尽头,他们从那儿带回了一本书,从此,文学的时代降临。数万年后,时空的乱流里,一团漆黑的光芒从虚无里降临,与其同时,最古老的神明睁开了漆黑如深渊的瞳孔,他看到了,诸神之王的归来。停滞的时间之轮悄然转动。
  • 那个夏天盛开的花

    那个夏天盛开的花

    在那个夏天,一场大火,让我的生命开出了一朵永远的花,它是我生命的动力,却成了我们之间的鸿沟。你可以等等我吗?就算粉身碎骨,我也想跨越鸿沟爱你。
  • 秦皇逆天

    秦皇逆天

    秦孤对着虚幻的灵魂喊道:你是谁?为什么在我体内而我确从没发现你的存在.虚幻的灵魂,飘荡在秦孤的面前说:我是你老祖宗秦汉明,你不用怀疑,我的的确确是你祖宗,你听我讲一个故事,距现在差不多1500年前,我们秦家,是汉州的领袖,你身上留着的血是皇室血脉里的万年难得一见的天龙血,你现在的力量觉醒不了天龙血,等你有了一定的力量后,血脉觉醒,你将是新的一代秦皇,然后给我逆天逆地逆禹皇........说完后,秦汉明又一次沉沉的睡去
  • 上古真仙

    上古真仙

    上古界灵气充盈,造就仙圣如云,邪魔同辉。自古正邪不两立,双方实力鼎盛之期仙魔爆发史上最强战争,毁天之战三载不竭。翌年,天降陨星真仙问世,一指化虚空,一掌定乾坤,三载不竭之战一瞬平息。
  • 小荒唐

    小荒唐

    这是部讨论两性关系的散文集。男人有无数个理由让女人不爱,可女人仍然无怨无悔地爱着男人,女人亦有无数理由让男人不爱,但男人却始终离不开女人。作品围绕男女两性间话题,阐述了在婚姻、爱情和性的问题上,男人与女人各自所持有的不同态度、不同的价值取向以及责任感。对于男女之间的情爱,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审视态度。作品语言风格幽默、犀利,行文间充满着两性哲学与生活智慧,道透情感问题本质,至击情色男女底线,解读了男人与女人各自的爱情密码,演绎出新两性时代的爱情观,堪称为一部"当代都市男女的爱情宝典"。
  • 十六岁樱花落

    十六岁樱花落

    她记得,从小,她就有个竹马,年年陪她赏樱。她记得,五岁那年,爷爷走了,她知道了些别的。她记得,十五岁那年,颜家被灭,她成了亡女。十年,她从天真浪漫到冰冷无情。十年,她孤独一人,身边虽有美男环绕,但她,从未爱上一人。今天,她十六岁,还会有人陪她赏樱吗?
  • 红尘寂静

    红尘寂静

    时光荏苒,父亲双鬓渐渐灰白,我们之间还剩下什么?
  • 儿童传播学

    儿童传播学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儿童是一个谜。儿童的奥秘吸引着广大学者孜孜不倦地探索,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物学、脑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近年来,儿童研究也日益为传播学所关注。本书在系统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儿童传播的本体、主体、受体、客体、载体、环境、效果等进行了全面地梳理与论述,为儿童传播学的研究勾勒出一个整体性的概观。这种系统、全面的整理,在国内尚不多见,对推动儿童传播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念控大陆

    念控大陆

    在这一片大陆,你若没有天赋,你就是食物链的最低端。且看我们的猪脚,如何在这一片大陆,让那食物链最低端的人们,成为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卑微向左,死亡向右”想变强?先死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