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77600000014

第14章 官渡之战——真英雄与伪英雄的较量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政府军镇压了,但它却有效地打击了当时的利益集团,使腐朽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当时对私人武装的称谓),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长期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混乱局面,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这样,曹操势力可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199)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人物评析

自从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出,他按自己臆想所塑造的曹操形象影响中国人达几个世纪,直至现在仍未消除。这对曹操来讲或许是不公的。曹操处在乱世,他的多疑和不择手段是可以理解的。从客观上来讲,曹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如果读读他流传至今的许多作品,我们就能窥见这位乱世英雄丰富的内心世界。袁绍,字本初,汉族,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初为司隶校尉,于初平元年(190)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后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202)病死。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统一全国,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使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还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他的《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为历代人们所传诵,经久不衰。

曹操对建安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鲁迅先生曾评价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建安时期主要的几个文人或多或少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其他几个人也得益于他的荫护,可以这样说,他是建安文学集团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名副其实的领导人。此外,曹操还精通书法。汉末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五人,即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曹操。真可谓多才多艺啊!

交战过程

说官渡之战是两个军事集团在交锋,倒不如说是两个人的大脑在较量,他们就是曹操与袁绍,这两个人既是战场上的死对头,又是童年时期的玩伴,既是同殿为臣的同事,又是各怀志向的路人。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从他们的祖籍来看,他们讲的话都应该是一个味儿,曹操是现在的安徽亳州人,袁绍是河南商水人。虽然省份不同,但从距离上来讲十分接近,说得更明确一点,应该是今天河南话前身,只是在区域上略有差异。袁绍和曹操早年相交,在南朝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曾这样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同时还记载了一些两人少时的趣事。中平五年,汉朝廷置西园八校尉,袁绍与曹操同时被任命为八校尉之一。然而,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若干年后,这两个儿时的“发小”开始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军事对抗,这场战争不仅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建安四年(199)夏四月,眭(guì)固率张扬部众准备投靠袁绍,曹操命曹仁、史涣中途阻截,大败这支部队于犬城。这一时期,袁绍的实力已兼四州之地,拥有一支十余万人的军队,准备攻打许昌。曹军诸将都畏惧袁绍的实力,只有曹操还能表现出几分冷静。他分析说:袁绍志大才疏,色厉胆薄,外宽内嫉,政令不行。我必定可以击败他。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yù)对曹操说:您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曹操的另一个谋臣郭嘉则按“十胜十败”分析,断定曹操必胜。黄河的那边,袁绍为了拔掉曹操这个“眼中钉”,选“精卒十万,骑万匹”,并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军,准备进攻曹操统治中心许都。谋臣沮授、田丰进谏说:“河北已经战乱连年,我们应该先休养生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造做舟船,讲兵演武,分遣精骑,南下骚扰曹操边境,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这样此消彼涨,三年以后,大事可定。”可沮授、田丰的建议袁绍没有采纳。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袁绍兵进黎阳,欲以此为攻打许都的大本营,并派遣大将颜良率先头部队攻打白马,然后又派大将文丑进军延津。战争中重点放在白马。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曹操作出了相应的部署,他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骑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建安四年(199)十二月,正当曹操忙于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曹,占领下邳(今江苏邳州一带),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刘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为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袁绍谋士许攸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幼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

战争开始前,袁绍找了个叫陈琳的文人书写讨伐曹操的“檄文”,文中把曹操骂得狗血喷头,而且不仅骂了曹操,连他的祖宗十八代都没有放过。二月,袁军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这里原有于禁和刘延据守,后来,曹操又派乐进等人率3000余步骑增援于禁。白马攻防战持续了两个月,为曹军主力集结于官渡争得了时间。建安五年四月,曹操看袁军势大,于禁等人难以持久,于是亲自迎敌。

此时,谋士荀攸献计说:“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冲进万军之中杀死颜良并斩首而还,袁军溃败。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600,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说是被徐晃斩杀,并不是关羽斩杀),顺利退回官渡。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没有获胜,退回营垒坚守。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依谋士刘晔之计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粉碎了袁军的计策。双方相持3个月,曹操处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这时谋士荀彧给了曹操信心,使得曹操得以坚持危局,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10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曹仁、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双方相峙月余,曹军粮草将尽,士卒疲乏,于是曹操寻机与袁绍决战。

建安五年十月。曹操在官渡面对袁绍的优势兵力虽然“比战斩将”,但粮草困乏,士卒疲惫,已经到了极限。他写信给荀彧,考虑放弃官渡,“欲还许以引绍”。如果是这样,那曹操将十分被动,官渡的失陷,会使许昌以北的门户大开,袁绍的大兵团会立刻展开,长驱直入,对许颖一带形成合围之势。那时侯曹操恐怕就回天乏术了。结果荀彧又给曹操打了一针强心剂,他说:“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历史有着惊人的巧合之处,成功者都有一定的共性,袁绍虽然不及曹操,可也是一代豪杰,虽然一开始吃了点亏,但优势还是在他手里,还是不能小看他的实力。战役初期袁绍也一定是“思虑精专”,所以难有机可乘;只有在“兵疲意沮,计不复生”之后,才会出现较大漏洞,而这个漏洞就在乌巢。

袁绍的谋臣许攸是个贪财的家伙,袁绍却不能满足他,于是投靠了曹操。许攸对曹操说:现在袁绍辎重有万余车,在袁绍营北四十里乌巢,守将淳于琼疏忽无备,您率领轻骑袭之,攻其不备,烧毁粮草,不出三天,袁绍自败。众将对此言论表示怀疑,但荀攸、贾诩劝曹操此计可行。曹操等的就是这样能扭转乾坤的机会,他怎能放过?于是,他亲选精锐步骑五千,留曹洪等人据守营寨,夜晚时分出发,直奔乌巢。这五千精兵全部换成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并且每人抱束薪一捆,作引火之用。穿越袁军岗哨时有人盘问,就回答:“主公怕曹操抄袭我们的粮草,派我们去增加防守!”结果几十里路就这样穿越了过来。等到了乌巢,一看果然是袁军屯粮之所,并且戒备疏忽。于是立刻纵火焚烧。袁军守粮部队大乱,乐进斩杀敌主将淳于琼,袁绍近十万大军的命脉就在这一场大火中付之一炬,其失败也就注定了。

袁绍听说粮草被毁,连忙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他自做聪明的认为:“你曹操攻我的乌巢,我就打你的主营,让你无家可归!”这时,袁绍一面派骑兵救乌巢,另一面命张合、高览攻打曹军官渡大营,企图使曹操退无所归。当增援的袁军骑兵逼近乌巢时,左右报请曹操分兵抵挡,曹操大怒说:“敌兵到了我背后才告诉我!”于是士卒皆殊死拼杀,大破乌巢守军,擒杀袁将淳于琼。攻打曹军大营的张合、高览二将闻淳于琼兵败,又闻袁绍对他们二人起疑心,遂于阵前投降曹操。张合高览的投降加速了袁绍的瓦解,曹操看到袁军军心已溃,立刻命令官渡的部队全线出击。官渡一战曹操大获全胜。

战争影响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最后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北方仅有曹操和袁绍势力较大,击溃了袁绍,北方就无人能和曹操抗衡。中国北部开始由分裂走向统一,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策略评析

官渡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反观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地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导致全军溃败。

战争小档案

战役名称:官渡之战

发生时间:汉献帝建安五年(200)

交战双方:曹军VS 袁军

交战地点:官渡(今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

实力对比:曹军2万VS 袁军11万

战争结果:曹操获胜

战争性质:防御战

智慧级别:☆☆☆☆☆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江东孙伯符

    重生之江东孙伯符

    秦末群雄逐鹿,霸王项羽领江东子弟一时纵横天下。400年后,大汉王朝分崩离析,江东又出了一位盛极一时的‘小霸王’孙伯符。前有项羽乌江自刎,后有孙策遇刺。两位皆是当世英杰,却皆未成大业。惜呼!一个现代的少年,意外来到了东汉末年,并且成为了孙策。历史的车轮被这个小小的石子改变了行道,一个不只是用武力打天下的‘小霸王’,将会在历史的大潮中掀起怎样的巨浪!
  • 三国小术士

    三国小术士

    土豪术士王宝玉穿越到三国,只想着如何回到现代的他,并不想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扇了几下翅膀就改变历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不学无术只看过《三国演义》的王宝玉下定决心要遵循历史的发展,于是,三国乱了,史学家哭了……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在本书中,我看到了充满岁月淬炼过后令人惊心的智慧。这教我想起藏身冰屋的爱斯基摩人和覆雪而眠的北极熊;原来,灿荣藏身闹热繁华当中,却仍一贯保持着锐利的观察,且不断扩充着生命的纵深。一旦返航,便迅即在“历史显影”中展露成熟冷凝的智慧,在“灯前小语”里袒示飞扬深刻的思维。
  • 历代宦官(上)

    历代宦官(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济水之南

    济水之南

    济南,这个我们长居于斯的城市,原来,我们并不真的熟悉。小桥流水的雅致民居,老残听书的湖畔戏楼;大明湖上的水上人家,趵突泉边的民俗风情;精工细做的燕喜堂,宾至如归的瑞蚨祥;紫气东来的老书院,市井风流的大观园,这一切都透着旧时代特有的优游、笃定、安详和温暖,这一切,却又随着旧时代的消逝而已经永远地消逝不见。本书让我们经由时间来领略济南的城市历史,感受济南这个城市的呼吸和脉搏,历史和变迁。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展示了那些已经逝去的和尚且保留的城市风景,包括商业的兴衰,建筑的变迁,文化的烙印,共同复原了这城市背后的城市,复原了一个古老的济南。
热门推荐
  • 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道德经校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落叶

    时光落叶

    .顾凉风是街上的小混混,南晨是学校的好学生,就在顾凉风在南晨回家的那条路上抢了她的钱,俩人因此结识,“你抢我的,我还会抢回来。”因为这句话,顾凉风对南晨产生兴趣,接着是好感,再接着爱上了她,然而,命运的捉弄,因为他的妈妈拆散了南晨的家庭,南晨不告而别。多少年后,他们再次相见.....
  •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

    本书内容包括: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基于消费者认知的品牌延伸策略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问题研究等。
  • 烧火丫鬟升宫记

    烧火丫鬟升宫记

    烧火丫鬟直升成太子妃。杂毛野鸡一下成凤凰。其实,她没想找个天才,也没想飞黄腾达。偏偏烧火烧出了一个太子妃,甩也甩不了。她忍耐力很好,大伙同住能忍,同床也忍,可是一个不小心,竟然同……他还不认账!是可忍孰不可忍!丫头要发威,太子提头来!
  • 殡葬笔记

    殡葬笔记

    生命在这个世界上远比我们想象的脆弱,死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年轻的殡葬师,如何应对这个非现实科学道理解释不清楚的事件,又如何面对妖艳女鬼的要命魅惑,他的格言;与鬼斗、与红粉骷髅斗,与天斗其乐无穷。
  • 丁克式婚姻

    丁克式婚姻

    蓝心,一个聪慧、浪漫的女孩子,有着“作家”梦想,又崇尚做“丁克”。因为爱情,她毅然走进了婚姻,却因太过执著于梦想,又坚持“丁克”主义,而与婆家人的关系剑拔弩张。本以为老公是世界上最可信赖的人,可当她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决定回归家庭之际,他却毫无征兆地抽身离去。于是,她的天塌了下来。恐惧、委屈、不解、愤怒过后,生活终究还得继续。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在经济上真正独立过的失婚女人而言,现实是残忍的,但没有了婚姻做退路,再难,她也得撑下去。经过了三年孤独而艰辛的单身生活,蓝心最终走上了自我复兴之路——她不但重新拥有了体面的工作、美好的第二次婚姻,而且梦想成真,成了畅销书作家。宛如重生的蓝心,在磨难中领悟:人,真正可以依靠的,唯有自己。至于她曾经无限向往的“丁克”生活,她亦不再执著……人终归是善变的,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充满悬念。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豪门独宠:腹黑boss别乱来

    豪门独宠:腹黑boss别乱来

    第一次,她17岁,她将她自己送到他的床上,他却将她扔了出去。第二次,她18岁,生日会上放肆大胆,他却笑的一脸从容优雅。第三次,她21岁,他却将她压在身下,低声呢喃:“宝贝,解开它……”她怒了:“卑鄙下-流!不是说好永不相见吗!”他却笑的一脸妖孽,依旧压着她,细密地吻着:“乖,一会儿遮住你的眼,那样不就永不相见了?现在我先给你解释下什么叫做下-流……”
  • 香阁月将沉

    香阁月将沉

    她是一只黑凤凰,黑凤凰!一身乌黑油亮的羽毛硬生生的将她衬得如乌鸡般!而他却说:“没事,我喜欢乌鸡。”他是天地间的灵子。非六界之物。他却住在仙界。她说:“可惜了这张脸。”“我控制所有人,我控制不了自己。”“你掌控苍生的命运,你掌握不了自己。”
  • 后宫猎爱:与卿共此生

    后宫猎爱:与卿共此生

    她从相府二小姐一跃成为皇后!淡定聪颖的她即使注定成为一颗棋子,也要优雅的对弈……他有倾国容貌,倾世权力。他是天下最优雅的猎人,等着他的猎物上钩……这是一场权力的争夺,也是爱情的赌局。是谁先输了心扉?且看他和她,在这场爱情争夺中,如何步步追心!
  • 傲云五石

    傲云五石

    “相传女娲补天留下的五彩神石包含了许多的秘密,既黑耀结晶,赤焱结晶,蓝冰结晶,白魂结晶,紫魄结晶,同时拥有这五石,并且开启将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