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78100000008

第8章 把“分化”遏制在萌芽状态

从严格意义上讲,“分化”是教育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无论最初选择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基础是多么接近,无论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是多么一视同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之间都会出现分化。而分化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程度”意义上的分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水平方面的“拉开差距”,这种分化是需要防范和控制的;另一种是“取向”意义上的分化,也就是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个人特长的逐步明晰,这种分化是需要保护和引导的。总的说来,在初中阶段的分化以前一种情况居多。

既然“分化”无法避免,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分化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避免出现严重的分化。因为严重的分化不仅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对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也极为不利。

有句老话讲:“初一不相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我认为,这句话既有道理又不完全准确。之所以说它有道理,是因为它所描述的现象确实存在;之所以说它不完全准确,是因为它忽略了三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就在于,它没有说明初二、初三的巨大分化,其实是在初一,特别是在初一的第二学期萌芽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初一打下的良好基础做铺垫,才能在初二的提高和初三的冲刺中得到飞跃性的进步。反过来说,初一的基础没有打好,初二、初三的学习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人甚至把初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视为学生初中生涯的第一个“分水岭”,认为其考试成绩对每个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它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定位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这个判断并不是危言耸听。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学生的分化有普遍提前的迹象。比如说,小学阶段数学成绩的分化,本来一般是在四年级之后才开始,现在已经提前到了三年级。由此看来,初中阶段学生的分化,也有可能不断“提前”。

为什么会出现分化的萌芽

初二分化是一种客观现象,而且我们通过分析认识到这种分化的现象其实从初一第二学期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还不那么明显。我们不妨以八中初中部某届初一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成绩变化来具体观察这种分化的萌芽:

从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差距开始出现了,而且有拉大的趋势。比之小学,初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数学、语文、英语这样的基础课也大幅地提高了难度。学生会感到有些手忙脚乱,即使是上课认真听讲,但因为没有及时进行巩固练习,也会觉得在学习上有些吃力。所以在初一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落实、打好根基,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都要做到明白无误地掌握。有了良好的基础,才能在未来两年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的同学在初一第二学期还没有掌握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仍然是靠小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应付”初中课程,那他未来的学习必将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学生升入中学的新鲜感已经消失了。经过半年的时间,学生与老师、同学与同学之间都比较熟悉了,对中学生的生活也逐渐适应了,这个学期容易出现惰性和松散的现象。原来很优秀的同学觉得自己有老本可吃,有骄傲自满的情绪;中间状态的同学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进取心不强;基础差的同学当中更有些人学习没目标、没动力、懒散、不求上进。尽管这些都是个别现象,但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警醒、不改变、就会掉队,会越拉越远。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十三四岁是一个人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家长会感觉到孩子似乎不那么听话了,而且这个阶段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开始有微妙的变化,对异性关注得多了,背后的谈论也多了,所以分心的事更多了。从心理学上讲,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在教育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学业成绩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控制分化的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想要尽可能避免分化,当然需要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做科学的指导。但在介绍八中初中部教师的成功案例之前,我想谈谈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将分化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因为在我看来,在防止分化这个问题上,学生自己是主因,而教师和家长是重要的辅因。同时我还认为,由于现在的初中生,特别是一些优质学校的初中生,其智能水平差距并不大,所以想要尽可能避免分化,关键不是把眼睛盯在别的学生身上,而是要把眼睛盯在自己身上。要挖掘自己的潜能,把自己的学习搞好。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分化就不会是“天上地下”。

对于学生,我认为主要是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以八中初中部为例,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在智力上属于正常甚至优秀,这是有据可查的。我们所有的初一学生都做过认知能力的测试,从这个测试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智力水平整体很好。

一般情况下,智商在130以上的是超常,120以上为优秀,110以上是良好,110~90之间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在某届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有三位智商为101、102、107的同学成绩排进年级前50名,而智商为105、107、108的三位同学却排在全年级最后30名,这样鲜明的反差,根本原因在哪?我认为就在非智力因素上,其中有学习的动力问题。到底为什么要学习?有的同学不清楚,所以是混日子的状态,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也有意志品质的问题,有些同学坚持性差,三分钟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静不下心来学习,抵挡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还有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学习成绩就难以提高。

我曾经给部分智商很高、基础很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成绩水平却不理想的同学开过一个会,指出这些同学的期末考试成绩与他们应该达到的位置不相符,希望他们能静下心来找找原因,改变不利的局面。开学后我收到了他们的总结,也看到了他们的进步,在27位开会的同学中,有23位同学开学测试的成绩都比上学期期末有了明显提高。

为什么短短的半个寒假,他们能有这么大的进步。从他们的总结中能找到一些原因。一位同学说:“在后半个假期中,我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现状,所以开始把作业平均安排在每一天里做,而不是像原来那样堆在几天做完,在完成每天的定量后我都会把知识再巩固一遍,把当天的作业再订正一遍。在临近开学的最后几天里,我还把上学期的知识加以复习整理,经过这后半个假期的学习,我感觉作业不再那么多了,每天都很轻松,现在的知识在脑子里已经井然有序了。”这位同学开学测试的成绩比上学期期末提高了三十名。

还有一位同学在分析自己语文考试失利的原因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原来以为只要基础知识复习充分就可以了,阅读和作文都是灵活掌握的题型,现场发挥好就行了,事后才明白阅读和作文应该准备的是审题方法、信息筛选和答题技巧,临场发挥是在这些基础上进行的。寒假里我认真看了有关阅读的书和方法讲解,还适当地做了练习。”这位同学的语文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此看来,学习其实并不神秘,学生只要用心、努力、善于总结和反思,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二,要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内因和外因都在起作用。但是内因是主要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外因只是条件,是起辅助作用的。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和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的初中学校还避免不了要分班。问题是现在有些学生比较在意在什么样的班级,进了实验班的以为进了保险箱,以为不努力也能学好;在后面班级的有些学生会有自卑感,觉得自己怎么也赶不上,而中间班级的一些学生甘居中游,比较放任自己。其实在八中这样的环境里,哪个班都能有好学生,都能出优秀生。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性质的考试,都会有不少普通班的同学取得优异成绩,这些同学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说明了内因起决定作用的道理。

八中初中部有一个叫李欣悦的同学,分在比较普通的班级,在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她考了全年级第一。她的学习经验是:把学习分成三个阶段并且按比例来分配,课前占10%,课上占70%,课后占20%。她抓住课上认真听讲这个环节,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不放过老师讲的每一句话,自己会的内容作为巩固复习、不会的难点弄懂弄透。听、想、记并重。来不及记的笔记课后补上。正是她的这种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让她始终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

除了方法,精神的力量也很重要。八中初中部有两位同学小学阶段在国外和外地就读,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与北京差别很大,但是她们不强调客观原因,不怕困难,踏踏实实,刻苦努力,最终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在很多学校,不同层次的班级之间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流动,八中初中部也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一般说来,能够“流动”到高层次的班级中去,是许多同学的愿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位学习成绩特别出色的同学谢绝了这个机会,选择依然留在原班级。我认为这是他们自信的表现,他们相信自己在哪一类班级中都能学习好,这也又一次证明了内因起决定作用的道理。

第三,要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每年的“择校热”都是一些媒体炒作的“规定动作”。现在看来,不管媒体的记者、编辑们自己是不是也热衷于择校,至少形诸文字的主要还是批评意见。但是,我们有没有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大家都想上好学校?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好学校有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同学,在这样的环境中进步提高得快。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一个好的集体里,学生从同学身上学到的东西并不比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少。

就班级而言,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好集体对个人成长非常重要。好集体是怎么形成的?要靠每一个人努力创造条件。个人与集体是什么样的关系?每个人的进步汇集到一起就能使班级更优秀,而更优秀的班级又能给每个人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这就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八中初中部的吴圣洁同学是一位特长生,她的入学分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但是她下决心要做一个合格的八中学生。她认为要缩小与优秀生的距离,就必须付出多倍的努力。以前她没有复习和预习的习惯,期中考试以后,她开始坚持天天复习和预习,对于平时练习册、单元卷子做错的题,她都会好好分析原因,并且反复做几遍错题,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她进步得很快,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对学习的认识也提高了许多。她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是成绩,而是能够边学习边享受收获知识过程的快乐,这快乐胜于它的果实所带来的甜美!”吴圣洁同学的学习态度对本班的同学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班里像她这样的同学越来越多,班级的学习风气越来越好,整个班级也有了更大的进步。

第四,要处理好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我们要追求好的学习成绩,同时我们也要追求健康的好身体。从今年开始,中考体育增加了10分,变成40分了。但是我们锻炼身体不能只是为了中考拿分,这是太低级的目标,没有好身体将来什么也干不成。可以说,在学习成绩分化中居于劣势的学生,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身体不佳,“学不动”所致。

很多人都知道清华附中有个“马班”,清华大学的体育比赛,大多也冠以“马杯”字样。其中的“马”,指的就是被称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的马约翰先生。作为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先生在体育教师岗位上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工作了52年,清华大学能成为一流名校,学生身体素质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这其中也有马约翰先生的一份功劳。大学如此,中学也一样,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同志对当时清华附中的万邦儒校长说:“不懂体育,不能做中学校长!”八中的自然体育课,坚持了二十多年,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就我所见,这在北京的中学里还算是“独一份儿”。学生必须利用好这样的有利条件,增强自己的体质。

成绩好而身体差,这种现象不仅仅在八中,而且在西城、在北京市都存在,而且越是好学校,这个问题越突出,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我还记得八中初中部第一届毕业生中有个男同学是科技特长生,学习很棒,但身体瘦弱,体育不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每天下午放学以后都去操场跟在田径队员后面跑,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后来他的身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体育成绩也是优。后来,他被保送到八中高中部,毕业时考上了清华大学。我们从初一开始就要有自觉锻炼的意识,使我们的身体健康而富有活力。

家庭教育要理性、理智

我见过一些家长,当学生出现成绩滑坡时非常着急,责难孩子、埋怨老师,但就是不去检讨家庭教育有没有问题。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那些进入初一后成绩严重滑坡的学生,就会发现其家庭教育往往都存在问题。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进入初一,特别是进入优质学校的初一,自己就可以放开手了,对孩子管得很少,要求不严;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小学就很优秀,如今自然也不会差,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不足;有些家长则对孩子的成绩过于敏感,对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斤斤计较,近乎苛求,最后使孩子畏惧学习、厌恶学习。上述种种家庭教育的失误,都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下滑。因此,我认为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要做到理性、理智。

第一,家长应坚持以激励为主的正面教育。八中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孩子。学校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树立各类榜样,肯定每一点进步的原则,尽可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树立榜样、肯定进步,学生们就会自觉地找差距,定目标,就会有新的进步和提高。家长要相信孩子,不能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他们。可以说,家长的信任是学生自信的重要来源。

即使要批评孩子,也尽量采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批评里有期待,有关切。说问题的时候,先肯定成绩和进步,然后再提出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这样做的效果可能更好。

第二,家长要坚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曾经在报上看到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的一篇小短文,讲要培养孩子的“智慧性习惯”,所谓“智慧性习惯”就是做事有目标、有计划。孙先生说:我们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一个理论,叫自我管理,十几岁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能感觉到,做事有计划,能管理自己学习的同学学习得更轻松、更有效。

我想家长要关注孩子学习的细节,要帮助孩子养成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习惯,这不仅对提高学习成绩有益,对将来的事业发展也大有好处。

第三,家长不要过于看重成绩和排名,至少在初一,对学生的成绩和排名的关注不要太过分。成绩和名次是客观存在的,老师们要借此来检验和分析自己的教学效果。但是任何事情过了头就不好,有时候差一两分就差出十几名,而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其实并不显著。家长应当重视的是通过考试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孩子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巩固成绩、改进不足,不再重蹈覆辙,争取更大的进步。

家长对待成绩的心态对孩子影响很大,曾经有一名同学的母亲对她说:“考试的名次不是关键,主要是看你的知识掌握了多少,通过考试发现你学习中的问题,才能更全面地巩固学到的知识,要有坚定的自信心,好好发挥,考出什么成绩妈妈都不批评你,但前提是你必须付出全部努力。”结果,这位同学考了全年级第一。这位母亲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我们要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要有耐心、胸怀和眼光。

第四,家长不要盲目地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现在社会上的辅导班很多,课外去学习的学生也很多,在上辅导班这个问题上,希望家长慎重、不跟风。现在不少家长给孩子报班是盲目的,因为看到别人报了,自己也得报,怕孩子吃亏,这个问题需要理性面对。

我不主张孩子在课外上很多辅导班,因为选择得不好,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八中初中部一个很聪明的男孩,学习成绩总是不太理想,他在总结里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对每节课都不够重视,总是以为自己在外面上了许多课,这些知识早就已经掌握,而不认真听讲。”

盲目报辅导班,既花钱又占用了学生许多时间,但效果却不一定好,希望家长能在认真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报班。学习时间过长,负担过重,对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许多很优秀的孩子什么班都没报,把精力集中在课堂上,效果反而更好。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在八中初中部,有很多这样的学生:在小学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学习成绩好,学习勤奋刻苦,各科成绩都是优秀,能积极协助老师处理班内事务,有礼貌,能团结同学,是所有老师眼中标准的好学生,是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

但是,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初一之后却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虽然很努力,但学习上的优势已不很明显,甚至已经开始出现成绩的急速下滑。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没有迈好小学升入初中的台阶。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学习生活的一次大跨越,初中相比较小学,从学习生活的环境到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要求、教育教学及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果不及时调整引导,有些学生就会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导致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

学习方法的转换,最关键的是什么?我觉得刘天明老师有句话说得很好,就是“要让主动学习替代被动学习”。他提出,初一学生要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要做到“三改掉、四主动”,具体是指:

改掉“等”的心理。等老师来上课,老师没来不知道做什么;等老师讲解,有些问题等老师回答;等老师布置作业,否则自己不知道该做什么;等家长催促,然后才想起学习的事。

改掉学习上的盲目性。学会制订计划,学会科学分配时间。小学阶段因为有老师完全的引导,同学们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而到了中学阶段要学会自觉学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在坐下来学习前静静地思考一下,如何开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时间怎样分配?针对这些制订一个简单的计划。这样做了学习起来才有条不紊,主次分明,才能保证复习知识的系统性和延续性。

改掉学习上封闭的心态。同学们普遍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情,靠自己独自能够完成,所以只要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就行了。其实“合作学习”是一种更好的、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每天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跟同学交流学习的体会、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困惑。因为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通过共同学习能够吸收多人所长,比较自己和他人学习方法的差异,进而完善自己学习上的不足。

主动课前预习。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初一新生是按“听课——赶作业”的被动方式开始中学阶段的学习的。要知道课前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同学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预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了解教材大意,找出重点、难点,发现问题,培养自学能力。

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当中。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课堂教学不单单是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了。在新时期,对于受教育的同学们来说,师生是一个课堂教学的“共同体”,同学们是新时期课堂教育模式不可或缺的一方。应该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主动发言,主动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总之要在脑海中逐步形成这样一种理念:上好这节课是老师和我共同的任务。

主动接近同学和教师。面对新同学、新老师,要敢于敞开心扉,相信真诚能够赢得友谊,赢得朋友的信任。在新的初一年级,无论老师和同学彼此之间都是陌生的,大家都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认识彼此。

主动和家长沟通。同学们首先要相信家长,对于学习上、生活上和情感上的问题都可以和父母沟通,无论是困惑还是需求,不要放在心里,独自承受。

刘满秋老师曾经以抓好初中学习“三步曲”的方法,对出现分化迹象的学生S进行学法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经验总结中,刘老师这样概括了她的做法:

第一步,做好课前预习。

“学贵在有疑”,课前预习的过程就是产生疑问的过程。我要求她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老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预习时还有一个任务,抓住本课内容的要点。这样上课时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有重点地听和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S觉得上课效率高了,避免了原来听讲的盲目,成绩也有了一定提高。

第二步,上课做到“五到”。

S在听课时基本不抬头,不回答老师的问题,只是不停地抄笔记,思考得很少。我向她介绍了“五到”听课法。“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眼到是指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看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看优秀同学的反应。耳到是指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语文课还要听老师范读的声音、语气、轻重等。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即使不是在朗读课上,动口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主要是为了记忆需要。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对于某一个知识点,如果我们在记忆的时候轻轻地读一次,记忆效果会更好。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能说的孩子也比较能写,思维也比较活跃。上课时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等。

在“五到”中脑到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很多中学生容易忽略的一点。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地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思则明,不思则暗”,没有思考,理解新概念,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是一句空话,听课的实际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学是基础,思是发展,学的过程即思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上课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总之,“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S同学按照“五到”听课法,掌握了听课的要义,为取得好成绩提供了保证。

第三步,课后及时复习。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知识深化,教材内容多、跨度大、要求高,老师讲课的速度也加快了,在小学时需要三四节课讲完的知识现在可能一节课就完成了。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容易学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我对S及时复习进行了指导。比如,学完当天进行第一次记忆复习,第二天进行巩固复习,一周之后进行防止遗忘的复习,一个月后进行系统复习等。

整理课堂笔记也是及时复习的一种好办法,通过整理课堂笔记,可以对教师讲的内容进行尝试回忆,也可以对教材进行再一次阅读研究,对课堂笔记中记错的及时纠正,对记得不清的进一步弄清,对记得不全的进行补充,对条理紊乱的把知识的逻辑关系与内在联系搞清……这一切,有利于将所学新知识进一步学懂,学深,学全,加深记忆,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

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S已经能很好地适应中学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想,如果能把这三步真正落实到位,相信所有同学都能顺利跨过小升初的台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避免在初二时掉队。

同类推荐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距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90公里。西柏坡背靠太行山、面对大平原,能攻能守、进退有路,具有独特的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到1937年,平山县的党员近2万人,同时,该县组建了2000人的“平山抗日团”,被毛主席誉为“王者之师”。此外,平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这正是党中央由延安迁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本书内容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及其特色”、“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社会问题与新闻报道”、“青藏采访札记”、“可贵的随时倾听”、“代表素质的可喜提高”等。
热门推荐
  • 自然掌控者

    自然掌控者

    拥有引力异能的叶凡之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保卫战中神奇消失,苏醒后却身在异界,为了回到地球叶凡之决定学习空间魔法,之后为了回到准确的时间段又领悟了时间异能。想知道时间+空间+引力=什么吗?一切尽在本书中。
  • 混天魔

    混天魔

    一场爆炸将他送进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前世他是“暗花”题名的人物,为躲避追杀,游走于凶险万分的战场,与他的队员们转战世界各地,在动辄尸骨无存的战火中谋取一线生机!今世,他是“仙榜”通缉犯。被通天界赫赫有名的暗杀组织“天罪”通缉。类似的命运,让他不屈的意志彻底引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的命是值钱,可你们……有命拿么!”
  • 凯少专属温柔

    凯少专属温柔

    王俊凯的死对头,但是慢慢的他们擦出了火花……………
  • 随风

    随风

    她是一位美丽知性的大学老师,工作生活令人艳羡,却封闭自我,迟迟无法走出六年前那段无疾而终的初恋。直到那个外表潇洒不羁,内心却温暖阳光的男人鲁莽地闯进她的世界……他执拗地撬开了她久未开启的心门,就在她的内心开始重新燃起爱情的火焰时,一个熟悉的电话号码打破了一切美好。为什么打给前男友的告别电话,那头却是响起他的声音?这个电话号码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就像你永远无法预测下一秒风会从哪个方向吹来,真相永远用你最措手不及的方式,向你展示它鲜血淋漓的样子。它打破最残酷的壳,让痛不欲生的她究竟该何去何从?
  • 迷失世界之魔力复燃

    迷失世界之魔力复燃

    一套世界观庞大,鼓舞人们在逆境中拼搏、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幻励志小事。第一卷,故事的主角是一群与充满魔力的神石“沉默之精华”结合后诞生的魔法少女。她们与SOM之间对于“沉默之精华”存在于地球上的观念差异,最终形成了一场惨烈的生存战争。最终,为了地球上的和平,战胜方魔法少女乘坐殖民船前往火星,建立了新的国家——一个“所有物种都能互相理解”的世界。之后三卷讲述魔法少女后人们在火星上发生的故事……
  • TFBOYS之陨落星辰的天空

    TFBOYS之陨落星辰的天空

    我们亲爱的粉丝今夜难眠,为啥呢?呀!今天有她们最爱的三小只啊!就因为那种奇幻的神秘才让我们遇见了你们,相知、相爱。By:我喜欢你呢?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我?我们在一起真的会走到最后吗?爱上你我不后悔,我也不会放弃!
  • 先婚后爱:甜蜜过招36式

    先婚后爱:甜蜜过招36式

    初见,他将奄奄一息的她丢进后备箱,死马当作活马医。婚后,这对精明的夫妻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史密斯夫妇谍战剧,尔虞我诈,步步为营。只是,这婚是越来越不按照协议走,衍生出来的条款也越来越多,当最后一步死局在即,她才恍然大悟,一切皆是这个奸诈男人的诡计。“试试总是好的,要不怎么知道我们的尺寸才最适合!”“试你妹!”女人气恼的将烟灰缸丢了出去。男人轻巧的闪身,一把接住,“你说的不错,别忘了你曾经有一个身份就是我表妹!”“你你你……苏亦琛,奸商!”
  • 牛势领导要做的78件事

    牛势领导要做的78件事

    本书从如何成为一个牛势领导出发,综合古今中外的领导智慧,总结出领导者在正己、做事、用人和管人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 炼世血歌

    炼世血歌

    人说天有道,名为天道!可天若无道,又该如何寻道?为了走出阴冥大地,我与日月纠缠了百年!可当我走出之时,蓦然回首,在身后那无尽血海中埋葬着的是我的心……我叫叶殇,醉颜叶的叶,阴冥殇的殇……从此之后,我已无心……踏破万世轮回,走遍天道道天,只为寻回那一抹醉颜树下的红颜一笑……
  • 重生之杀手来袭

    重生之杀手来袭

    她,前世为第一杀手被老大亲手杀死。她发誓要为自己报仇!他,为神秘家族家主,一次偶遇,他爱上了她。当他和她相遇,一腹黑一毒舌,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情景一:某女被某男按在墙上,正要开口大骂。某男说:“嘘,外面可是有人在,你想人他们误会我们吗?如果你想尽管大叫,反正我也不介意。”某女咬了咬牙:很好,这笔账我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