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15100000045

第45章 农业学大寨(1)

摘锦旗

三年经济困难过后不久,1964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发表了指示:“农业学大寨”。

李顺达向全体干部社员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并表了决心:西沟大队要认真落实毛主席的指示。

大寨是个土石山区,自然条件也不算好,但比西沟要强。早在一年前,即1963年4月,李顺达就带领平顺县的郭玉恩、申纪兰、武侯梨等劳模到大寨参观学习。1963年9月13日陈永贵来西沟、川底、羊井底参观,他对李顺达说:“咱们都在太行山上,你在太行山的脊梁,我在太行山的尾巴上,大寨取得的成绩是学西沟的结果,你是我的老师。”李顺达谦虚地说:“我这个老师落后了,得好好向你学习啊,欢迎你多到西沟来指教啊!”毛泽东主席发表“农业学大寨”的指示,是由于大寨人民坚持“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了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人的思想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出现了新面貌,粮食亩产量达到了七百七十四斤。李顺达决定再次亲自到大寨参观学习。此后李顺达先后共七次到大寨参观学习,当然这是后话。

一大清早,李顺达准备动身去大寨的时候,有个生产队长来到他家里,这个担任队长多年的老队长,如果没有十分要紧的事,是不轻易来找顺达的。他知道找顺达的人多,顺达很忙。他看到桌面上放的挎包和毛巾就问顺达:“你当真要走吗?”“唔。有什么事,你说吧。”“你这是一定要走吗?”听了他这话,李顺达向他转过脸,用奇怪的眼光打量这个生产队长:是不是生产队出了什么问题?老队长伸出了松树皮般的手,抓住了顺达的胳膊,也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李顺达:“老李,你对我亮个底,咱西沟大队是不是落后了?”李顺达一惊,他没想到老队长提出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得不平常,他把老队长按在座位上坐下:“说下去,你把话说下去。”老队长把烟袋掏出来,点着了,闷着头抽了一阵,李顺达望着他直发愣,老队长在石头山上造林,在干河滩垒坝、造地,都是吃苦在前,抢着挑重担,他识字不多,但是他能一字不落地背诵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勤俭办社,建设山区》一文前评价西沟的按语,老队长认为,自己几十年,就是按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在走,在建设山区哩。自己一步也没敢停一下,怎地就落后了?

“说吧,有话你尽管说,哪怕我今天不走,也得听完你的话!”顺达紧挨着老队长坐着。

“说吧,我听着哩!”顺达在催促他。

“好,我说,一个晚上我没合眼哩,我心里有事,睡不着。”他抓住了李顺达的胳膊不放,声音有点颤抖:“咱们西沟从1943年起,就响应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号召组织起来,从办起互助组到现在,哪次开会,不是先进单位?光锦旗、奖状得了多少?还有一两重的一块纯金的奖章哩,现在——”他没有往下说。

“现在怎么样?”李顺达接着问。

老队长把话亮明了:“现在咱们要向大寨学习?西沟落后了?”听到这里,李顺达认真地、仔细地瞧着老队长。拍打着老队长的脊背,毫不含糊地说:“就算咱们多年来是先进单位,难道就不需要朝前走了?和全国人民做的贡献相比,差得还远哩。老哥啊!”李顺达停顿了一会儿,语调沉痛地说:“你怎么被一点点成绩、荣誉弄得晕晕乎乎了?成绩、荣誉都只说明了咱们大队过去的一段历史,西沟大队今天怎么样?明天怎么样?要看我们大队庄户人的行动哩!老哥,作为生产队长,你的担子重得很!你背上有个大包袱,大得很,压得你伸不直腰,抬不起头。当干部的背上了包袱,哪能带领群众往前走?”老队长迷惑地望着李顺达,扬起头问道:“我背了包袱?我害怕困难了?我有私心了?我哪项任务完成得不好啊?你给我说说!”老队长抢过了顺达的话茬,像扔石头蛋似的,扔出来一句,就抵着脑袋抽烟。

李顺达不计较老队长的态度,和颜悦色地说:“跟石头打交道,你确实不怕困难。现在西沟向别人学习,要向居功自傲的思想开火哩!怕不怕困难,要看下一步;在对付个人和集体关系上,你没有私心,但是,只认自己的大队先进,别人向自己学习可以,自己不愿向更先进的单位学习,这不是私心又是什么?”老队长不再争了,慢慢地抽着烟:“说吧,顺达,你再说,我想多听听。就算我是块榆木疙瘩,你尽管使斧子劈,我经得起!咱这是私下里悄悄说哩,各有各的特点,怎地要学成一个样?”李顺达耐心地说:“别这么说,当年咱西沟不也是叫做‘边区农民的方向’,让别人向咱学习吗?”“可不是么?谁能忘了这事?”老队长说。

李顺达慢慢地掉过了头,像自言自语似的说:“是啊,现在的西沟要向人家学呢。”老队长紧锁着眉头,对顺达说:“也许,我的话说的不是时候,你就要动身到大寨去,不是么?”“你的话说得正是时候,看来,我还得赶紧上大寨去,咱们西沟学大寨,一天也耽误不得!因为这是毛主席的号召,咱就得听!”李顺达走上了去大寨的路。一路上还不停地回想老队长的话,老队长的谈话有代表性,它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像西沟这样一个老先进单位,还要不要学别的先进?回答是肯定的:西沟要学先进,要迈开大步学别处的先进!

李顺达想,一个生产队的老队长,不理解学先进的重要性,脑瓜里装的是西沟多年来取得的一些成绩,眼睛里看到的是一面面锦旗、一张张奖状。西沟真是革命到了头么?没这么回事!毛主席交给咱们建设山区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西沟的石头山有的变成了松柏山,有的变成了桃杏山,但还有一些石头山没有长出树来。干河滩没有彻底治理好,山洪下来,往往还要冲走一部分土地。西沟大队群众做出一点成绩,离党和毛主席所要求的,还有很大的距离,怎么能骄傲、自满?骄傲、自满就像一座山哩,挡住了前进的道路,学大寨,首先得搬掉这座山。

就李顺达个人来说,他没有因为自己早就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而放松了学习别人的长处。相反,他只要了解到哪个兄弟单位有先进经验,总要想各种办法学到手。可是,学什么?那得先弄清别人的长处在哪里。前一次到大寨,看到了他们的梯田,修得不赖,这次再去看看他们怎么个政治挂帅就能把产量搞上去,看看他们还有什么突出经验。

李顺达到大寨参观、学习的消息,陈永贵已经提前知道了。他特地赶到了昔阳县,欢迎这位农业战线上亲密的战友。两个人见了面,热情地握起手来。

陈永贵说:“欢迎老先进单位的老大哥再次到大寨来检查指导工作!”李顺达急忙摆手:“老陈,你可不敢这样说,我是来当小学生的,向老师学习来了!”两个人同车前往大寨。李顺达望着窗外整齐的梯田,十分钦佩大寨人改天换地的革命干劲。忽然,他被地里的一个劳动场面吸引住了,他指着正在玉茭地里的社员,问道:“老陈,他们在干什么啊?”“这是深刨。”陈永贵解释。原来大寨人在耕作技术上创造了“深刨、深种、深翻”三深的经验,对农业增产有显著效果。李顺达一听说,急忙要求司机同志停了车,他要去向社员学习深刨技术,他认真听着社员讲解,自己动手刨了一番,不由得心里暗暗称赞:大寨人种地有创造性,这“三深”的好经验要搬到咱西沟去。

到了大寨,李顺达兴致勃勃,就要上山下地,大寨人治山治沟修地的劲头,感动了李顺达。陈永贵和李顺达,这两个头箍白毛巾的劳模,站在虎头山上,谈起了建设山区的宏伟规划,好像在他们眼睛里,展现着一张张社会主义农村的新图画。

晚上,李顺达住在陈永贵家里,两个劳动模范像老战友一样,谈思想,讲生产,说科学,谈得最多的是党支部做政治思想工作。李顺达感慨很多,西沟虽然也干了不少事,但没有像大寨人时时处处政治挂帅,把什么事情也和政治思想圪扯在一起,看来西沟人没有把阶级斗争的弦绷紧。虽然西沟当年在建设山区的问题上也有过分歧,但压根没有去上纲上线,也许这就是咱西沟跟不上形势变化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的原因吧。

他向陈永贵提出了一个问题:“老陈啊,毛主席他老人家发表了号召农业学大寨,大寨有什么新打算?”陈永贵果断地回答:“大寨学全国!过些时候,我还要到西沟取经!”“西沟人民欢迎你去介绍经验,指导工作!”李顺达高兴地说。

李顺达从大寨参观、学习回来,就立即组织全大队生产队长以上干部,集体到大寨参观学习了一回。临走时,他对干部们说:“大寨的先进经验很丰富,咱们到大寨去学习,要学习大寨人改天换地,先治坡后治窝的经验;学习深翻、深刨、深种的耕作技术。把这个学到手,咱们才能在咱西沟干出新成绩。”队干部从大寨回来,谈话的方式有了不少的变化,他们也开始渐渐变得口口声声突出政治,这是全国的大气候造成的。

那时去大寨参观的人很多,声势浩大,不由得让人感动。

从大寨回来的车上,队干部自发讨论得热火,原来找李顺达谈话的那位老生产队长被全国学大寨的气氛镇住了。坐在大卡车上,思想比卡车还跑得欢快。他感到自己需要认真学习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书,需要帮助洗刷自己的旧思想。他要振作精神,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也当一名闯将。学不学大寨,是忠于不忠于毛主席的问题,谁也不敢马虎。

在西沟大队召开的队长以上干部参观、学习大寨座谈会上,李顺达同志刚宣布了开会,那位老队长就抢先站了起来,那洪亮的嗓门,把别的声音都压下去了:“我发言!这次到大寨才知道到大寨学习参观的人山人海,全国农民都学大寨,咱不学,就是块榆木疙瘩!”会场上不少人点头,他接着往下说:“我活了一大把年纪,当了十多年生产队长,和穷山恶水斗了多半辈子,七灾八难什么困难也不能把我压倒,可是,一个红红绿绿的包袱,把我压得摇摇晃晃,直不起腰杆。”大家交头接耳了:“他说的是什么?哪里有红红绿绿的包袱啊?”“悄悄的,听他往下说。”老队长用那布满青筋的手背,笨拙地在脸上擦了一把,人们这才注意到,老队长流泪了。这么一个生铁铸就的老汉子,一生淌过几次泪水呢?如今是遇到了什么伤心事啊?只听得他那嗓门有点发颤似的说:“咱西沟是个老先进单位,成绩和荣誉归于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我呢,我把西沟历年来得的锦旗奖状当成了包袱,背到了肩背上,骄傲自满,摆老资格,认为就数咱西沟先进哩。”老队长说到这里,会场寂静得没有一点声音。过了一会儿,洪亮的嗓门又响了起来:“背上这个红红绿绿的包袱,我迈不动步子,思想落后了!”李顺达那深沉有力的嗓音,把人们的情绪鼓动起来了:“说得好!咱西沟学大寨,就得从放下包袱开始!”顺达望了望老队长,他已经坐到了凳子上,顺达像是给他鼓劲似的:“有包袱就承认有包袱,丢掉它就能进步,要是背了包袱不肯丢,那就要掉队了。咱们西沟从1938年成立党支部,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由于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导,我们做了一点成绩,这没有什么可以夸口的!建设山区,我们已经搞了十多年,只能说才开了个头哩!就是三十年、五十年以后,西沟的石头山都变成了松柏林、花果山,也还是要向先进单位学习。

全国的农业都在发展,先进单位多得很,别的单位赶上、超过了咱们,这是好事,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你先进,向你学习;他先进,向他学习,这有多好!一定要扔掉背上那个红红绿绿的包袱!”李顺达这一段发言,使老社员、老干部们在思想上受到了巨大震动。虽然是数九寒天,不少人的头上沁出的汗水珠子,在银白的发须上闪光。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中国古代美女很多,但配得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八个字的只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这四位。本书围绕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四位绝世女子的坎坷命运展开,重点记述了她们的情感纠结和爱情生活。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读懂林徽因

    读懂林徽因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林徽因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林徽因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热门推荐
  • 穿越千年以后

    穿越千年以后

    丑女文陌桑穿越千年以后变成一名青春美少女,通过她的眼睛看到未来1900多年之后人们的生活:在未来的世界看病不用钱,吃的、住的、穿的、用的,全部都免费,一个人一生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通通都是免费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工作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成就感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 天涯浪剑

    天涯浪剑

    浪迹天涯,仗剑作歌!啥?这是一个叫大乾的朝代,金庸城,江家,废柴少爷江辰……书友群:548994966
  • 异世屠道

    异世屠道

    穿越的程序员变成了陈旭元,在大新朝丰元初年,悍然点燃了惊天的烽火。他本以前代武神为偶像,却学得心狠手毒,摇身一变,杀心四起,毁儒灭道,他……居然变成了那个时代修道者望风而逃的魔头。穿越者的宿命,是破坏平衡,还是维持空间合理?==============看腻了特种兵/医生的穿越了么?
  • 魔神之戒

    魔神之戒

    她背负使命来到人间,只为寻找一枚戒指,却遇上了恶魔猎人中的草包。一个魔界公主,一个凡人却擦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坚强的她有着什么样的悲惨过往?看似废柴的他的身体里又隐藏了什么秘密……
  • TFBOYS情愫

    TFBOYS情愫

    爱他,并不代表拥有他。只要他快乐,我愿意用自己的痛苦去代替他承担属于他的不愉……
  • 最强入侵

    最强入侵

    陆辰,华夏顶尖学府研究生,莫名其妙的被选中,身不由己的开启一段无限之旅。当成为笑傲世界中林平之后,第一个难题摆在他面前。辟邪剑谱到底是练呢,还是练呢,还是练呢?金古黄粱,风云西游,封神洪荒!哦,对了,还有斗破遮天!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绝世倾城之废柴逆天五小姐

    绝世倾城之废柴逆天五小姐

    21世纪的第一神偷,不管医术,骑术,射箭,枪击……样样精通。尽一朝穿越成又痴傻又废物的五小姐,还有那个住在她身体里的帅美男是谁?为毛别人的团对队无比强大,而自己的团对无比逗比?唉,加油吧,苏紫月!
  • 霸道修真民工

    霸道修真民工

    屌丝农民工徐扬,眉心偶然被封印一个强大灵魂,从此之后嗑嗑丹药,修修真,泡泡妞,走上屌丝逆袭成为史上最霸道民工之路!“唉,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让我一个人静一静”,徐扬头疼地说。
  • 拉普拉塔战歌

    拉普拉塔战歌

    张小明只是一个最平凡的草根青年,直到有一天他意外遇到徐进,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剧变。数年之前销声匿迹的拉普拉塔平原巡游者佣兵团,将要由此重振声威。血与火的英雄战歌将再度回响在安第斯山脉莽莽群山的深处。从加勒比海到亚马孙丛林,从帕拉加斯群岛到拉普拉塔平原,巡游者们将要再度纵横在浩渺无垠的南太平洋,再一次将雄伟壮丽的安第斯山踏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