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0300000006

第6章 曹操的用人之道

舞台上的曹操涂了个大白脸,被当作奸臣,妇孺皆知,而历史上曹操的真面目却少人了解。1959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郭沫若写的文章《替曹操翻案》。郭沫若文章登出之后,王昆仑、翦伯赞、吴晗等知名史学家都参与了关于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许多人认为曹操很有本事、有功劳,是英雄人物。但他也有毛病,杀过不少人。总的来说,功大于过,特别在用人问题上,曹操是很值得称道的。

曹操重视人才,思贤若渴。他写的诗《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前两句借用《管子.形势解》所说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来比喻自己广招贤士,收罗人才,越多越好。后两句,表示要像周公那样“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礼贤下士,使得天下人心归附。

东汉用人重门第,名门望族居高位,英俊寒士沉下僚,曹操打破了这个压制人才的老规矩,强调“唯才是举”。

210年春,曹操发布《求贤令》:“现在天下尚未平定,迫切需要寻求贤才。如果一定要从廉洁高尚的人中间选用,那么齐桓公怎么能称霸于世呢?现在天下难道没有姜子牙那样身穿粗布衣服,胸怀谋略,垂钓于渭水之滨的人吗?又没有像陈平那样‘盗嫂受金’却很有才能而未被我们了解的人吗?你们应该帮助我发现和选拔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可以推举,使我能够使用他们。”当时,主管选拔任用官吏者能领会、贯彻曹操的指令,选用有真才实学的人,这对改变东汉末年崇尚门第的浮华风气,起了积极作用。

214年,曹操再次下了一道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有良好品德的人,未必能有所作为,有作为的人也未必能有好的品德。不能说陈平品德好,也不能说(挂六国相印的)苏秦守信用。但陈平能帮助汉高祖取天下,苏秦能救助弱小的燕国。由此说来,有才能的人虽然有短处,怎么能废置不用呢?主管选拔官吏的人弄通了这个道理,有才能的人就不会被埋没和遗漏,政事也不会被废弃了。”

217年,曹操第三次下达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对那些勇敢果决,不顾性命,遇到敌人奋力死战的人;或者担任下级官吏,确有超人才能和优异素质的人;或者胜任将军、郡守,却名声不好,行为被人耻笑的人;或者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你们都要推荐上来,不得遗漏。”曹操公开提出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做官,进一步冲击了东汉末年以封建道德、家世出身来选拔官吏的陈腐观念。

曹操那个时代,军阀割据,互相争战,“你方唱罢我登场”,斗争激烈。统治者要收揽人才,良臣也要择主而事以施展抱负。在这双向选择的竞争中,曹操是引人注目的胜出者。其原因就是曹操贯彻了“唯才是举”的主张,并能做到用人不疑、量才任用。史书记载:曹操“知人善察”,“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地方高级长官)者,不可胜数”。这里提到的张辽,原是吕布部将,后来归附曹操。215年,孙权率十万大军攻合肥,曹操派张辽独当一面,抵抗孙权。张辽精选八百勇士直冲孙权指挥所,孙权惊慌失措。张辽坚守合肥,孙权包围十多天,攻城不破,撤军回,至逍遥津北,张辽率骑骤至,几乎活捉孙权。“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说明曹操敢于信任降将,委以重任,并取得成功的胆略。

袁绍与曹操之间的官渡之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智谋战、人才战。

军力对比,袁绍占压倒优势,最后一败涂地,输就输在优柔寡断而又自以为是,拒绝谋士的正确谋略。

早在官渡之战前的195年,袁绍有一位智谋出众的监军沮授,力劝袁绍从长安迎回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提醒袁绍,这件事合乎正义,要赶紧做,否则,别人必会抢先。袁绍不听。

过了不到一年,曹操的谋士荀彧建言:“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曹操立即派人迎奉汉献帝,迁都许昌,政治上占了先机。

对于官渡之战的战略、战术,袁绍的谋士沮授、田丰都提出了正确的对策,袁绍概不采纳。沮授、田丰出于忠心,一再进言,袁绍怒而免去沮授的监军职务,把田丰关进监牢。

与袁绍相反,曹操对谋士的意见,能虚心倾听,择善而从。

官渡之战前,袁绍与曹操力量对比悬殊,曹操对能否取胜缺乏把握。他和谋士商量,谋士荀彧、郭嘉把双方情况做了分析比较,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一、袁绍为政以“宽”,放纵豪强大族兼并,百姓不亲附。而曹操则纠之以“猛”,依法抑制豪强,安抚百姓。二、袁绍自仗名门望族,任人唯亲,部属多为务虚名而缺乏实际本领的人。而曹操则任人唯才,手下多“效实之士”。三、袁绍“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内部不团结。而曹操则比较宽宏大量,内部比较团结。四、袁绍“不知兵要”、“军令不立”,兵多而不能用。而曹操“法令即明,赏罚必行”,“用兵如神”。五、袁绍遇事疑惑犹豫,贻误战机。而曹操则遇事果断,善于随机应变。

这些分析,虽不免对曹操有所过誉,但总的来看,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荀彧和郭嘉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抓住袁绍的根本性弱点,这种政治洞察力,坚定了曹操进行官渡之战的信心和决心。

战争进程中,曹军开始很不顺利,与袁绍相持日久,兵少粮缺,士卒疲劳,百姓困于租赋多有投奔袁绍的。曹操忧虑,打算退回许昌,写信给留守许昌的荀彧征求意见。荀彧回信,大意说:袁绍聚集全部兵力,要与你决一胜败。你以至弱御至强,若不顶住,袁绍必乘胜大击。这是关键时刻,你要深思。袁绍虽聚了一些人才但不能用,你明智而又在政治上占优势,如今虽缺粮,总不如刘邦、项羽对峙在荥阳那样艰难。那时,刘、项谁也不肯先退,先退就示弱失势,何况你以对方十分之一的兵力,扼住对方咽喉,使袁绍不能前进。相持半年,袁绍力量快用完,将有变化,正是用奇计之时,机不可失。”曹操采纳了荀彧的意见,坚壁固守。

正在这时,袁绍的又一个谋士许攸,因得罪袁绍而投奔曹操。曹操知道许攸掌握袁军机密,高兴得来不及穿鞋,快步迎候,拍掌说:“子卿(许攸字子卿)远道而来,我的事好办了。”许攸献计,要曹操袭击袁绍粮饷辎重。最后,袁绍全军溃灭,被杀七万多人。

曹操以一当十,劣势胜优势,关键在人谋,在人才。官渡之战,是最好的实证。

曹操用人之道,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赏罚分明,信赏必罚,使人才奋发进取,不敢懈怠。207年,曹操下了《封功臣令》,令文说:“我起义兵诛暴乱,至今已十九年,所征必克,这哪是我个人的功劳呢?是贤士大夫努力的结果。我要和贤士大夫一起共同平定天下。我自己享受功劳,于心不安,应该论功行封。”据此,曹操大封功臣二十余人为列侯,其他有功将士,也依次受封。他还把自己封邑的“所受租”,分给“诸将掾属”以“酬答众劳”。这样做,大大鼓舞了士气,使广大将士“不遗其力”,“夷险平乱”。

曹操赏识、倚重郭嘉,更是厚待功臣的实例。曹操和郭嘉共事十一年,郭嘉多谋善断,帮助曹操战略决策,屡建奇功。曹操认为“天下相知者少”,“唯奉孝(郭嘉字奉孝)为能知孤意”。两人常“行同骑乘,坐同幄席”,坦诚交流,高度信任。不幸在东征乌桓班师途中,郭嘉病死了,年仅三十八岁,曹操十分伤感,对谋士荀攸等人说:“你们的年龄都和我差不多,唯独郭奉孝最小,我准备把身后事托付给他,不料他中年夭折。”曹操又上表汉献帝,请求给郭嘉增加封赏。表文说:“军祭酒洧阳侯郭嘉,同我一起征伐十有一年。每逢讨论重大事情,他能提出很好的建议,没有失算的地方。擒获吕布,斩杀袁谭,占据河北,扫荡乌桓,平定北方,郭嘉的功劳是高的。他却不幸早死,使事业未得完成。追念郭嘉的功勋,实在不可以忘怀。应该增加封邑,和以前所封共一千户,以表彰死者,鼓励后人。”

曹操在论功行赏的同时,也强调追究失败者的责任。他曾颁布《败军令》,指出:“只奖赏战功而不追究失败的罪责,这不是国家正确的法令。现在我宣布,将领带兵出征,打了败仗的要按律治罪,造成损失的要罢官和削除封爵。”这些配套的措施,对调动部属的积极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吸引各方人才归附,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凭借自己政治上的领导地位,搜罗文学之士;并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显示出新的文学气象,成为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所谓“建安风骨”,是建安年间出现的文学风格。曹操等作家正视现实,真实地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实况,而又富于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宏愿,因而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壮的建安风格。

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文学造诣很高,世称“三曹”。在曹操父子的旗帜下,天下文士纷纷云集,形成了“彬彬之盛”的文学队伍,孔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幹、阮瑀、应玚等“建安七子”是骨干人物。陈琳原属袁绍,曾替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曹操问他:“你过去替袁绍写檄文,骂我也就算了,怎么辱骂我的祖宗三代呢?”陈琳谢罪。曹操爱他的文才,不但不惩处,还提拔他为掌管书记。

曹操有位故友,即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被王允杀死。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诗人蔡琰(蔡文姬)。汉末军阀混战中,她被董卓部下所掳,后来又辗转流落匈奴,做了匈奴人的妻子,居留匈奴十二年之久。曹操哀痛她的遭遇,派使者用重金把她赎回,还给她重建了家庭,让她整理蔡邕遗著。蔡文姬创作了《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两首著名长诗,真实地描述了时代的动乱和自己多灾多难的悲惨生涯,传为千古佳作。

这些都足以说明曹操对文学人才的尊重、关爱和豁达的胸怀。

应当指出,曹操身处军阀混战的非常之时,行“唯才是举”的非常之事,乃形势使然,通达权变。但一般说来,用人应德才兼备,不可偏废,这是历代有眼光的统治者的共识。特别是贪腐滋生蔓延之际,像陈平那样“盗嫂受金”的,往往会被糖衣炮弹袭中而危害国家人民,决不能姑息养奸,盲目任用。为澄清吏治大计,坚持德才兼备,是一条重要准则。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一)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一)

    本书向读者解剖了笼罩在陵寝上的谜团。内容有:曾侯乙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汉武帝茂陵之谜等。
  • 乱世红尘:穿越皇帝暴爱
  • 铁血新中华

    铁血新中华

    很无奈的封笔了,对不起大家
  • 中唐穿越演义

    中唐穿越演义

    郑重说明:第一:本书的目的在于用反传统的书法来讲述一个唐朝中兴的故事;第二:本书是单主角单线写作,并非双主角多线,请书友们多支持!<;br>;他是一个文科生,却被穿越到了安史之乱中的唐朝中期,加入了安史叛军的队伍,为活命被迫开始从事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不过,历史上的叛军下场惨淡,这次的结果又将如何?也许更惨……因为……#####吸取《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的经验与教训,这本反传统的情节架构小说,希望能带给新老书友不同的感受.情节动人、文笔细腻、具有历史感,是本书努力的方向.本书经过较长时间构思,有全本大纲,保证正常完本,敬请新老书友支持!&;amp;amp;lt;br&;amp;amp;gt;本书封面由天使尘大大制作,欢迎点击看大图http://www.*****.com/?photos/77mdd/7255773/3014342612/
  • 长安梦断

    长安梦断

    她是“色既倾国,思乃入神”的才女;她是“花间词鼻祖”温庭筠的知己门徒;她是雏妓、弃妇、道姑。一个冷风萧瑟的秋天,她沦为死囚。后世关于她的评价冰火两重,有人说她是才媛中之诗圣,有人斥其为秽乱道观的淫妇;有人赞其为仙貌长芳又胜花的绝色佳人,有人骂她是冷若冰霜的杀人凶手,一切都源起于那个暮春的长安。梦起于斯断于斯,似真似幻,晚唐的残阳如血,虽然残酷却美到极致......
热门推荐
  • 都市战途

    都市战途

    一名三流大学的三流学生,在吃鱼时不小心将一个神秘的存在吞入腹中,使得拥有了争霸都市的本钱,游戏下班四顾的能力。在都市中写下不朽辉煌,在世界各地留下永远的传说。这里有草根的雄起,这里有吊丝的逆袭。
  • 尊天大道

    尊天大道

    经历人世间悲欢离合,体验世间酸甜苦辣。是保持本心?还是遁入魔道?...看主角如何领悟世间法则,成就无敌大道。
  • 倾城之恋:爱你一生又何妨

    倾城之恋:爱你一生又何妨

    “嫁你可以,不过何时入洞房由我说了算!”当一个无比腹黑,帅得掉渣的大将军遇上一个蛮横无理,自恃清高的大小姐,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一出好戏上演!阴谋?爱情?陷阱?看哪个倒霉蛋掉进圈套!我们拭目以待!
  • EXO的倔强萌宝

    EXO的倔强萌宝

    这篇文,真的让你看不下去,作者正努力修改当中。
  • 佛说解夏经

    佛说解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莫哀怜殇

    莫哀怜殇

    小怜看着周围的一切,还是与以往一般,熟悉亲切,小怜不知道自己是谁,认识的人只有一个老爷爷。他每天都会教稀奇古怪的法术,然后让自己去救人,说只要积满十万个功德就会有神仙来接自己上天界,那里人鬼都向往的天堂。可是我不信,但我还是不停的救人,因为看着他们相信有希望,看着他们劫后重生的喜悦,我就觉得心里热热的。不知不觉我已经随这个老爷爷待了一千年了,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小怜,你去桐柏村找一户你觉得最需要你帮助的人家,这是你在人界最后的一个任务,完成了你就能找回你的一切。而我也要消失一段时间,你今后好自为之。”说完之后,不等小怜再问,人就不见了
  • 青春那杯酒名曰不醉人

    青春那杯酒名曰不醉人

    如果有人问她,为什么不交男朋友,她一定会先奉上一个板栗,然后义正言辞的告诉对方——男朋友是什么,能吃吗?听说五班来了新同学,她特嫌弃的说:“看不上。”被命运安排的彼此第一次见面,她就送给他一份大礼,并高声说:“无论你是谁,都不能替我做决定,我的任何事情都与你无关。”时光交错,她得知那人竟然背着她偷偷相亲去了,沉下脸,将手上的礼品盒狠狠摔在地上,挽起袖子愤怒的说:“谁敢动我男人!”
  • tfboys之遇上你

    tfboys之遇上你

    “哎呦!对不起,我是不小心……”夏林欣一路横冲,一下撞到了一个人,抬头一看,竟是……。他们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 重生之至尊庶女倾绝天下

    重生之至尊庶女倾绝天下

    她是安靖王府的庶三小姐,因听信奸人谗言而替自己嫡姐代嫁费懦皇子。新婚之夜,他将她深拥入怀,承诺,只要自己登上大位,她必是他的皇后,且一辈子都待她不离不弃。十年以来,她倾尽全力为他赴汤蹈火,仅是为了助他登上大位,以实现当初许下的承诺,却不料,为他十年以来含辛茹苦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自己另嫁他人的姐姐成为了他的皇后。直到至死的前一刻,她才明白,什么贤良淑德的嫡母,什么温柔可亲的长姐,都是假的,都是假的!原来一直都只有她是个笨蛋,为别人制砖铺路最后惨死至悲。这让她怎能甘心,在死前,她狂吼暴怒:“你们这些奸诈小人,我秦寄薇死后愿为厉鬼,诅咒你们生生世世不得好死!”老天开眼,让她一朝重生,回到了十二岁那年…
  • 世神域

    世神域

    大荒过后,已没有人踏过仙道,世间是否还有仙?如果有,那仙此时又在何处?仙雨大陆已经到了乱世,可能是末世,人魔妖仙又是如何的命运。乱世的起源,似乎只在终点,又在起点。沈修平静的看着仙雨大陆的一切,他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