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31300000044

第44章 译后记:W.B.叶芝、《凯尔特的薄暮》及其他(1)

爱尔兰诗人W.B.叶芝(1865—1939),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一生几乎都用于对生命奥秘的无尽探求和对美的无限追寻,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也有人认为他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

一、早年的生活和创作

1865年6月13日,威廉·巴特勒·叶芝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附近,父亲是一位由律师变成的肖像画家,母亲来自爱尔兰西北沿海斯莱戈郡一个经营磨坊业和船运业的富裕家庭。

叶芝出生后不久,便随父母迁至斯莱戈居住。起初,他和其他孩子在家接受父母的早期教育。母亲经常给孩子们讲斯莱戈一带流传的爱尔兰民间传说;父亲则随意地教给孩子们一些地理和化学知识,还带着叶芝在斯莱戈附近的乡村游荡,探索自然历史知识。斯莱戈风景荒凉优美,或许,母亲讲述的带有华丽幻想色彩的神话传说,更增添了这片地域的神奇魅力。叶芝视此地为童年的故乡,日后从这里汲取了大量创作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叶芝一家极具艺术天分,后来,不仅叶芝成为著名诗人,他的弟弟和两个姐妹也都在绘画和工艺美术上大有成就。

不久,叶芝一家迁往伦敦,以成全画家父亲的事业。1877年1月26日开始,叶芝就读于格得芬小学,在那呆了四年,成绩一般。一份成绩单上的评语如下:“表现平平。拉丁语成绩较为突出。拼写极差。”

1880年,因为经济原因,叶芝一家搬回都柏林,叶芝转入附近中学就读。其间,他经常去父亲坐落在附近的画室,见到不少都柏林的艺术家和作家。1884年到1886年,叶芝在都市艺术学校(现在的爱尔兰国立艺术和设计学院)学习。

1884年左右,叶芝开始写作诗歌。据叶芝自述,他涉足诗歌的初衷,并不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样,是因为什么多愁善感的诗人情绪,而是颇富功利色彩:为了找回自信。他在校成绩平平,深感自卑,“别人知道的事情我却一无所知”。幸而他发现自己有写作天分,并借此赢得他仰慕的品学兼优的同学的钦佩和友谊。他的处女作之一《雕像岛》很快发表于《都柏林大学评论》。诗歌从此在他的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回忆少年时代,叶芝说,他对诗歌的热爱是“不可动摇”的:“……我相信……如果一种强大、仁慈的精神塑造了这个世界的命运,那么我们通过概括了这个世界的心灵之所欲的词句,便能更好地理解这种命运。”

1889年,《奥辛的漫游及其他诗作》出版。《奥辛的漫游》以爱尔兰神话为素材,写作时间长达两年,这成为诗人风格成熟以后,少数几首他不曾否认的早期作品之一。接下来几年,《诗集》(1895),《秘密的玫瑰》(1897),《苇间风》(1899)陆续出版。他早年的写作风格受雪莱、斯宾塞和前拉斐尔派艺术运动的影响,之后又受到威廉·布莱克的启发。此外,他和萧伯纳、王尔德以及其他一些爱尔兰作家也有交流。总体而言,这些早期作品充满浪漫主义、神秘主义气息,探讨爱情和各种充满神秘感的主题。

二、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

叶芝从早年始,就致力于复兴爱尔兰文学。受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奥里亚尼及其他爱尔兰民族作家的影响,他意识到爱尔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渐渐相信,通过重振爱尔兰文学传统,能够唤起民族身份意识。为此,他的诗歌开始取材于爱尔兰民间传说,《奥辛的漫游》就是这种努力的早期成果。其后出版的《凯尔特的薄暮》(1893)之类作品,更反映出诗人大力搜集民间传说、延续民族文化传统的热情。

1896年,叶芝结识奥古斯塔·格雷戈里夫人,后者赞赏叶芝对爱尔兰民族文化的热爱,劝说他继续创作戏剧。叶芝、格雷戈里夫人和其他一些爱尔兰剧作家一起,发起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由许多以爱尔兰文化为创作题材的作家担任中坚力量,后来成为爱尔兰第一任总统的道格拉斯·海德等翻译家也表示了大力支持。

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的成就之一,是爱尔兰文学剧院的成立。1899年,叶芝、格雷戈里夫人等人成立这所剧院,上演盖尔语和爱尔兰戏剧。叶芝亲自起草宣言:“我们希望为戏剧在爱尔兰找到未受玷污、仍具想象力的观众,他们能够被训练来全副身心地倾听……以及那种在英国剧院中毫无影踪的实验自由,倘若没有这种自由,任何艺术或者文学的新运动都不可能成功。”这个剧院运营了两年左右,不是很成功。不过,爱尔兰民族戏剧社团在这个基础上成立。1904年,社团在都柏林成立著名的阿比剧院,以叶芝的《胡里汉的凯瑟琳》为开幕大戏。叶芝后来一直担任该剧院的董事会成员和剧作家。

1902年,叶芝帮助成立顿·艾默出版社,专门出版促进爱尔兰文学复兴的作品。1904年,出版社更名为卡拉出版社,由叶芝的两个姐妹负责管理,目的是“寻找创造着美的事物的爱尔兰人的双手”。在1946年关闭之前,该出版社出版了70多种书籍,其中48种是叶芝本人的作品。

叶芝对爱尔兰民族文化的贡献有目共睹,在他这样的文人和大批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努力下,爱尔兰不仅在民族文化意义上获取了明确的身份归属感,在政治地位上也取得独立。1921年,英国政府和爱尔兰签约,允许成立爱尔兰自由邦。1923年,叶芝作为杰出的爱尔兰诗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诗人深知爱尔兰刚获独立,自己就被冠以这一荣誉的象征意义。他对各处涌来的贺信,都用上了这样的答谢辞:“我觉得,接受这一荣誉的,与其说是作为个人的我,毋宁说是作为爱尔兰文学的一个代表的我,它是欧洲对自由邦表示欢迎的一种方式。”受奖致辞上,他再度强调爱尔兰文学的价值及自己对其精髓的领悟:“当我们想到这些[爱尔兰]戏剧,我们便能想起一切浪漫的、诗意的事物,因为我们所呼唤的民族主义——也是历代爱尔兰人在失望的时刻所呼唤的民族主义——正是充满浪漫、富于诗意的。”

三、爱情和婚姻

上文说到,叶芝发表的第一首诗是《雕像岛》。尽管叶芝本人后来对这首模仿英国诗人埃德蒙·斯宾塞的幻想诗不以为然,但它对叶芝可谓意义特殊。1886年,身材高挑、青春美貌的21岁女演员、爱尔兰民族主义者毛德·冈小姐,因为对《雕像岛》的喜爱而主动与叶芝交往,从此充任叶芝的梦中情人和缪斯长达十余年。在他们相识的数十年中,叶芝曾向冈小姐求婚四次,均遭拒绝,原因据说是两人对于民族独立运动的见解不同。叶芝偏向温和路线,通过形而上的文学复兴来召唤、聚集民族精神;冈小姐却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她选择的丈夫是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约翰·麦克布莱德,后者致力于革命运动,1916年复活节大起义后被英国政府处死。

好事者考证,尽管冈小姐始终没有嫁给叶芝,但是他们于1908年在巴黎有过一夜相聚。叶芝的一个情人将此描述为“多年钟情,一朝得偿”,不过叶芝本人事后只是平静地评论道,“性爱的悲剧在于灵魂是永恒的处子。”冈小姐对此的态度,则是写信给叶芝,建议他们从对彼此的爱情中,把“尘世之欲”清除掉,并赞赏禁欲对艺术家而言的种种好处。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相聚而发展出超越友谊的新一层关系。

1916年,51岁的叶芝大概下定决心建立家庭。他最后一次向冈小姐求婚,这一年,昔日年轻美艳的冈,已经失去丈夫、沉迷于麻醉品,年过半百、风华不复,但她犟劲依旧,再度拒绝叶芝的求婚。不过,叶芝想结婚的念头不改,转而向冈时年21岁的女儿求婚,又遭拒。叶芝百折不挠,当年9月,又向在神秘论爱好者圈子中认识的24岁的格奥尔吉·海德—里斯小姐求婚,这回他成功了。一个月后,他们举行婚礼。两人因为年龄差距,普遍不被朋友和家人看好,但是事实证明他们过得还不错,相守23年,一直到叶芝辞世。他们先后养育了一子一女。面对叶芝众所周知的情史,格奥尔吉表现出大度,她给丈夫的信中写道,“等你离世,人们将会津津乐道你的爱情轶闻,但我不会多嘴,因为我将会记得,你是一个多么骄傲的人。”她和叶芝一样,对神秘主义、唯灵论有特殊爱好,两人曾兴致勃勃地尝试“无意识写作”。

四、政治

除了致力于诗歌和戏剧,叶芝对政治也有参与。1922年,他入选第一届爱尔兰参议院,1925年再度入选。在任期间,他关注过离婚问题,认为这是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一次交锋。他本人支持离婚,并发表一系列精彩演说表明立场,被誉为达到他本人“公共生涯的顶峰之一”。1924年,他担任币制委员会主席,负责为爱尔兰自由邦挑选首套货币的设计方案。在他的努力下,爱尔兰自由邦拥有了一套“雅致、淳朴”的货币。

1928年,由于健康原因,叶芝从参议院告退回家。

此外,叶芝一度对墨索里尼表示过钦佩,还为爱尔兰的法西斯团体蓝衫军写过三首进行曲,幸好未被采用。晚年的叶芝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渐渐清醒,1937年,聂努达邀请叶芝访问马德里,叶芝在复信中明白指出自己反对法西斯,支持共和国。在生命最后几年,他与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都刻意疏远。

五、创作风格

同类推荐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是我10年作品的精选。其中,有两个关键的“题眼”,一曰“奋斗”,二曰“咖啡”,“奋斗”是姿态是精神是途径,“咖啡”是结果是目标是一种悠然的氛围。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收录了当代名家的散文佳作,从钓鱼台的春昼写到江南的冬景,再到济南的秋天;从黄昏的观前街写到英国的康桥,再到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从阳关雪写到柳侯祠、道士塔..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尖游历各方美景,感受别样风情,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优雅地生活

    优雅地生活

    幸福是什么滋味?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如果你尚未尝过,尚未感受到,或是你早已遗忘,请走进本书吧!本书收录了作者精心雕琢的作品,他以娴熟的笔墨,用人生的经历渲染,把生活里最直接、最至情、最让人温暖和感动的人和事,一滴滴洒满现代人渐行渐远的感情荒漠,触动人性深处最柔软的那一根神经,给我们的心灵带来震撼和温暖。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热门推荐
  • 错乱时空之暮夏倾城

    错乱时空之暮夏倾城

    21世纪王牌杀手,却穿越成了废材小姐看穿越后的怎样崛起,怎样收服腹黑冷王爷的心
  • 屠魔剑士

    屠魔剑士

    悲鸣之剑改编版,人物剧情将不一样,魔界的后面到底隐瞒着怎样的真相
  • 我的吉他生涯

    我的吉他生涯

    所谓的吉他,在很多农村家庭眼里,算是一种“叛逆”的生活。而我却深深的走上了这条路,从这“叛逆”中慢慢的成长,学会了独立,坚持信念,曾有很多次放弃后而又坚信的拿起,想把我和吉他朋友这几年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内容结合本人实际生活有所改编,其中体会过喜演,丧演,街演,台演等等......
  • 亲亲总裁:放过小翻译

    亲亲总裁:放过小翻译

    那一年她开始喜欢他的时候,她12岁,他25岁,十年后,她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他娉请当他的翻译,她清楚自己配不上他,但是他似乎并不那样想,在荧幕上他非常温和,她也一直以为是这样,但是在她了解他以后,发现他在生活中是如此的腹黑,在看到他和他的青梅竹马抱在一起时,她能否坚持她的初心?
  • “鬼火”的真相(趣味化学卷)

    “鬼火”的真相(趣味化学卷)

    化学是一门富有活力的科学,犹如生活中的魔术师,总是变着法儿的给我们呈现出奇妙的微观世界,同时它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 异世之阴阳双修

    异世之阴阳双修

    造化乾坤决,改人生死,变人命运,一块废才成了宝,天生冷傲的风敖天,走了一条强者路,盘横在手荡平诸魔,横扫红月大陆,站在世人的颠峰,俯视众生,天之脉,天之神,一段天脉传奇,几个纠结的爱情故事。
  • 校园阴阳师

    校园阴阳师

    古道无锋,乱世重铸。魔剑灭神,斩尽仙魔。阴阳逆心,离火焚天。万法大道,太一无极。咳咳,这样的简介太恶趣味了,那啥,咱们来点儿高大上的:走过路过,机会不要错过,免费小说,不看白不看,看了还想看。看一章精神爽,看十章活的长,看到头,您呀,俺送你一场造化……道友们,来一摞推荐票,砸死水墨吧!新书宣传:神棍总局欢迎加入校园阴阳师,群号码:496912896
  • 我们不能结婚了

    我们不能结婚了

    他突然狠心抛弃她,竟是为了与另一个女人结婚?还大言不惭让她看开些?哼!男人你有种!看她丑女大翻身,化身上流社会交际花!宴会重逢,他的眼底充满惊艳与不甘!烈焰红唇,她笑意盎然!报复男人的最好手段,就是踩碎他的自尊心!
  • 那一抹倩影

    那一抹倩影

    他对她,初见一见钟情,怎奈世事无常,风云变化,他的经历让他变得自闭孤独高冷,再度见到她时,很爱却不会表达。幸而她的身边还没有别的人,他还有时间去守护她。
  • 彼岸花开

    彼岸花开

    盈盈如水的月光透过茂密的森林洒在布满鲜血的尸体上,一袭晶蓝色衣衫的少年静静的傲视着遍野的枯骨,飘飘紫发反射出冰冷又璀璨的光华。轻轻弯起的唇角,盈满的是数不尽的哀伤与思念。千年,千年,又千年……当她火一般热烈绚烂的红发被绝望染成了白色,依然抱着一颗纯真透明的心寻找着,寻找着梦中那个紫发飘飘、长衣萧萧的少年。只是,被无尽的欺骗、秘密与亡魂包裹着的爱情,会不会像所有的童话一样,历经磨难之后,获得美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