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15100000030

第30章 “苏联”冲击波(3)

顺达真不愧是早已闻名的老模范!这一点,甚时候也要向他学习。侯梨想到这里,便说:“老李,你今天不要走,黑夜我们召开一个群众大会,你给大家讲一讲。”“讲甚呀?讲我们种了三百亩松子,只活了一苗?”武侯梨认真地说:“先讲讲你在‘苏联’的见闻,再讲讲你们这种愚公移山,改造山区的精神是从哪来的!”“‘苏联’是值得介绍,人家西伯利亚大森林经验值得咱认真学习。等过几天,我专门来把“苏联”的见闻说说,让咱老百姓开开眼,会有好处。今天得赶回去,我是个急性子,先把家里的事安排好,西沟的干部社员等着我哩。”太阳从山后露出半个脸来,金色的光辉投射在太行山上的这两位老英雄的身上。山坡上披着金光,两个高大的身影翻过一道梁又一道梁。他们来到一个长满幼树的坡上,侯梨说:“要说经验,就是这么两条:硬壳树子,播种深度为它的三倍,比如核桃有一寸大,你就种三寸深,松子有三分大,你就种九分深;用镰刀播种,搞茅草战术。茅草战术就是要先封山,让坡上长出一层茅草,既能蓄水又能保土。用镰刀挑开草皮,捏几颗松子丢进去,把镰刀抽出,草皮盖住松籽,就行了。这样,鸟雀、野鸡也找不见种子,不怕它们糟害。”武侯梨说着做了两个示范动作,让李顺达看。李顺达从武侯梨手中接过镰刀,学着武侯梨的架势,在茅草上划了几个壕壕,仔细察看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自言自语地说:“是好办法,茅草既能遮太阳,挡鸟雀,还能蓄住水分,西沟就得学这套茅草战术。”李顺达细心地参观幼嫩的松树苗,武侯梨提醒他说:“老李,咱们该回家吃饭去了。”李顺达站起来说:“吃一顿饭要耽误走十里路,你到家里去,给我拿几块干粮,我吃着干粮好赶路,想早点赶回西沟。”武侯梨听着傻了眼,又激动又奇怪地说:“老李,你这么急,倒像是家里有人坐在火口上了。”李顺达嘿嘿地笑了,说:“老武,是我自己在火口上坐着哩!从昨天中午到现在,我还没有跟社员群众见面。种了三百亩树成活率太低,可能会出现一些思想疙瘩,在这种时刻,咱当干部的应当跟群众在一起。让我坐在你炕上吃饭,再好的饭也觉着噎得慌,我说的是真话。”“老李,我真该好好向你学习,你心上多会儿也是想着建设山区。”李顺达这天返回西沟时,太阳已经落山,社员们见他回来都很高兴。

金山说:“顺达,昨天黑夜社员会开得挺火热,大家情绪又高了,干劲也大了,还有一些单干户要求入社。”“好!有没有提出什么问题?”“牛老叔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咱们种树的方法不对,把松子埋在石沙里,丢进石缝中间,那还能长成树?”李顺达十分关切地说:“他说应该怎么个种法?”“他说应该今年封山,明、后年造林。今年在光石山上种树,想赶早可反倒是晚了,过一两年山上有了茅草再种树,看似晚了,可是树苗出得齐,比满山去补种要强多了。”“老叔讲得有道理,羊井底种树造林也是这样!”宋金山原来就没有认真考虑牛老叔的意见,听顺达说牛老叔的这几句话说对了,真是又高兴、又生气:“牛老叔过去尽说些少油没盐的话,有这几句正经话,还窝在肚里不早说。”李顺达向金山解释说:“这个问题不能怪牛老叔,应当责备我们自己,首先是我这个当社长的,群众工作没有做到家。今晚上再开一个社员大会,邀请社外群众参加,我在会上作检讨。”金山看着顺达,在场的人先是吃惊,接着是感动和敬佩。有的人心里很难受,不知道该说甚话好。

顺达又向金山说:“你们现在就去通知社员开会,说清楚我要在会上作检查,叫大家早点想想,有甚意见都到会上提出来。”社员们听说顺达要作检讨,心里都不安,有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挤在顺达的土窑里,恳切地说:“顺达,咱们种树没种好,这不能责怪你一个人,大家都没有经验么!”“顺达,你不是还说过,就算是三百亩坡上只活了一苗树,也说明咱西沟的山上能种树,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顺达,我也到南沟背看过,成活率最低也在百分之十以上,这是祖祖辈辈以来的第一次,成绩不算小!”顺达笑吟吟的,诚恳地说:“也应该这样估价,我们取得了一个很大胜利,成绩不算小,这都是群众的功劳。其实,我们本来可以取得更大的胜利,如果以树苗成活率估计成绩,有百分之九十应该得到的成绩,没有得到,这就是我的责任,应当向群众检查,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李顺达既是检查自己的工作,又是介绍羊井底的种树经验,还指名道姓的表扬了几个社员。他的话刚落音,就劈哩啪啦响起一阵掌声。社员争着抢着发言,也不是给李顺达提意见,还开口闭口说要向李顺达学习。

李顺达制止了大家后说:“当年马机灵就对上山种树坚决反对,提出上山种树活不了,我这个当社长的没有冷静思谋一下,从正面多想想,只是凭着热情就上了山,结果出苗率很低。这次的教训是叫咱们种地植树也要讲科学。”马机灵站起来打断顺达的话说:“你别这样说,我是眼界短,怕吃亏。咱们合作社好比一列火车,我是退了票又补票上车的,原来我认为石头山上种不成树,现在事实证明,不只是能种树,还能长成大树林。我建议,今黑夜就把林坡、牧坡划分清楚,明天就上林坡上刷封山标志,禁止在山上放牧。要是社里眼下没石灰,我家里还有两担,是我准备刷墙用的,社里先拿上用吧。”社外的老人王召根说:“刚办社那阵我还想看上一两年再说,现在办起社来快半年了,我已经看清楚了,昨天黑夜开了家庭民主会,全家决定要入社,这会儿我就报名,上山造林我也算一个。”会场上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顺达接着对大家说:“咱再商量一件事吧。”社员们一听要商量什么,立即安静了下来:“咱的社名叫西沟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前马机灵就提出过,这个社名没有全面反映出咱们山区的特点。咱这里有农业、有林业、还有畜牧业,该在咱的社名里亮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叫什么名字更好。”于是大家反复比较、讨论,最后改名为“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

打这以后,社员更爱合作社了,种树造林的积极性更高了,农林牧生产合作社越办越兴旺。第二年春天,合作社扩大为四十七户。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有的社员为造林及早做准备,还主动跑到几十里路以外,在山上找零星松树采集松子。

山上长起小茅草以后,又一次全社总动员上山种松子。因为合作社扩大了,规模比上一次壮观。不仅青壮年上了山、小孩们上了山,连老人也上了山。六十多岁的王召根老大娘,硬要跟上到离村很远的小花背去种树,别人劝她在家休息,她也有自己的道理:“建设山区是大家的事,我不添斤也添两,即使斤两不添,看看大家种树心里也痛快。”人们扶着老人说:“你一定要去种树,咱们就一块走,可是你不要带干粮,你劳动一会儿,什么时候想回来你就回来。”“看你这媳妇,你是叫我去游串,不是让我去种树。”老人说着笑话,已经把两块干粮揣在怀里了。

社里开过上山种树的动员会以后,就编了一首歌,他们一路上唱着上了山,种树的时候也在唱,满山坡都是歌声:

走了一山又一岭,小花背上来播种,现在播下松树子,再过几年满山青,建设社会主义大家鼓干劲。

就这样,他们连续苦干了七天,在一千三百亩山坡上播种下松子。后来验证,出苗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西沟的造林有妇女一大功劳。开始造林后,李顺达和副社长申纪兰商量,让纪兰动员西沟的妇女一同参加劳动。

西沟是个穷山沟,多数妇女被生活所迫,都有参加劳动的习惯,但也有个别妇女受旧思想的影响,呆在家里不愿意出门。纪兰觉得自己有义务将全体妇女都动员出来,便挨家村支部开会挨户去动员那几个不下地的女人。但是收效甚微,她有些沮丧地来找顺达:“顺达哥,有几个妇女就是不出门,还说妇女劳动一天才顶男人干半天,她们不愿意。”顺达沉思了片刻,问纪兰:“西沟的妇女和男人们一样风里来雨里去,治山治水,起早贪黑,工分是不应该那么少。下次开干部会,你可以提出来,让大家讨论讨论。”在干部会上纪兰提了出来:“我说一件事,不是我们妇女心眼小,我觉着干同样的活儿,男女社员应该记同样的工分,不能因为是妇女就只记半个工或三四分工。”一些干部没有想到副社长会提出这么个问题,一时都不吭气了。

纪兰着了急:“你们说话呀?有甚的意见可以说嘛。”几个社干部说:“男人和女人怎么能拿一样的工分?”于是有人提出要和女社员比速度比质量,纪兰在李顺达鼓励下,领着二十三个青壮年妇女和男人一起比赛,终于让那些老脑筋开了窍,在女社员播种的山坡地,油松出苗全,长势好。在地里点播玉茭也一样,女社员种的玉茭苗全苗旺,因为女人们心细。这样摽住劲和男社员比高低,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申纪兰大闹同工同酬的事情,让报纸与广播宣传出去后,就出了名。她常对人说,这全靠顺达哥的支持哩!可是李顺达说:“纪兰口齿伶俐,又会编顺口溜,发动妇女,宣传工作做得好啊。”

种苹果的故事

那还是办起合作社的第二年,社长李顺达从外地开会回来,向全体社员传达会议的主要内容。李顺达站在一张桌子跟前讲话,社员们专心专意地听着,生怕漏掉了一句重要话。李顺达传达完,快要散会的时候,他把手伸到桌子下面掏着,掏出了个口袋,往桌子上一放,说:“大家不要走,社员大会还有个重要项目。”社员们望着桌子上那个鼓鼓囊囊的口袋,满心疑惑地望着李顺达,只见他和几个社干部低低地说着话,看样子像是研究什么。过了一会儿,李顺达打开那个口袋,掏出了几个又大又圆的东西,并排排摆在桌子上。社员们一看,就交头接耳议论起来:这是什么东西啊?

好漂亮的果子!

这时,李顺达向大家正式宣布:“这个项目是吃果子。”社员们听说要吃果子,一个个往桌子跟前挤,七嘴八舌地说:

“这是甚果子,这么大!”“红彤彤,香喷喷,真好!”“老李,这种果子叫甚名字?”李顺达笑嘻嘻地回答:

“叫苹果,这种苹果是东北品种……”“呀,这就是苹果!”有人惊喜得叫了起来。

李顺达从他那对襟粗布短袄的口袋里,掏出小刀,把几个大苹果切成小块,一人一块分给大伙吃。大家一边吃一边评论,这个说,比秋果甜,那个说,比林檎香。李顺达见社员们吃得很高兴,就说:

“苹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级水果。咱西沟有的是荒山、干河滩,种苹果最有条件。”大伙听了李顺达的话,有的人喜得咧开了嘴,有的人惊得瞪圆了眼睛,那眼珠儿似乎要蹦了出来。

牛老叔把刚吃完苹果的嘴抹了一抹,回味着这又甜又脆的苹果,味道的的确确不赖。他想,这样好的东西,怕是只能长在有水有土的好地方吧,他有些担心地发表意见了:“咱西沟是石山、石沟、石滩,除了石头,还是石头,能种这么好的果树?再说,老人们六月天还脱不下棉袄,这气候能长苹果吗?”牛老叔说完,社员们也都眼巴巴地望着李顺达,等着他回答这个问题。李顺达听完牛老叔的话,就用铜锣般的嗓门向大伙说:

“能种!咱西沟能种苹果!石头可以刨开,没土可以垫土么!咱们刚才吃的这种苹果,它出产在东北。我这次到东北,还专意参观过几个苹果园,那里气候跟西沟差不离,东北能种,咱西沟就能种!”李顺达的话没落音,人群里忽地站起络缌胡子长方脸的宋金山,他说起话来干脆、利落:

“顺达,咱西沟能种这样好的东西,那就赶快动手。你先说,到哪儿去弄树苗?”有个小伙子一下站了起来,说:“上东北,背上干粮去,俺报名!”“俺也报名算一个!”几个年轻人嚷着。李顺达见社员们这种热情,打心眼里高兴。他笑着说:“不用上东北,用不着跑那远的路,咱这里有的是树苗!”有人着了急:“在哪里?”有人疑疑惑惑地:“咱这里不长苹果,哪有苹果树苗?”李顺达说:“咱这里是没有苹果树苗,可是有秋子树,这就行!”“种苹果!不种秋子,要种就种苹果!”有人嚷了起来。

宋金山把刚才吃完苹果留下的子儿收拾在一起,伸出了手掌:

“这苹果籽能使吗?”顺达摇摇头说:“不行,不能使。”他知道大家还没有弄清楚苹果是怎么种的,就把自己从外面学来的经验,向大伙介绍,他耐心地说:“苹果树是嫁接果木,秋子树是苹果树的娘,把秋子树的上半截锯掉成了砧木,接上苹果树的‘剪头’,就长成了苹果树。‘剪头’就是苹果树上剪下的枝条。”李顺达怕大家听不懂,比比画画说了一番。

牛老叔听了这话,胡子嘴“哈哈”一声笑了出来,说:“顺达侄子,这是城里人糊弄咱们山里人吧?把一棵树的脑袋锯下来,再接上一个别的脑袋,能活?比方咱们杀羊,把羊头割下来,羊就断了气,再接上个猪头,能活吗?”众人听罢都哈哈大笑,有的娘们笑得前仰后合,差点出不上气来。

宋金山听了牛老叔的话,一时也弄不明白,他悄悄地问顺达: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塑胶巨子的创业实录,台湾首富的成功秘诀。王永庆是台湾最知名的大企业家,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也是年轻一代心目中最崇拜的创业英雄。有 “塑胶大王”之称的王永庆是凭个人奋斗走向商业成功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本书不仅详尽描述了王永庆的创业发家史,还把他在商业经营乃至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管理艺术及独特的人格魅力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于管理者、创业者及普通的打工者都很有启发及借鉴作用。
  • 鲁迅

    鲁迅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阅读父亲

    阅读父亲

    本书所要告诉你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烈士,牺牲时他的儿子才出生48天。年轻美丽的母亲对儿子隐瞒了他的身世,一瞒就是十八年。十八年后,父亲的战友们和母亲一起向儿子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儿子从此知道了父亲的名字,也知道了父亲曾经为自己起过的一个名字。 这是一个装满了父亲遗物的铁皮箱。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这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箱子,看到了父亲留下的文字。从未谋面的儿子只能通过这些来感受父亲的气息,只能通过阅读来亲近父亲,解读父亲。本书分别从儿媳、儿子的叙述进入,引导读者一同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那些生前身后的人和事…… 一位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完整形象在充满深情的解读中被复原。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冷酷总裁的辣妻

    冷酷总裁的辣妻

    某辣女在相亲的时候顺手抓了只腹黑男充当男朋友。从此某辣女沦落到当女佣的下场,从此某辣女再无潇洒的生活,前途一片黑暗。某女佣:“老板,你为什么总是给我好吃的?”老板:“你太瘦了,碍眼。”某女佣:“……”某天,有个恶女骂她:“我是他的未婚妻!你这个不要脸人尽可夫的小三!”她的辣椒本性终于爆发:“我靠!老娘用得着做小三吗?!我看你才是小三你全家都是小三!!!”他口口声声说喜欢她,也霸道地要她喜欢他,可是他背地里居然藏着一个自称是他未婚妻的女人?!靠!老娘本来就不喜欢你!要玩三角恋老娘不奉陪了!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屠魔时代

    屠魔时代

    屠灭世之魔,世人皆传我为创世之神。而我只是一个寻找归路的苦行者。(乱入的热武器横推群魔)且看一个神秘特工的奇幻之旅,第一次写作文以外的。请多多包涵
  • 极品姑爷

    极品姑爷

    带着部极品手机穿越,能从现代传送各种物品去异世,会发生怎样的事?比如用现代的调味品开酒楼,用现代的内衣化妆品来帮助娘娘夺宠,用KFC套餐和零食果汁套来个小萝莉公主。马小帅的生活相当滋润,本想低调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可一不小心还是被那些大人物委以重任。一段不平凡的道理就此开始……
  • 傲娇少爷:小野猫,不准逃

    傲娇少爷:小野猫,不准逃

    他,是贵族校园的恶魔少爷,有着平常人没有的异能,在外人面前,高冷,但是在她面前,他腹黑,强势,霸道。她,是因为车祸而失忆的少女,清新可爱,惹人喜爱,身后的美男一大堆。她被恶魔少爷收养,成为了他的专属宠物。从此以后,平静的生活就此打破,渐渐地,她爱上了他,鼓起勇气表白却惨遭拒绝,她伤心欲绝离开,他却开始穷追不舍。“丫头,过来。”他命令着。“泥奏凯,我不过去!我不爱你了!”她拒绝。“丫头,不爱我你爱谁?我告诉你!这辈子除了我,你谁都不能喜欢!否则我见一个杀一个!”他霸道宣布。“我不……唔……唔……”还没说完,就被强势封口。
  • 狼浮屠

    狼浮屠

    他是世界上最后一名人狼,他的身上流淌着诅咒与罪恶的血脉。他还很稚嫩纯真,却不得不背负血海深仇,扛起一个种族延续的使命。他是世界的孤儿,在人类的世界中,他学会了伪装隐忍。只是,刻骨铭心的仇恨他会忍吗?当他化身为狼时,他说道:SCP基金会,狩猎的时候到了,尽情挥霍残忍,迎接浩劫吧!
  • 云铭录

    云铭录

    一个注定充满血与火的乱世,异族盘踞,诸雄林立,英雄们在命运之轮的指引下相聚在一起,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着一曲气势恢宏的赞歌。
  • 真理奇迹亦或独裁

    真理奇迹亦或独裁

    真理到底是什么?这个世界真的有吗?真理到底是少数强者的权力还是弱者的福音,我觉得这两个都不是,真正的真理到底是什么呢?在变成强者之后我真的能找到真理并存活于世吗?
  • 龙语冰心

    龙语冰心

    怜儿这并不是我的本意。从一开始我就没有选择。我的出生注定了一切,注定了我们是敌人。我伴随着战歌,脚下流淌着昔日战友的鲜血,那一方尸骨王座我有不得不坐上去的理由!……此上摘自第四代魔主莫贤写给空间女皇的信。
  •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聊斋俱乐部

    聊斋俱乐部

    神仙狐怪,藏于市井之间;山崩海啸,亦是异能作祟;聊斋搜神,竟是官方正史。你所看到的世界下,隐藏着一个光怪陆离的进化者世界。这里没有小清新的缠缠绵绵,只有你死我活的铁血手腕。屌丝青年大脑深度开发,勇闯进化者世界,在聊斋俱乐部诸位大神指引下,维持着两界的平衡,也维持着你的平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