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9500000025

第25章 驻守韩店

半个月的安静,不仅仅是让韩店内的军户们个个放松了心中的紧张,也是让后方失去了继续出钱出粮的热情。既然闯贼不会打过来,那又何必再从各家割肉出来供养官军?

自八月二十起,后方的粮草运输就又开始拖拖拉拉起来,不仅满足不了前方所需,更是开始不断的拖延。但是军中存粮只有数日,军户们的口粮也已经开始进行限制,军中的不满也是与日俱增。

几日间刚刚稳定下来的军心士气也开始下降,尤其是因为后勤的不足,口粮配备最低的辎重营已经开始出现逃亡。对此,祝千户也是忧心重重,但是他也没办法变出军粮,只能对军士进行来回看管,防止更多的人逃亡。

但是这样一来,士兵的逃亡却更加的变本加厉,甚至一些战兵都开始动摇起来。许多人嚷嚷着,自己为了后方的达官贵人拼死守卫前线,后方却是这种态度,委实让人心寒。

祝千户派出两三泼求粮队,但是却是一无所获。不仅仅如此,讨粮队甚至还看到后方的缙绅们个个出入风花场所,为搏美人一笑不惜一掷千金,在这种纸迷金醉的气氛中,对于讨粮的士兵却是纷纷摇头说自己钱财都已经支援了前线,根本无粮可供。逼的紧了,这些人也是无比肉痛的拿出些糙米、旧米出来,还公然威胁潞州知府,若是再纠缠,就要向朝廷弹劾他个扰民破家之罪!

潞州知府是明白这些缙绅们的能量的,尤其是这些缙绅联合起来之后,他更是没有胆量再为前线官军讨要钱粮了。没了知府大人的支持,运粮队的人更是没有办法,不仅讨不到粮,遇到脾气暴一点的缙绅,甚至会被棍棒打将出来。

数次讨粮未果,再加上被侮辱打骂数次之后,运粮队也是只能返回韩店。这种憋屈之事他们自然不会为那些缙绅隐瞒,经过讨粮队私下传开之后,更是让全军哗然。及至八月底,军中不仅军粮将尽,甚至连出兵之前说好的饷银也是没了动静。

九月初,粮尽的韩店士兵哗变,千余人直接一哄而散,祝平森拼命弹压也是压制不住。一场哗变,一大半人都是没了踪影。

剩下的三百余人也是人心惶惶,指望这些士兵打仗,那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内无粮草,兵无战心,祝千户也是只能引兵退出韩店,退向长治城。原本热闹的韩店也是被完全放弃,通往潞州府的道路也是完全畅通。

眼见韩店弃守,潞州门户大开,地方缙绅再一次紧张起来。许多人觉得也许应该再提供一些粮草,毕竟有人守着韩店他们才能睡觉睡的安稳。不过,许多人都不支持这个建议,毕竟这次他们每人都是提供了近二十两银子的粮饷,却完全没有任何的回报。

过得三四日后,流贼还是没有从韩店入寇潞州府,许多人更是觉得这笔钱花的冤枉。许多人都觉得,也许流贼根本就没有入寇潞州府的打算,他们这钱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出。

但是当时他们是赞同出钱出粮的,这会儿也没办法改口。但是众人心中总是觉得窝火,他们确切的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而这个对象也是现成的。

于是,潞州府内也是出现了另一个声音。许多人向知府弹劾祝千户统兵不利,不仅造成士兵哗变,更是失土而归!

这个声音一多,也是让祝千户大为惊恐,他知道之前埋怨缙绅们不出钱出力导致他士兵哗变的话让很多人产生了反感。急急去求知府的时候,却是发现,知府大人竟然压下了这些弹劾。

对于潞州知府来说,这事也是迫不得已,毕竟这次祝千户可是听从他的号令效率极高的完成了这次动员,更是任劳任怨的领军进驻韩店。若是因为粮饷不足而导致士兵哗变,就降罪于他,那以后恐怕无论哪任千户在位,都不会再这么听话了吧。而且流寇就在潞州府外,若是这个时候处置了祝平森,谁知道还会引起什么样的混乱。若是真的给了流寇可趁之机,潞州知府知道那自己这官职也是到了头。

缙绅们嚷嚷了几天,但是见到潞州知府铁了心死保祝平森,很快也就没了劲头。他们也只是为了出一口气而已,没必要逼的对方鱼死网破,见到祝千户已经乖乖认输,为了二十两银子,也没有谁愿意不依不饶的追究下去。

不过,回到了长治城,粮饷也是再一次不死不活了起来。不能给手下吃饱饭,徐凌的训练计划也是再次搁浅,日子又一次开始变得泛味起来。

这场风波也是归为平静,但是事情还是要有人去做的。如今的韩店已经空了,在祝千户大军都跑回长治的情况下,原本驻扎此地的百户已经完全吓破了胆,根本不愿意独自驻守在这个危险的地方。

而祝千户又不愿意让自己的嫡系兵马再遭损失,但是韩店为长治咽喉,不能不派兵进驻,不然知府大人那一关就根本过不去。没有选择的祝千户也是将目光瞄向了徐凌,于是徐凌这个小旗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毕竟徐凌被收入麾下时间并不久,就算出了事情也不心疼,至于那些军户,更是一文不值。

于是徐凌也是从这场风波中捞到了自己的‘好处’,千户所以极快速度发布升迁令,以徐凌带的小旗没有一个人逃脱(这个小旗一半人都是他的亲信,逃脱的难度极大)为理由,再次火线提升了他的官职,成了一名总旗,而且不仅给了他足员的手下,而且还多划了近二十号人至徐凌麾下。

这还不算完,似乎祝千户十分欣赏他这种认真负责的治军,更是对其另有嘉奖。告诉徐凌这个总旗还是一个实缺,而且有自己的驻地,而他的驻地是距离长治城并不远,就在刚刚撤退的韩店。

听到这里,徐凌也是明白了过来,这是要他去险地驻守。怪不得祝千户会如此的大方,不过这种冤大头,徐凌并不想做。他试着想推托一下,但是立即被祝千户严辞压了下来,只能有些怏怏的接了委任书。

为了给徐凌动力,这一次祝千户调拨了近百户军户到徐凌麾下,这也是一种暗示,差事做的好的话,估计这一次还会升官。

不过为了让徐凌不至于到了地方就跑,祝千户也是以韩店不安全为理由,派出了两个家丁将李氏接入城中安置下来。他看的出来,徐凌对母亲极为孝顺,有李氏在手,也不怕徐凌直接跑路。但是这样毕竟不够地道,为了消除徐凌的不满情绪,也害怕徐凌看不懂这里面的道道,祝千户甚至还直接许诺,若是这一次他能够保住韩店不失,他会得到百户的职位。

几日时间,从一介小民连升数级至总旗,再加上一个百户的悬赏在后面。徐凌也是苦笑不已,他知道这还不是一个画饼,那回城的百户摆明不想再回去,那自己到时候还真的有可能会‘名言正顺’的升任百户一职。不过,越是明白自己的处境,徐凌就越是没有了选择。得了别人这么多的好处,根本不可能再有退路。

九月初,徐凌也是带着自己的数十名部下,再加上自己的近百户军户,浩浩荡荡来到了韩店。

与初次到来的情况不同,此时的韩店再也没有了彼时的繁荣。大军哗变,祝千户狼狈逃回长治,这里的军户也基本上是逃散一空。而没有身份限制的商人,更是早早的就已经没了人影。

若非堡中还有一些活动不方便,或者不想再逃的老人,整个堡垒几乎成了空堡。这里一切都是空白的纸张,也正好满足徐凌心中的希望,没有任何掣肘,自己在这就是天,可以将自己心中所有规划都实施出来。

不过,这一切也是建立在流民大军不会攻来的情况下。对此徐凌也不敢大意,派遣二狗子带着几个熟悉道路的军户向南侦查,并在距离韩店十里左右的一处高地设置烽火台,派人驻守,一旦流民大军到来,也可以有个预警。

至于这些安排下去守卫烽火台的人会不会逃跑,徐凌是一点把握也无,只能将自己不多的心腹派遣出来。不过,徐凌也不敢将所有人派出去,自己如今的境地,本来就对下面缺乏控制力,心腹洒出去太多也掌握不住下面。

思索一番,徐凌也是谨慎的将徐三派了出去,让他带着三人驻守烽火台,徐三为人好勇斗狠,又有些武艺,能镇的住下面。从一开始便跟随自己,一直不离不弃,忠心上是没多大问题。而且这一次自己升任总旗,也是给了他一个小旗的官职。徐凌当时小看了这小小的不入流官职和中国人民对于当官的热忱,当时腰牌告书发下来之时,整天嘻嘻哈哈没个正形的徐三竟然痛哭流涕,连称祖宗有灵。

虽然知道警戒哨基本没什么用,但是警戒哨放下了,徐凌心中也是了却一件心事。

但是有一件事,也是让徐凌头痛不已,人人都知道这里是死地。一旦流民大军到来,那自己肯定会成为齑粉,因此这些时日来,不断的有人逃亡。若非以家为单位的逃亡不易,而且徐凌也是日夜警惕,估计一夜间就会逃散大半。

事实上,若是没有祝千户将李氏扣留在长治,连徐凌都有逃跑的欲望,靠着这数百军民,想抵挡住铺天盖地而来的流寇,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但是无路可退的徐凌,根本走不了。如今的他,不仅不能走,更加不能容忍成为光杆司令。既然没的选择,那为什么不努力让结果好一些呢?

同类推荐
  • 水浒之英雄前程

    水浒之英雄前程

    北宋末年,天下大乱,外贼入侵,内忧不止,朝廷无能,山寨林立,不求思变,便即无路,清风寨副寨主小李广花荣屈居庸人之下,励精图治,广纳人才,斗智斗勇,终于位极人臣,但他无意江山,只求家国,因而独辟蹊径……
  • 大唐血旗

    大唐血旗

    一个人,三尺剑,阔步塞北江南,重整晚唐河山!…………………………………………………………张宁本是一个籍籍无名且有些庸俗不堪的人,他从骨子里畏惧着英勇与节烈的东西。直到后来,太多的灾难与悲伤,迫使他只能手持横刀领着众人,去迎接那犹如彩虹挂在湛蓝天穹般的壮丽。
  • 单说宋齐梁陈

    单说宋齐梁陈

    南朝,一个充满故事,充满诗意的“朝代”。却很少在作家笔下留下“蛛丝马迹”,也许是因为它的混乱,也许是因为它的不羁,也许是因为“名士风流“,也许是”**不堪“……有太多的也许也许,更也许就是因为有这么的也许,才造成这样的局面。然而,有谁知道在这样的场景下,有多少人在坚守自己的阵地,或许他们换来的结果不是很好,然而正因为有了这么些人,才有我们今日的所思所想,你可以批判,但你却不得不承认,不是吗?
  • 三国黑帝x

    三国黑帝x

    赤帝灭,黑帝兴,风水轮流转,终于转到了我的头上。我是谁?我是胡辅,也是黑帝。那个什么月英、貂蝉一个别跑。吕布马超别想偷袭,有本事咱光明正大地打一架。
  • 遍地桃花开2:凤令三界

    遍地桃花开2:凤令三界

    她是风华大陆唯一的公主,也是火神的后裔,她一出生就背负着天界赋予的责任,天给了她一双红眸,就注定让她一生不凡,可是,成仙之后等待她的却是永生永世的寂寞本以为她能封存好自己的心,可是无奈上至天界,下至冥界,无论是天界第一美男,还是妖界的花样美男,亦或是人界的他,还是........都对她不离不弃,生死相随!那么如果不能相爱,就算反了这天界,她也要遵从自己的心。神之后裔,凤令三界,谁主沈浮
热门推荐
  • 你与暗夜筑成牢

    你与暗夜筑成牢

    结婚三年,他未曾踏足婚房半步,与别的女人纠缠不清。她的忍气吞声,只换来一份离婚协议书,让她彻底心凉。娘家面临破产,她不得已答应了神秘人的要求。当他看到她在别人的臂弯笑颜如花,愤怒,焦躁,嫉妒,开始让他清醒……如果他能够早点儿看清自己的心,该多好?然而,可惜没如果!
  • 极道独尊

    极道独尊

    修炼者,以补足自身缺陷,掌握最强实力为最终目的!而易明却是前所未有的完美之躯,终身不可修炼。但当他获得从地球上带过去的神秘功法后,便从此崛起,一步步揭开这个天地的隐秘。宗门道院,天才辈出!天地大妖,强者无双!九大灵主,神秘至极!在这个风起云涌的精彩世界,易明坚定地前进着,迈向那至尊之位!
  • 无尽长生路

    无尽长生路

    妖王说道:“此刻便有一天大的机缘摆在你的面前,你有慧根,比愚昧的芸芸众生,不知道要多几百倍的福缘,能修出神力。往后只要你愿意呆在我洞中,在我帐下做一个头领。我虽不能保证你成仙做祖,长生不老,但也能保你三五百年的寿元,且永不为凡事劳苦,真正的逍遥自在。”
  • 遗落秘境

    遗落秘境

    遗落的秘境里,隐藏着的究竟是新生的世界,还是重生的毁灭。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风之弋

    风之弋

    一介少年,身负长剑,心怀天下,咫尺天涯。一次偶然的契机少年亚弋进入了天下正道第二大门方寸山。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修真,第一次见识了除了自己家宗之外的法门,于是,他毅然开始了他的修真之行。在风雨飘摇的乱世当中,身怀无上法器,坐拥绝色美女,手握日月旋转……
  • 剑指天命

    剑指天命

    天地轮回的齿轮再次转动,混沌的浩劫又将来临,太古的悲剧正在形成,新一届的天命即将出世,问能否再次代替鸿蒙,盘古阻止混沌的阴谋……他——北冥夜是一位杀手,从五岁起就被父亲无情送到杀手组。又无意中发现从小就戴在身上的玉坠竟然是一件齿说中的空间宝物,然后与腹黑的妹妹走上一条不同的道路。
  • 吸血鬼殿下请愛我

    吸血鬼殿下请愛我

    原本安静的艾丽斯贵族学院,不知何故变得危机四起。带着神秘的光之戒,连血猎者都算不上的柏泠汐卷入了这场无边的争斗。是命运的安排?是熟悉的邂逅?还是……结束一切的死亡。一个注定牵绊的命运,一个注定要死亡的生命,一个注定要分离的季节。
  • 论语原解

    论语原解

    《论语》为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此书成于众手。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经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的代代传授,并逐渐将传诵的孔门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以成书,因此称为“论”。儒家原始经典之一,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及其学说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 名扬天下之天武

    名扬天下之天武

    人之初性本善,奈何天地不仁,君亲不义,强大的规则必将被打破,巅峰的战役王者争锋。金子永远都会发光的,一个倔强的少年,两个绝世的强者,将会迸溅出怎样的火花?演绎出什么样的快意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