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0600000019

第19章 大雅之堂(1)

华夏大学要召开《山海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让中年学者、硕士生导师、副教授黄钺审读论文。黄坚持学术标准,引发轩然大波。黄的岳父为不扫其老友、高能物理学家的面子,黄的同学、出版社编辑为评职称,黄的导师之女想出国、需要一个海外学者担保,文史学院分管后勤的李副院长需要拉赞助、找了个企业老总,都想论文入选,博取实际利益,黄腹背受敌。一篇匿名论文很有新意,黄却找不到作者。最终因势单力薄,以致论文质量参差不齐,黄愤然退出,那个匿名作者同时宣布退出,才真相大白。

本来风光无限的黄钺没想到给自己惹下个大麻烦。

作为华夏大学文史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黄钺此次被委以重任,负责学校为庆祝百年华诞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山海经》国际学术研讨会递交论文的初审工作,无疑得到了校方和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信任,黄钺倍感荣幸。这当然与他近年来在《山海经》研究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有着直接的关系。

他的导师、《山海经》研究方面的大家方正先生对他承担的这项工作寄予了很大希望,特别嘱咐他要严格把关,以保证研讨会的学术质量,凡不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不管来头有多大,一律不得滥竽充数。黄钺把导师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并身体力行,对交上来的论文一篇篇过目,最后拟定了一份入选名单,交导师审定后报到了学院。原以为很快就能通过,却没想到被院长退了回来,说是经院长办公会讨论,这份名单有许多重大遗漏,让他重新审定。黄钺真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他拿着退回来的名单,左思右想,仍然不得其解,只好来到导师方正先生的家,以请导师指点迷津。

考虑到方先生有午休的习惯,黄钺硬是等到下午四点钟,才按响了导师家的门铃。

开门的是一个约摸二十八九岁的年轻女子,脸颊清瘦,戴着一副轻巧的金边眼镜,显得气质高雅,颇有大家闺秀之风。她叫方圆,是导师的独生女。黄钺本来与她就很熟,加之师母曾经想把她许配给黄钺,只是因为黄钺早已有了女朋友,这桩好事才没有促成,而她至今未婚,因此她与黄钺之间就有了另一层微妙的关系。

黄钺冲她一笑,问:“方先生在吗?”

方圆却不冷不热地回了他一句:“自己进去看。”说着转身回了自己的卧室。

黄钺对她的脾气早已了如指掌,因而毫不在意,他回身关好大门,朝方先生的书房走去。

穿过狭窄的走廊,黄钺似乎陷入了一座图书馆的书库之中,在四壁排满落地书柜的房间一角,黄钺见到了他的导师方先生。

方先生约摸六十多岁,此刻正戴着老花镜,把头埋在一卷线装书里,专心研读,充满黄钺眼眶的是一颗花白的头颅。

黄钺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屏住呼吸,恭恭敬敬地站在导师面前,半天没有动静,直到方先生看完一段,抬起头,才看到自己的高足。

方先生摘下花镜,把书放到写字台上,招呼道:“你来了,坐。”

黄钺在写字台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腰板仍旧挺得很直。

方先生又问:“有什么事?”

黄钺这才把手里拿的那份论文名单递过去,说:“上午,院长把这份名单退回来了,说有重大遗漏,我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漏了谁,想请您给看看。”

方先生接过那份名单,又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看了一遍,然后才抬起头,说:“我看,学术界重要的代表人物都在这上面了,没有漏下谁啊。”

黄钺这才如释重负。他站起身,从导师手里接过那份名单,说:“那我明天再去问问院长。”

方先生说:“好吧。”

黄钺告辞说:“您忙吧,我就不打搅了。”

方先生却让黄钺坐下,说:“别着急走。跟我说说,你看了这么多论文,在《山海经》研究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黄钺说:“有一篇论文,大有振聋发聩的功效。”

“嗷,都有什么发现?”方先生两眼发亮,很感兴趣。

“文章发现《山海经》里有几个日文词汇的音译。”

“唔,这倒是前无古人的新观点,是谁写的?”

“用的可能是笔名,而且没有联系地址,我正设法找这位作者呢。”

“一定要设法找到,这可能是一个后起之秀。”

“现在唯一的线索就是邮箱的地址,我已经给作者发了信,希望他回复真实姓名和单位。”

“这件事要抓紧,发现人才也许比开个研讨会更加重要。”

“您放心吧,我一定尽快找到作者。”

第二天,黄钺上完两节课,没有回家,而是径直来到文史学院的办公地点。

这是一个古色古香的中式庭院。走进一个青砖门楼,一条青石铺就的甬道直通一座“凹”字形的二层小楼。黄钺上了二楼,在最深处的一个挂有“院长”牌子的办公室门上轻轻地敲了三声,里面响起声“进来”,黄钺便走了进去。

院长约摸四十多岁,比黄钺高几届,算是黄钺的学兄。他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问:“老黄,什么事?”

黄钺回答:“昨天,我又请教了方先生,他认为这份名单没有什么大的遗漏。”说着,黄钺把那份名单递了过去。

院长接过名单,站起身,把黄钺让到办公桌旁的沙发上坐下,又用一次性纸杯从饮水机里倒了杯水,端给黄钺,说:“别急,咱们一起琢磨琢磨。”

黄钺接过水杯,喝了一口,然后盯着院长的脸,等院长开口。

院长把名单又扫了一眼,然后放到一边,笑着说:“也许是当局者迷吧,我这个旁观者也许比你看得更清楚一些。”

黄钺也半开玩笑地说:“我洗耳恭听。”

院长说:“咱们这个研讨会既然叫国际学术研讨会,当然就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才是,可你这份名单里仅有几个亚洲的学者,却没有美洲和欧洲的学者,这不能不说在代表性上存在一些欠缺。”

黄钺分辨道:“我是看论文说话,他们在《山海经》研究方面没有经得起检验的论文,我也没有办法。”

院长说:“标准是人定的,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黄钺犯了牛脾气,说:“既然让我负责审读论文,我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院长也面露愠色,说:“这么说,是我不讲良心了?”

黄钺低下头,没有吭声。

院长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怒气,说:“你先回去冷静下来想一想,我的建议究竟有没有道理。”

黄钺站起身,说了句:“好吧。”就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院长办公室。

直到出了办公楼,黄钺仍然余怒未消,低着头往外走,连他的研究生小秦和他走了个碰头,他也没看见,还是小秦连叫几声“黄先生”,他才听到,急忙收住脚步。

小秦是个性格十分温婉的女孩子,梳着齐耳短发,穿着件对襟布衣,显得与时尚有些格格不入,但学习态度十分认真、刻苦,黄钺很喜欢自己的这个女学生。

小秦见黄钺不太高兴的样子,连说话的声音都低了八度,她关切地问:“黄先生,您脸色不太好,要不要去看看医生?”

黄钺见到小秦,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一些,尽量平心静气地问:“你找我?”

小秦,说:“对了,刚才我从院办公室发现有您一封出版社的来信,就替您取了送到您家里,听师母说您来院里了,就赶了过来。”

黄钺问:“信呢?”

小秦说:“我交给师母了。”

黄钺接着往外走。走了几步,见小秦还跟在身后,就问:“你找我还有别的事吗?”

小秦吞吞吐吐地说:“我想看看您还有什么要我去做的事。”

黄钺说:“正好,我这儿有一篇论文找不到作者,你帮着找找吧。”

小秦问:“什么论文?”

黄钺说:“题目是《〈山海经〉里的日文词汇考辨》。”

小秦的脸上掠过了一丝惊喜的表情,问:“您觉得这个发现很重要吗?”

黄钺说:“它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有可能会拓宽《山海经》研究的路子,形成一系列有突破性的成果。”

小秦说:“好的,我马上帮您去查,她留下什么线索了吗?”

黄钺说:“只有一个邮箱。”

小秦说:“没关系,您告诉我邮箱地址,我上网查查。”

黄钺说:“你抓紧去查吧,我想邀请他参加研讨会。”

小秦说:“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查到她。”

黄钺回到家里,马上问妻子:“出版社的信呢?”

妻子说:“放你写字台上了。”

黄钺立刻进了书房,从写字台上拿起那封信,拆开一看,原来是他在出版社当编辑的一个同学来的。这个同学和他是一个系同一届但不是同一个专业,因为上大学时经常在一起上大课,又住在一层学生宿舍楼里,所以很熟。信的内容是告诉黄钺,他的第三本学术著作《〈山海经〉探秘》已列入出版计划,要他速去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而且告诉他,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就是这个同学。

看了信,黄钺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他立即对妻子说:“我去出版社一趟,中午不回来吃饭了。”

妻子马上从钱包里拿出200元钱交给黄钺,说:“你带上点钱,中午请你同学吃个饭,感谢一下,他可帮了你不少忙啊!”

黄钺说:“我们俩是什么关系?还用我请他吃饭?我去了,肯定是他请我,他是地主啊!”

妻子责怪地瞪了他一眼,说:“你呀,什么时候能懂点人情世故啊?”

黄钺说:“我就是我,我行我素。”

妻子摇摇头,不再说什么,只是嘱咐他:“骑车慢点,少喝点酒。”

黄钺答应一声,出门骑上自行车,去了出版社。

这家出版社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知名出版社,以出版高水平的文史类书籍而享誉学林。能在这家出版社出书,是每一个学者的心愿。黄钺的书也是第一次被这家出版社接受,他感到十分荣幸。

原来这家出版社位于闹市区,后来在郊区买了一块地,盖起了一座大楼。办公面积是扩大了不少,但交通却不是很方便,黄钺从学校骑了一个多小时车,才来到这家出版社。好在他的同学早已在办公室等候,很快带着他签完合同,时间已是中午,同学硬把他拉到出版社附近的一家小饭馆,执意要请他吃饭。黄钺客气了一下,也就接受了。因为他觉得两个大男人,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拉拉扯扯,实在有碍观瞻。

吃着饭,自然就谈到了黄钺负责审稿的这次研讨会,那个同学告诉他,出版社准备将这次研讨会的论文择优汇集成书,责任编辑仍是这个同学。黄钺感到很高兴。

临分手的时候,那个同学从皮包里拿出厚厚一叠文稿,说那是他最近写好的一篇有关《山海经》研究的论文,并谦虚地请求黄钺斧正。黄钺答应看完后给他答复。

黄钺满心欢喜地回到家,刚要坐下来看那个同学写的论文,妻子走进他的书房,又递给他厚厚的一摞文稿,说是父亲上午亲自送来的一篇论文,作者是父亲的一个好朋友,本来是教高能物理的,退休后突然对《山海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钻就是几年,现在居然有了重大的发现。听说华夏大学要开《山海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审读论文的又是老友的女婿,特地撰写了一篇论文,请老友代为转交。

黄钺接过论文,看了看标题,原来是《〈山海经〉是一部世界地理古籍》,粗粗翻看了一下,发现论据十分薄弱,论证过程又很不专业,就随手扔到了一边,转而翻开那个同学的论文,细细阅读起来。

读完论文,黄钺不禁伸了个懒腰,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这个同学的论文比那位老者的论文虽然写得专业得多,但也只是各方资料的萃集,本身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观点,学术价值不高,黄钺琢磨着是不是应该给那个同学打个电话,让他好好修改一下,但又怕伤了同学的面子,所以犹豫着,不知该怎样措辞。

想了半天,还是没有合适的说法,索性心一横,打算实话实说。

黄钺拨通了那个同学的电话,对着话筒径自说起来:“老同学,咱俩不是外人,我就实话实说了。你这篇论文资料收集得挺全,可就是没有自己的观点,显不出你的水平啊,我看不如另写一篇,单就一个问题深入探讨一下,总比面面俱到好。”

老同学对黄钺也是实话实说:“我最近要评副高,可是缺点‘硬件’,要是在你们学校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一篇论文,分量就重得多了,老兄一定要帮帮兄弟这个忙。”

黄钺说:“其实就是入选研讨会,高评委的专家们也不那么好糊弄,如果论文质量不行,未必能对评副高起什么作用。”

老同学说:“高评委的专家我大部分都打过交道,我想这点薄面他们还是肯给我的。”

黄钺面有难色,说:“论文虽然是我审读,但最后还要经过方先生斟酌,我说话也不一定管用,万一方先生怪罪下来……”

老同学听黄钺这么一说,有点不高兴了,冷冷地回了句:“那你就看着办吧。”说完就撂了电话。

黄钺听着电话里传出的忙音,不知所措,话筒抓在手里,半天忘了放下。

妻子进了书房,见黄钺眼神发直,不知在想什么,就“嗨”了一声,才把黄钺唤醒,但黄钺的表情仍是闷闷的。

妻子叮嘱说:“爸爸特别嘱咐我,要你别叫死理,千万要给老爸一个面子,不要把那篇论文刷下去。”

黄钺很不高兴地说:“老爷子真能管闲事。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他教高能物理称得上是专家,可研究《山海经》就不一定是专家,况且他连最基本的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常识都没有,还写什么,山海经》研究论文,真是想把自己的一世英名给毁了,现在还要我帮他毁,简直不可思议。”

妻子说:“我不管那么多,你让老爸下不来台,我就让你下不来台。”

黄钺皱起眉头,说:“行了,你就别跟着添乱了。”

两口子正在拌嘴,家里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

妻子拿起电话,“喂”了一声,听了一会,又把话筒交给了黄钺,说:“找你的。”

黄钺接过电话才知道,原来是学院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老李找他。

老李说:“老黄,晚上有时间没有啊?”

黄钺问:“有什么事吗?”

老李说:“我想请你吃饭。”

同类推荐
  • 纨绔世子妃6定乾坤(上、下册)

    纨绔世子妃6定乾坤(上、下册)

    新帝登基,西南战火绵延千里。帝业如棋,江山霎时风起云涌。昔日的染小王爷、荣王府景世子不复存在。昔日的云王府浅月小姐亦换了一重身份。百年风云浮出水面,明刀暗箭落幕,铁血马蹄争鸣。两个棋逢对手的人终是登阶而上,为爱争夺,抢行独木桥。荣华宫种下牡丹,凤凰关桃花纸贵。痴情如利剑,爱意有深有浅。一局棋不到最后一刻,论不出输赢!这一场江山爱情豪赌,谁来定乾坤?
  • 家族

    家族

    小说描述了曲府和宁家这两大家族的浮沉兴衰,折射出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这是一部传奇式的惊心动魄的家族史,写得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作品中的几代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追求理想,历经艰辛,付出了爱情,鲜血甚至生命,依然忍辱负重,前赴后继,表现了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的自我牺牲精神。
  • 罪与罚(上)

    罪与罚(上)

    《罪与罚》(俄文原名: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是俄国文学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作品,出版于1866年,在他穷困时仓促完成,与《战争与和平》并列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俄国小说。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艰难生活。
  • 世界哲理微型小说佳作选(精品文学书系)

    世界哲理微型小说佳作选(精品文学书系)

    《世界哲理微型小说佳作选/精品文学书系》主编李超。一篇好的微型小说要富有哲理性。它要求作家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和洞察能力,不放过任何一种能反映日常生活的精彩瞬间,以及能及时捉捕住自己头脑中稍纵即逝的灵感。
  • 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是开辟了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一百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绝对不能错过的侦探小说。 阿瑟·柯南·道尔编著的《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超值金版)》充分忠实于原著,在借鉴前辈译家风格、手法的基础上,也纠正了以往译本的很多错误。注重于寻求更接近原著灵魂的真实表达,寻求故事之外更接近于那个时代的深刻内涵,并能更加符合时下读者的阅读感受。《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超值金版)》通过合理的版式设计,使原著的全部内容能够在一本书中精美呈现。而且选用质量上乘的轻薄纸张,控制书籍的厚度和重量,不至于笨重不堪。
热门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老公出国之后的日子

    老公出国之后的日子

    从一个离开大学不久的女生,突然变成已婚女人,然后与自己裸婚才一个多月的老公又出国奋斗了。独自在家的自己,该如何的面对这种突如其来分离?该如何面对这个没有依靠的陌生城市?我的美丽如烟花般盛开在别人的天空,落下的灰烬覆盖了我灵魂的土地。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艰难,难以诉说。未来是怎样的,谁都不敢断言,我,也在期待着故事的结局……
  • 重生阴阳师之五岁萝莉闯天下

    重生阴阳师之五岁萝莉闯天下

    【误入】【此文已换书名:详情请看此文最后一篇的公告】【请移步‘作者还写过’那里查看】身为现代二十一世纪,林氏阴阳师的大小姐,林晓雪的唯一爱好就是在网上写小说。却不想老天似乎给她开了一个大玩笑竟把她送到了她自己写的小说里。,一朝穿越,竟成为了从未在小说里出现过的将军府二小姐,而且还是一个三岁的小萝莉。悲愤交加泪流满面的林晓雪咬牙望天,恨不得大吼出声:卧槽***老天爷你还我幸福生活!!!
  • 毛泽东名言故事

    毛泽东名言故事

    毛泽东很多永载史册的文章、气势磅礴的诗篇、家喻户晓的题词、沁人心脾的格言,它们早已经深入人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成为我们的口头禅,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甚至已经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化作我们的行为。
  • 学校废弃楼的故事

    学校废弃楼的故事

    在某学校的一栋废弃大楼的秘密…………(本书可能会有一些不真实的内容)
  • 五行修神录

    五行修神录

    自幼爱多梦。南柯一梦之下在梦中醒来,由来一盆曼珠沙华,又称红色彼岸花。他人沉迷只他一人睁眼。醒来之时已在白云之上。彼岸留下隐晦笑容,将其踹下云端。
  • 修行道地经

    修行道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人天下之极品神医

    美人天下之极品神医

    重生异界,她降世为天才神医,出入江湖却碰巧解开当年灭门血案。九族之仇,报还是不报……作为新时代未来的赌神,一向偷鸡摸狗,见凶就跑。却因为意外重生异界,混迹异界成为所向披靡,她为主争帝,斗皇子,灭魔教,祸害万千。成就一代极品!
  • 战场之王

    战场之王

    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一般,只要你有勇气,你也可以逆袭——《战场之王》杨奇
  • 慕苏寒

    慕苏寒

    苏寒是二十一世纪顶级特种兵,从她在孤儿院被领养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各种残酷的训练,从原始森林到热带雨林,再到无边无迹的沙漠及草地,总之,哪里危险就哪里训练。终于,经过十几年暗无天日的训练后,在二十一岁那年,顺利出师。令天,出任务七年的她又一次完美的完成认务,便窝外自己的小屋看小说。这是她业余时间最热衷的事之一。可是,为什么,第二天她就穿越了,而且还是昨天她看的小说里的一个女配。老天,你玩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