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15100000011

第11章 组织起来的带头人(4)

他转身来到老小子面前,不恼不怒地说:“老小子,你真开荒的话,我们都会支持呢,给你镢头,先在这儿刨两下看看,可不要砸在脚面上。”老小子接过镢头,吃力地举起来,手腕一软镢头落地,还真的差点儿砸在自己脚面上。他满面通红说:“你这把镢头太大了,我家的镢头没有这么重。我是真开荒,响应抗日民主政府的号召。”李顺达依然郑重其事地问:“抗日民主政府关于开荒指示的文件,发到你们石匣村没有?”老小子点了两下头说:“有,有指示。听说过。”李顺达接过自己的镢头说:“石匣的荒山荒坡不少,你就近在石匣开荒不更方便么?开荒指示的精神是取消荒山的私有权,你知道不知道?”老小子翻动两下眼皮不敢正眼看李顺达,他觉得李顺达像一道青石崖堵在面前,绕不开,越不过,他那颗心透凉了。他想:一个穷佃户还真的成气候了,张口就是官家话,“开荒指示”,“取消私有权”,这些话准是区上的干部教他的。再说,李顺达这一家子,他娘像个佘太君,成天去东家走西家,给八路军做工作,西沟的人还真服她;他那个过门不久的媳妇又像穆桂英,扛着镢头跟男人一起上阵了。

老小子还在踌躇挪不挪脚跟下山,站在高处的王周则大声喊:

“你老小子还敢来西沟开荒种地?就不怕宋金山给你制造几个特大南瓜炸弹?”老小子原来只是猜测,现在才证实全西沟的人都知道他做的那种败兴事,过了多少年都记得,成了人们口头上流传的笑话,叫他没脸做人。他耷拉着脑袋,急匆匆往山下走去。

李顺达朝组员们走来,一声吩咐:“干活吧。”一排镢头齐刷刷地举起来,落在石头上冒金花,落在土上一个坑。七个人兴致勃勃,初次品尝到了集体劳动的喜悦。

老小子心痛极了,他没有能力阻挡这一切。他念叨着父子相传的话语:“爷爷为了买这些荒山坡,把祖上传下来的金银财宝都变卖了。”他痛恨到了自己这一代,竟然成了败家子。他越想越气,一步一回头,长吁短叹地下了山。

开荒开到第二天头上,村里的不少人上山来探望,还有人问李顺达:“我没有参加互助组,也能开荒吗?”李顺达明确地回答:“能。文件上讲得很清楚,谁开谁种,谁种谁收。就是说,谁开的荒地归谁所有。”可是他们同样清楚,若是家里没有强壮劳动力,小户人家是开不了荒的。遍地尽是卧牛般的大石头,费老半天劲刨到石头跟前,两三个人也没有力气搬它挪挪窝,更不要说把它安放在适当的地方垒地岸。互助组的人多心齐才好办成,这让参观的人羡慕不已。互助组的人干劲十足,边做活边搭话,送走一拨又一拨乡亲们。

组员李达才老哥的镢头举不起来了,他刨一下得歇好大一会。

顺达看到这情况,便走到他跟前,拍打着他的肩膀说:“你身子难受吗?歇息吧。”李老哥只是摇头不肯歇。

李顺达又说:“互助组就是要解决组员的困难哩。有什么事你只管说,别闷在肚里。”李老哥少气没力地说:“家里已经没吃的了……”李顺达心里一惊,夺下他手中的镢头,关心地问:“你空着肚子来干活?”李老哥点点头,顺达着急地说:“你互助组在商量事情怎么不早说?”李老哥叹了一口气,他原本也是一条硬汉子。

李顺达跑到地边,提起自己的干粮袋,把他和桂兰两个人的糠窝窝头,分出一半,都塞进老哥手里。李老哥边吃边说:“咱们几家谁也不比我强多少,我吃你的心里也不好受。”“你怎么这样说,咱们开荒生产就是为脱贫呗,吃不上饭,哪能抡镢头?”顺达有意不看老哥,让他自己啃窝头。李老哥见顺达说得有道理,态度又那么诚恳,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却又说不出来。顺达又说:

“这不是过去了,现在成立了互助组,就是要互相帮助。”歇晌的时候,顺达向几户组员摸了底,原来路文全、王周则家里也快断顿了。顺达想:一个刚刚建立起来的互助组,能让目前缺粮的问题给压垮吗?笑话!他站起身,看见她娘在昨天开出的荒地里拣树根杂草,就跑过去和娘商量起来:“娘,咱们互助组有几家眼下缺粮断顿,咱家还有什么吃的?”西沟方圆几十里的穷人都清楚:顺达娘郭玉芝是特慈善的好人。谁家有困难,都要找到她门上。她虽然也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但是,她想方设法不叫你空手回,顺达从小就受到娘的教育,心里什么时候也是装着大伙儿。娘一口应承了给缺粮组员张罗吃食。

她说:“不能叫组员空着肚子干活,开荒是最费力气的,要想个办法。”她招招手把桂兰也叫过来,婆媳俩合计了一下,她说:“咱家去年晒下的地瓜干,能吃到夏收。家里还有五斗玉茭,两石多秕谷。都拿去分给大家。”顺达回到家里,给三户缺粮组员送去了玉茭和秕谷。在顺达带动下,还有两户比较宽裕的组员也拿出一些粮食借给别人。

“我有半升谷,不让你饿肚。”这种互助互济的精神,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但李顺达的心里还不踏实,他想:光那糠糠菜菜,只能勉强度春荒啊。目前是互助组开荒时节,生活安排得不好,会影响互助组今年甚至下年的收成。不能小看这事!顺达把组里的工作安排了一下,提着两条布袋,扛了根扁担下了河南。

这也是他和娘共同的主意,凭借李全发和郭玉芝在河南老家的好人缘和信用,李顺达去赊账买粮食。母子俩深信河南老乡的义气,连跑两趟也不会空手回来。不过未见到粮食之前,他们还是不肯空口许愿。这也是他家为人的惯例与家风。

顺达到河南干什么?互助组人家都清楚,他给大伙担粮食去了。

顺达的一颗心全操在集体身上,他是想叫大家吃饱、吃好,胜利完成开荒任务。于是,互助组每家的老老少少都积极行动起来,焕发出一种同患难、共创业的热乎劲。

在李顺达带着布袋扁担下河南期间,开荒的镢头由六把,变成八把、十把、十二把、二十把。原来在荒地里拨杂草、拣树根的小兄弟们和年纪较大的妇女们,一个个都扛起了镢头开荒。在吃饭的时候,家里也不冒烟,因为妇女们都上了山。她们头天晚上就捏好了窝窝,带到地里,休息时候就在地头开饭。天黑了,谁也不舍得回家。遇上有月亮的晚上,大家又扛上镢头开荒了。

在一个明月如镜的晚上,组员们为了赶着把这一道坡开完,在坡地上生起一堆柴火,一直干到半夜。收工时,有人发现山沟对面的坡上有两个人影子,组员向代理互助组事务的宋金山报告:“金山,你看,对面坡上有两个人。”不等宋金山开口,两个小伙子就大声喊:“喂!对面坡上是谁?”那两人不回话,小伙子们警惕性蛮高哩,担心是坏人来搞破坏活动,他们跳下沟,朝对面坡上跑,一边大声喊:“你们在干什么?”那两个人有些着慌,一边往沙底栈那面走,一边回话说:“我们响应抗日民主政府的号召,要开荒哩。”“是张运科的声音。”小伙子们十分意外,一同停住脚步,动起脑筋:这人以前从来没好好种过地,怎么这会儿也要开荒?是要抢占山坡吧?

这面山坡上的组员们也不示弱,一起大声喊:“明天我们要到那道坡上开荒。”对方又挑战似的说:“这道坡我们已经占住了,你们不能开。”组员们七前八后地跳下沟,一起来到对面山坡上,已不见张运科的人影。原来张运科已经把坡上摆了几块石头,小石头垒在大石头上,这个是占坡开荒的标志,这就算他把一道坡占领了。张运科哪里是要开荒?他分明是另有算计,钻开荒指示的空子,削尖脑袋也来抢占一块山坡地。

有的组员不服气,搬起垒做标志的石头往沟里扔,还气愤不过地说:“对这种人不能客气,你客气他就得寸进尺。叫他到区上告去。”宋金山和王周则劝阻,又有组员说:“咋的,还怕他不成?区上的干部也不会受他的骗!”宋金山正是为自家的干部着想哩,他说:“区上肯定会支持组织起来的互助组,越这样,咱们就越要沉住气,不让区上的干部为难,先看上几天。他那个德行样能开荒吃苦吗?”吕桂兰也在一旁说:“金山哥说得对,咱们就看上几天,不要扔了他的标志,看他如何行动。”过了几天,张运科还没有到山坡上刨一镢头。区上来的干部打发人把他叫到农会办公的土窑,问他占了荒坡不开是想干什么。

同类推荐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造出来的伟大发明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爱迪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发明大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这是一本当代华语艺术名家谈艺录,由作者近年来的亲身采访与资料收集而成,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叙了当代二十余位华人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以及他们心中对艺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的看法。全书共分二十六个章节,汇集众多一手材料,配以独家图片,内容真实可信,情感真挚感人,全面展现了当代华人艺术名家的风采神韵,为读者了解艺术、深入艺术打开了另一扇窗。书中所涉及人物均为知名人士,其中包括濮存昕、杨立新、袁泉、冯远征、陈建斌等热心公益的演员,具有广泛的业内好评度和社会影响力。
  • 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

    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

    莱昂纳德·科恩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是他最权威的传记,为了最细致入微地勾勒出一幅科恩画像,展现给我们一个真实的科恩,西蒙斯一路追寻科恩的足迹,从科恩的出生地蒙特利尔开始,途经科恩曾驻足过的伦敦和希腊小岛伊兹拉,再到科恩音乐事业的发迹地。无论是循着科恩的足迹走过孟买的小巷,探访他入住过的切尔西旅馆房间,还是精细入微地剖析科恩的诗与词,西蒙斯不遗余力地寻找着科恩之谜的答案。在她富有洞悉力的笔触下,科恩作为一个艺术家以及一个男人的种种经历真实地浮现出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热门推荐
  • 千金龙女套龙心

    千金龙女套龙心

    他们一个是神秘龙族后裔,龙门的千金小姐,一个是被神指派维护三界和平的神能战士,她为了一睹他的春光,不惜半夜爬窗潜入他的房间偷偷摸摸的掀他被子,却被他当成小偷打了一顿,好吧,为了得到他的“龙心”她死缠到底,为爱不惜一切!
  • 绝妙好词

    绝妙好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女手札

    医女手札

    前一刻她还在大秦替父亲挡剑,再睁开眼就来到这个古里古怪的时代,并且被人用匕首抵在喉间……听说澹台先生被人劫持时七少很不屑,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结果见歹徒手里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七少咂咂嘴觉得这小姑娘真是惹人怜爱啊!从此,堂堂都督府的七少就差成了澹台家的倒插门女婿!(如果你喜欢飞飞的小说请收藏一下,谢谢啦!另外我那些可爱的书友们,谢谢你们不离不弃!)
  • 虐恋重生:我在彼岸等花开

    虐恋重生:我在彼岸等花开

    命中注定,作为厉月教的圣女,缨氏女子的使命只能是传宗接代,不可爱人。千千万万年都不会改变的身份。可是,玉瓯,你真的没爱过我吗?前世种下的因,酿下今日的果.三个绝世男人,谁将永久种下缨释若这个女子?以花为名,是巧合还是上天命中注定?缨释若等待属于她的花的绽放。前世的他和她无数次擦肩而过,今生的他们如何再相守?缨释若如何选择自己的花,还是永久的孑然一身?
  • 御棺

    御棺

    这是一个人、兽、魔三界共存的世界,气道为尊,弱肉强食。一名少年意外死去,却又意外的出现在自己的坟墓上,更加意外地得到一口奇异的棺材。“棺材在我手,灵气不用愁。御棺闯天下,三界任我游!”山顶上,杜言一边用手拨着刘海,一边嘿嘿笑道。
  • 男神当道:不乖萌妻快回家

    男神当道:不乖萌妻快回家

    “顾惜,爷爷问我们什么时候办婚礼?”“唔,不想那么快,我还没玩够呢。”顾惜的确是还没玩够,才在一起一个多月就被求婚了,她才不要那么快升级,这样就不好玩了。顾程瑞听到这句话眯起眼睛,眼里闪过一丝危险的信息,慢慢起身解开自己身上的浴袍,慢条斯理地走到床边,一把扯开被子。“顾程瑞!你干嘛!”顾惜惊地想下床把被子捡起来,奈何被顾程瑞禁锢在怀里,她紧张地吞了吞口水,眼睛不敢乱放。“当然是干爱干的事。”说完低头封住了顾惜的嘴唇。简介无力,不喜慎入。
  • 玄元录

    玄元录

    民国三十三年,抗战接近尾声,日本军队急忙在全国各部收缩兵力,准备殊死一战,但在四川成都的鹤鸣山腹地,狭小的火山泉口边,却突然冒出了一只日本小分队,与当时赫赫有名的淘沙族,展开了一场关于地下的争斗...结果两个多月过去,人不见出来,倒是火山喷发,树林被焚,整个鹤鸣山被席卷得一片狼藉,最后,也没人知道究竟谁赢了...直到多年后,一个图案,一卷金箔,再次掀起了那有关地下的斗争...青眼狮身像,五鬼八魂棺,亡灵面具,蚀水银河...这到底是不是墓?真正的墓主人又在何处?一切诡异的现象,该如何追溯?...
  • 我来自神州

    我来自神州

    如果你在你家附近的巷子口看到了绿巨人,你还会安于现实,安于平淡的生活么?
  • 男人三十

    男人三十

    从男人三十牵引出女人四十的故事,从移民的苦乐剖析了“太空人”家庭的矛盾和悲哀……小说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生活就是这样现实,不管走到哪里,太阳总是东起西沉,月亮总有阴晴贺缺。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有遍地黄金。
  • 不灭圣堂

    不灭圣堂

    人生如梦,淡忘流年。再见亦是分开,亦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