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0300000009

第9章 品味陶渊明的文化心态

读过一点中国古诗文的人,对于陶渊明,往往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人定格在印象里。如果品读陶渊明的全部作品,了解其人生全过程,就会认识到他的文化性格、文化心态,是相当独特而且多元复杂的。

决裂官场的心路历程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出来做官,到四十一岁辞官归田,十几年间,几进几出,每次做官,时间都很短。最后当彭泽县令,动机是萧统《陶渊明传》说的“聊欲弦歌(当个地方小官),以为三径(指隐居的处所)之资”,也就是为了拿一点薪水回乡后有酒喝、有饭吃。但连这一点他还没有来得及做到,当官八十多天,就因为“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主动交出官印。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普遍人生道路。陶渊明很难有别的选择,何况他自己也出生于官僚家庭,曾祖陶侃靠军功做到了大司马这样的高官;祖父、父亲也当过郡守、县令。陶渊明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读了许多古代典籍,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怀抱“大济苍生”的壮志,说明他的初衷还是想当官有所作为的。可仕途的现实把他的初衷撞得粉碎。晋宋之际,贵族世袭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庶族寒门的人,备受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不是门阀士族,虽居显位,却仍被豪门权贵骂为“小人”、“溪狗”(对少数民族溪族的辱称)。到了陶渊明,家道中落,他充其量也只能担任闲散低级职务,根本得不到重视。

陶渊明首次出仕,“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萧统《陶渊明传》),以后几度“复出”,总是与官场文化格格不入。“商歌(指春秋时齐国人宁戚想从政时唱的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一再表白辞官归隐的迫切心情。为什么陶渊明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呢?他始终没有具体说明。这是由于魏晋以来,出言不慎,往往招来杀身之祸,嵇康之死便是如此。陶渊明为了全身远祸,就仿效阮籍的处世经验,“发言玄运,口不臧否人物”。因而,我们只能从反映魏晋时代的典籍里找原因。与陶渊明同时代的葛洪所著《抱朴子》描述:“或假财色以交权豪,或因时运以佻荣位,或以婚姻而连贵戚,或弄毁誉以合威柄。器溢志盈,态发病出,党成交广,道通步高。所未及者,则低眉扫地以奉望之。居其下者,作威作福以控御之。”写尽了钱权交易、权色交易、投机欺诈、玩弄权术、结党营私、媚上压下的种种丑态。权势欲窒息了道德灵魂,导致了人性的极端卑劣。这是“质性自然”、“富贵非吾愿”的陶渊明无法忍受的。

陶渊明先后接触了两个顶头上司,桓玄和刘裕,都是心狠手辣的野心家。刘裕很能打仗,执掌东晋的军政大权,野心膨胀,逼使晋帝“禅让”,自己当上了南朝宋朝的开国皇帝。晋恭帝交出玉玺,可怜兮兮地说:“桓玄当权,东晋的天下完了,没有想到刘公又使东晋延续了二十年,所以我让位是心甘情愿的。”恭帝以为刘裕能放他一马。但刘裕仍不罢休,派部下用毒酒杀害恭帝,此人不忍,饮鸩自尽。刘裕让士兵干脆把恭帝杀死。血淋淋的惨剧,陶渊明看得太多了。他在晚年所写的《感士不遇赋》说:“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说明陶渊明的“逃禄而归耕”,与官场决裂,是基于他识透了官场文化生态的黑暗腐朽的非人性,而采取的人生抉择,也是他受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和清净无为的老庄思想双重影响的自觉行动。

归隐之后,陶渊明有一首诗,大意说:“好心的老农,远道前来看望,认为我这样当过官的读书人,不宜屈居贫穷的草屋,既然世人都随波逐流,您也不必太过清高。我深深感激父老的关心,但我秉性不愿同流合污,要我走回头路,是决然办不到的。”这个小插曲,进一步凸现了陶渊明与官场一刀两断的坚定性。

朱熹评陶渊明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不要官,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陶渊明岂止高于晋宋人物,比起那些跑官买官、贪赃受贿、争权夺利之徒,他更是鲜明的对立面。

自由尊严的生存价值取向

陶渊明诀别官场,开始了归隐田园、躬耕自资的生活,这是诗人文化心态的重大转折。他写的《归去来兮辞》,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这个转折:“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文章一开头,便以当头棒喝,振起全篇,把涉足官场,看成失路人的“迷途”,自责心灵自由受到肉体生存的役使,所幸及早察觉“今是昨非”,对未来充满憧憬。陶渊明的新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心态,在他此后的诗文里,逐渐清晰地展示出来。继《归去来兮辞》后的第二年,陶渊明写了《归园田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脱离“尘网”、“樊笼”,回归自然,如释重负的喜悦,溢于言表。

陶渊明二十年归隐的诗歌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开创者的地位。脍炙人口的,如《饮酒》(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写得情真意远,使人读了,仿佛亲见悠然自适、恬淡愉悦的诗人就站在眼前。王安石十分欣赏此诗的意境,说“自诗人以来无此句”。类似这样的反映诗人田园生活恬淡心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在陶渊明心目中,农村是唯一的净土。他描述的归居之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里没有喧闹,没有繁华,更没有官场的污浊,一切是宁静的、闲适的、纯朴的。这给“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带来了抚慰心灵的审美享受。

在陶渊明心目中,朴实的农民是知心朋友。“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陶渊明劳动之余,想念农民朋友,就随手披件衣服去串门,喝点酒,谈谈笑笑。谈的是庄稼、农务,关心的是收成、天气。没有空话,没有言不由衷的套话,彼此的心是敞开的,不设防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田园生活也有艰辛,陶渊明是有切身体会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他和农民一样耕田锄草,早出晚归,栉风沐雨,冒暑受寒。但他认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农家岂不苦,弗获辞此艰”。人生常理,衣食是根本,农耕当然辛苦,但不能避免。碰到灾害,日子就更加难过了。陶渊明诗中说:“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连年干旱,烈日炎炎如火烧。加上虫害水灾,收成锐减。夏天长久挨饿,冬天无被御寒。饥寒交迫,陶渊明心中也有矛盾纠结:“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道德战胜物欲,求得自由尊严、人格独立,这就是陶渊明弃官归田文化心态的集中反映。

幻造理想王国歌颂抗暴精神

陶渊明由俸禄奉养的“肉食者”,转变为躬耕自资的劳动者,亲身体会到广大农民生活艰辛困苦。他不能忘情于现实,又找不到改变现实的出路。在先哲政治理想的启示下,结合自己的认识(汉末以来,战乱不断,百姓为了避难,往往聚众逃进深山绝境),写了《桃花源诗并记》这篇杰作。

陶渊明幻造的桃花源这个理想王国,描画了“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图景。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魏晋时期,有的思想家用老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无君无臣的思想,作为批评现实的武器。魏末阮籍已有“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的言论。西晋鲍敬言具体表现了无君无臣的理想,劳动者“身无在公之役,家无输调之费,安土乐业,顺天分地,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力之争”,过着自由安定的生活。这些思想因素,被陶渊明吸取并艺术地表现在《桃花源诗并记》里。乌托邦式的主张,反映了小私有的农民反对王权剥削压迫的诉求。尽管这种诉求,在那个历史时代只是一种软弱的、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毕竟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呼声。

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髪垂髫,并怡然自乐”,并且“设酒杀鸡作食”招待客人,彰显了桃花源的生态环境是优良的,人民生活是富足的,老人儿童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过得十分开心。这和陶渊明及其农友们终身努力耕作,却经常无法维持最低生活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反差。

桃花源中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是对秦汉以来五百余年战乱不断的血腥暴力的历史批判,闪耀着陶渊明人道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光辉。

刘裕篡夺东晋政权以后,陶渊明诗歌出现了反抗强暴的豪放之音。诗风的转变,固然有易代之际对前朝的眷念,更主要的则是批判残暴政治。为了避免文字狱,他不直接写实,而是采用“咏史”和通过神话人物来隐喻。如《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诗人以激越高亢的格调,描绘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的奋勇直前、慷慨赴死的英雄形象,连秦始皇也吓得胆战心惊。“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对荆轲抗暴牺牲的侠义精神,予以热情歌颂。再如《读山海经》,写神话中的精卫敢于衔微木填沧海;刑天与上帝争当神,被砍头后,却能“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坚持抗争,死而不已。大如沧海,强如上帝,也不能威逼势单力薄者屈服。

关于陶渊明作品蕴含的多元复杂的文化心态,鲁迅先生曾作过细致精辟的分析。他在《题未定草》中指出:“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啊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说他伟大。”

面对死亡顺其自然的淡定心态

陶渊明的生死观,可以说是超然旷达、自由尊严的一个“标本”。活,要活得称心如意、自由自在;死,要死得顺其自然、无忧无惧。

陶渊明对于死亡的感悟,有其独特的境界。在《归去来兮辞》中,一唱三叹:“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生命是短暂的,按自然规律必然要走到尽头,这就应当乐天知命、率性而行。

陶渊明归隐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结识了庐山的高僧慧远。慧远写有《形尽神不灭论》,宣扬肉体死亡而灵魂不灭,往生西天极乐世界。针对慧远的佛教哲学,陶渊明写了《神释》诗,声称无论三皇圣人,还是长寿的彭祖,形神都会一起消灭。应取的态度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生命的终结,是回归自然,当了断时便了断,无需多所思虑。到了晚年,诗人面对迫近的死亡,写了《自祭文》、《挽歌诗》,反复申说:“余以斯化,可以无恨。……从老得终,奚所复恋。”“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对死亡说得这样平静坦然,没有真正的感悟和修养,是做不到的。他的朋友,诗人颜延之写的《陶征士诔》中也说陶渊明“视死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祀非恤,素幽告终,怀和长毕”,不吃药,不祈祷,平和安详地逝去,交代后事“省讣去赙,轻哀薄殓”。对陶渊明的淡定旷达,颜延之深表敬佩和赞许。

同类推荐
  • 超级帝国:破解中国最强悍王朝的密码

    超级帝国:破解中国最强悍王朝的密码

    中国自秦汉以后,又一次实现了真正的大统一,而且是史无前例的超级大统一。元代给人最深的印象应该是它的军事力量,精锐的蒙古铁骑,在成吉思汗的统率下,战无不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可怕的威慑力量。美国著名的华盛顿邮报评价其说:“欧洲人称其为‘世界之鞭’……其实他是名副其实的‘人类之王’。世界秩序因他而升华。”正因为这种王者的气势,所以后来元代的疆域才会比过去任何朝代都要辽阔,超过了汉唐盛世。其疆域东起朝鲜半岛,西有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直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南达爪洼中南半岛,总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公里。被当之无愧的称为“超级帝国”
  • 帝狱之心

    帝狱之心

    历史的年轮,总是辗着失败者的尸骨往前推,成功者在前面高唱着英雄的赞歌,蓦然回首,身后已是一片苍凉。那一年靖难之变,建文帝被亲叔叔杀了个屁滚尿流,跑到遗失的大陆哭了三天三夜,就差没有上吊了此残生,可最后他忍了,他告诉自己:我不是失败者,大明朝,还是我的!直到有一天,云霄降临在遗失的大陆,他用事实告诉那个复仇心切的小皇帝:帝狱,不是你这么炼的……
  • 绝世

    绝世

    我俯视下面的浓云,傲笑其乌黑与浊重。当你想上升时,你抬头仰望。我朝下看,因为我在高处。有谁能欢笑而上升呢,登上高峰的人笑傲一切悲剧。以命运之名,行绝世之事。在人与兽,生与死的桥梁上,主人公将上演人生最华丽的篇章。
  • 墨染隋唐

    墨染隋唐

    千古一帝杨坚,开创开皇之治,统一了战乱割据了近四百年的中国。雄才大略的杨广,打通丝绸之路,大运河千古流淌,三征高丽扬我国威。然而如同大秦般,二世而亡,原因何在?杨墨来到这个时代不是为了见证与改变,而是带去了千年后的崭新思想。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能激起怎样的火花?封建与民主的交战会有如何的结果?杨墨的金手指又能不能撬开历史的必然?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热门推荐
  • 蜀中言怀

    蜀中言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盘神帝尊

    盘神帝尊

    天门魔人突现,征伐天下!身为一州霸主岳家也惨遭毒手,家主身死,家族败亡!大少爷岳云天身陷贼手,没想到被丘山妖修所救。为报父仇,拜在玄龟玄青圣尊门下,修炼五行诀、天地人三书,阵法炼丹炼器无所不能。本以为大仇可报,谁知道天门展现的实力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 挑战自我

    挑战自我

    《小鼠一家亲卡通迷宫:挑战自我》主要内容包括:寻找布雷吉德、巧渡晕乎乎群岛、危险渡海游戏、拯救罗斯瓦德、找底片、数字格子迷宫、智取圣诞礼物等。
  • 柔情总裁娇纵妻

    柔情总裁娇纵妻

    墨玑新书《陪着青蛙变王子》,欢迎捧场啊……那天,是林希若的生日,她却看到她的未婚夫与她的首席闺蜜在洗手间里卿卿我我,刹那间,天崩地裂……她发誓,她要报仇,她要找个更好的男人!陈子昂,一个前科犯人,一个三轮车夫,一个冷峻坚毅又柔情似水的男人,在她人生陷入最低潮时,及时出现在她眼前……他负责,他专情,他忍受出身的卑微地位的悬殊,听凭她将他打造成极品总裁,只为帮她报仇,博她开心笑颜。夹在利诱与真情之间,他们究竟该如何找寻方向?霸道千金与极品总裁的极品恋情,又将怎样继续下去……
  • 邪帝的独天厚宠

    邪帝的独天厚宠

    身份不凡的千金大小姐凌洛一朝穿越到一个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世界,成为了一个没有身份,地位卑微的人。但凌洛岂会甘愿如此,且看她如何在异世大陆混的风生水起。神兽?随手丢一只给你;丹药?你说的是我拿来当糖豆的东西么;修炼天赋?全系天才谁能比得过。自带异能的眼睛让凌洛赚翻了。只是这个一直纠缠她的妖孽到底是谁?不过看在你长得这么“漂亮‘’份上让你替我暖床吧!
  • 强悍妻主:美人,收了你

    强悍妻主:美人,收了你

    http://novel.hongxiu.com/a/514961/新文,求支持女尊文中美男收养进行中:晁歌:天师唯一传人,为人谨慎,冷漠,能预知前世今生。(收养请带聘礼,比如荷包,鲜花)落纱:前朝大将军之子,长相妖孽,俊美,典型的小受一枚。(收养请带聘礼,同上。)李煜:李尚书之子,凤鸣王朝第一美男,冷漠的外表下是一颗孤独的心。(收养请带聘礼,同同上。)羽蓝莫西:羽蓝国七太子,长相酷似卡卡西,帅气,高贵。(收养请带聘礼。)夜绝:阿九门下的老大,妖精一般的男子,阿九是他今生活下去的支柱。(收养请带聘礼,同上。)修律:阿九手下老二,平心静气,有些腼腆的帅男,御姐们的首选。(收养请带聘礼。)小五:十三岁,正太中的极品,可爱,羞涩。宅女们的首选。(收养请带聘礼,同上,荷包,鲜花)还有两个没有出场的男主,待定。***“落哥哥,今天又轮到你给阿九暖被窝了哦!”六岁大的女娃娃脸上写满了‘我是色女’,两眼发光的看着抱着自己的美少年。“九儿,人家,人家今天晚上想好好的泡个花瓣浴,能不能跟他们调换一下?”白皙嫩滑的皮肤,红润饱满的樱唇,一双勾魂的桃花眼造就了眼前妖孽般的美少年。“落哥哥,真是太巧了!阿九今晚也打算洗澡澡哦!”“……”***“哇,哇!”看着面前已经被自己扒个精光的美少年,阿九真的明白了那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真实意境了。完美的线条,微微凸起的胸肌,还有……“落哥哥,为什么这个地方的肉肉比较软呢?”看着六岁的女娃娃一边捏捏她自己的胸前,又捏捏自己的胸前的豆豆,少年顿时羞红了脸,随着身上小手的游走一股莫名的火从丹田窜出……***苏的连载现代文:《强悍BB:老豆,你被退货了!》http://novel.hongxiu.com/a/307411/强烈推荐苏的另一个完结红文:http://novel.hongxiu.com/a/265619/推荐苏已经完本的作品,只要六元:《绝色总裁:小小翻版谁是妈》http://novel.hongxiu.com/a/255039/***矫情指数:★纯情指数:★★虐身指数:★★★虐心指数:★★★★轻松指数:★★★★★——————
  • 噬心炎诀

    噬心炎诀

    洒落的血雨溅入眼帘,染红了双目。他仰天而笑,缓步前行。一重又一重的敌人,在他悲凉的狂笑声中纷纷倒下。昔日的朋友,如今的敌人,他心在滴血!剑影和刀光,行云流水般在金殿上飘荡。
  • 爱情的诱惑

    爱情的诱惑

    聪慧美丽的夏薇,因为母亲临终时的嘱托而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转交一封母亲的亲笔信,也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陈天诺的一份遗嘱掀起了轩然大波,传说中价值连城的“神狮”和“邮册”究竟落入谁手?在这条沾染诱惑的路上,夏薇邂逅了心中的挚爱陈心宇。其实,对他来说,获得她的爱情,才是人生中最大的诱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前元十六年

    前元十六年

    他,是高冷帅气的城阳王,在他的王国里呼风唤雨。她,是喜好考古特别是文物的现代女孩,虽有三分姿色,却活脱脱地是个男人婆。因为一次旅行,她睡在了一张古老的床榻之上,从而时光开始在这张床榻之上穿梭。大汉朝,那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年代。她没到遇见英明神武的朱虚侯刘章,也没有遇见战神霍去病,她只是遇见了那个叫刘喜的。因为她的突然出现,刘喜把她当成了刺客。命弦一线,以为这小命就要交待了,突然的鸡叫划破长天,命运的轮盘又回到了原本的时间。一切皆是梦,还是现实?遇见的那个人又有什么故事,那些被史官遗落的过往,还有那场风华绝代的忧伤。
  • 拯救魔法师

    拯救魔法师

    当我翻起那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碧水国,寄宿在青山绿水之中。一切从这里开始。【这是一个小短篇,喜爱的朋友可惜收藏票票支持,我会很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