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76300000029

第29章 拿捏好中庸的分寸

《论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师指颛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孔门十二大贤之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商指卜商,字子夏,孔门十哲之一,十二大贤之一,擅长文学,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这段话的大意是:有一次,子贡问孔子:颛孙师与卜商谁贤?孔子说:颛孙师过,卜商不及。子贡又问:是不是像颛孙师那样过一点会更好一些呢?孔子说:太过和不及一样,都有背中庸之道。还有一次,孔子对弟子们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我有知识吗?没有。有位老乡也曾这样问过我,我说什么知识也没有。我只有一种知识,那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仔细体会把握,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在孔子看来,既无太过,又无不及,做人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也主张中庸之道,他认为,过度与不及是恶的特点,而适中则是德性的特点。在鲁莽与懦弱之间选择勇敢,在奢侈与吝啬之间选择慷慨,在无耻与怕羞之间选择谦恭,在傲慢与自卑之间选择自尊,如此等等,一句话,只有避免过度与不及两个极端,贯彻中庸之道,才能获得幸福。

伊斯兰教的中正思想讲的就是中庸之道。《古兰经》说:“你应当按照天命而遵循正路,与你一起悔过的人,也当遵循正路。你们不要过分,他确是明察你们的行为的。”又说:“这确是我的正路,故你们当遵循它;你们不要遵循邪路,以免那些邪路使你们离开真主的大道。”穆圣当时为了向一些人说明经文中的“正路”是什么,还特意画了一条线,然后又在右边和左边各画了一条线,并且把他的手放在中间的线上,接着念了上述的经文。(伊本·凯希尔经注)穆圣说:“诵经的人们啊!你们当走正路,你们确实过于超前了,如果你们坚持右和左,那么,你们确已非常迷误了。”(布哈里、穆斯林辑录)《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真主已准许你们享受的佳美食物,你们不要把它当作禁物。你们不要过分,的确真主不喜爱过分者。”还说:“他们用钱的时候,既不挥霍,又不吝啬,谨守中道。”世人对伊斯兰教多有误解,常常把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与伊斯兰教联系起来,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事实上,伊斯兰教也认为凡事都有过度与不及两个极端,极端都是恶,必然产生矛盾、纷争和痛苦。中正是善,不过不及,把握好分寸必然带来和谐、互利和幸福。所以,伊斯兰教极力主张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中正的原则,万事皆以中和为贵,正确的做法是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保持中正。对待任何事物走两个极端都是错误的,要坚决反对极端道路。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三个人来到先知的家中,其中一人说:我将做到永远整夜礼拜。另一人说:我将终生封斋,不撇斋。另一人说:我将远离女人,永不结婚。先知说:“我确是你们中最敬畏、最害怕安拉的人,而我封斋,也开斋;我礼拜,也睡觉;我也和女人结婚。谁违背我的圣行,便不是我的教生。”(两大圣训集)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正常人,走中正的道路,才是幸福的道路。伊斯兰教权威教义学家、哲学家、法学家、教育家安萨里在《圣学复苏》中说:“对属于合法范围的各种欲求,既不应该完全忽视,也不应一味满足,而应走折中之道。因为万事皆以和为贵。对待任何事物走两种极端,均属错误。”人的自然欲望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坚持走中正的道路,欲望就会成为伟大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和成功的动力。如果走极端的道路,欲望就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深渊。人只有始终按照中庸的方法,走中庸之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说,人性中包含着自然规律,道包含着对人性的遵循,教育包含着对道的学习和进修。中庸之道不以任何人的思想观念为终极根据,而是以自然规律为终极根据,不是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来把握中庸,而是围绕自然规律把握中庸,这就是“天人合一”,也是中庸之道的精髓。因此,要想不过不及,必须认清中道在哪里。也就是说必须对隐藏在人性中的自然规律有所了解。我们认为,隐藏在人性中的最主要的自然规律有三个,即体内平衡规律、心灵安逸规律和价值实现最大化规律,合乎三大规律,就是遵循中庸之道,必然幸福,否则,就是过犹不及,必然痛苦。

第一,生存的中庸之道是维持体内平衡规律。

身体上的幸福与痛苦产生于身体内部反馈体内平衡的机制。人只要经常地维持体内平衡,即营养素平衡、血压平衡、血温平衡、激素平衡,就能更多地享受健康长寿的幸福。人若不能长期维持体内平衡,无论是不及还是过度,都会导致疾病或者提前死亡。

体内平衡是对健康的科学界定,只有实现了体内平衡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它是人们一切物质消费的根本目的。生存需要不是无底洞,是有限的恒定的常量。例如,成人每天需要热能2200~3000卡、蛋白质70~90克、脂肪60~80克、碳水化合物400~500克,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都有严格的限量。血液中任何一种营养素的长期缺乏都会导致体内失衡,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例如:缺蛋白质,会导致贫血、抵抗力下降,引起多种疾病;缺脂肪,会导致出现贫血、血尿、十二指肠淤滞、记忆衰退、脱发、胃下垂、胆结石、不育、骨质疏松、心脏病等。营养素缺失的量越大,人就越痛苦,直到死亡。电影《一九四二》描述的情景就是这样,中国1960年前后的情景也是这样,生存需要的满足程度降低到零,人就必然死亡。改革开放前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忍受营养不良的痛苦。

同样,任何一种营养素的摄入超出规定限量,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营养过剩会导致血黏稠、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脑溢血、顽固性高血压、脉管闭塞、肢体坏死、心律紊乱、肝硬化、胰腺纤维化等多种疾病。吃得太好太多,还会破坏胃、肠、胰、胆、肝、肾等脏器的正常功能,造成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诱发心脏病等。营养素在体内过剩的量越大,人就越痛苦,直至死亡。因此,就生存需要系统而言,不是花的钱越多越幸福,而是越有利于体内平衡越幸福。

图中横轴表示生存需要实际满足量,纵轴表示生存需要系统幸福量,曲线表示幸福变量。当生存需要实际满足量正好合乎体内平衡需要量时,幸福量最大。不及和过度都会导致幸福量处于较低水平。

当前我国国民各种慢性疾病普遍增长,各地医院人满为患,医疗事业越来越不堪重负,国家和人民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很好地掌握生存的中庸之道,普遍存在着不及和太过两个极端,严重背离体内平衡规律。

一方面,尽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营养不良依然普遍存在。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过度节俭。经历过20世纪短缺经济时期的人大多都有过度节俭的倾向,并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子女。节俭是美德,任何时候都要发扬光大。然而,过度节俭在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当今中国,在收入丰厚衣食无忧的家庭就不再是一种理性的正确选择。当有条件满足各种合理需要而不去满足的时候,你就会因此而付出代价,因为违背体内平衡规律必受惩罚。其实,国家的繁荣稳定根本无须人民过度节俭。经济的发展恰恰使人民的合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这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过度节俭的人越多,意味着商品的销售量减少,必然导致生产减少和就业岗位的减少,共同体幸福总量就越低。过度节俭的人在全社会达到一定比例后,会抑制经济的发展,进而抑制社会幸福总量的提高。二是两极分化,收入分配不公。虽然绝大多数人民吃饱肚子没有问题,但不是仅仅吃饱肚子就能维持体内平衡。为数众多的农民经常吃不到肉、蛋、奶,城市和农村还有数千万贫困人口,他们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三是相当一部分人不懂养生。他们不是舍不得吃,也不是缺钱,而是无知。他们以为肚子不饿就行了,工作一忙就瞎凑合,有的人天天吃方便面。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营养不良。近些年来,虽然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在死亡总人口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绝对值仍在高位徘徊。

另一方面,祖祖辈辈生活在仅满足基本需要水平上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形成了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即更幸福的生活就是更丰富的营养,就是吃肉喝酒。他们把幸福仅仅与富含营养的食品联系起来,而没有与维持体内平衡的实际需要联系起来。于是,狭隘的幸福观把人们引向违背体内平衡的另一条歧途——营养过剩。据2012年5月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高血压患者超过了两亿,每年增加一千万人;糖尿病患者9240万,1亿4千万人的血糖还在增高;心脑血管疾病超过两亿人。白岩松说:“我们一方面在努力地改善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全民族在用不好的生活方式慢性自杀。”

营养素的摄入过犹不及,运动也过犹不及。运动能使人增强免疫功能,不易患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运动还能释放神经介质,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和多巴胺,能有效预防和缓解焦虑症、恐慌症和压力,使心情趋于平静。哈佛大学研究结果显示:2008年全球因缺乏运动导致的冠心病、糖尿病、乳腺癌和结肠癌死亡人数超过530万人。同时,专家提示,运动过量会导致心脏缺血,发生心脏性运动猝死,会损害免疫系统,减弱身体抵抗力,会造成血液循环不良,会抑制白血球,会导致神经官能症。运动过量与不运动都会带来危害。运动员少有长寿者,就是违背了中庸之道而运动过度的结果。

生存需要系统的中庸之道就是:不能营养不良,也不能营养过剩;不能穿得太厚,也不能穿得太薄;不能太穷,也不能太富;不能不爱钱,也不能太爱钱;不能过度节俭,也不能奢侈;不能不运动,也不能过度运动;不能不勤奋,也不能太劳累。凡是背离体内平衡规律的行为,都过犹不及,都要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掌握了体内平衡这把中庸的尺度,满足生存需要就不再盲目。

第二,情感的中庸之道是心灵安逸规律。心灵安逸规律是支配人类情感生活的基本规律。人若满足了各种健康合理的情感需要,行为合乎德行和良知,热爱自然,心灵就会安逸,否则,就会心灵不安。这一规律是促使人类实现种的延续、群体生活、与自然和谐三大目的的奖惩机制。人的成长期很长,没有对爱的需要、对亲情的需要,后代就难以生存,更难以健康成长,人类就难以为继;如果没有对博爱、良知、道德、友谊、互助、沟通交流、归属的需要,人的联合体就很难建立和巩固,人就不会互相帮助、共同行动、和谐共处,也就无法生存;如果没有审美需要,没有对自然的热爱,人类就难以与自然和谐共处。

所以,为了使两性长久牢固结合并把后代顺利养育成人,为了使人们之间和谐互助,为了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自然规定人必须要有各种情感需要。这些需要如果得到恰当满足,人就会心灵安逸,必然幸福;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恰当满足,人就会空虚、浮躁、抑郁、焦虑,患精神疾病,心灵不安,必然痛苦。就像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会导致生理疾病一样,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和满足过当都会导致心理疾病。

例如,对子女的爱不能过度,也不能不及。如果爱得过度,过分娇惯,孩子就会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听话、无法无天、从不吸取教训、没有内疚感、缺乏理性和良知、不讲道理,而且容易冲动、敢于胡作非为,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如果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爱,对孩子过分严厉,孩子就会变得内向、胆小懦弱、古板、退缩、过度敏感、自卑、怀疑别人、易与人发生感情伤害,以后容易患失眠、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变态行为、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对孩子爱得过度或者爱得不及都不会使孩子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和幸福的人,甚至后患无穷。只有给孩子爱和亲情,同时对孩子进行正确要求和指导,才能使孩子逐渐成长为有能力、能自控、有独立性、有主见、有创造性、有和谐精神的人。

再比如,对爱人不能冷淡,也不能太缠绵。淡淡长流水,炎炎不到头,感情恒温,才能长久。过分亲近就会使对方无所顾忌,肆无忌惮;疏远了冷淡了当然也不行。有些媳妇之所以敢在婆婆面前放肆,全是因为丈夫太宠了。等到习惯养成了,矛盾积累深了,感情伤透了,许多人为了不想让母亲受欺负,只有选择离婚。其实男人也是这样,如果对他太好了,他会觉不着,妻子再苦再累也是理所应当,有时候还会横挑鼻子竖挑眼;如果冷淡了,他就会起疑心,觉得你不爱他了。家庭生活处处都有中庸之道,如果双方说话做事拿捏好分寸,恰到好处,就不会经常闹矛盾,爱情就会天长地久。

当前我国国民各种精神疾病普遍急剧增长,失眠、忧郁、焦虑蔓延,中国目前抑郁症患者已超过了4500万人。孝道废弛,老人普遍孤独;亲情需要难以满足,问题孩子增多;家庭暴力、离婚率、自杀率以及因家庭冲突引起的民事和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度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心灵不安。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很好地掌握情感的中庸之道,普遍存在着情感缺失和过度追求感官快乐两个极端,严重背离了心灵安逸规律。

第三,成就的中庸之道是价值实现最大化。这是支配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基本规律,是人们追求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始动力。谁能够把自己潜在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并实现其社会价值,谁的人生就更有意义。个人的幸福量寓于群体幸福量之中,个人幸福量的大小取决于其为群体幸福总量增长所作出的贡献。

图中横坐标表示成就需要实际满足程度,纵坐标表示成就需要系统幸福量,如果目标太低、工作和学习压力太小、工作拖延、懒惰,都会限制和影响价值增值和价值实现,我们一定也会觉得生活缺乏意义,总觉得不够幸福;如果目标太高、压力过大、过度劳累,会脱离实际,使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和创造力降低,反而限制和影响价值的增值和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影响身体健康。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最佳状态点,只有达到最佳状态点才能使价值实现最大化,也才能使人处于最幸福的状态。

懒惰是万恶之源。小偷也好,强盗也好,都是因为懒惰,贪图安逸不想工作,要吃饭,要活着,只有去偷、去抢。其他各种犯罪,大致也是因为懒惰所致。懒惰是生活的死亡。研究发现,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肥胖症、结肠癌以及乳腺癌等大病,都会因为懒惰而使患病风险大大增加。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即使我们的工作量非常少,这些工作还是会占有我们所有的时间。我们会没有效率,没有创造力,不开心。我们不是要零压力,那种不花费自己的精力、不鞭策自己前进、不发挥自己才能的生活一定不是幸福的生活。身体闲置不用,精神就倍感苦闷。光荣不登懒汉门。

我们不当懒汉,也不当拼命三郎。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说:“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近些年来,一些明星、身价过亿的企业高管和知识精英接二连三猝死,主要原因在于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生命无休止地加班熬夜,精神长期承受重压,不堪重负的心脏就会提前停止跳动。过劳死就是给生命无情地画上句号,就是对严重违背中庸之道的人最严厉的惩罚。提前死亡,意味着价值实现的终结,也意味着幸福的终结。输了健康,赢了世界又如何?

为了分数成绩和位次前后,家长和老师督促孩子多学多学再多学,刻苦刻苦再刻苦。结果造成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智商下降,学习效果下降,求知欲下降,创造力下降。孩子们小的时候如果压力太大,一直不幸福,成人以后也不会很幸福,因为他们的身体已经早早垮掉了。

据传说,有一个原始部落,他们长期迁徙,居无定所。但他们有一个习惯:每走两天,必须停下来休息一天,世代从不改变。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这样?年迈的首领解释:我们的脚步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走两天歇一天,就是为了等待我们的灵魂。现代人的悲哀,就是脚步太快,让灵魂跟不上,身心疲惫不堪。

我们的需要千千万万,一切都是为了幸福,幸福是终极目的。满足需要获得幸福的方法千千万万,但根本的方法是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叩其两端而求其中,把握好度,拿捏好分寸是幸福的法宝。由此可见,中庸之道不是老好人、不是和稀泥、不是无原则、不是中间派、不是耍滑头。孔子对这些行为斥之为“德之贼也”。中庸之道是大智慧,是科学的方法论,是通向幸福的桥梁。掌握了中庸之道,你就会区分需要的善恶性质,做到不越红线;你就会正确恰当地生活,做到健康长寿;你就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到心灵安逸;你就会热爱学习、乐于奉献,做到价值实现。掌握了中庸之道,你就会统筹兼顾三大需要,不犯顾此失彼的错误,你就会成为真正幸福的人。

同类推荐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
  •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当炸弹飞过头顶,当AK47指着肚皮,当狙击手瞄准脑壳,他仍然沿着炸弹的轨迹奔跑。《完美风暴》作者荣格尔的悲惨人间之旅,在死亡中体验生命,在生命中体验死亡。他是一名战地记者。他热爱和平,却总在寻找着战争和灾难。他在炮火现场,以生命为赌注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将战场上的流血与牺牲、杀戮与灾难直接呈现给远隔万里的人们。他雕刻着人们对世界、战争和自身的认知。他的伤亡概率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 梦醒黄昏

    梦醒黄昏

    柳萌不仅“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出版了许多好文好书,自己也勤于写作,出版文集二十余种。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他文如其人,为文为人都是有情有义。《梦醒黄昏》收集了柳萌近年来的经典散文百余篇,分为远年回声、四十风情、心海波澜、文苑赏花、艺文情事、友谊链接四个部分。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
  • 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邢澍,字雨民,一字自轩,号佺山、行一,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约卒于道光十年(1830年)。是清代著名的文献学家、金石学家、诗人、藏书家、书画家,他在当时的文化圣地江南二十余年的学术仕宦生涯,打开了陇右通往关外的文化交流的大门。归里后,沉静寡营,著书自娱,以致卒年也无从确切考知。
热门推荐
  • 幻异都市

    幻异都市

    他能看见这个世界的灵和鬼魂,所以这是一部灵异小说?他会武技,一把黑龙斩尽天下恶,所以你认为这是一部武侠小说?他会空间瞬移,会使用异能,所以你认为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他为爱疯狂,永远守护在她的身旁,所以认为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不不不不,因为这些都是,这是一部幻异的都市小说。一部让你热血,让你恐惧,让你感动的非传统都市小说。我是一个注定成为大神的男人,我叫浮空月,和我一起开启这个世界的大门吧……
  • 霸道校草独宠傻丫头

    霸道校草独宠傻丫头

    嫁给我好吗?一场突如其来的求婚让萧雅卓措手不及,啊?她心里还没有选择,一个是温柔暖心的人,一个是霸道冷酷的人。某女该为难了
  • 星幻玄尊

    星幻玄尊

    弹指一挥,浩瀚无垠,若问年月,洪荒已过一百四十亿载。天地一剑,星河灿烂,不论生死,万物已有四十五亿年月。宇宙荒芜,长剑再握建天界,只为她今生今世、、、、、、。
  • 新楼魅影

    新楼魅影

    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很危险,千万别进去,会死······
  • 桃花嫁

    桃花嫁

    萧紫幽:彩遥,“嫁给我”这句话,你听了这么多年,有没有一次心动?萧白夜:紫幽这样爱你,不知道是他太笨,还是你太过幸运。严苻钰:萧紫幽是一个优秀的人,但是他的身上存在着两个极端的人格:冷淡清高的目中无人和温柔体贴的善解人意。但,他的温柔向来只对一个人。栎凛:三年来我相信你好好照顾着彩遥,现在和以后,也好好照顾她。“彩遥,一直留在我身边……答应我……”
  • 三千神国

    三千神国

    百世轮回,少年转世化为石头,来到了这个世界,一个未完成的使命,已经继续。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一切谜团。天做琴瑟,命运为弦,问天地世间何人敢弹。宏宇化台,冥宙幻剑,寻浩瀚苍穹谁人可舞。唯我秦语敢奏靡音乱九天,离歌笑对人世间。踏宇台,执剑狂舞星空动。执惊鸿之弓,射塌腐朽天道。世间本应被灭的不是魔和妖,而是虚伪的仙人和佛陀。“轮回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现在兑现承诺,我回来了…………。”这一世不为魔、佛,不化妖、仙,我要用大道为墨笔,宇宙为卷,为你将这世界重画。
  • 潜能界之召唤王

    潜能界之召唤王

    杨龙获得了修行界排行第一的选功天丹,这是一颗改变自身资质,并可自主挑选至强修炼功法的天丹。但却因在吸收过程中,丹力过强而导致杨龙重生在一个以潜能为主的世界中。在太蒙大陆中,选功天丹发挥了其作用,替主角选择了一个潜能。杨龙发现,选功天丹选择的潜能居然是太蒙大陆最垃圾的潜能——威能耗减……………………………………新书需要《收藏》和《票票》,觉得书看得过眼的,请点击收藏。如果觉得不错的,请点击收藏外加投票。
  • 帝皇系统

    帝皇系统

    我有一款系统,刀也有,剑也有;我有一款系统,钱也有,权也有!我有一款系统,令我游戏人间!我是无赖,我不正大光明的和你斗,但我要你死;我不会绞尽心机的追求你,但我要得到你!争霸天下,兴趣而已;武林纷争,雅趣而已;红尘掠美,情趣而已!我是无赖,我怕谁!你要是给我横,我比你更狂;你要是给我狂,我比你更强!你找我单挑?笑话,毫不迟疑的群殴你!你想要群殴?可笑,我用一群牲口灭你们了!最低调的回眸才是最高傲的风骨,扮猪吃老虎虽然是王道,但在我眼里,你们谁是老虎!………………………………………………………………………………O(∩_∩)O~,这本书是重写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医话

    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一路看天不低头、扳道工波尔卡、她从山路上走来、绿色旋风、“大碗茶”泡出的艺术人生、放飞的百灵、“魔”女周薇、艺苑“红灯笼”、并蒂花开别样红、“冤家对头”双胞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