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1100000027

第27章 不按规矩来你就死定了(2)

别急啊,上有政策,咱下有对策嘛。宫规也不是那么不讲情面,它还为广大思念家人的妃嫔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法,“每遇年节或家中偶有事故,太监、宫女首领可奉主命前往外家探慰”,这就是说啊,逢年过节或是遇到家里有事儿了,你可以派你的大太监、大宫女出宫探望家人,让太监宫女帮你看看父母身体如何,兄弟孝顺与否。不过,你还得谨慎,因为规定还说了,“严禁宣传内外一切事情”,啥意思?你可千万别让太监宫女传话,说万岁爷怎么怎么啦,太后娘娘又怎么怎么啦,这宫廷里的事儿,一旦传出去,那就得从重治罪,全家受罚啊。

看到这儿你松了口气:“幸好我没说万岁爷,我就只想问问老爸升官了没有。我们家那个世仇是不是已经被干掉了。”唉,别呀,这话一问,也犯忌讳啦!后妃不得干政,你问那么多,是几个意思?避嫌,避嫌最重要啊。你可能只是关心家人,但皇帝却可能认为你就是想借机会吹枕头风,好干涉朝廷大事,那不是找虐嘛。进了宫,就得谨言慎行,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什么?你还想见见父母以外的其他人。唉,或许有缘还能梦里相见吧!

不如印个宣传册,每个宫里发几本 | 宫规典制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现代管理学认为,任何时候用制度来管人都是最科学高效的。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管理者,清朝皇帝对后宫内院的管理也自有一套规范。这偌大的紫禁城里,生活着数千人,除了皇帝本人,还有妃嫔、先帝妃嫔、皇子皇女和他们的宫女、太监、保姆等等。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很容易发生一些皇帝本人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在清朝建立之初,作为游牧民族的满族还没有一套比较系统的管理规定。很多宫廷规章制度都只是依照皇帝的命令和先代的习惯,换句话说,这时候的宫廷规范那就是皇帝说了算和老祖宗的规矩说了算。如果你不幸穿越到乾隆当政之前的时候,那就只好夹着尾巴做人,自个儿摸着石头过河吧,皇帝自己还找不到一个规章制度来给你解释呢。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摸索,虚心向所有年长的太后、太妃、宫女、嬷嬷请教,小心察言观色才能避免犯错受处罚。

这没个制度就是让人感觉不踏实,要是遇到皇帝不想管或是老祖宗也没遇到的事儿,就难免让人犯难。为了解决管理上的问题,提高统治水平,有钱有闲还爱管事儿的乾隆皇帝就出台了《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专门为紫禁城的管理确定了规范。上至皇太后,下至小太监,都必须得按照规定办事。如果你穿越到了乾隆皇帝这本宫规出台以后,那就是大大的好运啦,至少能明确的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万万不能做的了。

这本宫规唯一的例外仍然是皇帝本人,他就算做了出格的事儿,大家也得特事特办。谁让你身处这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时代呢?谦逊点说,那就是天老大,皇帝排第二,皇权集中到顶峰,谁敢去给皇帝定规矩啊?所以,乾隆皇帝出台政策,可不单单只是为了管理后宫而已,他这还是为了维护他的皇权。这特权阶级就是让人不平衡啊!

想要在后宫里混得好,熟读《则例》是前提,咱们一起来深入学习一下吧。简单来说,这本书分为名号、玉牒、礼仪、宴仪、册宝、典故、服色、宫规、宫分、铺宫、遇喜、安设、进春、谢恩、钱粮、岁修、处分、太监共十八大类,一一规定了后宫妃嫔、太监宫女的衣食住行的安置、宫廷宴会的礼仪、赏罚制度等等。具体到内容上,这十八类也可以简单整合成四种规定:

一是规定后宫妃嫔、宫女太监待遇的。比如《则例》中明确规定,皇太后、太皇太后居住在慈宁宫、宁寿宫,而太妃就陪她们住在这两大宫殿群里面。册立皇后和妃嫔的时候,由内务府颁发金宝、金册,如果你有幸做了皇后,单有皇帝的旨意还不够,还得拿到刻着“皇后之宝”的金宝,以及写明你身份和美德,任命你做皇后的金册,这些其实没什么用处,但就相当于你在皇室的身份证,意思就是你能持证上岗了。

看着手中的“皇后之宝”,你心里美极了,觉得自己能在后宫翻云覆雨了。但是且慢,虽然《则例》里面说了,皇后主管内治,妃嫔辅助皇后内治,贵人以下修内职,但并没有内治和内职的具体内容。这就等同于一个空头支票。皇帝说,皇后,我的后宫都归你管。但实际上,他一句让你怎么管的话都没说。

真正管理内宫事务的另有其人,一个是管理皇族事务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内务府,上到皇帝的小金库,皇帝、皇子、公主结婚的礼仪,下到为皇室养猫养狗养宠物的机构,都归它管。内务府的一切人员都专门为皇室服务,一切以皇帝个人生活需要为中心,足足有五十多个分支机构,是六部官吏人数的两倍之多,由此可见皇帝生活的奢华。另一个是专门管理后宫事务的,叫作敬事房。上到皇帝晚上跟哪个妃子睡觉,下到太监宫女的分配处罚,都是人家敬事房的事儿。

看着这规定,你没被郁闷到吧?既然都做到皇后的位置上了,你不妨看开一点,这些小事,谁爱管谁管去,你呢,好好地端坐在宝座上,逢年过节接受妃嫔们的朝贺就行啦。

虽然不能手握大权,翻云覆雨,但皇后的待遇也不是吹的,《则例》规定了,你每年能拿到一千两白银当零花,还有上百匹各色绸缎、皮毛、金银器皿等等不一而足,单是每天的日用,就能领到鸡鸭各一只、猪肉二十五斤、羊肉一盘、新鲜蔬菜二十五斤、各种米面干果数十斤,衣食无忧啊!除此之外,你生了皇子,还能拿到一千两白银和三百匹各种布料,生了公主,赏银和布料减半。如果你只求荣华富贵,那做皇后简直是一本万利,要知道,当时的普通官员一年才只能拿到三十两银子和十五石米呢。《红楼梦》里面刘姥姥说的,庄户人家一年二十两银子就能过得非常好啦。

再看看第二大类的宫规,主要是规定后宫礼节的,比如皇后和妃嫔的生日怎么过,哪些人能来祝贺,有多少礼金,秀女怎么选,怎么祭神、祭灶之类。这里面也是水很深,一个生日的称呼就能体现出阶级差距。皇后和妃子的生日叫作“千秋”,嫔的生日就只能叫“寿辰”,贵人的生日叫“生辰”,常在叫“生日”,常在以下就没有称呼了,更别妄想收到法定的生日礼物。有几个交好的妃嫔送点手帕荷包什么的,也算过了生日。可皇后就不一样了,能收到法定的六两金子,九百两银子,还有六十多匹不同布料。这就是人比人,气死人。

第三大类规定是对宫殿的维护和装饰管理。比如说,每年什么时候设置天灯和万寿灯,什么时候挂门神,什么时候清理花园、水沟、做大扫除,等等。

第四大类是对太监宫女职责职能的确定和处罚管理规定。如果你不小心穿越成宫女,请务必早晚诵读《则例》,拿出高考的劲头来深入学习啊!可别小看这些管理制度,做错了哪点可都不是好玩的,别以为太监、宫女是员工,皇帝就是总裁。在这紫禁城里,做错事的下场非常悲惨,就连皇后也有被打入冷宫凄惨死去的,更别说下层的太监、宫女了。宫女讲话的声音大了,要受罚;做事让主子看不顺眼了,也要受罚。甚至觉得活着太艰难了,一心求死,还得受罚。《则例》规定,太监宫女如果在宫里用利器自杀,要被砍头;如果上吊自杀没死成的,还要被绞死。连死都不能自主,实在凄凉。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就难怪有姿色的宫女都盼望着巴结上皇帝,一步一步往上爬了。

人家的珠翠好看,你也想要?对不起,你还不够格儿 | 国库中的宝贝和赏赐对象

在任何时候,女人都很难抵抗来自珠宝首饰的诱惑。作为大清朝最集中的女性聚居地,恐怕还真找不到一个比清朝宫廷女性更热衷于珠宝首饰的地方。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到宫廷,你都得直视这样一个惨不忍睹的现实,皇帝只有一个,后宫佳丽却有三千,还不算给佳丽们打杂的宫女。无论你是打算来混碗饭吃的小宫女,还是打算来争宠的妃嫔,这过日子啊,还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食”是大锅饭,“住”是领导安排,“行”是自家大院,都不用你操心,也轮不到你操心,所以每天无所事事的你,也就只剩下一个“衣”能用来打发时间了。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穿衣打扮也是一样的,唐朝有唐朝的风格,明朝有明朝的习俗,到了清朝,这风俗习惯也随着统治者的变化而变化了。所以想要做一个走在清朝女性流行服饰前沿的人,就必须得了解一下满族女性的衣着习惯。在清朝入关之前,满族女性就有热爱往头上戴花的习惯,还不是戴一朵两朵,而是戴满头满脑。咳,这形象让你顿时想起来了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候插的一头鲜花吧?忍住别笑,且听我一一道来。满族长期生活在东北严寒的地方,春夏短暂,秋冬漫长,植物都是耐寒林木,颜色鲜艳的花朵特别稀少,长年累月能看到的颜色就是“白山黑水”加上各种绿色,所以满族才特别喜欢各种艳丽的颜色,爱美的女性更喜欢用花期短暂而艳丽的花朵来打扮自己,从二八少女到头发稀疏的老太太都喜欢戴上满头鲜花,甚至还有特别潮的女孩子,直接在头上绑一个花瓶,然后把各种鲜花都插到花瓶上。这新潮的创意,简直完败现代的“非主流”啊。

等清朝入关之后,满族女性的穿着打扮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清朝初期,国家不富裕,清朝的后妃们还是习惯用鲜花来打扮自己。到了清朝中期,国家稳定发展起来,于是后妃们的头饰也从廉价的鲜花慢慢向华贵的珠花过渡。来自云南的翡翠象牙、来自和田的玉石、来自东北的珍珠甚至来自海外的有色宝石源源不断地进入宫廷,它们经过宫廷御用的首饰作坊——宫廷造办处的巧手匠人,被制作成种类繁多、样式精美的各种珠宝首饰,然后摆在妃嫔们的梳妆台上。

造办处按照工艺被分为撒花作、累丝作、玉作、牙作、珐琅作等十几种不同的手工作坊,承揽整个清朝宫廷的御用物品制作,工艺高超,精美绝伦,留下不少传世精品。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故宫博物院里面看到曾经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顶级手工艺制作的成果。

同类推荐
  • 大汉边军

    大汉边军

    男儿浩气,男儿热血。男儿当提三尺剑,建不世之功业!汉末!又见三国!都尉写三国不走寻常路,希望带给读者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智慧的人物。良臣猛将真的就那么容易收吗?现代人到了古代就真的很有优势吗?猪脚刘武将会一刀一刀的砍来名声,砍来人才。新作了一个群,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来找我。大汉官军:167162336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跃马大明

    跃马大明

    重生大明,跃马乾坤!
  • 众神三国

    众神三国

    重生三国,我为赵云之弟赵天。一杆长枪,外加身后万众兄弟。一腔热血,外加脑中精念无形。不求一步登天,但求步步为营。漫漫封神路,楚楚三国情。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太多诡异的现象让人无法解释,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巧合引入深思,因为它们的神奇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比如,一个人从万丈高空跌落,竟然安然无恙。一个频繁再婚的男子,在他第53次结婚时,娶到的竟是自己的发妻。科幻作家,鬼使神差地成了著名的预言家。有人则时常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晌动,提前感知地震、泥石流、沉船……一次次应验,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这些人、这些现象、这些可怕的巧合,就在我们周围,与我们朝夕相处……
热门推荐
  • 我们总是忘了,知足才能常乐

    我们总是忘了,知足才能常乐

    知足,并不是不去努力,相反,知足是对自己有相当的认识之后,知道自己的能力能达到如何的程度和境界而做的一种达观的认知。没有真正经历过“生活”的人,无法真正体验“知足常乐”的境界。
  • 开国十中将

    开国十中将

    本书精选甘渭汉、孙毅、萧向荣、旷伏兆、张经武、郑淮山等十位开国中将最具代表性的人生片断。
  • 仙道狂生

    仙道狂生

    禅临异世,斩苍天,陷大地,叱咤风云,弹指遮天!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我的父亲是韦小宝

    我的父亲是韦小宝

    我叫韦虎头,名字有些二,这我也很无奈,谁让我有一个不靠谱的父亲。我生清朝,活在新中国,不要问我这是怎么回事,那不是重点,请不要在意这些细节,我神奇的经历才是你们应该注意的。我在清朝,有七个老娘疼我爱我呵护我,我还是个官二代,后来父亲诈死归隐,我又做了富二代,生活美好多姿,来到二十一世纪,我成了没人疼没人爱没人呵护的孤儿,为了生存,我做过叫花子,后来被收养,我又做了穷吊死,生活惨不可言,直到,有一天……
  • 是谁冰封了她的心

    是谁冰封了她的心

    冰封的心,等待解封。曾经的不相信,慢慢的因为他所给的温暖,所相信。谢谢你,让我找回了感情,谢谢你,让我懂得了温暖……
  • tfboys之爱我大胆说

    tfboys之爱我大胆说

    我:“哈哈哈,笑死宝宝了”霞:“星月,你知不知道我们要转学?”
  • 替嫁邪魅君王:一夜弃妃

    替嫁邪魅君王:一夜弃妃

    她,紫麟国的一小小宫女他,紫麟国最有势力的皇子原本只是萍水相逢,却在那一夜的风流通通改变,她在他身下苦苦哀求,放了她,她什么都不要,他冷酷一笑:“华玉瑶,你骗了我那么做次,你觉得我会放过你吗?别着急,等下会更痛的。”他逼她夜夜承欢,却不给她一个名份,那一夜的月亮,终究属于那一夜,她属于他,他却不属于她。
  • 醉倾城

    醉倾城

    她是万人痴迷的绝色美人,还是邪魅的暗夜吸血狂魔?他是倾心于她的绝世好男人,还是暗藏心计的云国太子?她爱上他,就是羊爱上了狼,天使爱上了魔鬼。还有另外一个他,爱的无奈与多情。倾城一笑,多少人曾为她痴迷不已,她要的只有他。天下、美人、江湖……
  • 花旦(下部)

    花旦(下部)

    该作品以大西北腹地西海固一个叫红城子的村庄为故事发生地,辐射大半个中国,以一支民间秦腔戏班的活动为经线,以众多民俗活动为纬线,以一代坤伶、艺名为“勾魂娃”的当家花旦齐翠花的命运揭示为主旨,构建小说文本。出场人物众多,情节跌宕,故事感人,气势恢宏,寓意深刻,被评论界誉为“宁夏的《白鹿原》”和“大西北民俗宝库”。极具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上部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齐翠花困苦潦倒,弃城入乡,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她天生丽质,身怀绝技,敢爱敢恨,但却处处受困、受辱。最后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组织下,劫狱救友,一同投奔延安革命阵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